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查看: 2594|回復: 17

淨化之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1-5-2014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66.jpg

o        《大念處經》─凈化道上之典故
o         四念住的功益
o         正當的行為準則majjhima-patipada
o         與佛同在 與法共存
o        『身念住』 離欲之法
o        『受念住』— 情緒之導火線,引生百般感受
o        『心念住』─心理層面
o        『法念住』— 森羅萬象
o         四種顛倒(vipallaasa)─概念的淨化
o         四 瀑 流─生命中的衝擊
o         修習 四念住 的具備條件



Attana va katam papam     attana samkilissati;
Attana akatam papam       attana va visujjhati.
Suddhi asuddhi paccattam  n’anno annam visodhaye.         Dpd.165

自作諸惡業  污穢自己身   
不犯諸惡業  自得清淨身         
淨穢皆由己   清淨不從人

這是記載在法句經第一二章第一六五節的法語,佛陀的教誡是重視在人我自身、與心靈淨化的開展。為什麼要淨化?淨化些什麼?這就是我們這次十日修禪的目的,就是去實踐行於一條清淨之道,藉以淨化我們的身心,洗滌萬結、滌蕩塵勞,使得內心明朗、智慧顯現,悟諸萬法的真相,而得以破迷祛惑,住於自在安樂之生活中。

修學佛法,就是要趣向這條清淨之道,能夠淨化身、口、意,袪除雜染的貪、瞋、痴惡作。要以怎樣的一個方法達到清淨呢?在佛陀四十五年的說法裡,這清淨之道法就總結收集在這四行法語裡︰

「Sabbapaapassa akaranam, kusalassa upasampadaa,
sacittapariyodapanam, etam buddhaanasaasanam.」

中譯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話,看似簡單,但實踐起來,卻一點也不簡單,由於主要的教法都是搜集在這四句說話裡,效行起來可說是按步就班,漸次漸學地圓成求証,並不是以亟待求証之心態,馬虎修習。

這四句話可說是我們佛家的金字招牌,猶如名牌的註冊商標,只要我們掌握了當中的義理,明悟了當中的法義,無論去到那裡,都是打著這四句法語。上至天堂見到玉皇,以此四句法語致意問候,就能在封神榜上有名。甚至是下落地獄見到閻王,也是以此四句法語致意問候,藉此獲得通融免受地獄折磨之苦。可見得此四句法語的神威之力。

此四句法語是如何列為清淨之道?如何是一個清淨法呢?讓我從字義上來為大家作一解述,首行的︰


「諸惡莫作」 Sabbapaapassa akaranam;

印度巴利文的sabba中譯為「諸多」的意思。而papa中譯為「惡」。
Akaranam是由kara的根字而演變,義是「作」,akara是相反義,即「莫作」。


「眾善奉行」kusalassa upasampada

kusala就是善,在巴利文法上的修辭,凡是複名數後面加了ssa,就是含有眾多之意,所以翻譯為「眾善」。upasampada就是奉行、圓成的意思。所以說成「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sacittapariyodapanam

巴利文的sacitta就是指一個人的心思意念。它的字根為 citta 即心也,為精神狀態。pariyodapanam就是洗滌、淨化之義。因此合譯為「自淨其意」,即每個人都應當淨化自己的心思意念,提升個人的精神心靈。


「是諸佛教」etam buddhaanasaasanam.

這三句法語,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至「自淨其意」,統合為一切覺者的共同教導,故所以稱之為「是諸佛教」。

Etam中譯「這是」、「此是」。buddhaana是一切佛的,saasanam. 是教法。不論是過去佛、現下佛,以至未來佛,所教導的就是以上這三項導法。

「Imam atra Bhagava sila-samadhi-pannamukhena Visuddhi-Maggam desseti.」 此為世尊用戒、定、慧三門來顯示清淨之道而說佛陀的教誡以戒、定、慧,三大道學作為奠基,上述的四句法語皆含蓋在其中。戒、定、慧,亦是修行的三項軌則,同時又稱之為「於正法律中學道」。《雜阿含 816~832》

所謂戒,就是指道德學法;定,是指令到我們的心意平靜,到達統一狀態的禪學法;慧,是指將我們的心識轉變成智慧的內觀學法。慧,簡單通俗來講,就是一種聰智;深入來講,即是能夠有一種明朗、徹底了解、看見通達一切法的實相,就如《心經》所言,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的真實智。

戒、定、慧三大道學又稱三無漏學,佛陀以此三學來闡明其功用,並分門別類進而將它貫串一切道法。諸如︰


三增上法

「增上」是指增強其向上之勢,即三大導法能增強趨向清淨涅槃之道。

〔一〕「增上戒學法」 adhisila-sikkha
「諸惡莫作」和「眾善奉行」歸納在戒學法內。善與惡是指人的行為,為人當知行善止惡之道,如果不懂善惡而生存在這世上,就連禽獸不如。懂善惡、知羞恥,就是戒學法的相應道。

〔二〕「增上心學法」adhicitta-sikkha
「自淨其意」則攝收於定學中。人心妄動時刻不停,好像猿猴跳逐不止,由於人心所向全為欲念所驅,造成這個人欲橫流的世間動盪不安。世間不安皆由人心不當,為人之道應當顧全自心,守心攝意就唯有取之於佛家禪定道法。

〔三〕「增上慧學法」adhipanna-sikkha
佛陀出現於世間,主要目的就是要化解眾生心智的迷惑、轉凡入聖。就如《華嚴經》所言:「佛以一大事因緣而出世,為引導眾生入佛知見」。「入佛知見」是什麼?就是到達相同於佛陀証悟正覺的領域。所以一切佛陀所教的,都是教我們開智慧,得菩提。由戒得定,由定啟發智慧。就如數學的方程式,由一加一等於二,由戒加定,而產生慧。


三善教法 (Tividhakalyanam sasanam)︰

由於戒、定、慧,三學能夠通達了結煩惱,得到菩提,所以叫作善。


初善之教法 Adikalyanam、
「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同屬初善教法,由於戒學為比較初淺,較容易實踐,為入道之初階。
中善之教法 Majjhekalyanam、
而「自淨其意」之「定學」為中善法,因為它在戒與慧之中,起著平衡之作用,即有著調和或異熟之效。
後善之教法 Pariyosanakalyanam。
由持戒清淨而能攝收心意得定,因定於生「慧」。智慧是戒定之結晶品,因它帶來成果故所於稱為後善法。

三明等通達之近因 (Tevijjatadinam upanissayo)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效行法同時亦具足通達之功用。
戒學法能通達「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定學法能通達「神通」;六種神通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慧學法能通達「四無礙解」;即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辯無礙解、解脫礙解。


離二邊 行中道 (antadvayavajjana-majjhimapatipatti-sevanani)

由於戒、定、慧三學是不偏不倚之道法,能使修學人斷離邊執。「邊」是指傾側、極端之義,「離二邊」即離開縱欲與折磨二種極端的意思。
修持戒之德,能迴避深固道。由於明白到欲海無邊,痛苦萬端之理而堅持守心攝意的戒行,能避免沈溺欲樂,不滯留於欲網之中,成隔岸看愚之人。
修禪定之功能迴避苦劇道。有些人喜歡修苦行。那種不能取得正果的苦行,是一種自我折磨的不正行。像在印度,有些人堅持只是用手來支撐軀體,倒身而立,而另一些人用燒焦的木條來抽打自己的身體。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每年九月的「九皇爺誕」,信徒們要在誕期沐浴齋身,然後以赤腳在火炭上走過來換取成果。同樣的印度教徒也有一個稱「大寶森」的節日,人們用鐵鈎來勾著自己背脊的皮,甚之以鐵索之類去拖行車輛,其目的是藉此苦行來還願,死後而得升天。但是這些苦行方法,並不能讓我們解脫,因為仍受慾望之驅使,「欲有」再重生,生到天堂,從而享樂。這即是以苦來作投資,來換取樂果。這種苦行,在佛家來講,不是屬於正道之法。
   
於智慧之引領而習行中道。在智慧的引領下,即使生活在混沌的五欲中亦能淡泊明志,適中過活而習行中道。在慧學法裡,佛陀讓我們離二邊,行於中道。有了智慧,我們便不會傾向左,或傾向右。左是什麼?就是苦行。右是什麼?就是沈迷於欲樂──五官的享受。
  

超越惡趣等  (apayadisamatikkamanupayo)

惡趣,在我們佛家來說,是一種輪迴不好的趣向。輪迴有兩種趣向,一是善趣,一是惡趣。善趣又分為兩個好的地方,稱為二善道,即天與人。惡趣是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又稱為四惡道。總共是六道,亦即六道輪迴。
越苦趣︰戒為一種自我約束,提防及禁止之行持法,同時具有警惕功用。由於時常能保持一片警惕心,自然能防心越軌,謹言慎行,不再造作惡業而得越離苦獄。透過戒學法,讓我們避開了四惡道,佛陀稱揚持戒之功德云︰「持戒者,將能往生善趣。」這句話是佛陀給我們的保證,保證持戒的人,來生必定能夠做人或者升天。
越欲界︰而藉著定,我們能清心寡欲而得離開欲界。俗人皆認為人生在世,要懂得去享受,視享受為人生目的。享受之義以佛法來論,確是吻合。世間眾生來活在這個世界是來以「受」為主,如何去解這個「享受」呢?就是「享」五官所接觸到外界,而產生各種生活回應之「受」。每時每刻,我們都活在五官範圍之內,忙住迎來送去的各種生活狀態。每日每時,我們都在享受著。因為我們用五官嘛﹗那五官呢?用眼來看,用耳來聽,用鼻來嗅,用舌來嚐,用身來感觸。今時今日的生活,都是在提升這類五欲「享受」的產品。以前看電影,是黑白無聲的,那時候的人已覺得滿足了。到了今天,我們用眼來享受,所看的電影已到達到科技製作不斷提升和改進了,呆在家中按個遙控鍵就可隨心所欲選擇自己想要看的影音戲。所以說,這些物質的提升是在滿足什麼?就是滿足我們感官的享受。以前人聽歌,使用的唱機是要「上鏈」的,要將留聲機發音,唱了陣子就會緩慢下來的,現下是採用耳機之類,一邊走一邊聽。今時今日的生活,是物欲橫行現象的世間。修習禪定就有減欲之作用,由此可以免作慾望之奴。
定學法可讓我們離開欲界。在六道輪迴裡區分為欲界眾生,色界眾生及無色界眾生。天之中的六欲重天,再加上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是屬於欲界。欲界有陰陽男女之別,能滋生爭執、糾紛與戰鬥。靠了定學,便可超越它。
越一切有︰「有」(bhava)是指生死煩惱的意思,只要煩惱不斷就「有」生死之趨向。在經典中稱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為三界,亦稱為三有。靠了慧學引領我們行於中道,成為一個客觀的人,看到一切萬有的實相便可讓我們離開一切有。換句話,即是超越了三界。

依三行相 捨斷煩惱

依戒、定、慧三學能捨斷心結與煩惱,斷除煩惱分有三種層次。即︰
依戒而得以彼分分斷︰以各種善戒對治各種惡行染雜煩惱.
Silena ca tadangaappahanavassena kilesappahanam pakasitam hoti
依定而得以鎮伏斷︰以初禪的近行定或四禪的安止定而伏斷內心煩惱.
samadhina vikkhambhanappahanavasena kilesappahanam pakasitam hoti
依慧而得正斷︰以內觀實智趣入四沙門道而決定斷煩惱.  
pannaya samucchedappahanavasena kilesappahanam pakasitam hoti


