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樓主: 大自然

轉貼:覺悟之路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複製鏈接]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2-11-2013 20:34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魔王三女。
                           (2)《佛教传说》,第一卷,第274页。
                           (3)《法句经》,320,321,322偈。
                           (4)《佛教传说》,第一卷,第176页。
                           (5)《法句经》注疏。
                           (6)《经集》,第一品,第四经,第12页。
                           (7)《律藏》,经分别,第1-11页;《戒律典籍》,I.B.霍那,第一卷,第1-23页。
                           (8)佛陀指的是阿难陀尊者。
                           (9)《经集》,第一品,《林主夜叉经》,第31页;查姆斯,《佛陀的教诲》,第45页。
                           (10)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276-278页。
                           (11)《长老偈》,第318-325;《中部》第二品,《指蔓经》,第97页。
                           (12)《长老偈》,第320-321页。
                           (13)《长老偈》,第323页。
發表於 22-11-2013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22-11-2013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22-11-2013 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7-11-2013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
                 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
                                        ——《中部》

                          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生的事业操劳着。他处理日常事务井井有条,系统周到。他的内心世界常住寂静,享受涅槃之乐。他的外部世界始终在无私地为提高社会道德服务着。自己觉悟后,他不息的觉悟他人,把人们从生命的病苦中解脱出来。
                          他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中时夜,后时夜。

                           上午时分
                          一般来讲,佛陀早晨以圣眼观世界,看一看有无可以度化之人。如果有人需要他的精神帮助,未经邀请,他也会前往,或步行,或以神通,以正道教之。他通常前去寻找歹恶不善之人,清净善德之人会自己来找他。佛陀曾自己前往教化了强盗杀手阿估利玛拉,以及凶残的恶魔阿拉毗。但是虔敬的少女维莎河,大富善士给孤独,才智双全的舍利弗,目键莲等都来到他跟前,寻求精神指导。
                          佛陀就是如此地为一切众生谋福利,国王们都心甘情愿地礼拜他。如果他没有受到特别的邀请,或一人,或同弟子们一道,托着钵沿街乞食,默默地站在施主的门口,接受人们放在钵里的东西,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即使在80岁高龄,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仍在绕城乞食。
                          午时前,佛陀结束饭食。饭后,他给信众作一些简短的开示.授予三皈五戒。如果有人在修行方面已有基础,佛陀就给他指出一条成就圣果之道。如果有人要求出家,他就给他们授戒,最后回到自己的寮房。

                           下午时分
                          此时,佛陀在寺庙的一个地方坐下,众比丘聚集到他的周围,聆听佛法。有些比丘来到他跟前,以期获得适合自己的禅坐方法。另外一些比丘来向佛陀行礼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在向弟子们讲经或作一番开示后,佛陀回到自己的香房休息,或随意正念右卧。起身后,即达到大悲乐境,以圣眼观世间一切众生,特别是隐居静处,修习掸定的比丘及其他弟子,给予他们必要的开示指导。如果有人在很远的地方,需要他的指导,他就以神通前往,开导他们,然后回到他的香房。
                          到了晚上,成群结队在家信徒前来聆听佛法。佛陀以佛眼(1)了知他们的根机和性格,给他们讲解一个多小时的佛法。每一位听众,各自根性不同,但都感觉到佛陀是在为自己单独说法。这就是佛陀讲法的方式。一般来说,佛陀以简明扼要的例证和寓言,解释深奥的哲理,以此来教化众生。他不是用感情,而是用理智来感召一切有情。
                          对一般人来说,佛陀首先讲布施、持戒和升天之乐。对在修行上已有进展的人,他讲物欲享受的不善,以及去恶得益的法门。对修学已经到家的人,他则讲解四圣谛法。
                          佛陀轻易不显示神通,只有在教化阿怙利玛拉和诃玛时例外。他不希望用神通对闻法者产生任何影响。
                          佛陀的崇高教导,对普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一位佛教诗人曾这样唱道:“给予智者喜悦,提高大众智慧。破除愚者黑暗。此法众生共享。(2)
              富者、贫者、贵者、贱者放弃了他们原来的信仰,接受了安乐之法。五比丘开始的僧团,不久就发展为百万大众,佛陀的教法传遍了中印度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时夜
                          每晚六点至十点,佛陀专门来指导众比丘。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随便来到佛陀跟前,提出疑难的问题,询问深奥的佛法,接受适宜的禅法或聆听佛陀的开示。

