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樓主: 韋拿

四念住課程開示集要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念住
   
我們討論過,有四個念住: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eneyya loke dbhijjh±domanassa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念住的目的是探索被認為「我」的領域;人們對這個「我」產生了非常多的執著。有兩個不同的範疇:身 (k±ya) 和心 (citta)。

   這個探索的工作必定要落實在體驗而非智力的層面上。如果你只想以喚起注意的方式來了解身體,就以頭為例,你聲明「這是頭」,它只是智力上的實相,是屬想蘊saññ± (辨別)。要體驗實相,你必定要去感覺它。因此必定要有感受存在,而身體(k±ya) 和感受(vedan±)是在一起探索的。

   心Citta也是一樣: 坐下來,然後只聲明說這是你的心,那只是一種想像,或大不了是智力的理解罷了。要體驗心,則必定在心中要有什麼東西起現:或許是某個強烈的貪愛或瞋恚,或某個念頭。它生起又滅去。它不論是什麼都叫做法dhamma,它文字上的意思是心「所涵容物」dh±ret² ti dhamma,就如身(k±ya)和感受(vedan±)伴隨一起,心 (citta) 和法 (dhamma) 也是伴隨在一起的。然後,依佛陀從自己的體驗,而在其他處所宣說的另一個實相是:「當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在身上開始流動」vedan±-samosaraº± sabbe dhamm±。Samosaraº±意思是「聚集在一起而流動」。

   感受Vedan± 如此變得非常重要。要探索身體你就必定要感覺感受。同樣,在探索心與法時,每個在心中生起的東西都會以感受呈現。

   繼續下去,每個念住都使用了一些相同的詞彙: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nupass² 來自passana或dassana,「看」。你親自直接地看東西。Vipassan± 意思是,以特別的方式,正確的方式來看。Vividhena 意指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Vicayena是分離,剖析,離散。所以你觀察任何生起的實相。Anupassan± 是時時刻刻不停地。因此,k±ye k±y±nupass² 就是在身體中時時刻刻觀察身體。同樣地,vedan±su 是在感受中,citte是在心中而 dhammesu是在心的內涵(諸法)中。

   內觀不用想像。你可以假想一個感受,而且它甚至不經體驗也在變化,但這不是如其本然,如其所在的實相。你的身體必定要在你的身體中體驗;感受在你的感受中;心在你的心中;心的內涵(諸法)在你的心的內涵(諸法)中。因此禪修者持續地就身體觀察身體,±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

   ¾t±p²字意是tapas,「燃燒」。一個非常精勤、勤奮的禪修者會燒盡內心的不淨染污。Satim± 是「覺知」。Sampaj±no是具足sampajañña (時時徹知無常) 的特質。覺知必須具足感覺感受生起和滅去的智慧,因為無常的體驗必須落實在感受的層面上。所以不論是身體 (k±ye),感受 (vedan±),心 (citta),或諸法 (dhamm±)的觀察都必定要 ±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去除(遠離)對這個身心世間的貪和瞋。

   Vineyya是遠離或去除的意思。Lokas 是宇宙的諸界。Loke在這裡意指整個身心的範疇,所有組成「我」的五蘊:色蘊 (r³pa)及心的四蘊,即識蘊 (viññ±ºa)、想蘊 (saññ±)、受蘊 (vedan±) 和行蘊 (saªkh±ra)。所有四個念住只能基於感受來修習。這是因為,除非有所感知 (vedan±),否則貪愛和瞋恚 (abhijjh±-domanassa½)不會生起。只有感受愉悅時,貪愛才會生起;只有感受不愉悅時,瞋恚才會生起。如果你沒體驗到感受,你連貪愛或瞋恚生起時都不會知道,你是去除不了他們的。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4 | 顯示全部樓層
觀呼吸an±p±napabbam

在探索色身 (k±ya) 的範疇方面,第一節是談入出息an±p±na。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ññagato v± rukkham³lagato v± suññ±g±ragato v±

   一處隱居的地方是需要的---隱僻又無干擾。禪修者前往一處森林 (arañña-gato v±),樹下 (rukkha-m³la-gato v±) 或無人居住之處 (suññg±ra-gato v±),像你在這裡的禪修小室---任何這三者之一。

Nis²dati pallaªka½ ±bhujitv±, uju½ k±ya½ paºidh±ya

   禪修者必須坐下(nis²dati)。Pallaªka½ ±bhujitv± 是「盤腿」。雙盤或單盤姿勢並非必要。如果能這樣,那倒是個能帶來較高警覺的姿勢;否則任何的盤腿姿勢,能舒適地坐上長久些就夠好了。上身部分應該豎直: uju½ k±ya½ paºidh±ya。

parimukha½ sati½ upaµµhapetv±

   覺知要安住在嘴巴周圍,鼻腔的入口處: parimukha½。某些傳承將這翻成「在前面」,好似想像把覺知擺在人的面前,但這樣就鬧雙包了。事實上,你必須在嘴巴周圍,上嘴唇之上覺知息入和息出,這就是parimukha½。

   然後開始用功了:

So sato va assasati, sato va passasati.

   以此覺知,他入息; 以此覺知,他出息。

D²gha½ v± assasanto ‘D²gha½ assas±m²ti’ paj±n±ti, d²gha½ v± passasanto ‘D²gha½ passas±m²ti’ paj±n±ti.

   入長息 (d²gha) 時,他正確了知(paj±n±ti):「我入長息」。出長息時,他正確了知:「我出長息」。長的入息,和同樣地長的出息,都如此了知:因為它是被感覺到,體驗到的。

Rassa½ v± assasanto ‘Rassa½ assas±m²ti’ paj±n±ti, rassa½ v± passasanto ‘Rassa½ passas±m²ti’ paj±n±ti.

   現在氣息變淺,短 (rassa) 了,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了知。你會看到每一句都表示在此道路上的另一站,新體驗。當心靜了下來,煩躁減少了,而氣息就變短了。它不必像呼吸運動要受到控制,只是觀察而已。

Sabbak±yapaµisa½ved² assasiss±m²’ti sikkhati; ‘sabbak±yapaµisa½ved² passasiss±m²’ti sikkhati.

   現在他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sabbak±yapaµisa½ved²),而入息;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現在是用sikkhati,「學習,訓練」這個字,代替paj±n±ti正確了知。作為一位禪修者,在呼吸上用功一兩天之後,你已經在這區域體驗到感受了。然後兩者都練習,你就到達通體都覺知到感受的階段---sabba-k±ya。起初它很粗重,堅硬,緊繃,但當你持續耐心地,堅持地,保持平等心地去體驗每個感受,整個身體就融化成微細的波動,那麼你就達到了完全消融bhaªga的階段。從自然的呼吸開始,你學習到達一口氣就能感知全身的重要階段: 當你呼氣時從頭到腳,當你吸氣時從腳到頭。

   沒有實修就會產生迷惑。其他的傳承把這些字解釋為「呼吸的主體」,彷彿從開始、中間、結尾,以及全部的呼吸都被感覺到。當然,當氧氣跟著呼吸進入血管,它就從頭頂到腳趾移動,而感受也就跟隨著血液流動。它可以這樣的解釋,但我們是在修習觀身念住k±y±nupassan±。全身必定要被感覺到,這個才是禪修者所體驗到的東西。