違犯等對治  (vitikkamadinam patipakkho)

由於眾生心智迷惑時常行差踏錯,造作眾多的惡業。在實習戒、定、慧三學之後就能對治一切違犯,在斷除上自有差別之相。
持戒能對治諸惑違犯︰惑即迷惑錯誤,為煩惱的別名,分為見惑與思惑二種。
禪定能對治纏縛違犯︰纏縛是指煩惱能將眾生囚困在生死中而不得出離。

智慧能對治隨眠違犯︰由於煩惱隨逐眾生,而且它幽微難察令人泯沒如昏眠。      


三雜染之淨化 (sankilesattaya-visodhanam)

以持戒能淨化惡行雜染
以禪定能淨化渴愛雜染
以持戒能淨化惡見雜染


得証須陀洹等果之原因  (sotapannadibhavassa ca karanam)

果,就是成就。佛教的修行是一種求証求實的經驗,故又稱為証悟得果。一般上稱為四沙門果,就是所謂的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何謂沙門?這是從巴利文samana音譯而來,字義是「淨行者」。當時是指一切非印度教徒,而離家到森林修行的隱士,都叫作淨行者。佛陀的弟子又稱為「沙門釋子」,則比丘、比丘尼,皆是佛陀的孩子。在佛陀的教導裡指出,走上佛道的任何人,必定就會趣向沙門果。


戒學能成就一果、二果,而証為須陀洹聖者或斯陀含聖者。
一果須陀洹聖者 (sotapanna),在生死方面,已受到限制,只有七次的生死。換句話,即是輪迴只剩七次,而且這七次肯定只會在人、天兩個善趣內打轉,不會墮落在四惡道。這是修學佛法的一種保證。譬如一個人每次生命有八十歲,七次是多少年?即是五百六十年,他就得証覺位,成了悟者。一果須陀洹聖者又稱為「預流者」,所謂的流是向那裡?即流向涅槃海。
二果斯陀含聖者 (sakadagami),在生死方面,只有二次迴轉。就是肯定他在這一生之後,縱使不是投生天上,就會而再次做人,也只會再投生一次。
定學能成就三果、成証阿那含聖者。
三果阿那含聖者 (anagami),又稱為「不返者」,這是一條單程道,即使受輪迴,也已設了界限,不會再次沉淪。雖然阿那含聖者在現世人間不能馬上証入涅槃,在辭世後而將會生到色界的四禪天裡証取涅槃,斷絕生死。
慧學能成就四果、成証阿羅漢聖者。
四果阿羅漢聖者 (arahanta),意譯為「漏盡者」,指煩惱漏盡,是一個生死已脫,煩惱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的覺悟聖者。

一、二、三、四沙門果,以証得第四果為最圓滿,又稱為「無學人」,因為已毋須再學,已斷生死,已滅盡一切煩惱。之前的一、二、三果聖者,稱為「有學人」,因為還待學習之故,進取徹底的斷除生死煩惱。這四種成就者之間的差別即依有學、無學,來區分。

有人會問︰阿羅漢跟佛陀有什麼差別呢?事實上他們同樣都是聖者,在體質上是無大差別。倘若以世俗的譬喻來講,可以說佛陀是先知先覺者、自知自覺者,阿羅漢是後知後覺者。無論是先知先覺,抑或後知後覺,彼此一樣大家都是覺者。阿羅漢是在自知自覺者的啟示和教導下,以達到覺悟的境域。阿羅漢是學生,佛陀是老師。老師教導學生,而這個學生亦有成為老師的條件。

【問 題】

學員︰須陀洹能夠自行選擇七次投生的時間和界限嗎?
師答:須陀洹的七次輪迴是接續的。下一期投生之處,完全依據他在上一生最後的意識,與及他修行的程度。明顯地,他是可以自做決定的。就像密宗所講的活佛轉世般,一般的上師都會為自己的再來坐作個選擇,當他選定了便作禪觀,每次都會重複念誦︰「下一生,我要生在某一個國土,出生於某一個人家。」他一次又一次地對出生地作觀,因而造成一股動力推他出世。 倘若他是採取隨緣的姿態,都仍是在善趣之內投生的。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念處經》───凈化道上之典故

昨晚跟大家分享了有關「清淨之道」的相應法,今晚繼續為大家詳述有關方面的行道法。在佛陀涅槃之後,一批大德尊者將佛陀的教法搜集編成論典。其中有覺音尊者編的《清淨道論》,經過尊者他長時間修習與研究,才將佛陀的教法有秩序地以巴利文將戒、定、慧三學搜集成論典,詳細地解釋三大道法的修習程式,並成為後人在修行中的一本參考書。佛陀的清淨理論是一門別具慧眼的學問,它也就顯示出佛教跟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其他宗教以信為主,憑著信仰便得到解救,但佛家卻不以為然,而是以行為主。這個行,則是以清淨作為一個理念。清淨的目的,是清淨自我、清淨心意。唯有清淨了自我,才可以得到解脫。所以佛教不是從信著手,而是從實行著手。

《大念處經》是一部講述清淨行的典型經典。這部經收藏在長部,另外在中部裡也有,但以長部那一篇比較詳細、比較清楚。《大念住經》是佛陀在拘樓國所講也就是現下的印度首都新德里,為什麼要在這裡講?因為鄰近喜馬拉雅山,只需七小時旅程便可抵達。那兒氣候好,民眾豐衣足食,很多有識之士居住在該地,佛陀就是要講給那些有識之士聽。其他如《心材譯經》、《大因緣經》、《不動方便經》等,都是在拘樓國講的。

《大念處經》在經文的開首便將清淨的道法,很明顯地完全反映出來︰『對於凡夫,只有一條道路,可以導至清淨,克服憂愁哀傷,去除苦楚悲憂,得到正當行為的準則,體証涅槃。這條道路,就是四念住。』經文中稱的「唯一的道路」是通向那裡呢?就是通向涅槃。在《大念處經》所講述的清淨法,就是依照『四念住』 的法為準繩。可以說,『四念住』是修行著手的根本處,任何修行離開了『四念住』便不能導至清淨,所以『四念住』是修行之準繩。而『四念住』又以什麼法做為根基呢?就是以五蘊為主,由五蘊法標立出身、受、心、法四個綱要。

五蘊 —— 色、受、想、行、識是我們這個生命體的主要五法,離開了五蘊便不成人,不成眾生。佛陀教導這四個念住法,讓我們發掘、去探討、去剖開生命的真相,整個修行觀照對象都將五蘊歸納於這四個念住法裡。而我們這次的禪修就是要引領大家深入認識這五個根本法。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念住的功益

「對於凡夫,只有一條道路,可以導至清淨,克服憂愁哀傷,去除苦楚悲惱。」
顧名思義的這四念住,就是四個讓我們的精神意念安住之地方,這四個地方是身、受、心、法。由於世俗人被無明遮掩不懂心性是何物,更不知塵勞為何也?於是終日憂心如焚,心神恍惚地過日,心靈空虛無所可住就如無主孤魂漂泊四處般。佛陀悲憫眾生的愚昧於是闡揚「四念住」法以安頓眾生這顆妄念狂紛的猿馬之心,可以說「四念住」就是最佳的安心之道法。人心自古不化所以佛陀需費一番唇舌來勸化眾生,點化眾生。佛陀是一名世間解者,熟知眾生心性凡事都以求望功德為重,於是在闡揚「四念住」法的開首先論功後述法要。

1. 克服憂愁   (soka)
「憂愁」是一種污染法,屬於煩惱之一。經典說︰「愁如毒箭,以矢有情之心。」愁好像毒箭,會傷害眾生的心。憂愁是火,在心中滾燙,會使人心生熱惱,因此有炎熱的實相。一個人在憂愁時就是心在煎熬中,於是面上會顯得黑暗的,當我們看見別人臉色沈重,便知他正在憂愁中。修四念住就等於服一貼清涼劑,因它有清涼的功效能消除熱惱。憂愁是熱惱之火和種,一旦心生憂愁就會引發焰火,灼傷自身。例如,一個逞強的人在生活中總是好計較、不能受人詆譭不能認輸,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強,用盡辦法要勝人,心中起伏很大終日活在擔憂中,弄得整個人愁眉苦臉的,這就是熱惱之相。

對於我們這些修習佛法的人就要以退為進,退一步,海闊天空。這退一步就是念的作用,現下學習了五對色、明白內因外果、外因內果的二重因果,當看見別人比自己好,便能意會到這是別人家的福報,是應該的,自己暫時未得到,但只要努力些,也可以美夢圓成。這就是念的明照下帶出了理智、清晰的頭腦將我們置身於熱惱之外。要不然,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觸景傷情,一看見不適宜的東西,便馬上熾起熱惱之火。有了「念」來守意旣可做個「消防員」把火撲滅。憂愁是熱惱,當於「念」來灑下清涼甘露水。

憂愁在佛法中,是屬於苦的法 —— 壞苦。苦有三類,即︰苦苦、行苦、壞苦。三苦纏縛真得令人叫苦連天。所謂的苦苦是指物質體的存亡異滅現象,比方,我們出世已是苦,加上生活中的壓迫,是苦上加苦,就是苦苦。為了糊口要養活這副色身,得忍受外間種種折磨,再加上身體健康狀態的變化,牽動生老病死,就是苦苦。

行苦就是一種遷流不息的苦域,包括一切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在其中,例如幾許滄海變桑田,十年河東轉河西的形容。在這兒所指的是我們心識之間精神領域的遷流不息,我們的心底裡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絕。一下子生起一個念頭要做這事,然後又生起另一個念頭要干別的事,一個念頭跟著又被另一個念頭代替……念念相續,但又不能保留,叫作行苦。

壞苦指的是我們情緒的變化。一時哭、一時笑、一時哀、一時傷、一時愁、一時歡喜,分分鐘在鬧脾氣,鬧情緒在演飾著變化龍,這就是壞苦,正如葉麗儀所唱的︰「又有喜,又有愁,浪裡分不出歡笑悲憂。」我們這些情緒化的眾生就是這樣一整天地在壞苦裡頭鑽竄。
我人恆常在這三種苦上受煎熬,不管何人富者貧者、男女老幼個個同受共苦。簡易的說這苦苦是指物理上的變化,行苦是指心理上的變化,壞苦是指心理及生理上的變化。色身是屬物理的,只能維持數十年,到了時候就一定要走的,不容你不走。但我們往往是執著賴死不願走,寧願在床上受折磨,讓人家縛綁手足,任人用管子往身體內這裡插那裡插,真是自找苦吃,吃得就是苦苦。

2. 克服哀傷   (parideva)
修習四念住的第三個功用,就是能超越哀傷。哀,有哀哭的意思;傷,有傷害之意。被人中傷的時候,就會悲哭;對不對?哀傷就猶如病菌般侵入及蔓延全身,因為缺乏明照這感受的生起,讓它進入了我們的心思,心內放不下過去被人中傷的遭遇,在找不到哭訴的對象之時就唯有躲在一個角落偷偷地哭泣。