                           中夜时分
                          夜里十点至零晨二点,凡夫俗眼见不到的天人,梵天等诸神众来到佛前,听讲佛法。经典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经文:尔时,夜深人静,一位身耀光辉的天人来到佛前,恭敬礼拜,站立一边。在《相应部》中,有好几部回答天人所问的经典。

                           后夜时分
                          早上二点至六点,又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佛陀在附近来回散步,这是一种适量的身体锻练。三点至四点,佛陀正念右卧。四点至五点,佛陀深入阿罗汉之境,享受涅槃之乐。五点至六点,佛陀深入大悲之喜,以大慈之心照耀众生,滋润他们的心田。这时,他以法眼观世界,看一看能为众生做些什么。善德之人及需要他帮助的众生,无论他们住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会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出于对他们的慈悲,他将前去给予必要的精神帮助。
                          佛陀一天到晚都在为僧团的事情操劳着。于众人不同。他夜里只休息一个小时。在凌晨整整两个小时中,他以无限慈爱之心彻遍大千世界,给诸有情带来幸福。他甘愿清贫简朴的生活,托钵乞食而不给任何入增添麻烦。一年之中,有八个月的时间,教化十方,宣说佛法,不辞辛劳地为大众谋利益。
                          根据《法灯》所载,最后一时可分为此四个部分。
                          但根据注疏的记载,最后一时由三个时期组成,在第三个时期,佛陀即成就大悲之乐。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7-11-2013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佛眼-Buddhacakkhu知晓邪恶和内在倾向(asayannasaya-nana),以及知晓利钝之根性,如,信,念,定,劝,慧(indriyaparopariyattanana)。
                           (2)《Satapancasataka》,第78偈。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7-11-2013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十四章 最后的行化

日照于昼,月辉于夜。刹帝利因盔甲而荣,婆罗门以禅定示贵,佛陀的慧炬光照日夜。
                                             ——《法句经》

                          佛陀是人类最圣者,但不会永存,如同其他众生一样,有生老病。他意识到将在80岁涅梁。但他常行中道,决定不在他教化中心,如王舍城,沙瓦提城等地,而在偏僻的库尸那罗镇圆寂。
                          拿他自己的话说,佛陀在80岁时,身体就象一辆破车。不过,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意志非凡。他宁愿在他喜爱的弟子阿难陀的陪同下,翻山越岭,徒步行走了漫长的路程。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他的两个大弟子,舍利弗和目键莲,以及罗睺罗和耶输陀罗分别先他圆寂了。
                          摩偈陀国的首府王舍城是他最后一次行化的起点。
                          在他即将离开王舍城前,残忍杀害自己父亲的阿闍世王一心要对繁荣的跋祗共和国发动战争,但又害怕出师无名,就派了他的宰相来找佛陀,想弄清佛陀对此战争的看法。