   當消融bhaªga 尾隨所有的不愉悅的感受而來臨時,心的癖性是以貪愛及執取來反應。這是個危險(±d²nava),恐怖(bhaya)的處境。對不愉悅的感受停止產生瞋恚,要比對愉悅的感受停止產生貪愛來得容易。但這個貪愛是瞋恚之母,而內觀的修習是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無貪愛或瞋恚。你要持續不斷地了知愉悅的感受也是無常的,只是極微的波動,泡沫,生起又滅去。有著這樣的智慧,不淨染污就會被去除,寜靜、輕安的狀態就會到來。

‘Passambhaya½ k±yasaªkh±ra½ assasiss±m²’ti sikkhati,

‘Passambhaya½ k±yasaªkh±ra½ passasiss±m²’ti sikkhati

   現在身體的行動 (k±yasaªkh±ra) 寂止了 (passambhaya½),他訓練自己入息出息。再次用到sikkhati訓練這個字,因為藉學習及練習這個狀態已達到了。在一個小時的堅定精勤的禪坐,姿勢不能變動,起初很掙扎,現在變得很自然了。身體不動了,因為全身都沒有不愉悅的感受了。呼吸成了唯一的活動。這也是k±ya-saªkh±ra身體行動或活動的一種。當心訓練成安靜和寂止時,呼吸也變得越短,越靜,越微細,直到它彷彿一個迴轉就進來了,而且有時好像停止了。它這麼的微弱。此處也有執著的危險,以為這就是最終的階段了。

   現在佛陀以木匠做例子。好比木匠在車削及切割木頭,來做傢俱的腳。他使用車床。車床的長拉鋸比短拉鋸切出更深的口。他或其徒兒正確了知 (paj±n±ti)長拉鋸或是短拉鋸; 同樣地,禪修者正確了知 (paj±n±ti) 息長或息短。

   在這例子中,車床在接觸點上切割。同樣地,禪修者的注意力要保持在氣息接觸的地方。你不應該跟隨氣息深入到裡面,或出去到大氣中。你覺知著這個部位,並且也感覺整個氣息的吸進或呼出。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bahiddh±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在下一個重要的狀態中,藉呼吸之助而感知身體內在,ajjhatta½。然後也感知外在,bahiddh±,在身體的表面,並且最後同時內在與外在。

   這些都是佛陀的教說。有些聖典的注釋或附注對這些教說有所著墨,有的在佛入滅後一千至一千五百年間,有的甚至是很近期。這些著作為佛陀的教說做了很好的闡述,也將那時候整個社會的生活面貌,舉凡政治,社會,教育,和經濟等方面,做了描繪。然而他們有一些詮釋,我們的禪修傳承不能接受。例如,有一個注釋把ajjhatta½ 解釋為禪修者的身體---這個可以接受---但把bahiddh±當做是別人的身體,甚至沒人在。它解釋說,禪修者可以就只想有某個人在,而且眾生如何同樣地入息出息。這點我們不同意,因為這是想像,但在本傳承的內觀vipassan± 或隨觀anupassan±是要在你身體內 (k±ye) 觀察。因此對我們而言,bahiddh± 是身體的表面,但仍在它的架構內。

   Ajjhatta-bahiddh± 也可以與五個感官關係上來理解。當外境與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表面接觸時,它是在身體的架構內,但在身體的表面被感知的。甚至心也是在身體的架構內,雖然它的所緣可能在外。經中並沒要你去開始想有某個人或看見某人。

   接下來的幾個句子在每節中都出現。它們描述內觀的實際修行,應該非常小心正確地加以了解。

Samud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v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Samudaya-dhamm±nupass²:法,實相,或生起(samudaya)的真相是在身體內被觀察的。然後滅去(vaya) 的真相被觀察了。粗重的感受生起,好似駐留了一陣,然後滅去。生起和滅去分別地被看到。然後在完全消融bhaªga的階段,感受是一種波動,以極快的速度生起和滅去。生起Samudaya和滅去vaya同時被經驗到,沒有間隔。照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所言,第一個重要的站叫生滅udayabbaya。禪修者必定要好好的了解這個及下一階段的消融bhaªga。

…’athi k±yo’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µµhit± hoti.

   現在他已建立覺知:「這是身體」(‘atthi k±yo’ti)。在這個階段,身體體驗成「無我」,「無我所」,而只是身體,只是一團的波動,泡沫,微波。它只是,次原子微粒kal±pas的聚合,生起又滅去。沒有好壊,美醜,黃白。起初,「無我」anatt± 是智力上或情感上,基於某人的教說而接受的。實際的體驗是從無常anicca開始,因為每個愉悅的感受都會轉變成不愉悅的。執取的危險被體認到了。它就是苦dukkha,因為它原本的特質就是變化。然後無我anatt± 被理解了:感覺到的身體就只是次原子微粒的生起和滅去,那麼對身體的執取就自動消失了。當覺知sati,時時刻刻建立在實相上時,這就是很高的境界。

   再繼續下去: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Matta的意思是「只有」。只有智慧,只有了知,只有觀照。修行到了這樣的境界(y±vadeva),沒有智者,沒有一個人知道或體驗的境界。在另一個印度傳統中,稱之為kevala-ñ±ºa kevala-dassana,「只有了知,只有觀照」。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非常老的隱士住在一個叫Sup±rapatta½,現今孟買附近的地方。修到了八禪定之後,他覺得自己已完全覺悟了。有位祝福者糾正並告訴他說,有一位佛出現在舍衛城,能教他真正覺悟的修法。聽到這話他興奮得很,就一路的前往北印度的舍衛城。到達了精舍,他發現佛陀已出去托缽了,所以他就直接進城。他看到佛陀正走下一條街,也立刻知道這就是佛陀。他就在斯時斯地請教成就阿羅漢的方法。佛陀告訴他等個把鐘頭到精舍教,但他堅持: 就在這個時辰內,他可能死去,或者佛陀可能死去,也有可能他會退失目前對佛陀的極大信心。現在三者具足,就是最好的時刻。佛陀察看了一下,也確認他很快就會死亡,的確是要立刻傳法。於是他就在路邊對這位已很成熟的隱士說了幾句話: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嗅就只是嗅,嚐就只是嚐,觸就只是觸,認知就只是認知」…viññ±te viññ±tamatta½ bhavissati。

   這就夠了。在只是了知的階段,認知的是什麼,或認知人的身份是無關緊要的。只是了知而已。隨之而來的涅槃浸潤,那是無所可攀,無所可立的境界(anissito)。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這整個身與心範疇(loka)被超越了,沒有任何世界或宇宙可以攀附(up±tiyati)。浸潤多久,只幾分鐘或數小時,端視那人的能力及其過去的修持而定。在涅槃之中,人如死亡:感官全都停止,然而在其內心是非常清明,非常警覺,非常覺醒的。當他又恢復再次在感官世界運作時,他就是一個已完全解脫的人,因為無所貪愛,也不再有執取。這樣的人不會在整個宇宙中有所執取,亦不被任何東西所攀附。這就是該境界所描述的情形。

   禪修者因此而修習。已在修習的人就能理解這些文句中每個字的意義,但僅止於智力上的理解是無濟於事的。實際的理解來自於體驗。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5 | 顯示全部樓層
姿勢節Iriy±pathapabba½

Iriy±patha 是身體的姿勢。

Gacchanto v± ‘gacch±m²’ti paj±n±ti, thito v± ‘µhitomh²’ ti paj±n±ti, nisinno v± ‘nisinnomh²’ti paj±n±ti, say±no v± ‘say±nomh²’ti paj±n±ti.