哀傷的情緒在我們修禪時也會發生。比如,有些人在生活中、不論是情感生活、家庭或學業上遇到不如意時,由於沒有得到辦法解決,就讓哀傷郁積在心中,在修禪時,傷感便會湧現上心頭。這份哀情,是怎麼著發起的?就是我們的心思。這份傷感或許是已過了數十年,但它仍滯留於心頭,當精神進入靜定之時就像進入黑房沖洗菲林,底片在藥水的浸染下顯現,哀傷的種子一旦觸動傷感油然而生。尤其是當我們進入近行定時,這份哀傷便會借題發揮。會產生什麼現象呢?禪修者在觀呼吸上進入平靜狀態,忽然間,胸口處一股氣直沖,然後一陣心酸的情緒涌上心頭來,那時候,他感覺到淚從眼眶湧出,會自動哭泣。這是修禪很普遍的現象,有者會像死了父母般嚎啕大哭的也有。要知道這不是禪修者故意去想什麼傷心事鉤出的情緒,那是在寧靜中觸動了那顆按鈕而造成的。就像有人在拜懺、念經,也會出現的情形。不是什麼東西上身,更不是走邪入魔而是我們心底的種子所致。通常這種現象過後當事人會覺得心境很舒暢、很平靜、很輕鬆,就像放下負擔一般自在適宜。當知在哀傷觸動那剎那,沒有起分別心識的話,便可順水推舟的抒解了抑郁。若是起心動念,投下主見擔演主角的話,情況就相反了。

3. 消滅苦楚
第四個功用是消滅苦楚。苦楚屬於三苦中的苦苦。比如,在坐禪時感覺腳疼,我們用呼吸來排開苦感,全神集中在呼吸上暫時不理會腳疼。如果痛得難以忍受就將精神集中在疼痛的部位,凝神靜視著它,作為旁觀者變成一個中性的人,不要動意說「我的腳疼,我的腳疼」,不讓「我」的概念乘隙而入,就只是凝視著這個「痛、痛、痛」,透視到這痛感由微弱而擴展到巨痛,甚至於透視到這個痛感變成像一把劍捅在痛處,強忍下去這一劍如穿透過去,痛感就消失了。因此,修禪要趁身體健康、意識健全時做好功夫,等到這種苦苦在我們老邁時發生,我們準備功夫已做好了,自然痛就由的它去痛,就像佛陀及目犍連尊者般痛得自在。

你們知道目犍連尊者是怎樣死的嗎?他是被人打死的。他是一位阿羅漢聖者,而且還擁有大神通力,他知道知道自己難逃一死,明白到這是自已的業報,必須承受這業報,神通在這時都用不上了。當他被強盜圍毆到垂死時,他立刻進入滅盡定屏息就像死了,有如道家所講的歸息法。由於已遭受棒打的果報旣把夙業償完了,待強盜走後,他就出定整頓殘身,走去跟佛陀道別自取涅槃。試想目犍連尊者被打的時候,有沒有喊爹喚娘,求佛祖來打救嗎?沒有,他只是默默地承受。這種生命受到摧毀的苦苦,每個人必定要承受。而承受當下這工夫就是靠了「念」,以念力擋架。就像在這個禪修營中,我經常提醒你們當坐到腳痛的時候,就默默地承受它以這個念力來擋架。

佛陀說︰「苦是我們的導師。」要知道苦就是我們的菩提資糧,沒有苦,我們不會入佛道。因為這個苦啟發了我們,我們要感謝苦,要跟苦打成一片,千萬不要避開它。學佛的人就是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外間的人經常批評僧人是避世者,要知道修禪就是等於上戰場,去面對生命中最切實的問題,忍受那痛不欲生的苦苦。一般上的人在患病時便快快找醫生,吞一粒止痛丸下去,那些才是逃避現實的人。佛告訴我們,這個世間充滿苦,但他不是叫我們建立悲觀的態度,而是要抱著既不悲觀,也不樂觀,而是中觀的態度。中觀就是實際態度面對現實,既來之,則安之也。昔日我初到阿姜查的道場參學的時候,正值他患病在床,靠吊葡萄糖水過日,但他的知覺很清醒。這四大不調而帶來的痛楚好似龜殼脫落般,這種忍受就是靠平日修習的工夫來度化它。坐禪腳疼小意思而已,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4. 滅除悲惱   (domanassa)
悲,就是心裡悲楚楚的狀態;惱,就是使到心意混亂、魂魄盡失一般。惱就像一把火,所以一個人悲的時候,會被這個惱火燒至憔悴,失魂落魄的樣子,旁人也看得出來,是不是?悲惱是苦,屬於行苦。昨天所講的第二項憂愁與悲惱相比,憂愁來得較淺,悲惱是痛心疾首那一種,很深入,能令你念念不忘。比方,父親被人謀殺了,令你一想就悲,而且想報仇,心裡陷於一片混亂,什麼也做得出來,這就是悲惱。又如一些患上頑疾的病者,由於承受不了那劇苦而要去自殺,就是悲惱所致。

當一個人陷入悲惱之境已是滲透入精神領域,需要一段日子才能擺平、調服。比如,你痛恨某人,而且那人是你曾為他付出過的,他卻恩將仇報,給你背黑鍋,你感到得很悲痛,甚至一想起就覺得戳心。當修禪時這種悲惱種子會借助你平穩的呼吸呈現出特異現象,演化出一塊大石壓著你的胸口,令你難以呼吸,胸口同時感覺非常疼痛。像這種情形可以透過禪修去化解它,其調和之方法仍是以接受的心提升覺念並持誦「知道、知道、知道」,衝破困撓之藩蘺,而這些悲惱就會慢慢減退。只有親歷過其境的才會知道,至於深淺這都是因人而異。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正當的行為準則majjhima-patipada

《大念住經》強調修習四念住能獲得「正當行為的準則」,正是指沒有邪、沒有歪、沒有偏,而行於中道,這正當的準則是指得到正道,即「八正道」。修習八正道就是行於中道,因此,這裡是凸顯中道之法。中國儒家也講中道,但是佛家講及行踐中道的成果──通向涅槃,是最究竟的。

正念是八正道之中的第七支,因為正念能助我們滅一切苦。同時,正念連同正定、正精進,構成八正道之定的基礎。舉例,在行禪時,我們持續念住,知道左腳、右腳的移動,妄想就沒有空隙鑽進來,可幫助我們建立起正定。就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每按下扳掣無一虛發,準確不偏。又,在七菩提分,或七覺支中,正見排行第一,其他六支就是以念為基礎。此外,在信、進、念、定、慧五善根中,念作為秤錘,在中央平衡兩頭重量;特別是在精進和定之間,猶如甘草,調和百味藥材。要緊記,我們這裡所說的念,不是簡單的懷念、思思念念,而是能擔任意識的工作,顯明的知曉,這是一項知覺性、領悟上的工作,能督導其餘四善根平衡發展。

四念住是一整套正當行為的準則,能令人安置於道上,直向菩提、直向涅槃。中道,就是佛家主要的思想。這個中字,即無執之意;中道就是沒有執著的,它涵蓋了「觀」,即旁觀者清的觀。就是持著一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事物,如是客觀之態度即可看到個中的來龍去脈,不參佐個人的主意,凡事看就只是看,要看到因緣生、因緣滅。於中道思想來處事待人就是契合於法理,循序予社會秩序的正當行為準則,它能使人趨向達至真善美。中道之法絕不是抱著消極、悲觀或無動於中的態度,進一步言是一個樂觀及寫實派的人。

凡夫俗子的生活都是兩極端化,不是縱欲就是自我折磨。致使是未成正覺之前的佛陀,首選了自我折磨的苦行,修了六年餓至瘦骨嶙峋。到最後的衝擊時他回想這六年來修習的苦行,心始終得不到平靜,更不要說看到真理,察覺到這方法不大正確,繼而憶起昔日身為太子在宮中所過的縱欲生活,也是一種邊極。經過一番審思他於是決定不走極端,停止斷食恢復中道並日而食。因了適宜的調製使得身心平穩在不急不燥之下,如實得見諸法真相而取証佛果。

証悟後的佛陀首次開金口,在鹿野苑說了《初轉法輪經》。這部經一開首,就是強調於中道,佛說︰「比丘們﹗如來現下要為你們所講的,是你們從來沒有聽過的。比丘們﹗有二邊末端,隱士、出家之人不應當從事之……」這裡所說的兩條極端路是出家修行的人不應當從事之,那就是耽於五欲,因為那會令人變得低下、卑賤、俗氣,是一個凡夫俗子,非聖賢,無義相應,不能入道成為聖者,與道不相應。苦行則是自尋煩惱,無疑是「頭上安頭」,一直在壓制自已抗拒外界必定會造成物極必反的現象。

佛陀初轉法輪,先是勸導五比丘,要他們將心病袪除。因為他們看見悉達多放棄苦行,產生了偏見,於是佛陀先破開他們極端的謬見,為他們講述四聖諦的道理。由此可見中道的重要。甚至佛陀其後四十五年說法,也是強調中道。中道分兩種,一為倫理的中道指示如何保持生活和睦之道;另一為實踐的中道,促進心靈得以提升到達完美境域。

行中道能得什麼益處?佛陀指稱︰「法眼能長出了,智生出來,達到寂靜,獲得勝智,成正等正覺,體証涅槃。」法眼是指見証到一切緣生緣滅法,主要是智跟慧兩個的結合。智是因,慧是果,在轉識成智之下真實慧顯現。寂靜,是沒有困擾、沒有煩惱、心清意明。勝智,包括四道智和神通智。正等正覺,音譯是三藐三菩提,成就正等正覺,即是成佛之意。

中道的具體內容,是八正道,其中以正見為首,但卻以正念涵蓋其它。有正念便能看得一清二楚,正見於是從中生起。此外,以正念為因,產生正定。有了正念,你便會每刻保持謹慎小心自己的身口意,清楚自己在講什麼話,如此之下自然屬正語和正業。有了正念,念念分明,你便不會去扮演「導演」或「主角」,只是去做一名「觀眾」,於是中懇能夠如實看見及分析實相,並加以正思惟。由於正思惟,不會心猿意馬。靠了正業,反過來又輔助正念、正定,從而發展正命。就是以一個正念,開枝散葉,生出八正道其它七朵花。因此,八正道主要依靠念。

八正道之表︰
正見,與五種邪見相對。
正思惟,多點思惟關係到法義的問題。
正語,天生我口必有用,但不要亂用那三寸不爛之舌犯上惡語、是非、綺語、妄語的口業,那四種都是自砍自傷的言語。
正業,指正當的行為,不是指事業。
正命,指我們合理的謀生之計。
正精進,精是專一,進是沒有後退,如「不到黃河心不死」的行動。
正念,與邪念相對,正念是離開貪瞋癡的。
正定,與邪定相對;如日前舉例,專心一致守著魚竿釣魚是邪定。正定沒有激盪,沒有追求的慾望。因此,修禪所用的心,是無所求之心。又如,乩童借助符咒之力使身體不受損傷,以利器穿插也滴血不流,這亦是一種定,不過是邪定。

八正道就是等於實踐戒定慧,四念住就是其實穿之法。
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
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
正精進、正念、正定屬於定。
戒定慧三大道學彼此之間相互相關,聯繫一體。定於戒與慧之間就像一把秤,成為兩者之間的平衡點,無論任何一邊多了或少了,就要用定來做平衡。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與佛同在 與法共存

四念住的身、受、心、法猶如魚餌能鈎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又可以簡單分為二︰即色與名。色屬物質,名屬精神,色與名的配合,就構成一個生命體、一個有情眾生。故說身念住、受念住及心念住能破除眾生的身見我執,而法念住能破除一切的法執,是人法二空的解脫道。打個趣,如果你跟人家吵架,人家罵道︰「你是什麼東西?」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應該馬上答︰「我是名與色。」名色則東西也,如此回應對方一定能折伏他的怒氣,說不定還給個會心微笑,便止息了一切的紛爭。