                           善益的条件
                          佛陀宣称只要跋祗人做到如下几点:
                           1.时常聚会一处,举行多种会议。
                           2.集体协商,一致行动,共同完成他们的任务。
                           3.不颁布没有颂布的法令,不删除任何已经制定了的法律,以古训跋祗原则行事。
                           4.供养、尊敬、重视跋祗长者,听从他们有价值的劝告。
                           5.他们的老少女子不无缘无故地被武力拘捕和绑架。
                           6.尊敬、礼拜宗教圣物,不疏忽以前举行的宗教仪式。
                           7.善待阿罗汉,保护和供养他们,使已经来到或还没有来到自己国家的阿罗汉得以安住。
                          这样,跋祗族不但不会衰败,反而会兴旺。
                          佛陀以此七种人类幸福条件教导跋祗人。宰相瓦沙克罗明白了佛陀的意思,离开了。他能完全肯定,如果不以外交或分裂他们的联盟,摩揭陀国王不可能在战场上战胜跋祗人。
                          佛陀随即利用这一机会,讲述了弟子们的七种安乐条件,召集王舍城的所有比丘,对他们说:众弟子,若诸比丘:
                           1.时常会集,举行会议。
                           2.和合相处,共同行动,一致完成僧团的义务。
                           3.不要颁布没有颁布的戒律,不要废除已经颁布的戒律,依据已制戒律行事。
                           4.供养、尊敬戒腊长,资历深的僧团长老,孝敬父母,听从他们有益的教诲。
                           5.对生死轮回不起爱染,不执著贪欲。
                           6.以隐居山林为乐。
                           7,自我修习正念,使持戒独身之人和合共住,使共住者安乐。
                          如此,比丘僧团不但不会衰亡,反而会更加活跃。只要此七种善德条件继续存在于僧团内部,只要此僧团受到如此条件的良好指导,僧团不但不会衰落,反而会发展。
                          出于无限的悲悯,佛陀又启示诸比丘,讲述了另外七种福益条件:
                           1.不喜好从事买卖。
                           2.不喜好从事流言蜚语。
                           3.不喜好睡眠。
                           4.不沉醉于世俗社会。
                           5.断除贪欲乃至贪欲的诱惑。
                           6.不交恶友和损友。不趋从恶业
                           7.不因一点点证悟就止步不前,而要进取阿罗汉果。
                          另外,佛陀又进一步说,只要诸比丘信仰虔诚、谦虚、有良知、博学多闻、精进不息、时时警醒、富有智慧,那么,诸比丘不但不会退转,反而会进步。

                           舍利弗的赞叹
                          佛陀又多次对众比丘作了开示,然后,在阿难陀尊者的陪伴下,离开了王舍城,经阿帕罗蹄卡,来到那烂陀,住在不远的葩瓦利柯芒果园中。舍利弗来见佛陀,赞颂佛陀的圆满智慧,说:
                           “世尊,与世尊在一起,我是多么的快乐。我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末来,任何梵志或婆罗门都没有佛陀如此圆满的觉悟和智慧。”
              佛陀不同意其弟子的这些赞美之词,他要舍利弗注意,在没有完全了知过去和末来诸佛之前,不要仓促地作出如此喜悦的赞叹。
                          舍利弗承认,他对一切无上觉者不甚了解,但是坚持说,他熟知法的传承,知一切成就佛果的方法,那就是断除五盖,即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和疑虑,以智慧削弱情欲,使意识专致一处于四念之上,正确地开发七觉支。

                           波吒利弗城
                          从那烂陀,佛陀来到波吒利弗城。其时,摩揭陀国的两位大臣输尼陀和佤沙陀罗在那里建造防御工事,以此来抵挡跋祗人的进攻。佛陀就在一个破旧空洞的房子里住下,以天眼见众多天人聚集在城中不同的地方,预言说,波吒利弗城将会成为其弟子居住的重要城市,经济贸易的中心。但是也将受到火灾、水灾和战乱的袭击。
                          听说佛陀到了波吒利弗城,两位大臣马上前来邀请他和弟子们到家中用斋。饭后,佛陀开示他们说:
                           “无论谨慎之人身居何处,都要维护自制善德僧人,以此功德回向给附近的天人,如此受到恭敬之人必定恭敬他人,慈爱他人如同慈爱自己的独生女儿,得天人宠幸之人,必定吉祥如意。”(1)
              为了纪念佛陀的到来,他们将佛陀离开的城门命名为乔达摩门,又想把他渡河的渡口改名为乔达摩渡口。但是,正当人们忙着为他渡河作准备时,佛陀却以神通飞过了洪水泛滥的恒河。

