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樓主: 韋拿

佛說行慈經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犯錯〕
他應當不輕犯任何極微小的過失,避免也許受到智者的譴責。
比丘不應該輕犯極小的錯誤,以免被他人及智者所譴責。如果所做的這一件事將帶來責難,就應該避免。這是比丘為了修習慈心觀所必須培養的特質。
講到這裡,比丘應該具備的特質共有幾個呢?他必須有能力、正直、完全正直、善順、溫和及謙虛,知足、易被護持、俗務少、生活簡單、守護諸根,謹慎、不輕率、不貪戀眷屬、不犯極小的過失,以免受到智者譴責,共是十五項特質。比丘必須培養這十五項特質,在家的行者也能做某些程度的學習與培養。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培育慈悲的心念〕
接著,他應當在心中培養如下的心念:
願所有的眾生快樂安全,願他們的內心是滿足的。
經文接下來的部分,佛陀教導如何修習慈心觀。比丘必須培育這樣的心念:「願所有的眾生快樂安全,願他們的內心是滿足的。」 他必須將這慈悲的心念散播給所有的人。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慈心的所緣〕
不論那一類的眾生,軟弱或強壯;長、胖短、或中等;短、小或巨大。也不論是可見或不可見,在我們周圍或離我們遙遠,已出生或即將出生的眾生,願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和喜充滿。
我們說「願一切眾生,和喜充滿。」這也是慈心觀的修習。但更具體地,我們也可以特別祝福某一類的眾生。在這部經中,佛陀教導比丘各種不同方式的慈心觀。
◎弱小與強壯
首先,願所有弱小的眾生安好、快樂與安詳;也願所有強壯的眾生安好、快樂與安詳。這是互為一組的兩類眾生。
◎長的、矮短、中等
然後是長的、中的、短的眾生。長的如蛇等其他類似的眾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還有其他長度中等或較短的眾生,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這是互為一組的三類眾生。接下來是體型大的,如大象和鯨等,及中型、小型的眾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體態壯碩 (巨大或肥胖)、中等、瘦小的眾生,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
◎可見不可見
然後,是我們曾經見過與不曾見過的眾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在我們周圍及離我們遙遠的眾生,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已出生與即將出生的眾生,願他們內心喜悅,願他們快樂,沒有分別。
根據這部經,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修習慈心觀。我們並未修習在此經中所教的另一種方式。它主要分為四對及三組,四對是指願所有一切軟弱與強壯的,可見與不可見的,在我們鄰近與離我們遙遠的,已經出生與即將出生的眾生,願他們安好、快樂與安詳。
然後是三組(三類眾生互為一組)。願所有一切長的、中的、短的眾生安好、快樂與安詳。願所有一切肥厚或胖的,中型的,及瘦或小的眾生,願這些眾生,安好、快樂與安詳,或願他們身喜悅及心喜悅。我們可以依據這部經的教導,如此修習。
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練習慈心,我們練習的是《清淨道論》所教導的方法,將所緣一點一點地擴展,直到含括一切的眾生。另外,還有五百二十八種練習慈心觀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修習慈心觀。在這部經中,佛陀教導我們以四對三組的方法來練習。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沒有傷害他人的心〕
讓人彼此間沒有相互欺騙,且不管身在何處,任何一個人都不輕視他人,即使生氣或怨恨,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
這也是慈心的一種表達「即使生氣或怨恨,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希望無人存有傷害他人的心。
〔如母護子〕
如同母親不顧自身生命地護念她唯一的孩子,願人們也能對眾生散發這樣無量的慈心。
這是一段很美的文。母親將不顧一切地保護她唯一的孩子,即使她自己的生命面臨危險。一個人必須散發慈悲與無量的心給一切眾生,因此,修習慈心觀時,必須視所有的眾生如同你唯一的孩子,即使面對生命中的種種危難,他都能安安穩穩地受到你的保護。
〔超越時空的限制〕
讓一個人無量慈的心念充滿世界的上方、下方,及橫遍十方,沒有任何的障礙,沒有任何的仇恨及敵意。
接著,我們散發慈悲的心念遍滿整個的世界。「上方、下方及十方」是指上至天人的世界,下至地獄,心念不斷地擴展,遍及十方。「沒有任何障礙,沒有任何敵意。」我們修習慈心觀到最後一個階段,必須遍及所有的眾生,沒有任何地分別,擴展直至全宇宙,任何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慈心是無法衡量及沒有限制的,因為它的對象 ──眾生,是沒有分別與限制。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覺知確立於時時澈知無常〕
只要一個人是醒覺,無論站著、行走、坐著或躺下,他應當時時澈知無常,這就是所謂的「此生中最高的境界」。
這裡是教導我們,在什麼時間修習慈心觀。「澈知無常」是帶有慈心的正念,這裡主要說的是慈心。所以當一個人在醒覺的狀態,不管是站立、走路、坐著或躺下,都必須保持慈心。慈心必須不間斷地練習,駕駛中、坐巴士、搭飛機、工作時,不論你正在做些什麼,都可以加以練習。佛陀說:「無論一個人站著、走路、坐著或者躺下,只要他是醒覺的,就必須保持正念,慈心的正念。」
當生活充滿慈心,你將生活在生命中一種崇高的境界,即是過著聖者的生活,你也就是住在聖者的安住處。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慈心的殊勝
一位放棄執著於感官欲望的人,不落入邪見,正直且具足觀智,他必定將不再進入母胎受生。
〔不再受生〕
慈心觀可以帶領我們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及四禪,只有第五禪無法達到。
禪那是修觀禪的基礎,禪修者可以修習觀禪達到解脫。「不落入邪見」指經由修習達到初果聖人的階段,已斷除邪見。藉由修習慈心基礎的禪觀,禪修者可以達到一次斷除欲望,便永遠斷除慾望的聖者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階位(初果,二果,三果)。肯定的,這樣的修行者將不再回到這欲樂所成的世界,不再入母胎受生。
我們也可以說 ,這樣的人就是阿羅漢。當一個人修習以慈心為基礎的禪觀而成為阿羅漢,他將不再到任何一界去受生。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禪那的基礎〕
慈心觀本身可以為你帶來快樂,它能引導你進入禪那。當你透過慈心觀的修習 (禪觀的基礎)進入慈心或禪那,你可以達到不同階段的證悟 ──初、二、三、四果聖人的階位。佛陀希望我們不只藉修習慈心觀來達到禪那,也應該修習禪觀,以修習慈心觀所達到的禪那作為基礎,而成為聖人。
佛陀相當讚歎慈心。有一回佛陀說:「比丘,不管世間的任何功德,都不如散發慈心的十六分之一。慈心的散發遠遠地超越任何光芒。」所謂「 不管任何世間的功德,都不如散發慈心的十六分之一。」是指慈心帶來禪那。
發表於 7-5-2017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谢分享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19-4-2024 22:32 , Processed in 0.18227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