   當在走路時(gacchanto),禪修者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gacch±mi). 同樣地,不論是站著(µhito),坐著(nisinno),或躺著(say±no) 禪修者都清楚了知。這只是開始而已。在接下來的句子裡,在任何姿勢(yath± yath± panihito) 中清楚了知的並非「我」而只是「身體」。

Yath± yath± v± panassa k±yo paºihito hoti, tath± tath± na½ paj±n±ti.

   然後重複著相同的句子,身體的內在,外在,及內在外在同時觀察。觀察生起,然後觀察滅去,然後兩者同時觀察。事實上所觀察到的生起和滅去就是感受,因為sampaj±ñña,時時徹知無常一定要在每一節都出現。接著是覺知到「這是身體」,而它並非「我」。這是以智慧來建立的。隨之就只是了知和覺照,不再有任何執著。無物可以執取。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時時徹知無常節Sampaj±napabba½

…Abhikkante paµikkante sampaj±na-k±r² hoti. ¾lokite vilokite…samiñjite  pas±rite…saªgh±µi-patta-c²vara-dh±raºe…asite p²te kh±yite  s±yite…ucc±ra-pass±va-kamme…gate µhite nisinne sutte j±garite bh±site tuºh²-bh±ve sampaj±na-k±r² hoti.

   「來回行走時,看著正前方或側面時,彎下身體或伸展身體時,搭衣持缽時,在吃、喝、咀嚼時,大小便利時,行走、站立、坐臥、醒覺、說話或沈默時」---不論是什麼活動,都要時時徹知無常(sampaj±na-k±r²-hoti)。

   然後就重複著相同的階段: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 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我們已經看到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必須隨時隨地呈現。佛陀時常被問到覺知sati。每次他的答覆都包含sampajañña: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少了sampajañña, 覺知就只是馬戲團女孩的覺知。如果沒有生起和滅去的覺知,它就到不了解脫。

   當他被問及sampajañña自身時,佛陀經常以這兩個之一的解釋來回答。

   一個解釋是,以智慧來觀察三事:vedan± (感受),saññ± (認知) 和vitakka (尋,感官對象---如在耳根的聲音) 的生、住和滅。這些對象也叫做諸法dhamm±,而且它們跟著感受遷流---vedan± samosaraº± sabbe dhamm± (感受伴隨諸法而生)。再次的,生起滅去在sampajañña中是很重要的。

   本經的這個段落是另一個解釋: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涵蓋了每一個活動。其意義是要有持續性。

   為了說明這點,佛陀在另一則開示中說:

Yato ca bhikkhu ±t±p², 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tato so vedan± sabb± parij±n±ti paº¹ito.

So vedan± pariññ±ya diµµhe dhamme an±savo,

k±yassa bhed± Dhammaµµho, saªkhya½ nopeti vedag³.

當禪修者精勤地修行,

沒有片刻忘失徹知無常,

這樣的智者完全了知所有的感受。

於完全了知之後,他擺脫了所有的不淨染污。

在他的身體毀滅時,這樣的人,已安住於正法,已完全了知感受,超越攀緣

的世界而達到殊勝的境界。

   阿羅漢,已了知了從最粗重到最微細的整個感受的範疇,死後不再回到這個生起又滅去的領域。因此,sampajañña在佛陀的教導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了解它,就可能會走偏了方向。

   有時文字的翻譯造成一些麻煩。我們不譴責其他的派別,但我們應該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有時sampajañña時時徹知無常誤譯成「清楚的理解」。理解什麼? 它粗枝大葉的意思是: 有人在走路時,理解一隻腳的抬起、移動、踩下,然後是另一隻腳,諸如此類的。事實上佛陀是要你感覺感受的生、住、滅。如果缺少了知感受,整個教導就被污染了。

   因此時時徹知無常必須在每個場合延綿不斷。甚至睡覺時也不缺它。當學員開始修習時,他們被告知在深睡時無法做得到,只要在醒時保持覺知就好,但在高階的禪修中,完全沒有正常的睡眠。雖然也有充分的休息,但內在卻時時徹知無常,覺知著感受的生起和滅去,無常。在課程中,有時會有學員開始經歷這種體驗,來報告說他們睡得很少或沒睡,但仍覺得精神飽滿。他們有sampajañña時時徹知無常。

   在每一節中一再重復某些字句,就表明這個sampajañña的重要性。¾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適用於觀身(k±ya),觀感受(vedan±),觀心 (citta) 和觀諸法 (dhamm±) : sampajañña都要現前。同樣地,在經中處處適用的sumdaya- 生起,vaya- 滅去,和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同時生起滅去的現象,也都要與sampajañña 和感受並行。 例如,在緬甸高原上有很多大塔,有四個階梯分由東、西、南和北通往。同樣地,你可以從身k±ya,受vedan±,心citta或法 dhamm± 開始,但當你進入迴廊時,它們都交融在感受vedan±裡,而到達一樣的涅槃nibb±na聖殿。你從任何一個階梯開始爬,都涉及感受和時時徹知無常:如果你有時時徹知無常,你就一步一步地前進邁向最終的目標。

   好好利用時間。你得自已努力,沒人能替你用功。理論知識Pariyatti 會給你適當的指引和啟發,但利益卻來自你自己的努力。你在實踐paµipatti 和洞見paµivedhana上的修習,是要去穿破無明的帳幕,並到達身心和心所的究竟實相,而體驗涅槃。要善用這次的機會和這裡的設備。為你自身的好處及利益,要好好利用這個美妙的正法,來解脫生命中的痛苦及束縛。願你們都享有真正的安詳,和諧與快樂。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 四 天
   
四念住課程的第四天結束了。我們繼續誦讀經文,並設法了解它與實修的關係。

   我們還在k±y±nupassan±身念住。你可以從k±y±nupassan± 身念住, vedan±nupassan± 受念住, citt±nupassan± 心念住,或 dhamm±nupassan± 法念住,四個領域中的任何一個,也可以從身念住的任何一節開始。但當你進行下去時,它們就交融在一起了。你必須到達某些重要的站(階段)。你必須感覺身體的內在 (ajjhatta½) 和外在 (bahiddh±),然後同時內在外在(ajjhatta-bahiddh±)一起。你必須感覺生起和滅去(samudaya-dhamm±nupass² viharti, vaya-dhamm±nupass² viharati),然後兩者同時 (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viharati)。在消融bhaªga階段,你必須要感知身體就像一團的波動,以極快的速度生起和滅去。然後你到達感知身體就只是身體 (‘atthi k±yo’ti),感受就只是感受,心就只是心,諸法就只是諸法的階段。不跟它認同。然後就是只有覺照(paµissati-matt±ya) 及只有了知 (ñ±ºa-matt±ya) 而無任何評價或反應的階段。

   當你前進並安住於修行時,假如你不再貪愛和瞋恚 [身心] 世間的任何事物的話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根深的業習saªkh±ras (習性反應) 會浮現到表面而被去除,。

   在另一則開示中,佛陀舉例說明:

Sabba kamma jahassa bhikkhuno,

Dhunam±nassa pure kata½ rajam

不再造作新業的禪修者,

過去的不淨煩惱浮現時,便會被清除掉

   當禪修者停止造所有的業習kamma saªkh±ras,(即是,新的業或習性反應),舊有的不淨染污---pure kata½ raja½---就會被清除。Dhunam±nassa 的意思是梳理棉花,理出每根纖維,清除所有的疙瘩和髒物。一旦你沒造新業習時,這情況就可能發生在任何階段,但非常根深的不淨染污,只有在消融bhaªga 之後才會浮現。如果你繼續造業,你就不斷繁衍舊有的庫存。只要你克制不造任何新的習性反應,而保持平等心,一層一層的業習就會被清除掉。

   正法非常仁慈。起初會導致你下生痛苦惡道的非常粗重的業習saªkh±ras,會浮出表面並被去除。你從中解脫了。

uppajjitv± nirujjhanti, tesa½ v³pasamo sukho

已經生起的,當它們被熄滅時

它們的根除帶來了快樂

   當所有會導致你下生惡道的業習saªkh±ras都沒了,心就會變得完全的平衡---能勝任超越身心的範疇而得初見涅槃。

   這可能是幾個剎那,幾秒或幾分鐘,但再回到了身心世界時,禪修者的行為模式已判若兩人。會下生惡道的習性反應已不再生。種姓已變---gotrabh³。Anariyo凡夫變成了須陀洹sot±panna,聖者ariyo。現今「雅利安,aryan」這個詞已失去其意義了,而只是用來表示某一個民族。在佛陀時代,ariyo表示聖者,一位體驗過涅槃的人。Sot±panna意思是一位已入流sota的人。最多再七生中,這種人必定會繼續修行而成就阿羅漢。在世上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擋得住這個過程。

   修行以同樣的方式繼續下去:±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更加深層的業習saªkh±ra (習性反應)浮到表面上來又消去(uppajjitv± nirujjhanti),然後導致更深的涅槃體驗。禪修者再回到生起和滅去的領域,而全然是個不一樣的人,斯陀含sakad±g±m² 的境界達到了。在欲界至多只再有一世。然後再修行,±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更細緻的,但仍舊會產生痛苦新生命的不淨染污,現在被這個平等心去除了,而且浸潤到了更深的涅槃。阿那含An±g±m² 的境界體現了。現在唯一的一世不是在欲界,而是在非常高的梵天界Br±hmic。當禪修者繼續下去,最細緻的業習saªkh±ras ---仍會產生一世的痛苦,因為他們還是在生死輪迴中---被拔除了,於是阿羅漢的涅槃體驗到了,完全的解脫。這種證悟可能發生在今生今世或在來世,但所修習的都一樣:±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

   Satim±具有覺知。Sampaj±no具有智慧paññ±,生起和滅去,直接體驗身體感受的智慧。光是身體不足以感覺感受,故必有心牽涉其中,但感覺之所在則在身上。佛陀舉例說明: 就像空中生起了不同的風---暖的或冷的,強的或弱的,有塵或無塵的---在身上也一樣有各種的感受生起和滅去。

   在另一個開示中,佛說:



Yato ca bhikkhu ±t±p² 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tato so vedan± sabb± parij±n±ti paº¹ito.

精勤修行,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

禪修者體驗到整個感受的範疇並獲得智慧。



   不論saªkh±ras是粗重的,較微細或最微細的,都會有不同的種類的感受。因此,日以繼夜地保持時時徹知無常,是整個方法的精髓。



So vedan± pariññ±ya diµµhe dhamme an±savo,

k±yassa bhed± dhammaµµho saªkhya½ nopeti vedag³.

「超越了整個感受的範疇時,就了知了正法。這樣的人,已無不淨染污(an±sav±),完全安住於正法 (dhammaµµho),圓滿地知曉整個感受的範疇(vedagu),死後 (k±yassa bhed±)不再回到感受的世界」。

   這摘要了整個解脫的正道。它是藉由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生滅智,並對感受保持平等心來成就。¾t±p²,精勤用功,和satim± 覺知。當它只是馬戲團女孩的覺知時,是解脫不了的,因為時時徹知無常sampaj±ñña 是至關重要的。



   沒有必要逐一地看k±y±nupassan± 身念住的每一節,因為每一節本身是完整的,只有開頭不一樣。你可以從任何一節開始,而達到相同的階段及最終的究竟目標。我們從觀息法 ¾n±p±na開始,之後轉到受念住vedan±nupassan±。無論在每個階段,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 是必須的。身念住的第二與第三節總是需要的。我們是以坐姿來修行,但一天中有時還是需要用其他的姿勢。第二節包含了所有的四種身體姿勢(行、住、坐、臥),但不論是什麼姿態或姿勢,它都牽涉到 ±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然後第三節牽涉的是,在身體的每個活動中皆要有不間斷的時時徹知無常。這是必要的,因為sampajañña總要現前。因此,關於身體活動的前三節都要在我們的修習中繼續,但並非身念住的每一節都需要。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5 | 顯示全部樓層
思惟不淨節Paµik³lamanasik±rapabba½


   Paµik³la之意是「不淨」。Manasik±ra之意是「思惟」或「冥想」。它本身不會帶你到達最終的目標。佛陀教導直接的體驗,不光靠想像或智力推理。然而在一些情況下,當心非常遲鈍或焦躁不安時,連呼吸都無法觀,就甭提以平等心來感覺感受了。大部分這些人對身體有很強的執著,並且耽溺在性愛中,過份迷戀身體的外在美感。他們不會想去了解正法,更無能修習正法,故這種不淨思惟最起碼用來稍許平衡他們的心。他們被教導開始正確地思惟: 這身體是什麼?



imameva k±ya½ uddha½ p±datal± adho kesamatthhak± tacapariyanta½ p³ra½ n±nappak±rassa asucino paccavekkhati…



   自腳底而上,頭髮而下,皮膚所覆蓋的整個身體都思惟過 (paccavekkhati) 其中的種種(n±nappak±rassa) 不淨 (asucino)。它也是醜陋不堪的。它包含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髓,腎心肝臟,肋膜脾,肺腸腸膜,胃臟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這就是它的本質。

   對那些沒法觀察內在實相的人,他們以此開始。不淨的染污一直壓制著他們。一旦他們能正確思惟後,就能夠以呼吸或直接以感受來修習。當然,在實際開始修習內觀時,對這個不淨的身體不應產生瞋恚。只要如實地觀察---yath±bh³ta。就身體觀察生起和滅去的感受。禪修者現在已經步上正道了。

   佛陀以一只有兩個口的糧食袋做例子,其裡面裝滿各種的豆榖,諸如: 稻米、糙米、綠豆、豌豆、芝麻、白米。就如同一位眼力好能分辨這些豆榖的人一樣,這些被皮膚所覆蓋的東西都被他看得一清二楚。在較後階段,當天眼開通後,就會容易看到身體。每一部位---的確是身體的每一個粒子---都有如張開眼睛一樣看到。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然後過程是一樣的。雖然依每個人的背景和心理素質而有不同的起點,但終站是一樣的。身體的裡裡外外都被觀察 ajjhatta-bahiddh±。生起和滅去:samudaya-vaya被觀察了。然後 ‘atthi k±yo’ 「這是身體」。覺知已建立,在這身心世間中,無任何東西可以攀附,在完全解脫的境界中,沒有東西要執取的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思惟界(四大)節Dh±tumanasik±rapabba½



   Dh±tu是要素的意思。仍然,有些人對身體有強烈的執著和耽溺性愛,那麼在修習之初就要涉及思惟。

imameva k±ya½ yath±µhita½ yath±paºihita½ dh±tuso paccavekkhati: ‘atthi

imasmi½ k±ye pathav²dh±tu ±podh±tu tejodh±tu v±yodh±t³’ti.