                           未来界
                          从恒河岸,佛陀经柯堤卡,来到难提村,住进一大堂。阿难陀来到佛前,恭敬地向佛陀询问这个村里刚刚去世村民的往生世界。佛陀耐心地说出了这几个人的归处,教授阿难陀怎样获取法镜,佛弟子如此具足法镜后,就会自己如此预知:“恶道生已断,不生畜牲道,不堕地狱,饿鬼;吾已获初果,不复退转,必定觉悟。”
              法镜(Dhammadasa)
                           “何为法镜?阿难陀。”
               “圣弟子深信佛宝,如是念佛功德:此实是如来,应供者,正遍知,明行足,善事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深信法宝,如是念法性:此法为佛善解,自觉,即时效应,可寻思,导引涅槃,智者自明;深信僧宝,如是功德:世尊弟子实为善行、正行、慧行,此四双八辈圣人应受布施、供养、恭敬,为世间无上福田。如是此人具福德,圣者喜爱,不破、不立,无染、无垢,自在,智者赞叹,无欲望之染,趋向正定。”
              从难提,佛陀来到繁华的毗舍离城,住在貌若天仙的妓女阿帕般利的树林里。预料到她会前来拜访,佛陀为了保护弟子,劝告他们要警觉醒思,教给他们正念之法。

                           阿帕般利
                          阿帕般利听说佛陀来到她的芒果园,赶忙前来拜见,诚心诚意地邀请佛陀及其弟子们第二天到家里应供。佛陀接受了她的邀请,从而拒绝了后来的利车威贵族的邀请。利车威贵族们愿出重金,只要阿帕般利让出此次供佛的机会。但是,她礼貌地谢绝了。佛陀应时来到阿帕般利的住处。饭后,未来阿罗汉阿帕般利,慷慨地把芒果园赠送给佛陀和僧团。(2)
              因此时正是雨季,佛陀劝告弟子们在毗舍城内或附近安居,他自己则决定在毗舍离不远的贝鲁瓦度过他第45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安居。

                           佛陀示疾
                          这一年,佛陀不得不承受重病的折磨,剧烈的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但他的意志,正念,省思使他坦然地面对一切,毫无怨言。
                          此时,佛陀己意识到不久将入涅槃,但他又想,没有向他的随从弟子话别,没有对僧团作最后指导之前,不应圆寂。所以,他决定以意念战胜疾病,常寂于体验阿罗汉的乐趣之中。
                          佛陀康复后,阿难陀尊者立刻来到跟前,对他的康复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在没有对僧团作最后开导之前,佛陀是不会圆寂的。每当想到这些,他就稍微得到一点安慰。
                          佛陀对此作了回答,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长的话语,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独一无二的观点。

                           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团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3)。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阿难陀,如来不认为应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他。因此,如来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僧团事务加以指导呢?”
               “阿难陀,我现在已经80,人老体弱,已经到了人生终点。如同一辆破车,只有在皮带的捆绑下才能移动。同样的,如来的身体也只有在搀扶下才能行走。只有当如来深入无形的意念,一心不乱,断除受念和散乱,身体才能得以安隐。”
               “因此,阿难陀,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比丘怎样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于此世间,应精进、善思、警醒、无贪,恒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4)
               “今生乃至后生,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为持戒最胜者。”
              佛陀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应努力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重要性,祈祷或依靠他人将一事无成。有人也许要问,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诫他的弟子们不要依止于他人,佛教徒为什么还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宝,仅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脱之道的导师,佛法为解脱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现实榜样。佛教徒认为,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佛陀虽然年老体衰,但他还是利用一切机会,方便权巧开导众比丘,而且,如果没有受到邀请,他还要时常持钵乞食。一天,和往常一样,他来到毗舍离乞食,饭后,他同阿难陀尊者一道去了重阁堂。当他们谈到毗舍离城以及城中寺院的美丽怡人时,佛陀对阿难陀说:
                           “如果有人修习、发展、掌握、经历、实践、或究竟获得四神足(iddhipada),他就可以随意生存一阿僧祗劫(6)(kapa)或更长时间(kappavasesam)。阿难陀,如来修习、发展、掌握、经历、实践,究竟获得四神足,如果愿意的话,如来可以住世一劫或更长。”
              经典补充说:“世尊虽然作了这样明白的暗示,但是阿难陀尊者却不能理会,未能请佛,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出于对有情世间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安乐,再住世一劫。”
              经典又说,之所以造成这样一个事实,是由于当时阿难陀的心被恶魔迷惑住了。