大家熟悉的《心經》在首始的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照見五蘊皆空」的功效跟修習四念住相同,而「觀照」就是「得見」的決竅,而不是持以口誦, 「觀自在菩薩」這五個字,簡譯為︰「一個觀到自在的修行者」,因為他恆常對五蘊做觀而証入空性。這個「觀照」就是啟用「四念住』來探究五蘊。換句話,我們修四念住的時候,就是在念誦《心經》。透過身、受、心、法,去探討而証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著名的《大念住經》在南傳的地位,相等於北傳的《金剛經》和《般若經》。在《金剛經》或《般若經》所講的空,在「四念住」亦可得窺見,《金剛經》及《般若經》所講的實相,在『四念住』也有。《大念住經》在南傳非常重要,經典詳述指出修行的層次和要法,成為後學人在體証佛法上的修行指南典藉。

相傳佛陀在拘尸那羅城,將要入大涅盤之前,躺在娑羅雙樹之間,眾羅漢及比丘們都圍著他,而他的近身侍者阿難是眾人中表現的最悲哀的一個,他躲在一個角落哭泣。後來被人發覺了,跟他說︰「阿難啊﹗現下不是悲哭的時候,你應該趁這個最後的時刻,向佛陀請示重要的法。」阿難於是被喚醒了,行到佛陀面前,跪倒在佛陀側旁並請示了好幾個重要的問題。當中一個問題,就是︰「世尊啊,當你辭世之後,比丘僧團當依誰而住?」佛陀立即回答︰「阿難啊﹗他日比丘應當依『四念住』而住。」這就是佛陀在涅盤之前,對出家修行者所作出的明確指示,清楚地交代當以『四念住』而住。這也是佛陀在臨終之前,交下來的財產,這份財產就是『四念住』,讓後世行道者享用得以成証正果,可見得其重要性。修習『四念住』則等於與佛同在,與法共存。

此外,在佛陀成道之後的第二年,他返到故鄉迦毗羅衛國。相傳當他返到王宮,他的前妻耶輸陀羅,預先教唆兒子羅睺羅向他求取遺產。母子倆在樓閣上守望佛的光臨,當佛陀的隊員出現在她倆的視覺時,耶輸陀羅便指著彼等向羅睺羅說道︰「孩兒﹗走在前頭的那一個,就是你的父親。一旦他進來,你就馬上捉著他的手,向他提出 ,將你的財產交給我。」嘩呀,這個母親竟然教兒子勒索財產哩﹗當佛陀進宮,跟父親淨飯王敍述一番後,便走到後宮與耶輸陀羅一會。當佛陀向他倆走近時,耶輸陀羅一把勁將羅睺羅推前,羅睺羅便捉著佛陀的手,說︰「請你將財產交給我。」佛陀牽著羅睺羅的手,說︰「噢﹗你要財產嗎?好,就交給你。」於是,這一牽,就將羅睺羅牽出王宮去了,成為佛教最初的一位沙彌。羅睺羅是你們的開山祖師,因此,你們要感謝羅睺羅,如果沒有他,今天你們也當不成沙彌了。

佛陀回到樹林中將羅睺羅交給舍利弗尊者,向他說道︰「舍利弗﹗給羅睺羅剃度。」這個羅睺羅可說是在不清不楚之下被剃度,披上了袈裟,而舍利弗就成為了他的親教師。在舍利弗教導下,他漸漸在佛法中成長,然後有一天佛陀跟他說︰「羅睺羅﹗當日你要求的財產,我現下要交給你了。」這時候,佛陀傳授了他「四念住」法。傳授完後,佛陀跟他說︰「如來的財產,現下已傳授給你了。」羅睺羅就是憑著修習「四念住」,而証得阿羅漢,得到解脫。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身念住』  離欲之法

所以說,「四念住」非常重要,在經典裡經常有強調它。不過,佛陀因人而異,有時候他只講其中一個念住法,比如對頓慧的人講『身念住』,比較聰慧一些的,就講『受念住』。因為『身念住』是比較粗的,適宜根性比較淺的人,『身念住』的修行法有著好幾種的途徑,當中有「身至念」法,就是將身體分為三十二個部分來去研究,其中數個較為人熟悉的部份,比如︰髮、毛、爪、齒、皮,即是毛髮、頭髮、指甲、牙齒、皮膚。對頭髮的分析研究,了解頭髮的顏色、味道與形象是怎樣的。這般研究是要去看頭髮它沒有實性在內,它依緣而生,也是依緣而滅。這個修法,最適合哪些人呢?就是喜歡去參加世界小姐、世界先生選美會的人。喜歡當世界小姐、世界先生的都是愛美主義者,都患有自戀症,將這臭皮囊視為可親可愛、完美無瑕由而生起我慢狂大。「身至念」是專門對治、破除對色身肉體的牢執、將色身剖析為三十二個部分來看是沒有一樣是美麗、令人喜愛的。

對於色欲較強的人,佛陀教他們「不淨觀」法。就是取屍體作觀,藉以透視這個身體是如何邋遢,當中分作十個步驟。古時印度人的葬禮皆是以棄屍於林中為主,提供了觀屍的方便,因此佛陀鼓勵比丘們到屍林中作「不淨觀」法。從一副完整的屍尸首開始作觀直到只存屍骨為止,當中是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培養訓練才建立起「透視力」,才能看透人身徒生厭惡之心而得離欲。

現代社會要作這種修行唯存在泰國,其他地方是無法得逞的,在香港根本是天方夜譚,真是「大吉利事」。由於泰國人長期在佛法中熏陶,了解僧人修行法,於是在逝世後都會將尸體供養到寺院作修行的器材。一來修福二來積德,正所謂存亡兩利的善後事。有些寺院會將屍體注射防腐劑並置放在玻璃棺內,讓修行人可以目睹清楚。又有些喪家會為亡者在寺內角落處建一間寮房,將棺木並放在裡面,雖說是墓穴但亦系僧寮,這是用來供養出家人住的,可以說是活人與死人共居,與世無爭的安樂窩。話說當年我在泰國初出家之時亦得經過這一類的訓練課程,那是在春武裡府的越高邁典叢林,這個道場有一個茅棚,裡頭收藏了一對夫婦的屍體,是供養給寺院的。茅屋是建在兩棵大樹下,由於茅屋長時間被大樹遮著,一片陰森森的,屋內中央吊著一盞微暗的小燈。初來步到受訓的我,每天晚課及坐禪完畢,八九點鐘的時候,便被主持差送關進這間屍房,直至第二天早上。對於我這個生平不曾嘗試過這類恐怖訓練的小子可真是賠上了小命,試想那時的心情是怎麼個慌亂。經過三晚的考驗心才平穩下來,才能進入禪觀而克服恐懼。

此外,就是去大深山修習,做個阿練若。我還記得在進山之前導師跟我說︰「你現下是走著入山的,也許會被抬著下山(收屍)。」在大森林內,猛蛇老虎什麼都有,這就要看你的膽量。我也曾到過阿姜查的國際叢林道場,那兒全都是西方人,是一片寬闊的原始森林,茅棚與茅棚之間相隔很遠,互相不見不聞,小徑都是沙路,常會遇到那些抬高頭的朋友(眼鏡蛇)。有一個夜晚,更有條眼鏡蛇鑽進我住的茅棚來跟我共蓆。像這種修行隨時都會把命丟,現下回想,覺得很值得。「深山洞穴是我家,樹下墳墓是我床、兩袖清風悠閒僧,山河大地任我行。」出家人在泰國可以當個雲游僧,無約無束地遍走四方,在中國香港可就不易行了。

在佛使尊者的解脫園林,有一座雙層板屋供修行者住的大寮房,樓下大廳吊掛著三副骨骼,那是一對夫妻,加上一個孩子的骨骼。正是老骨頭,嫩骨頭,都可以讓你作觀。三副骨骼垂吊在寧靜的大廳,風吹之時骨骼擺動的啦啦卡格聲,真得令你觀到仔細入微,不敢打妄想。這種修法屬於不淨觀,是『四念住』中的「身念住」法。千萬不要誤會這『四念住』的法,只是限於我們出家人修的,只要你是一個人,你也有修的份兒,只要你是一個人,就會發生在你身上,因此,要好好藉著這數天,大家深入去了解一下何謂『四念住』。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5 | 顯示全部樓層
『受念住』—— 情緒之導火線,引生百般感受

  經文︰
【復次,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受,隨觀感受?        
在此,諸比丘﹗比丘經驗樂受時,了知︰我經驗樂受;經驗苦受時,了知︰我經驗苦受;
經驗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經驗不苦不樂受;
感受有愛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樂受;
感受有愛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苦受;
感受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感到無愛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樂受;
感到無愛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苦受;
感到無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如是,比丘安住於受,觀照內受;安住於受,觀照外受;安住於受,觀照內外受。安住於受,隨觀生法;安住於受,隨觀滅法;安住於受,隨觀生滅法。於是「有受」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不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諸比丘﹗此即比丘安住於受,隨觀感受。】

受念住的修法主要是取五陰中的受陰作為觀照目標。受陰,指的是物理、生理與心理之間產生的回應現象。物理包含什麼呢?有五種外在的物質,即︰用眼看到的、用耳聽到的、用鼻嗅到的、用舌嚐到的、用身體觸到的,亦即系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在日常生活中靠了眼、耳、鼻、舌、身這五個生理感官跟五塵接合,於是在心理上便產生了一種回應現象 —— 感受。在這世上,試問哪一個人沒有感受的呢?這個受,不限制於佛教徒,不管你是那個宗教信徒,只要你是一個人、是個活人,便會有所感受。這個受,所帶來的,是會產生怎麼樣的一個現象呢?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就是佛陀教導我人去探討、去研究的第二個對象。換言之,是去研究由物理與生理混合,所產生的心理回應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回事。

感受的現狀可分表內兩個階段,表層是物理與生理的感受,內層的感受是深入的,則是心理也。這就是一般上常人所稱的身、心感受,兩者各有所別、各有所受。正如佛陀說,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不要讓我們的心也跟著一塊兒去病。是啊,要隔開它,別讓這個病深入到心裡去。這樣子,便病得自在,病得安樂些。因此,我們要用修行去體會、去破解,找出這個連系,用利剪刀把它剪斷,痛就由得它去痛。這是要在禪修中,我們自己親歷其境,去面對這種痛的感受,並以堅忍之心去承受它,觀察它然後揮出銳利的慧劍把它斬斷,試想這是不是一件苦上加苦的差事呀﹗而事實上在苦過之後,就是樂在其中﹗所以,離苦得樂是要付出代價的。


三 種 受

樂 受︰凡是使到身心適宜的、喜歡的、能夠承受的就稱為樂受。看的愉悅,
聽的愉悅,……很適宜我的感官的,就叫作樂受。
苦 受︰凡是使我們的身心產生一種抗拒的,產生一種違逆的,就叫作苦受。人生之中,哪一個沒有經歷過苦受呢?比如,天氣冷了點,覺得要添衣防寒,已經是一種苦受的現象。
捨受︰是一種不苦不樂、中性的感受。

這三種感受,是怎樣在我們的生理及心理激發出來的?這就要靠我們在禪修中看到它,觀到其來源,並趁勢築好心裡的防堤,之後每天在生活中面對任何衝擊時,由於你的防堤築好了,情緒就無法侵擊到你的心底層,那你不就是個觀自在菩薩了嗎?