   不論置身何處或何種姿勢 (k±ya½ yath±µhita½ yath±paºihita½),就只加以思惟(paccavekkhati) 身體的組成要素: 地 (pathav²)、水 (±po)、火 (tejo)、和風 (v±yo)。

   佛陀舉了另一個例子。就像一位屠夫或其學徒殺了一條牛,將它分解成塊,然後坐在市場上販售,因此身體也如此地被了知只是四大要素而已。它包括: 固體---肌肉,骨頭等; 液體: 血液,尿等; 氣體; 和溫度。恰似「牛」只是各個部分的合成物之通俗語,所以身體除了這四大之外什麼也不是,沒有一個是所謂的「身體」。因此,人們了解到這點,心至少會稍微平衡。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tthi k±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然後,開始相同的修習,因為光是思惟是不夠的。必定要通過相同的站(階段)。

   到達了 ‘ atthi k±yo’ti, 「這是身體」這個階段,過去對之有諸多的執著,如今全然放下,禪修者到達最終的目標。



觀察墓園九相節Navasivathikapabba½



   過去和現在,都有人對軀體有強烈的執著,以至於連正確的思惟都不可能。因此給了他們一個更粗陋,更噁心的起始點: 就帶他們到墓園去。這是那種屍體不經焚燒或埋葬,而只是棄置四處,讓鳥獸啄食等的場所。既然他們自己無法專注於內心用功,就要他們開始觀看死屍。然後他們就能以相同的方式來細想自己的身體。

So imameva k±ya½ upasa½harati: ‘aya½ pi kho k±yo eva½dhammo eva½bh±v² eva½anat²to’ti.



他們細想 (upasa½harati) 自己的身體:「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共有九相的墓園觀想:

他們看到一具屍體,已死一日,兩日或三日,變成腫脹、瘀黑且潰爛。他們細想並了解,他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終將死亡,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再者,他們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已被烏鴉、禿鷹、獵鷹、野狗、胡狼、或種種蟲類所食。他們再細想他們的身體亦復如此。

他們看到一具屍體,只剩下骸骨,其上附著血肉,以筋腱相連。於是他們細想自己的身體。

他們看到一具屍體,只剩下骸骨,已無皮肉但血跡斑斑,以筋腱相連。

他們看到一具屍體,只剩下骸骨,已無血肉,以筋腱相連。

這次他們只看到已支解的骨頭四散各處: 有手骨、腳骨、膝骨、大腿骨、骨盆骨、或頭蓋骨。

現在,經過了一段長時間,骨頭已泛白。

他們看到骨頭,經過年餘,已堆積成堆。

他們看到骨頭,已腐蝕成粉。

   每次看了骨頭,他們就以相同的情況反思自己的身體。

   開始以這種方式來觀看有其必要,因為內觀---觀察和體驗實相的真正本質---是件細緻的工作。那些過著猥褻、粗俗生活,充滿粗重不淨染污的人,是無法修習的。因此在特殊的情況下,把他們帶到墓園,只去觀看、保持細想,並了知他們所看到的就是人人最終的結果。教導他們開始思惟。以此不淨的觀感及現在的了知,心已稍得平衡: 可以修習了。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tthi k±yo’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現在他們開始用功,並經過同樣的站。他們到達 ‘atthi k±yo’ti,「這是身體」的階段,以往對之有過多的執著。接著繼續修習,直到放下了所有的執著,而達到完全解脫的境界。





   每一節的道路都相同。只有起點有別。在每一節你都要感覺生起和滅去,即以感受呈現的身心組合的現象。起先你分別感覺它,然後當它即生即滅時,你一起感覺它。之後整個架構處處都消融了,生起、滅去、生起、滅去。你只是觀察。這樣你就發展了覺知sati與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的能力---開發平等心的智慧。

   有一種的平等心,連無常的了知都不具。它是經由不斷地暗示自己不做出習性反應和保持心的平靜。許多人發展出這種能力,而且似乎在世事盛衰中不起習性反應,也不感困擾。他們是平衡的,但只在表層而已。更深層部分的心繼續在習性反應,因為它仍在未觸及的深處,時時刻刻地與身體的感受起習性反應。沒有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習性反應的慣有的模式---業習-saªkh±ras --仍舊存在。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這麼重視感受vedan± 的原因。放下貪愛和瞋恚是過去傳統的教導。在印度,於佛陀以前及以後,和佛陀的當代,都有老師如是教導,而其徒眾也如是修習。然而它都只涉及外緣: 即所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嚐到的、觸及的、想到的東西。佛陀則探討得更深入。六個感官及其對象稱之為六入處sal±yatana。他發現這兩者的接觸必定會產生感受,而只有當感受產生時,才會有貪愛和瞋恚的生起。

Sal±yatana paccay± phasso,

phassa paccay± vedan±

vedan± paccay± taºh±:

   因有感官才有接觸,有接觸才有感受,有感受才有貪愛。這就是他的覺悟。

   所遺漏的環節,空隙,就是感受vedan±。缺少了感受,人們只會處理感官對象,以及對這些對象所起的習性反應。他們只能修正智力,心的表層。但在深層,接觸之後,部分的心就評估接觸的好壊。這個評估就產生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接著貪愛或瞋恚的習性反應就開始了。佛陀以自身的體驗,一直教導以平等心對待感受,來改變最深層次的心的行為模式,並且從束縛中解脫。

   這就是你們已經開始練習的。你正在開發平等心,不但用來對待感官對象---色、聲、香、味、觸、法---也用來對待你所感覺到的感受,不論是愉悅,不愉悅或中性的。隨著了知身體感受的生起和滅去的特性,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已開始了。已修習了¾n±p±na觀息法,你很輕易地就能體驗到感受,並憑藉著這種了知,來發展平等心。你正在修習佛陀真正的教說。你很努力地保持satim±和sampaj±no: ±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這就是整部念住經所傳達的訊息。

   好好利用這個課程所剩下的時間。在智力的層面研讀和理解經文,會帶來許多的啟發、指引和信心,知道你正依照佛陀的意思在做: 但只在智力本身上理解是解脫不了你的。善用這個經典及這些夜間開示,但要用功修行。要日日夜夜地用功,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熟睡時你無可奈何,但在其他的時間,你時刻都不可忘失sampajañña,不管你在做什麼---吃、喝、行或臥,都一樣。當然在現階段,你的心還會跑掉而且會忘記。你開始瞑想,想像或思考,但要看你能多快可以察覺,並再度落實到感受上。要繼續提醒自己。開發你的智慧,你的覺悟。你要改變逃離感受的習慣模式;你一定要保有更深的生起和滅去的實相,生滅,無常samudaya-vaya, anicca。脫離無明,束縛。善用你生命中的美好日子,脫離你所有的痛苦。願你們都享有真正的安詳,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快樂。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 五 天