                           佛陀宣布入涅槃
                          佛陀应化于世间,向追寻真理之人展示了事物的本质,教给人们从生命之苦中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在此漫长而成就非凡的教化生涯中,他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满足了自己和他人的愿望。80岁那年,他意识到他的使命将要结束,已经给予诚实的在家出家弟子们作了必要的指导。他们不但能坚定地信奉他的教法,而且有能力向他人解说佛法。所以,他决定不再用意力和体验圣果喜悦的方法来维持他的余生。当他还住在重阁堂时,佛陀就告诉阿难陀,他将在三个月内圆寂。
                          阿难陀猛地回忆起佛陀所说的话,请求佛陀,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再住世一阿僧祗劫。
                           “够了,阿难陀,不要再请求佛陀了,请佛住世的时间已经过去。”佛陀回答说。
                          随即,佛陀向阿难陀讲述了生命流逝的本性,然后,同阿难陀一道,去了大寺讲堂,让他召集所有居住在毗舍离附近的比丘。
                          佛陀对聚集在一起的众比丘开示说:
                           “我对你们讲的一切真理,都要好好修习、实践、体证,出于对世间的悲悯,为了大众的利益和幸福,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此圣道将长存不忘。
                          何为此真理?它们是:
                          四念处,四正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支菩提,八圣道。(7)
              然后,他又作了最后一次开示,向僧众公开宣布涅槃日期。
                           “谛听,诸比丘,诸有为法皆为无常,精进修习,如来圆寂的日子不久了,如来将在三个月内入涅槃。
                           “我年事己高,生命不会长久,我将离你们而去。人人以自己为依怙。众比丘,精进、正念、善德。以正念为指导,不放逸,以此善法为住,永免生死,永断痛苦。”
              向毗舍离望了最后一眼,佛陀同阿难陀一道,来到般陀村,对那里的比丘开示说:
                           “戒定慧为解脱至上法。如来教导弟子们掌握此法,导师已经以慧眼终止了痛苦,熄灭了情欲。”

               四种依处
                          穿过一个个村庄;佛陀来到波甘那罗,讲解了四种印证方法,以此来验证和澄清佛陀的言教。
                           1.若一比丘如是说:我听佛陀亲口说,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而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sutta-vinaya)相比较。若其不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一引证。
                           2.又有比丘如是说:于一寺居住众长老及众僧处,我听此僧团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二引证。   
                           3.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一寺,有许多博学多闻的比丘和长老,精通佛语、戒律和纲要(8)。我听他们亲口言: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戒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三引证。
                           4.复有比丘作如是言:某寺一大德长老,精通佛语、经律和韻律,我听他亲口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宇,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四引证。
                          这就是四大依处。

                           最后一餐
                          佛陀如此启迪,开导了弟子们之后,来到般瓦。铁匠纯陀招待了佛陀及其弟子。他热诚地准备好名叫输卡拉末达毗的美昧佳肴(9)。但是,纯陀听从了佛陀的劝说仅以此食供养了佛陀,把剩余下来的埋在地下。
                          饭后,佛陀肚子疼痛不已,但是,他还是忍受了,没有作声。
                          佛陀虽然身体十分虚弱,病得又如此的厉害,但是还是决定步行到他最终日的地,拘尸那罗(10),此地离般瓦约60英里。据记载,在这最后一次行化中,由于过度的虚弱和疾病,他不得不在大约25个地方休息。
                          在路上,他曾坐在一棵树下,感到口干舌燥,叫阿难陀前去弄点水来。阿难陀好不容易从一条小溪里盛来一钵清水。因为,在此之前,曾有五百辆马车从这里经过,搅浑了河水,河中到处都是污秽物,混浊不清。
                          这时,一个名叫跋库沙的人走近佛陀,佛陀的安祥寂静使他敬佩不已,聆听金刚正定之法后,以两件金镂袈裟供养了佛陀。
                          在佛陀的指导下,他给佛陀披上了其中的一件,另一件给了阿难陀。
                          当阿难陀把两件袈裟披在佛陀身上时,他被惊呆了。佛陀的全身光亮鲜亮,不禁说道:“世尊,真是不可思议。世尊的身体如此的明洁,出乎寻常的鲜亮。当我准备把两件金光闪烁的袈裟披在世尊身上时,它们好象失去了任何光泽。”
              随即,佛陀解释道,佛陀色身两次放光,超乎寻常,即在获证菩提之夜和涅槃之夜。
                          然后,佛陀宣称,是夜三时,他将在拘尸那罗境内的双莎罗树下圆寂。