情緒到底是什麼?

情緒作人令人生百般感受,一個情緒化的人令人捉摸不住,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個怎麼樣性格的人。情緒到底是什麼? 情緒由何而來?這個就是要修觀「受念住」的原因。


心理學家對「情緒」的定義

關於情緒的確切定義,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已經爭辯了一百多年。 根據哈佛大學教授 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cman) 的定義,所謂情緒,是指「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行為傾向。」


情緒是如何發生的?

心理學家 詹姆士(W。James) 認為,我們之所以能辨識不同的情緒,在於每種情緒都有其特殊的生理模式。 所以,當我們受到外界(外塵)的刺激時(例如生氣、憤怒),其生理立刻產生變化,然後大腦會辨識生理上的改變。如果是情緒性的回應,訊息便傳到腦部的杏仁核以啟動情緒中樞。因此,我們會感覺到自己有生氣、憤怒、快樂或滿足等情緒上的回應。

不過,這樣的看法並不周衍,因為一個事件的發生,雖然會啟動我們的情緒中樞,可是大腦對情緒的判斷,並非僅靠生理回應,還加上了信念系統的解讀。也就是說,事件的發生所造成的刺激,並不是影響情緒的必要條件,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才是主導情緒的重要元素。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信念系統,是左右情緒的重要元素,就應該進一步了解管理情緒的方法。


情緒無法控制只能管理

情緒本身是無法控制的,當情緒發作時,不但會傷害別人,同時也會傷害自己,因此,一定要學習管理情緒。情緒管理可分成下面兩個步驟︰

第一步  學會「自覺」 ───禪觀之運用

所謂自覺,就是知道自己現下的情緒狀態,可用禪觀來了解自己現下正處於哪一種狀況,以及能知道自己情緒起因的信念系統為何。

第二步   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

調整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調整自己的信念系統,找出不合理的想法。例如人在自殺前, 即沒有針對引起她自我了斷念頭的信念系統,予以調整,才會因一時的沮喪 ( 難過而走上不歸路。     另一則是要用合理的想法來取代不合理的想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得到比較好的回應。 這種的調整法就是以「受念住」之內觀禪法來整頓處理百般感受,糾正自己的信念系統。


改變不合理的想法

一般上,則依「四正勤」之觀法來調整心受深處的善惡意念、消極或極端的思想,把不合理的想法予以改變,從客觀、持平的角度,重新詮釋以往謬誤、偏頗的想法,使得整個信念系統置於正軌。

當我們不但知道情緒的來源,同時也了解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之後,就可以利用上述的方法,來改變我們的信念系統,以達到管理情緒、行為改變的目的,這就是修習「受念住」的功用。


澄清價值觀

由於每個人的價值判斷不同,連帶地影響到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處理態度。因此,一定要澄清自己的價值觀,這樣碰到問題時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特別是對自己的弱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挫折忍受力以及能力的限制等等,都應該多做了解。

佛陀說︰「人應該先調整自己,然後才去教誨別人」。正視自己,認真看待自己,抱持著「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理念,莫將自己不滿、憤恨的情緒施予別人,要別人同感同受。有些人不願正視自己的弱點,一遇到挫折,就以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比較極端的,甚至用自我毀滅或玉石俱焚的手段,達到逃避問題的目的,不但於事無補,反而造成更多的問題與遺憾。


學習自我控制

修習「受念住」就是等於學習自我控制,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壓力時,調適心情、管理情緒。具體的做法是︰以慈悲自我懲罰和喜捨自我獎勵。在歷史上,「勾踐復國」的故事,是最著名的自我控制極限的例子。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5 | 顯示全部樓層
『心念住』────心理層面

「人心隔肚皮,難測亦難料」心念的活動是個複雜又深徵的學問。要修『心念住』就得認識五蘊組成的色法與名法︰色法是物質體,是可以觸摸得到,有形象的;名法是精神界,難以捉摸,是無形的。色蔭攝收一切色法;受、想、行、識四陰歸於名法。【四念住】攝取於五陰,於『身念住』探究色陰,於『受念住』探究受陰,於『心念住』探究想、行、識三蘊。若再深入以阿毗達磨來論,可將這名法中的四個陰再區分為兩類,即︰受、想、行三陰屬於「心所法」;
識陰屬於「心法」。

阿毗達磨將人的心理狀態分析得很清楚,可以稱為佛家的心理學。

「心」和「心所」在我們精神上扮演著什麼角色呢?「心所」好似大臣、是經理亦是伙計。「心」就是主人翁、是王是老總。「心」好比家中主人,「心所」就是人客。譬如說,你是一家之主,那你的兒女是什麼?(有學員答︰客人。)噢!你修了一天,便學到看得這麼開了?兒女不是身外物吧?(學員答︰是家屬。)對呀,但主人是你啊,對不對?「心」就等如你,是主人,「心所」就如你的兒女,是家屬。主人能夠作主嘛,家屬只能夠配合,最後的決定權仍歸於主人。

在日常生活中,「心」跟「心所」互相配合、互相牽連,如影隨身是一對最佳拍擋。然而於佛法角度來看,我們一般人在生活中,往往任由「心所」去作主,「心」自己本身不願做主。我們常常讓這個客人做主呀﹗自己卻縮在一邊,因此,「心所」就喧賓奪主搶上灘,搞得我們顛倒夢想,認賊作父。(學員問︰先入為主是什麼一回事?)先入為主,是經過「心所」的煽動,「心」自己六神無主,拿不定主意,於是便被「心所」後來居上。

人在精神方面,不單止只有一種心意那麼簡單,心意以外, 還有很多未察知出來的「心所」。你可能認為你的心意操縱你的一切活動,我們一向以為如此,也習慣於讓自己的心意這樣想;只是這樣一來,你的心意就自然認為它大到不得了,它要怎樣你都不能不聽從。其實,你可以駕駛自己的心意,重新訓練它。心意如果被真誠的訓練了,它可以成為聽從你的一套有用的工具。

你的心意成為你的工具以後,你要怎樣使用它都可以。你現下使用的心意,只是個習慣性的心意,而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一定要肯去改變心意,明白心意可以被重新訓練,使它成為積極的工具,去發掘那尚末開發的智慧和力量。

人們常常誤解,以為自己的心意在控制自己,自己拿自己沒有辦法,怨都沒有用,這真是大錯特錯。事實上,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心意,可以像使用工具一樣的使用它;只要你不和壞習慣妥協便可以,不讓「心所」隨意作弄,學會隔離它就相安無事了。

「心所」在佛家來說,不多不少,共有五十二個。很多,很複雜哩﹗因此,當你靜下來閉目靜思的時候,「心所」就竄出來,出現下你的銀幕 —— 在你的腦海裡顯現出來,種種畫像,或者是劉德華啦、梅艷芳啦,什麼都有。因此,在你坐禪的時候,會奇怪︰「咦,我沒有去想他的,為什麼他會出現的呢?」,那就是「心所」正在活動著的緣故。你的「心」原本是守著呼吸,但是在不經意的情狀下,許多妄念湧出呈現種種畫面,太美麗了,在你的腦海裡看到劉德華在投奔怒海,呀,你也開始怒髮沖冠了,一會兒這妄念即消失去。那就是正「心」受到「心所」之誘惑下,受到騷擾被侵佔了。

因此,修禪的時候,無論妄想是什麼,呈現什麼樣的畫面,你都要保持一個中立的態度。那個中立的態度,就是使用「知道,知道,知道」保持警惕,將你跟妄想分開,置身於外,不被它拉走。這個妄想是「心所」在作崇,只要你不理它,不著意,它便自動消失。因此,修禪時,要保持一個中立的態度。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知道,知道,知道」,練熟了就是最佳武器,就是等於咒語能祛邪驅魔,使你百毒不侵,否則的話就會被這個「心所」搞到你東邪西毒,那時候就苦海無邊了。

這個為數眾多的五十二個「心所」,分為四組,其中一組共有七個心所,叫作「遍一切心所」。何謂遍一切?即是廿四小時的後勤者,守候著你,只要根塵一觸就會發動「心所」,於是它便來煽動,起來活動,故有一觸即發之說。這七個「心所」形影不離地跟著心,甚至在你一動念頭,它就來,你察覺不到的。所以,我們坐禪用觀,以觀來提防它,真的要一番工夫。因為它實在來得太快,太急促,而且還是層出不窮的,一旦你分神守不住心,便被它偷偷進入心裡。今天由於時間所限,要留待另一次機會再詳細講解這七個「心所」。

精神的另一個主要部分,就是「心」。「心」即是主人,但這個主人是呆的,因為它被無明作弄,認賊作父,認了這個「心所」為主,自己不懂作主。心,不是指胸膊之內的肉團心,而是打從我們頭頂到腳趾尖,能夠產生回應的,都叫作心。這個心,不止一個,總共有八十九個心。這麼多心,又怎可能只點一個心呢?所以,「對你一條心」這句話,是句荒唐話。

「心」與「心所」之間是怎樣運作的呢?就像海水跟海浪,海水始終是海水,海浪始終是海浪,海面上會出現種種不同的浪,大浪小浪,甚至海嘯那種浪;海水等如心,海浪等如心所,心所不斷在跳動著。打一個簡單而實際的比喻︰修禪修得這麼辛苦,到了晚上十時,下課了,返回寮房,雙腳一伸,不久便進入夢鄉,顛三倒四,夢見自己參加世界盃,在夢中踢足球,大腳一踢,從床上跌到地面,然後驚醒。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現象,為甚麼睡眠時會有這個表態呢?往往在很多夢中,都是身不由己的,那麼,是誰在搬美夢出來的呢?就是你的心所。這七個心所是沒有休息的,廿四小時長期工作。你沒有給它福利,沒有給它花紅,而它是在為你默默耕耘,它是一個忠厚的伙伴。

一個人老了,心識便容易迷惑,成為「老蒙懂」。病來時,躺在床上便會胡言亂語,尤其是那些將要去世的病患者,普遍上都會出現一類怪現象。他會自言說「啊,你的祖父祖母來了,搬把椅子過來給他們坐,泡咖啡給他們喝」之類,那個在他病榻旁照顧的孫女,莫明奇妙地望著病患者,加上是夜深人靜,風吹得門窗怪響,害得顧者只管汗毛倒豎,便趕緊地念小悲咒、大悲咒、十小咒等甚麼經咒都念出來了,甚至佛像都全搬出來,用來鎮壓驅邪,但還是沒有作用,他還是在那裡說著︰「來了,爺爺正在來了﹗」。你說這到底是怎麼的一回事?這就是「心所」在老人的精神內霸佔主位自由活動了,心識失控了,在講痴話了。

這個老人所看到的境相,是從外間來的嗎?不是,是他內在的「心視螢幕」自行映射出來的,「心所」是個自動掣,將他以前所見所聞的映射出來,尤其是臨終的那剎那,對活生的人來講就是恆常做夢。生前是日見夜見,死後很久沒見,因而思念起前者來,成為一股反彈力;當心識沈下去,前者的影像便首先漂浮出來,心底浮現出一個畫面,只有他自己才看到,旁人根本無法得見。照顧的人念什麼經也沒有用,甚至請神來也沒有用。這就是心所的影響力,所以說,不學佛修行的人,到了老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這種痴迷狀態。「修心養性要趁早,莫待老來悲唉嘆,好把正心勤奮練,以防昏昧入歧路。」