   四念住課程的第五天結束了。我們已經研讀完身念住k±y±nupassan± 的部分。

   如無受念住vedan±nupassan±,則身念住不完整,因為隨觀anupassan± 的意思是持續地體驗實相,亦即感覺身體之意。事實上感受vedan± 是四個念住的中心。心和心的內涵也必定要被感覺的。如無感覺,則修習只是智力的遊戲而已。本傳承著重感受vedan±,因為它讓我們對無常 (anicca),生起和滅去(samudaya, vaya) 有明確的理解。這種在感受層面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少了它,就沒有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沒有時時徹知無常,則沒有智慧paññ±。沒有智慧,就沒有內觀。沒有內觀,就沒有四念住,也沒有解脫。

   採用任何的專注對象都可以獲得深定sam±dhi。比方說,在入出息節的第一段的入息和出息,就可以用來達到初禪 (jh±na ) 的深入專注,然後到更深專注的二禪,再來三禪,接著四禪。很有可能在覺知氣息的同時,也能感覺到感受; 但缺少了生起和滅去的體會,它就不是內觀。然後從第五到第八禪就不再考慮身體了,只以意識,用想像來修練。

   在覺悟前,佛陀已從阿羅羅伽羅摩 (¾l±ra K±l±ma) 和優陀羅羅摩子 (Uddaka R±maputta) 那裡,學會了第七和第八禪定,而且必定得到了不少的淨化。然而他仍發覺內在還有深植的不淨染污,他稱之為隨眠煩惱anusaya kilesa。Saya是睡眠的意思。Anu表示它們生生世世跟隨著心。就像休火山,可能隨時爆發,而其中之一,總是在臨終時出現。其餘的就隨著到下一生去。基於這個理由,雖然他已圓滿修習了八禪,他卻不接受自己已經解脫。

   身體的折磨也沒有產生成果。他繼續探索。從呼吸上他開始觀察到感受,並由此他獲得對生滅的了知。解脫之鑰被發現了。他從前所修習的禪定,現在被加入了內觀,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之前,它們被稱做是世間定lokiya jh±nas,因為它們仍就會導致新生命而在三界世間輪迴。現在它們被稱為出世間定lokuttara jh±nas,因為藉由生滅的體驗,它們超越了世間,帶來涅槃的果實。這是佛陀對人類的貢獻,而它的的體現就是經由感受,這就是感受如此重要的理由。



觀受念住Vedan±nupassan±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就感受觀察感受



   要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呢?這不牽扯想像。並非禪修者從外面來檢視他/她的感覺。沒人站在外頭。你一定要有直接的體驗。同樣的情況適用於身k±ya,心citta,和法dhamm±。這個觀察必定不能將觀察者和被觀察的對象分離,或是想像有個外在的檢查者。

…su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在經歷愉悅的感受時 (sukha½ vedana½ veday±m±no),禪修者了知正經歷愉悅的感受。



…duk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duk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adukkhamasu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adukk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同樣的狀況適用在不愉悅的感受 (dukkha vedan±),諸如疼痛,和中性的感受(adukkhamasukha vedan±),即是不苦不樂。樂 (sukha) 和苦 (dukkha)這些字指的是身體上的感覺。至於心理上的愉悅或不愉悅的感覺,佛陀用喜somanassa 和憂domanassa。因此樂受和苦受指的是身體上的感受。身體本身是不能感覺到它們的,它們要由部分的心去感覺;但身體是感覺的基地。



S±misa½ v± sukha½ vedana½ vedayam±no ‘s±misa½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nir±misa½ v± suka½ vedana½ vedayam±no ‘nir±misa½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有愉悅的感受時,正確了知有執著 (s±misa)或沒有執著(nir±misa)。在今天的印度nir±misa是指素食的,而s±misa是指非素食的食物。在此處的意思是純淨的或不淨的。由正確的內觀修習而產生了愉悅的感受,如果觀察而不生貪愛或執著,就會導致純淨。相同的愉悅感受,或許是涉及某種的感官欲樂,如果以貪愛和執著來對應,更想設法來增長它,那就是不善並會導致不淨。它趨向痛苦的輪迴。在這個意義上,一個愉悅的感受可能是純淨或不淨的。

   對於有執著(s±misa)的感受,就只是加以觀察,如此習性反應減弱而停止。對於沒有執著(nir±misa)的感受,以平等心對之,並不起習性反應,也只是加以觀察。那麼依據法則,這種客觀觀察的能力自然地會增長。你什麼都不用做。Paj±n±ti就是依據智慧,只是觀察。



S±misa½ v± dukkha½ vedana½… nir±misa½ v± dukkha½ vedana½… paj±n±ti.

S±misa½ v±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nir±misa½ v±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am±no ‘nir±misa½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同樣地,不愉悅的感受的體驗是純淨或不淨,端視有否習性反應而定。它也只是觀察,如實的了知與接受。中性(adukkhamasukha)的感受以同樣的方式了知。

Iti ajjhatta½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bahiddh±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就像在每一節裡,相同的階段跟隨而來。感受在身體內,和身體的表層被感覺,然後在整個身體的架構同時被感覺。

   有其他的傳承將ajjhatta½ 解釋成在自己身上的感覺,bahiddh±是在其他人的身上感覺,而ajjhatta-bahiddh± 則是在兩者間交替的感覺。就如之前所說,我們的傳承並不接受這個說法。不論在森林、樹下、或單人小室,禪修者都單獨用功。但爭論說,當比丘托缽時會遇到其他人,就有機會感覺到他人的氣息或感受。然而認真的禪修者的眼睛都是下垂的 (okkhitta-cakkhu),至多他們只能看到人家在走路的腿: 因此這種解釋似乎不合邏輯。當然,在非常高階的觀察中,禪修者也會對他人的感受,以及對周遭的氛圍,和有情無情物體的波動,變得非常的敏感。或許可以這樣去理解,否則以他人的氣息或感受來用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最好還是將ajjhatta½當做是「內部」而bahiddh±「在自己身體的表層」。



…samudayadhamm±nupass²… vayadhamm±nupass²… samdayavayadhamm±nupass² v± vedan±su viharati…

   這一站和下一站,每一節都會出現,很重要。禪修者都要逐一地通過。感覺感受的生起,感受的滅去,和感受的生起及即刻滅去。



… ‘atthi vedan±’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µµhit± hoti.

