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查看: 354|回復: 1

[開示分享]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門的基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2-5-2015 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聞思修一直是修學佛法基本上的過程,甚至過去的尊者也曾經有提醒過,學習還在聞跟思的階段就進行修法,無形當中會給自己帶來障礙;而已經在實修的階段時才去聞思,這無形也是修行人的一種過患。


修行人雖然已經瞭解了四無量心、菩提心的重要性,但對於自身的慧學來講,也必須要配合經論才能在福慧雙修上漸臻圓滿。常看許多的佛教徒對於經論從未重視,更無心思澄淨思慮要深入佛典,對於真正的善知識也無從選擇,只能憑靠感覺和運氣以及宿世的因緣走馬看花地看電視弘法,或囫圇吞棗般地參看書肆間購來的書籍,抑或相偕三兩好友有法會必到、有人開示便去,完全沒有揀辨觀察的能力之下,不知不覺說已學佛匆匆二、三十年,如此情形幾乎都是一律。其實無論是聽聞或見聞,都必須循序漸進,有次第地攀拾而上。基本上若要修學顯和密,基礎上要有般若的思想基礎,特別是《心經》和《金剛經》,因為這兩部經是六百品般若當中的心髓。般若的系統也可以說是在所有大乘經典中最早也最重要的系列,經由空性和慈悲,在一切了不可得之中由自性發展出來的智慧,外可以度化眾生,內可以激發法性,使自己無始劫被塵封住的無明可以重現光華,再見本來。


般若部從最原始的八千頌開始,陸陸續續有更多的內容滋長擴充,甚至多達十萬頌。到了龍樹菩薩的時候,已經形成有經典的形式流傳於世。在顯教的部分,把一切的頌集結成《金剛經》和《心經》,以經文的方式流通;而在密教的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說是《現觀莊嚴論》、《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還有《大乘理趣經》、《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至於密教藏語系統的般若思想經論就更多了。般若空性是修持顯密當中特別需要依據的核心,例如禪宗早期從印度傳入時,本以愣伽用以印心,但至中國禪宗四祖之後便改用《金剛經》印心。印度人因人文、地理、氣候影響所及,多直心粗曠,心思不屬細緻,因此需用唯識等系統藉以攝心。而漢族道統悠久,倫理禮教諸多繁文縟節,人們每每流於外在表像和生活細節上,而心思多流於龐復多變,如果再以愣伽、唯識等加諸於心,無形是頭上安頭,且對於開悟見性永無見日,智慧透脫如菩薩再來的道信有鑒於此,因此我們從道信大師解脫前所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還有法融禪師剛剛初次見到四祖時所提問的回答中,我們便可以看得出來。法融禪師問道信:「心如果已經具足,請問什麼是佛?什麼是心?」四祖隨即回答:「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我們可以從道信對其弟子的諸多開示中便可以瞭解漢傳的佛教,尤其是禪宗,從四祖的年代開始早已深植了般若空性甚深的思想在其中,也可以說時至今日中國佛學的體系大抵也離不開般若思想。


發表於 13-5-2015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師兄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7-4-2024 10:02 , Processed in 0.15981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