雖然在這『大念住經』裡所提到是以觀察十六種心為主,但先明了心理層面的精神狀態亦是重要的。在此讓我們引經據典的來討論一番這『心念住』裡所指的觀察十六種心。
經云︰【復次,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心,隨觀心識?於此,諸比丘﹗

1. 比丘心貪欲時,了知︰心貪欲;  2. 心無貪欲時,了知︰心無貪欲;
3. 心瞋恨時,了知︰心瞋恨;         4. 心無瞋恨時,了知︰心無瞋恨;
5. 心愚痴時,了知︰心愚痴;         6. 心無愚痴時,了知︰心無愚痴;      
7. 心收縮時,了知︰心收縮;         8. 心渙散時,了知︰心渙散;
9. 心廣大時,了知︰心廣大;        10. 心不廣大時,了知︰心不廣大;
11. 心有上時,了知︰心有上;      12. 心無上時,了知︰心無上。
13. 心專注時,了知︰心專注;      14. 心不專注時,了知︰心不專注。
15. 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      16. 心未解脫時,了知︰心未解脫。

人心主要是被貪、瞋、痴三毒所蓋伏著,這三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借助於身體與感受之牽連,並以六根門為媒介,引發種種生活表態,逢苦則憂、遇樂即喜;喜則生起貪心,憂則生起瞋恚。致使有時心境不苦不樂,看似無動於衷,事實上是痴迷所惑,糊塗一時。心是剎那變化,片刻不住無常悉轉,但凡人皆認為心是永恆不變的,故常聽到人說什麼天長也久、海枯石爛,此心不渝,這些都是不經大腦的痴人說夢話。

修習『心念住』就是要透過禪觀的透視力,了知心的緣起性及其無常性,從而達到放下這個強「我」的牢執。這裡提到的八對十六種心都是屬於世間心,因為仍是取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照掌握住這顆滯留於世間法的不死心。禪修者一定要恆常作觀心是無常,唯有這樣子才能得以窺察到各種心的生滅現象,了知到心是緣起的、無常的、無我的。

心是緣起法,心生起需得到過去五因,則無明、愛、取、行、業之助緣,再配合名色這現下因,才能顯示出這副精神模樣。這個「名」就是上述的心與心所;「色」成為依處與所緣。

無明、愛、取等生起,心生起; 名色生起,心生起。無明、愛、取等滅,心則滅;因此,心是不斷在生滅之間浮游,所以是無常法、有壞法、有變異的法。當明心見性之後就會斷除人、我、你之概念,破除眾生相。

在這數天的禪修營裡,大家要好好地待在安養精舍作一番安心養性的實踐工作,很樂意地去欣賞這個千奇萬怪的心。千萬不要用躁急心,要用忍耐心、微細心、柔和心去看待它、接近它、直到熟悉它,它最後便會變得溫馴,那時候,你便恢復了一片清淨心。在修禪期間,無論我們看見什麼,聽到什麼都要快刀斬亂蔴似的格殺勿留,正如某些禪師所說︰「見佛斬佛,見魔斬魔」。坐禪時,你若見到佛相,不要得意忘形趕緊的去五體投地頂禮他,一旦你走了進去,我可就麻煩了。那時候,要拿著你的衣服,到十字路口招你的魂回來。我們就是以一顆︰「知道,知道,知道」的覺念來對治它。大家都聽得明白了嗎?懂得其中的奧妙吧?知道這修習的根本吧?就是要以一顆覺念去做一道防堤,隔開妄念。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5 | 顯示全部樓層
『法念住』——  森羅萬象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法是什麼?這裡所稱的「法」涵蓋了世間一切所有的森羅萬象之現象界及非現象界,在佛法中稱之有為法及無為法二種。有為法是有漏的則仍有生死之患,無為法是無漏的則斷離生死之境域。「法念住」的內容計有五蓋、五取陰、內外六處、七覺支、四聖諦五組。這五組當中區分為染污的有為法及清淨的無為法,前三組是作「四識住」的觀察,亦即是觀察「識」分別住於色陰、受陰、想陰、行陰四個對象上的執取現象;後二組是與聖道相應菩提分的增長,清淨的無為法。


第一組︰五 蓋 Panca-nivarana

經云︰《復次,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在此,諸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即依五蓋觀察諸法。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五蓋觀察諸法?》

五蓋則貪欲、瞋恚、昏沉、掉舉及疑。這五個遮蓋著我們心智發展的黑法,我們必定要驅除它,要轉黑為明、轉暗為亮。千萬莫輕視這五個傢伙,它們是巨細胞病毒擁有巨強的侵襲力,能夠荼毒心靈,使得眾生迷失本性。這五個家伙除了是禪修上的絆腳石以外更是我人日常生活作息上的荊棘,它在我們的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及意念上發揮其深濃功力,會驅使心思轉向一角,傾向一邊。常言道︰「我思故我在」這個能思的心去捕捉以往的「種種法」〔經驗常識〕,然後安置於「以我為主」的理念來行事處世,所以說「法與人我」凝結出這個森羅萬象的人世間、萬花筒的社會。

這五蓋到底是何方神聖?起著怎麼樣的影響力?且讓我們略談一二,認識它們一番。
貪欲之蓋能伏蔽心性,產生強烈的追逐不息之念,弄的整個人被欲火焚身。
瞋恚之蓋能伏蔽心性,產生巨甚的排斥厭惡之念,使得身心滾煬怒氣沖天。
昏沉之蓋能伏蔽心性,產生極重的下垂不振之心,搞到心意羸弱昏昏欲睡。
掉舉之蓋能伏蔽心性,引生莫大的浮躁搖晃之心,導至精神昂揚不守安份。
疑惑之蓋能伏蔽心性,引起深重的猜測畏懼之念,令到意志遲疑躊躇不前。

第二組︰五取陰 Pancaupadanakkhanda

經云︰「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壞滅。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壞滅。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壞滅。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壞滅。此是識,此是識之生起,此是識之壞滅。」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聚有為法。有為是有造作、作為、生滅的意思。蘊則積聚義,即色等五法,都是因緣和合積聚,前滅后生,相續不斷地顯現生起。「取」是因為色、受、想、行、識五法積聚能構成為「執取」的目標,能令人愛不釋手,狂執不放。

五蘊不能夠攝持無為法,無為法是恆常不變的,與蘊的積聚義不相符合。但,一切有為法,五蘊就可攝盡。前一色聚,攝盡了物質界;后四聚屬於心法,攝盡了精神界。有另稱之為色法與名法︰色法有形質的積聚,心、心所等名法為有分限的積聚。五蘊包括了有情世間和器世間,並且以蘊義肯定了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積聚的顯現。學佛人,若能清楚了解五蘊,亦就能夠認識自己和世間的真相。

1. 色陰 Rupakkhandha
所謂的色陰就是指這以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身體,由此身體著手作為我們研究的首要對象。色即是物質體就有著變礙二義:
變是指一切物體的本質和現象都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動。
礙是指一切物質的體質互相障礙,如手與手礙,物與物礙。

身體在巴利文中稱「卡嘢」kaya,這個字眼的意涵,不僅指肉身軀體,凡是積聚之物,都叫做身體。如果用「體」字來論,就分有兩種體;一是我們呼吸的氣體,另一是肉體,氣體與肉體兩者和合成一個活動的表體,造成能夠舉手投足、善言道論的生命現狀。為什麼要取身體做為修觀照的對象呢?其中的道理眾多,就如今天早上我們研究了二十八種色法,研究色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破除對身體的執著。因為在色法之中,使人產生「我」及「我所」的錯見,因了這錯見便對這個身體起了牢執,最後被囚困在這個身體內受諸折磨。

2. 受 陰 Vedanukkhandha︰
大凡一切在感受上的回應,是一切覺受上所緣之境。在「受念住」巳說明,不再贅述。

3. 想 蘊 Sannakkhandha  心的頭號負擔 —— 精神疾病
想是以取像為性,並能夠生起種種的言說為用。它俱備記取之功用,於對象能造成概念及印象,即依所取之相而住著於心為現狀。當吾人內心緣慮境界的時候,在最初一剎那,並沒有形相的直接感覺,完全由這「想心所」生起,才勾畫出種種的相狀︰如色相,乃至滅相等差別決定相。並且隨其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相狀而安立種種名言,起種種言說。

想蘊在精神活動中有著其一定的影響力,想得適宜通達則相安無事,若想入非非過深就會引發精神疾病。什麼是精神疾病?中古時代或早期西方認為精神病者是遭魔鬼附身或受神祗懲罰,因此將病患處以火刑、鞭打或禁閉。不少篤信道教的東方人也認定精神病者是因為「妖鬼附身」或者「風水不佳」的原因,才會「發瘋」,必須「作法」驅逐不潔。

醫學初步證實精神疾病是因為大腦功能不穩定所造成。可能的病因有︰生理元素 (如腦部受傷、腦部某種神經傳導物質起變化)、遺傳元素、環境元素和心理元素,多數時候這些元素會相互影響。經過長期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精神疾病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和基因有密切的關聯︰與衣冠文物進步沒有直接的關係。尤其是狹義的精神病 (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重性精神病) 遺傳和體質的元素佔了很大的比例,不會隨著生活環境改變增加罹患的可能。也許因為醫學進步,這類病患懂得就醫,讓人誤以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精神科醫師分析指出,21世紀最多的疾病是精神疾病,如果這種的說法成立,應該是指輕型的精神科疾病,如輕型的憂郁症、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或和壓力有關的身心症。

都市化的結果讓先天體質對拙折、壓力容忍力較差的人,容易呈現精神異常的現象。在因應壓力的技巧、策略不夠好,家庭、社區和社會的支持系統也不夠健全的情況下,很容易因此發病。

正如其他身體出現異常症狀的疾病一樣,精神病患的症狀表現下情緒、思想或行為等方面無法發揮正常、健康的功能。精神病大致可區分為兩類,一類是嚴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和重郁症;另一類是輕型的精神科疾病,如焦慮症、憂郁症、強迫症、恐慌症等精神官能症。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是從思想、認知、情感、行為四方面,觀察診斷一個人是否得了精神疾病,又是屬於哪一種類。

根據佛家理念認為,思想、認知、情感、行為這四方面,都是「心所造法」。若能好好關照自心、守護意念,不放縱不鬆懈地提升覺念,自然就能使得避免自己陷入狂瀾的思潮,不給「心所」得逞擾亂君心,就不會招惹到精神疾病。

4. 行 蘊 Sankhara-kkhandha 由行型式
行蘊是我人的意志活動,這種意志活動就造成了或善或惡的「業」,行蘊其實就是屬於「心所有法」中的「思心所」。 這「思心所」擁有造作之功能,就是在意志發動下的行為 —— 包括著身、口、意三種行為在內。故又稱「思心所」為造業之主,它能發動三業,同時也能被業所熏陶,漸變為習,久聚成性。故眾生各個品性、嗜好、動作等有異,這就是由行型式之道理,正所謂一種米養百種人,一個行造千類人。因此經典又將它區分為習行與業行,習行是俗語所稱之習慣成自然的本能,業行是在造作上潛留下來的后遺症 —— 構造力,所以行有遷流、造作兩義。