   在觀身念住k±y±nupassan± 中的 ‘atthi k±yo’ti 「這是身體」的階段,身體變成了只是一團次原子微粒時,沒有評價和判斷:想蘊 s±ññ± 不再去認知這個身體是人或動物,是男或是女,美或醜。身體就只是身體,超越了分別。同樣地,感受vedan± 現在就只以感受看待,既非愉悅亦非不愉悅。沒有判斷,沒有評價,沒有想蘊。現在所建立的是,感受就只是感受的覺知。然後同樣的階段接著來而到達最終的目標。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佛陀給人類的偉大貢獻就是發現感受所扮演的角色。這是兩條路起始的重要交叉點:要麼dukkha-samudaya-g±min² paµipad± (苦集道跡) 是一條痛苦不斷產生的道路,要麼dukkha-nirodha-g±min² patipad±(苦滅道跡) 是一條痛苦完全根除的道路。他發現,每個習性反應,行蘊saªkh±ra,都只由感覺愉悅、不愉悅、或中性的感受產生。只要還有生命在,心無時無刻都在最深處,與周身每個微細粒子的感受起反應。除非感受被體驗到,否則心只能在表層離貪離瞋而已。因為它只關係到外緣:外界的聲、色、香、觸或味,故錯覺以為沒有習性反應了。然而你的習性反應的實相被遺漏了,因為每個外緣跟感官的接觸,必定會在身上產生感受: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這點被遺漏了。

   你必須走入內心的深處去感覺感受,但不可起習性反應。只當你覺知到感受而又對之具平等心時,心的習性模式才能在其根深處改變。有如用鐵槌和鑿子刻石般,根深蒂固的業習 (saªkh±ras)---隨眠煩惱---才會浮現而消失。否則衍生的過程繼續不停。所以,感受vedan± 在四念住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6 | 顯示全部樓層
觀心念住Citt±nupassan±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禪修者要如何就心觀察心呢?

   「就心」(citte) 意指直接的體驗,如同「就身體」和「就感受」一樣。為了避免對心有所想像,某些事物必須要在心中出現,因為某些事物出現然後又滅去時,才能以感受來感覺。



sar±ga½ v± citta½  ‘sar±ga½ citta½’ti paj±n±ti, v²tar±ga½ v± citta½ ‘v²tar±ga½ citta½’ti paj±n±ti.

   Sar±ga½ 是有貪愛 (sa-r±ga) 的意思。當貪愛在心中生起時,只是觀察。當它滅去,心已無貪愛 (v²ta-r±ga½) 時,只是觀察:貪愛生起和滅去。



sadosa½ v± citta½… v²tadosa½ v± citta½ ‘vitadosa½ citta½’ti paj±n±ti,

samoha½ v± citta½ ‘samoha½ citta½’ti paj±n±ti, v²tamoha½ v± citta½ ‘v²tamoha½ citta½’ti paj±n±ti.

   心有無瞋恚 (dosa) 的實相被觀察,而當它滅去時,心就無瞋恚。同樣地觀察無明moha (幻想、錯覺、困惑、無知:當它滅去時,心就無無明。



Saªkhitta½ v± citta½… vikkhitta½ v± citta½…

mahaggata½ v± citta½… amahaggata½ v± citta½…

sa-uttara½ v± citta½… anuttara½ v± citta½…

sam±hita½ v± citta½… asam±hita½ v± citta½…

vimutta½ v± citta½… avimutta½ v± citta½ ‘avimutta½ citta½’ti paj±n±ti.

   無論心是否收攝和專注 (saªkhitta) 或是渙散 (vikkhitta) ---就只是觀察和接受。在較深的禪定 (jh±n±s) 中,當心用想像的方式廣大到無限的範圍時,它就稱之為mahaggata大。不論它是否廣大---就只是觀察。Sa-uttara有上,意謂有更上層的心,或有成熟的空間。Anuttara之意是,無更高層次時:心已達最高境界了。也一樣只是觀察。不論心是否專注在禪定中,就是觀察。不論心是解脫(vimutta)或在束縛中,都只是觀察。



Iti ajjhatta½ v±… bahiddh± v±…ajjhattabahiddh± v±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相同的站隨著來。從內在和外在來觀察心。再次的,本傳承不接受把bahiddh±當作是別人的心。在高階的淨化中,禪修者會開發出神通力,能讀取他人的心意,但這不是最後一站。

   Ajjhatta½內在的心是指在身體的架構內體驗事物的心。當心體驗外在的所緣時則稱之為外在的心:當它感覺到聲音和耳朵的接觸,形象和眼睛,氣味和鼻子,味道和舌頭,實物和身體,或是一個外引的念頭。然而這整個過程仍舊在身體的架構內進行。心,就是當其所緣在外時,它本身也是在內的。接著體驗到生起滅去,而到達 ‘atthi citta½’ti 「這是心」的境界:它只是識viññ±ºa,不是「我」或「我的」心。覺知於是建立。那麼其中就只有智慧或了知,只有觀察;無所可依或可執持。



‘atthi citta½’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內觀的禪修者了解,當只有覺知時識 viññ±ºa 是如何單獨運作的。痛苦的繁衍過程沒有了。回顧佛陀對那位從孟買近郊到舍衛城來見他的老隱士的話。這些話已經足夠了,因為這位隱士已經修到八種的禪定了: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沒有其他的了,因為沒有評價或反應。「聽就只是聽,嗅就只是嗅,嚐就只是嚐,觸就只是觸,以及…viññ±te viññ±tamatta½…認知就只是認知」。要達到這個境界需要時間,但必須要達到以體驗涅槃。

   修行是為了了解這個過程。所有的感官都在身上,故身體是中心。眼、耳、鼻、舌、身觸、或意一有了接觸,識viññ±ºa就認知有什麼東西出現。接著想saññ± 就對之加以評斷好或壊,然後就產生了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行Saªkh±ra 就開始反應,而束縛、痛苦就開始了。這些蘊凌駕了識蘊。行蘊變得很強而識蘊很弱。結果痛苦和束縛變成很強烈。這個修行是要使行蘊saªkh±ra 和想蘊saññ±變弱,而增強識蘊viññ±ºa 到只有了知和覺知的階段---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在覺悟前,佛陀修完了八種禪定。第八次地定名為非想非非想定nevasaññ±-n±ññ±yatana:在這定中,無法說想蘊存不存在。雖然它已變得很弱,但還是有,因此佛陀不稱自己是已解脫的人。運用內觀,他開發出出世間定lokuttara jh±n±s,進入涅槃,並提出「第九禪定」,他稱之為滅受想定saññ±-vedayita-nirodha:在此定中,想蘊及受蘊停止了。只要想蘊還在運作,不論是多微弱,它都會產生習性反應,行蘊saªkh±ra。想蘊必須連根拔除,才能體驗到識就只是識的境界。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6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法念住Dhamm±nupassan±


Dhammesu dhamm±nupassi viharati.

   就諸法觀察諸法。



   就如同身念住如無受念住的話就不完整一樣,心念住如無法念住就不完整。要感覺到身和心的話,必定要有什麼事物生於其中;否則修行只是想像而已。因此有了某些事物,諸如貪、瞋、或痴生起和滅去時,心才能被體驗到。

   心中容納的東西就稱之為法dhamma。

   佛陀所使用的許多詞彙都很難翻譯,因為在其他的語言中,沒有對等的用語。其中,dhamma是最困難的。它的涵意廣泛。其根本意思是dh±ret²’ti dhammo:被容納的東西。即是心中所容納的東西。

   再延伸的意思則成為心中所生起之事物的本質或特性:

Attano sabh±va½ attano lakkhaºa½ dh±reti’ti dhammo.