5. 識 蘊 Vinnanakkhandha
識是精神活動中具備識別了知的功用,即於所緣境分別了達為性︰它又有心、意、識三種名義的差別。心、意、識三者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集舉義。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

五蘊中的識蘊,概括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這六個識各有各的職責、各有各的岡位,常人生活無識不曉、無心不識,知覺與辨別成為認知外界的創造力,這創造力是要一片正知正覺的推展下方能取得卓越成就,若是心術不正、意識歪斜就會引入歧途。

說心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單位,他們是和各種其他的心理要素複合而活動的。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稱為「識」,而分析心的活動的各種要素稱為「心所法」。對於這一點必須有個明確的認「識」,方才不會盲失胡亂造業。

放下牽掛、學習禪定、保養頭腦清朗 才能心安理得

現代人面臨的競爭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任何來自身體或心理的不適都是一種警告。精神科醫生建議,當不安、失眠、憂郁、沮喪、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的程度與持續的時間,影響了生活品性、工作狀況和人際關係無法正常作息時,就是求助醫師的時候了。

造成精神障礙的「後天」 (環境) 和「心理」(識陰)元素可藉著學習、選擇達到精神與心理的保健。專家提供了幾個方法︰每天睡前將自己歸零,放下所有紛憂牽掛。而佛家的禪修方法就是起著調心、御心、安心之最佳功効。就寢之前與醒寤後是盤腿坐禪觀最理想之時,就寢之前小坐陣子有著清理心思、安頓意念之功用,然後得享用到一個心安理得、溫馨的睡眠。而醒後後即禪修能平伏意念及攝心歸元的作用,同時能充溢智力,使腦細胞活躍、心識覺念增強,禪修後整個人感覺到精神抖擻,倍感活力充沛。

其次要懂得保養頭腦︰避免頭部受傷,睡眠要充足,生活要規律,營養要均衡。夜貓族長期的日夜顛倒作息不正常將有害腦部,年輕時覺得無妨,年老很可能引起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狀。要不然到了那時候才來求神拜佛都是白廢心機。


第三組︰十二處 ayatana

人生存在一個以感觸為主的生活框架裡,區限在一定的生活圈子,形成一個活動世間。這個活動圈子不外就是仗憑六個感官對外界六塵的接觸,方呈獻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狀態。六感官與六外塵在佛法中合稱為十二處,兩者的接觸就會擦出火花,爆發一切包羅萬象。這十二 處區分為︰





有人說上帝造人,造出這副精巧玲瓏的軀體,五臟六腑樣樣齊全,可算是一件鬼斧神工的傑作。但在佛法角度上看,這內、外處皆是有為法,是生滅變化,靠了因緣和合而起作用,並非人為的傑作,純屬無自性、無實及無常的組合體。因此佛陀要修習者在十二處觀察到自心如何在外處或內處染生欲念,如何上當而被束縛。

經云︰「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  ;了知耳根,了知聲塵  ;了知鼻根,了知香塵  ;了知舌根,了知味塵  ;了知身根,了知觸塵  ;了知意根,了知法塵, 了知二者生起之結縛。了知未生之結縛的生起,了知已生之結縛的壞滅,了知巳壞滅之結縛,於未來不再生起。」

總的來講這五蓋、五陰及十二處是並蒂蓮花,十二處是五陰的舞台,五陰要在十二處來活動,五蓋是這舞台上的小丑、茄厘菲。這十二處亦猶如基地,五蓋這恐怖份子須依附陰將領方能共存,呈獻出一齣可歌可泣的人生大戲。十二處是軍事基地,位置相當重要,是施行發令之地故有著一觸即發的氣勢。因了外處與內處的接觸,就會引發萬有,產生身心的種種現象。所以說,有觸方有覺,有觸才有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十二緣起令我人覺悟。

有情眾生為精神 (名)與肉體 (色)相依之空相,就應當隨順於緣起法、即自然法則的運作生存,經歷生老病死,又怎可以背道而馳求存永生呢?佛陀為了方便說法,從名、色開演,廣說一切覺悟之法。如 詳於眾生之心理作用,而說『五蘊法』;或 詳於眾生之生理作用, 而說『六內入處法』;或 詳於眾生之組成元素,    而說 『六界法』。


第四組︰七覺支 Satta-bojjhanga

經云︰「復次,諸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即依七覺支觀察詣法。」

七覺支亦稱七菩提分、七覺分、七等覺支,是七種資助覺悟,促成涅盤的要素。就如商人投資作生意一定要有資本,要成佛就得修習七菩提分,有如目珠能見物,智慧能善快擇,修習七覺支就是增長菩提,助成解脫的成佛之道。所謂的七覺支計有︰

1. 念覺支
「念」是一種精神凝聚之力量、是心理上發揮強力功用的原力。它在生命中發揮著極大的推展力,人生的成功與失敗,往往都因是念的支撐,成為最後的衝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多少次在人生道路上的跌倒、幾乎是摔到粉身碎骨的,但念在至親的恩澤,又本能地爬了起來,重振雄心地再次出戰,除非是人生走到了「萬念俱灰」的地步,才會走上絕路。致使在最後關頭,都會因了一念回轉而得挽救重見曙光。

依據阿毘達磨的記述,「念」是普遍存在的美心所,並詳述它的殊勝有下列幾點︰它的特相……是念念分明,把心穩定在所緣上,就像石塊沈入水中;
作用……是不忘失所緣;
現起……是守護心在面對所緣的狀態;
近因……是強有力的「想」或四念處。

因為念有堅住於所緣、守護六根門的特質,所以經中以「守門人」來譬喻它。「念」必須不間斷的專注所緣,而且念茲在茲,要做到不眷戀過去,也不攀緣未來,繫念於當下。

捷克的性空法師在其著作「念處之道」中稱「念,是善心的基礎。」,於佛法中念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元素,修行而無念則等於無心於事。念在卅七道品裡佔位甚多,如︰

正念於四諦中,為導向滅苦之八正道的第七支。根據入正道的三歸類法,即戒、定、慧三組,正念、正定與正精進同屬於定組,有正念才能產生正定。
於七覺支中排行第一,亦是充分培育其他六個覺支的基礎。
它也是五根、五力的一員,除了本身的功能,也有督導其他四根平衡發展的作用,尤其是在信與慧、精進與定之間。
它更是四念處的核心,有正念才可稱為四念處的修行。
2. 擇法覺支
明智的選擇是處事應有的態度,修行亦是如此,在七菩提分的第二擇法覺支就是修行者要採用的對照顯微鏡。擇是一種分析、抉擇;法是針對五對法,即︰善法與不善法、無責與當責之法、應修行與不應修行之法、高尚與卑劣之法、清凈與邪惡之法。這擇法菩提分是以一種如實、如真的客觀態度看待事物,再加以分析明其實相,佛法中稱之為「如理作意」。在一番如理作意之下就擇善而從、擇惡而棄,漸漸地擇法菩提分就成熟而成為快擇。

3.精進覺支
精者則專一;進者是不後退。專一不後退就是督導自己之勉勵力,沒有精進則百業作廢。勤未必是專一的,它有善有惡,但精進則是正面的。佛陀說精進是不死之法,它能超越生死也,故在《大般涅槃經》中叮嚀弟子們應當精進辦道。

4. 喜覺支
喜悅之心對工作、求學及修行上起著一定的功用,它使人投入興趣與熱中。當一個人對某樣事發生興趣時,他那精神與力量就會增強幾倍,熬夜超時都不成問題,這就是喜悅充沛了身心而產生的一股力量。禪修者更是要對禪修生起喜悅之心,放能長久維持在修行中,禪修是門冗長的功夫,不是進食快熟麵,更不是即身成佛的法門,要有耐心、恆心、及柔軟心才能取得功効,而喜悅就是滋養耐心、恆心、及柔軟心的維生素。要歡喜修、歡喜行就要持以客觀態度,即「如理作意」看待一切,就會引生法喜充滿。

5. 輕安覺支
輕安是身心感受到的一種輕盈及舒暢的狀態,能令身心遠離粗暴與煩操,這是透過如理作之下從善心中生起的回應,由此區分為心輕安與身輕安二種。

6. 定覺支
心煩意亂的人辦什麼事都會出差錯,故我們要學習攝收這顆心猿意馬的定覺支。定覺支有平靜、專注及不散亂的特相。定有剎那定、近行定及安止定三種,無論是初淺或深濃之定都要經歷、要提升。這定須依靠持續不斷的念,有念就有定;念為因,定為果,以定對治掉舉散亂來平穩自己。定是持久不變、不移的平穩心,有定則有智。俗語說慌張起來失主意,心鎮定則泰然自若。

7. 捨覺支
捨是針對執著而言,執著變成手尾長,執取不放就生事端、結煩惱。捨得放下是福份,能做到難舍能捨、難放能放的大智者是要徹底看見業力果報的法則,明瞭到有為法的無常變化,生滅的逼迫性方能對萬有放下看透。

「念為首覺支     次擇法覺支      精進喜輕安      除此五覺支
   再加定及捨     如是七覺支      為盡見者教      恆常修習之
   趣向無上智     涅槃及覺悟」


第五組︰四 聖 諦

「因為未通曉,証悟四聖諦,我與汝眾等,自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
四諦者為何?即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及苦滅之道」
《長部16 大般涅槃經》

四聖諦的苦、集、滅、道,就是佛教的根本道理,是講因果的道理,四聖諦很明顯地把這個因果關係帶了出來。在因果的位上,這苦諦就是果,集諦就是因。所以我們講因果,有因才有果。苦從集來,沒有集就沒有苦。這苦諦是我們生活裡的實況,生活在一片苦楚中。試問在座的哪位沒有吃過苦?苦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對於苦的來源我們可曾追究過?

不知病源又如何落藥配方?不知苦根又怎能脫苦?佛陀指明苦的主因是集。集諦是因,集有招引、匯集的意思。靠了我們的無知、無明,生生世世裡我們做了很多不明不白的事情。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之下我們又要去承擔它,那真的是承擔到莫名其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承擔到心不甘情不願的,因此整天在悲嘆。為什麼我們終日在悲嘆?就是因為一個不解罷了。

四聖諦包含修行的開端、中端、末端,也包含了兩方面的中道。入支聖道有世間聖道,四聖諦也有世間、究竟勝義的分別。即俗諦與真諦︰
Sammuti-sacca   俗諦、世俗諦、世諦,即世間之真理。
Paramattha-sacca 真諦、勝義諦、第一義諦,即出世間之真理。


中道與四聖諦

八正道屬於四聖諦中的道諦,効行八正道,開了法眼,產生如實觀的智慧,看清楚無常苦迫,明白苦聖諦的真理;看清楚生滅因緣,了解集聖諦的真理;繼而能夠成就道聖諦,証入滅聖諦。
 樓主| 發表於 11-5-2014 00:06 | 顯示全部樓層
四種顛倒(vipallaasa)─ 概念的淨化

佛陀說《大念住經》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佛祖當時只講「四念住」,而不是三念住、五念住或六念住呢?因為要用「四念住」來對治眾生的四根本顛倒。顛倒,巴利文稱「唯怕那剎」,它是指心思的錯誤謬見有歪曲事實之義。眾生的四種顛倒即︰

不淨視為淨;
苦視為樂;
無常視為常;
無我視為我。

1. 不淨視為淨

何謂不淨視為淨呢?所謂不淨,就是指我們這個軀體、這個肉身是一個臭皮囊;由於無明作祟使我們停留在肉體的迷戀,而無法透視到這肉體的原本面目,所以,便以不淨視為淨。何以見得不淨呢?民以食為天,一生人,我們為了忙於照顧這副軀體,飼養它最好的食物,讓它吃得飽滿。到了隔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什麼事?就是趕著去「恆生銀行 - 存款」(廁所),儲存一堆「黃金」。「黃金」來自何處呢?不就是我們所納入的食物,經過消化系統而得來。

生活中的例行公事,納入排泄人人如此製造污垢物,但有幾人能從中領悟,明透此污身之理?不單如此,連眼、耳、鼻、舌、身,都要不時清理,否則那裡就會儲存有「黃金」,鼻孔如是,口腔又如是,全身都是如此啊,那從頭頂到腳趾何處得乾凈﹗

看電視的洗髮液廣告,貌美小姐的一頭秀髮隨風輕盈飄逸就攝收不少之俊美少男,這類廣告帶出了錯誤顛倒的訊息,在告訴人只愛秀髮不愛人,一旦發現有頭皮屑的秀髮就棄之不要。最可笑的是那些觀賞時裝作秀的先生女士,對那些在台上走貓步的模特兒,各各瘦骨仙的精湛演出拍爛手掌。其實在看什麼呢,就是在看一副臭皮囊,一具行屍走肉。這樣說好像很「核突」,但事實就是如此呀﹗生活中的需要品被那些商家一直不斷鼓吹迷執思想,眾生被迷惑了,就以不淨視為淨。美容產品把真相遮掩了,醜處可塗濃遮蓋著隱人眼目。眾生就是如此以不淨視為淨。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次,有個新出家的比丘,隨著僧眾入村托缽。在一戶人家門前接受供養之時,被一位長得是漂亮的千金小姐所迷,弄得整個人魂飛魄散,回到樹林躲在自己的茅棚裡發傻呆,連缽裡的午飯都忘了吃。這位新比丘,自從那天起便一天比一天消瘦,無心思念道法,患上了單思病。一個星期之後,其他比丘便將這件事稟告佛陀。適巧七天之後,那名富家小姐病死了,她的家人來向佛陀報死訊,同時請示佛陀如何處理後事。佛陀吩咐他們暫時不要埋葬,將屍體放在樹林,該家人按照佛陀的指示將女屍棄於林中。佛陀隔日早上差人帶領那個單思病比丘到該樹林看女屍,佛陀對著單思比丘問道︰「喏,你看﹗這個你念念不忘的千金小姐還美麗嗎?」單思比丘望住那日夜思念的偶像,今天卻變了屍體,他的欲念頓挫,被死屍的醜相擊破。佛陀於是跟他說,你留在此守護這個屍體,佛陀的用意無非就是要他徹底覺悟,擺脫色欲之心。在連續幾天的觀照下讓他看清了屍變之相,從一般死相至腫賬、從完屍到破裂,使到他心中完美的身相,就隨著這副醜相連根拔除掉、消滅了。醒覺過來後,他馬上跑回去樹林向佛陀告解。這就是我們眾生的顛倒,牢執這污垢之身不淨視為淨。

2. 苦視為樂

什麼是「苦視為樂」?這裡所指的苦,是一種受。這種感受,時時刻刻圍繞著我們。昨天我們講過,受有三種即樂受、苦受、捨受。這三種受,都包含在苦之內。任何時候,無論是我們眼所見、耳所聽、鼻所聞、舌所嚐、身所觸,所帶來的感受無論是樂是苦,始終都是苦。

何以見得?當我們看見一件很漂亮的東西、很喜歡,於是想盡辦法去佔有它。當佔有了,我們的擔心跟著來了,煩惱跟著來了,擔心這件所喜愛的東西會失去。簡單來說,是樂極生悲了。樂受背後就有苦,而苦受呢,不用說,苦受之中就是苦上加苦。那麼,捨受有沒有苦呢?捨受也有苦。比方說,那個你一見就光火的人,無論你走在大街,走到小巷都遇見他,去到餐館又遇見他,你說怎麼辦?聰明的人,會教你當作沒看到。不過,這些是阿Q精神,你是看到的,但自我安慰,說沒有見著。是不是苦?也是苦這叫做怨憎會苦。因此,廿四小時,無論那一剎那你是快樂的,抑或悲傷的,都是包含在苦之內。

然而,生活上有很多物質可以替我們暫時消除苦,比如藥丸之類。頭疼?不用怕,有止痛藥,一粒吞下去即刻止痛。這樣的止,可以治根嗎?不能呀,只是暫時止痛。可是,我們卻認為這痛除了不再有苦。痛楚是苦而苦未必是痛楚,苦的含義概括了一切身心上的不適意之受。

3. 無常視為常

無常是世間的遷流狀態,萬事萬物都被無常吞噬,物質界有成住壞空的現象,經常人話山河變色大地有滄海桑田之變異;自然界中的氣候四季在相互交替的接駁,呈現令人陶醉的美麗景色,春去秋來所顯示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無常。因了無常世間才能得於營運操作,宇宙方能出現星羅棋布的天空,生理系統才有新陳代謝之現象。若不然,萬物滯留不進不退,十年如一日,那世間會變成如何?但世人遍遍是緣木求魚,要將無常化為常。

這個無常的道理,佛陀恐怕人們聽不明白,因此以生老病死勸化眾生修習佛法出離無常之網。致使那個沒有形象、隱藏在肉身裡頭的精神狀態,念念不住的在生、住、異、滅著。就看我們的思想念頭──一個生起,然後停留在那裡發展,想要做什麼事情等,人在這裡,但心已跑去了。接著念頭又變了然後又滅了。過後,另一念頭又浮起如此推類循環。這剎那剎那在變的思想,也是無常的道理。成住壞來講。因此,佛家以物理上的無常變化稱之為成住壞空;於生理上的無常變化稱生老病死;在心理上的無常變化稱生住異滅。

無常的道理早在佛陀之前,中國諸多的文字家及詩家都有提及,只不過是他們無法突破它,反被無常所挫而變成無奈。李白的詩很美很動人,但是你用佛法來看,便看到其遺憾;用理性來看,便沒有什麼,小兒科。李白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自天上來,直奔大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霜」,這幾句話形容了什麼?就是無常的道理。這幾句話顯示了什麼?也還是無常的真相。然而,李白只看到無奈,因此教誡人︰「天生我才必有用,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呀,他鼓勵的是什麼?借酒消愁﹗目的是什麼?將愁苦暫時擺在一邊。但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是不是?他自知在苦之內,但無法突破,要借用種飲品,將自己麻醉暫時忘記苦。

人們藉以物質、及感官享受來忘記苦,比如沒事情幹,便租影帶回家看,看呀看,便打發了時間,其實,這也是苦。依佛法看,我們既然在苦之中,便直接去認識它,與苦共舞,而不是苦中作樂。當然,你要自備有一番工夫才可以與苦共舞,否則也還是仍糾纏在苦呼哀哉中。

世間萬事萬物,每朝每刻都在變;因此,變幻是永恆不變的定律。在《八大人覺經》有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現下所居住的這個星球、這個世間,一直不斷在變異,而且是不斷朝毀壞方面的變異。

事物是無常的,但是我們眾生顛倒呀,我們要求「常」,要求永恆。怎麼樣要求「常」呢?男女之間的海誓山盟,今生今世愛心永恆不變。真的永恆不變嗎?佛陀都已經講了︰剎那剎那都在變。我們東方的羅密歐,你們知道嗎?就是《梁山伯祝英台》,那齣戲的結局是怎樣的?就是鴛鴦蝴蝶夢,兩人化為一對蝴蝶了。以普通的眼光來看,真是可歌可泣偉大的愛情;以佛法來看,則是凄慘不幸的結局。為什麼?因為兩者從人身墮落為畜生,化為蝴蝶。梁山伯說︰「雖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為了立個山盟海誓,去發這些「豆腐誓」,多危險而脆弱呢﹗人人各有不同業報,哪能夠希冀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不了解無常之道理所致。

這裡不是向你們潑冷水,在座有已婚者和未婚者吧?沒關係,我只是提醒你們,不要樂極生悲,要知道無常的真理。記得向你們的對象說這一句話、彼此一起發這個共同的理性誓願吧︰「雖然咱們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能夠同年同月同日証。」即是共同証悟,這樣子,你的愛情才夠理智。倘若你不將「死」改為「証」,那麼便成了「一了不了」而不是一了百了,是「不了」,因為被套上「不了情呀」﹗

4. 無我視為我

第四個顛倒,是「無我視為我」。佛家講,世界萬有都是沒有一個主體或實體的,是因緣所生法。既然是因緣所生,於是因緣所滅。但是我們不了解這個道理,執著這是固體、這是固定、這個是「我」。就如我們這副色身,大家回頭看一看吧,從嬰兒的時候,到現下的你,這個身體是否一樣的呢?已經千變萬化,對不對?在將來的日子,它仍會變化。

假使這個身體是你,你有名有姓有身分證,為什麼沒有權力抑止它、阻止不了它要變?原因在於它是因緣所生。這個色身是我的、是我自己的?但是我沒有辦法去控制它呀。佛陀說,世間上有三件事,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包括佛陀本身都做不到)︰【在自然法則裡,生命不斷朝向衰老、不斷朝向疾病、不斷朝向死亡,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幸免。】人人皆會變成老邁,不論國王平民、甚至佛陀本身都無法避免老邁。病痛也是一樣,甚至我們偉大的佛陀,在八十高齡那一年都要承受捱背脊痛,直至他涅槃為止。佛陀已出三界,為什麼還有病痛?因為這是副肉體。在南傳,我們看佛陀,是以一種人格化的角度,跟我們一樣,同樣有生老病死。不同之處,是他病中領受苦這一環節的時候,便跟凡人不同。我們在喊辛苦,他則不用,還可以走一段很長的路到拘尸那城取涅槃,甚至還講了一部完美的《大涅槃經》。倘若是我們平凡的人,同樣情況之下,已病至神智不清,老爸的姓都忘了,但佛陀還能夠一字一字地講經,因為佛陀只是身體感病,心不病。

這副身體原本是空無主體,但是我們執著了,以為它是我的;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自小被父母灌輸「我的寶貝子」,進入學校受教育的時候,又再被灌輸「我是好學生」,到了出來社會工作,又是以「我是大學生」,甚至臨終將要歸西,還是牢執「我要死了」。所以這個「我」已經變成一股很強的影響力,每個人都懂得講。要擺脫這個「我」,可真的不簡單,唯有借助於佛陀的『四念住』法,即可以破解四顛倒。

昨天我們已介紹過,『四念住』中所講的「清淨」。清淨即是相對於污染,我們人心中太多污染,需要清淨一番。所謂的污染有些什麼?即「煩惱」巴利文稱之為「給你傻」。由於煩惱而促成污染,因了煩惱造成人傻。煩惱另稱為「惑」,其中又分為見惑與思惑。而見惑的影響力最為嚴重,世人有著太多污染的見解,我們要去淨化它們。有些什麼不正確的見解呢?在佛法來說,六根本煩惱的惡見也。人的行為受到見解左右,見解錯誤,所行所為便都是錯誤;見解正確,所行所為便都是正確。在《大念住經》的開始就提到──「能導至清淨」,這個清淨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淨化我們的見解,消除這五種惡見。由於惡見,便會帶來污染,產生煩惱,我們要藉著『四念住』來淨化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6-4-2024 19:27 , Processed in 0.17658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