   Dhamma法就是包含其中的本性,自身的特性之意。



   在現今的印度語言裡,有時會說:火的dhamma (本質)是燃燒。燃燒是它的特性,否則就不是火。冰的dhamma (本質)是寒,否則就不是冰。同樣地,r±ga (貪愛)含容有其dhamma,或特質,即產生焦躁不安和痛苦。而慈愛和悲憫的本質(dhamma)是平靜、和諧與安詳。因此dhamma 法變成了本質或特性。

   幾個世紀後dhamma 這個詞,或本質,就被分成kusala善的和akusala不善的,來論及果報。心中所容納的不淨染污---諸如生氣、憎恨、敵意、情慾,恐懼和自我,都會帶來不善果報---稱之為akusala。會使人增上或帶來更好的生命的品德---諸如悲憫、善意、和無私的奉獻---稱之為kusala。因此,在舊文獻裡,我們看到dhamma法被分成「純淨的」與「不淨的」。

   慢慢地akusala演變成adhamma違法或p±pa罪惡;這些都會導致痛苦的輪迴。那麼Dhamma就用來指含容在一個人中的任何善業,這會導致解脫。

   Dhamma的意思持續地在擴充。由於心的含容物被觀察了---比方生氣或悲憫所導致的結果---法就開始被人理解成因果律,即自然的法則。因此,dhamma法可以指心中的含容物,或含容物的特性,或自然的法則-即是宇宙的法則。

   禪修者要如何修習觀察諸法呢?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6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蓋節N²varaº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pañcasu n²varaºesu.

   就五蓋觀察諸法。

   N²varaºa蓋的意思是「帳幕」或「蓋子」:就是會阻擋實相被看見的東西。在十日課程裡,我們稱這些蓋為五個敵人:貪欲、瞋恚、惛沈、掉舉和疑惑。比方說,在還沒有鏡子的時代,人們慣常用一盆清水和光的反照來看臉。如果水是濁的,有顏色的,或動盪的,你就看不清楚。同樣地,這些五蓋就是你在觀察實相的道路進展上的敵人,因為它們會迷彩或阻止你觀看。

   再次不涉及想像:就諸法體驗諸法 (dhammesu)。這節也不需要瞑想。那麼要如何觀察這些障礙呢?



santa½ v± ajjhatta½ k±macchanda½ ‘atthi me ajjhatta½ k±macchando’ti paj±n±ti,

asanta½ v± ajjhatta½ k±macchanda½ ‘natthi me ajjhatta½ k±macchando’ti paj±n±ti.

   當有感官享受的貪欲 (k±macchanda) 在內部出現時,就只是接受。就只覺知這個事實。當它沒有出現,就如是了知:就只時時刻刻覺知如其本然的樣子。

…yath± ca anuppannassa k±macchand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k±macchand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k±macchand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接著,那些深植於內的貪欲 (k±macchandas),先前未能浮現到表層(anuppanna),現在都浮現 (upp±da) 了。這也只是了知 (paj±n±ti)。事物生起而遲早將滅去 (samudayavaya);同樣地,這個貪欲生起和滅去。當一層接一層生起並且被觀察,它們被連根拔除 (pah±na) 了。這些層層已被根除 (pah²na) 的,不會再回來 (±yati½ anupp±do)。所有這些,只是被觀察和了知 (paj±n±ti)。

   當所有累積的貪欲被連根拔除了,便達到完全的解脫。產生貪欲的心理習性已經去除,現在這樣的習性反應 (saªkh±ra) 不再產生。



Santa½ v± ajjhatta½ by±p±d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thinamiddh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uddhaccakukkucc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vicikiccha½… tañca paj±n±ti.

   禪修者以相同的方式了知瞋恚 (by±p±da½) 的現前與否。內觀的整個過程都描述在這幾個段落裡。所有深深埋藏,有如休火山般的過去瞋恚,都生起了。這也被觀察並被連根拔除。除非習性的模式完全改變,否則相同類型的瞋恚的業習(saªkh±ra)會開始更生。當所有的都被連根拔除了,就不再生起。這是最終的目標。阿羅漢不可能再產生任何的新貪欲或瞋恚。

   同樣地,身和心的惛沈 (thina-midda),疑惑,懐疑態度 (uddhacca-kukkucca)都被根除了。

   這點應該清楚,每一個法 (dhamma),就是任何在心中生起的事物---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念頭---都會開始跟身體上的感受一起流動:vedan± samosaraº± sabbe dhamm±「當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伴隨而生」。這個自然法則是佛陀證悟到的,而非他所創造的。有任何事物生起---憤怒,情慾或其他等等的---如果他就觀察感受,那麼這位禪修者就是修行得正確。否則只是在玩智力的遊戲而已。雖然在表面上憤怒已走,但在深處內感受仍在,而心還繼續以憤怒對這個感受起反應,連禪修者自己都不知道。因此,就本傳承而言,身體上的感受絕對不能被遺漏。佛陀的教說是如此的清楚:「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時時刻刻都必須覺知感受的生起和滅去。

   無論你修習的是身念住,或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任何一節,如沒有了知感受的生滅,那麼積存在心深處的不淨染污就觸及不到,更遑論要連根拔除了。修習就淪為表面的遊戲了。

   相同的站隨著而來: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觀察內在和外在,然後觀察生起和滅去,而達到了 ‘atthi dhamm±’ti「這是諸法」的階段:無好壊,沒我的你的之分,只是自然的法則,只是心所及其特質。相同的站隨之而來,直到無所執持。

   當貪欲產生時,你不能用瞋恚來去除它;否則你就造作了新的瞋恚的業習。如果你只是接受心中有貪欲,然後只是觀察,那麼貪欲性質的習性反應便不會繁衍。它被削弱而變得無力。任何心中的不淨染污都是同樣地被觀察。即使智力上觀想身體是不淨的,如在身念住的開頭幾段,也不過是佛陀為了將人們導入正道的起頭部分而已。一旦內觀起動,就不再對這醜陋的身體生瞋恚心;只以生滅的智慧加以如實的觀察---yath±bh³ta-ñaºa-dassana½ (如實知見)。ѱºa知見,就如 paj±n±ti正確的了知一樣,是以無常的了知而覺知的意思。無論生起的是什麼---是好是壊,淨或不淨---就只是觀察,不嘗試保留或排斥。這才是通往最終目標的正確道路。

   漫長的道路都要從首步起始。別因為最終目標遙遠而灰心喪志。在這條正道上沒有白費的工夫。你付出的任何努力都會得到利益。你已開始在正道上朝最終的目標邁進了。一步接一步,愈走愈近,你一定會到達最終的目標。

   願你們繼續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好好的利用這裡的時間和設施。了解佛陀的直接教說,善用這殊勝的方法。在任何情況下,都儘可能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除了在熟睡時間以外,從事任何的身體活動時,儘量以時時徹知無常來覺知,為了你自身的好處,利益和解脫。願你們從束縛、痛苦中解脫出來。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5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 六 天

   四念住課程的第六天結束了。我們繼續研讀法念住Dhamm±nupassan±。Dhammas諸法就是心的內容及其本質,普全的自然法則。佛陀是位覺悟的人,不會有興趣建立宗派或宗教。在最深的層面上發現了究竟實相後,佛陀將這法則教導人們,協助他們了解實相和終止痛苦,而不論其宗派,社群,國家,膚色或性別。這個法則影響著整個宇宙,有情的和無情的每個人和每件事物。不論有無佛陀出世,它都影響著時時刻刻的身心交互作用,即在每人身上所進行著的交流,暗流和橫流。然而人們卻繼續在心的表層耍花招,在無明中自我欺騙,並以增長束縛的方式來增加他們的痛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4-4-2024 09:24 , Processed in 0.15053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