                           纯陀供斋功德
                          佛陀在脚俱多河洗了最后一次澡,上岸休息,说道:
                           “阿难陀,也许有人会对铁匠纯陀产生忿恨,说:‘这是你的罪过和失误,纯陀,如来吃了你供养的饭食后就圆寂了。’这样的怨恨应该得到制止。人们应该说:‘这是你的福报,这是你的利益,纯陀,佛陀吃了你供养的饭食后,证入涅槃。纯陀,我听佛陀亲口说,两种供养功德相等,所获利益福报平等无二,超过其它任何供养。何为此二种供养?如来于圆满觉悟之夜所受的供养,以及果证无余涅槃之夜所受供养。此二种供养具同等功德,具同等利益。其功德利益远胜于其它一切供养。铁匠纯陀所作此功德将会使他长寿,获得善生,得到荣华富贵,得以升天为天王。’阿难陀.对纯陀的所有指责都应如此受到制止。”
              佛陀无限悲悯最后一餐的慷慨布施者,对此作了细心的安慰,然后,来到莎罗树林,叫阿难陀在两棵莎罗树下,准备一只头朝北方的睡床,佛陀右胁而卧,一只腿放在另一只上面,警醒寂然地躺着。

                           如何礼敬佛陀
                          看到莎罗树非时而鲜花盛开,一切都呈现出虔诚之态,佛陀对其弟子劝说道:
                           “阿难陀,如来不应如是受到尊敬、礼待、顶礼、崇拜,赞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法而住,如理修习,以法正行,此人以最上法恭敬、礼拜、顶礼、崇拜、赞美如来。因此,阿难陀,你应如此自我培训:愿自己以法而住,如理修习,以法正行。”
              这个时候,曾经一度当过佛陀侍者的波摩那站在佛陀跟前,给佛陀扇着风,佛陀叫他站到一边。
                          阿难陀不明白,佛陀为什么叫波摩那站到一旁,他也曾经很周到地侍奉过佛陀。   
                          佛陀说,无数天人聚集一处,来探望佛陀,但波摩那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他们看不见佛陀,因而显得很不高兴。

                           四大圣地
                          接着,佛陀讲说了与他有关的四大佛教圣地,虔诚的信徒应以恭敬,敬畏之心前往朝拜,它们是:
                          佛陀的诞生地(兰毗尼,在印度同泥泊尔交界处)。
                          佛成道处(菩提伽耶)
              佛初转无上法轮处(萨拉陀)
              佛涅槃处(拘尸那罗)
              佛陀又说道:“信徒若在朝圣之中,信心坚定而死,将得升天界。

                           须跋陀的皈依
                          云游苦行僧须跋陀(11)当时住在拘尸那罗,听说乔达摩将在当夜三时涅槃,心想“我曾听年大阅深的老师,乃至他们的老师,以及诸苦行僧说,高贵觉悟的阿罗汉应现于世是甚为稀有之事。今夜最后时,行僧乔达摩将入涅槃。我还有疑难问题。我祟信乔达摩,他有能力讲解大法,我也会因此除去疑虑。”
              随即,须跋陀来到波陀那的莎罗树林中,走近站在一边的阿难陀,说道:
                           “我曾听年大阅深的老师,乃至他们的老师,以及诸苦行僧说,高贵觉悟的阿罗汉应现于世是甚为稀有之事。今夜最后时,行僧乔达摩将入涅槃。我还有疑难问题。我祟信乔达摩,他有能力讲解大法,我也会因此除去疑虑。阿难陀,我可以看一眼行僧乔达摩吗?”
               “够了,朋友须跋陀,不要再烦世尊了,他已经很累了。”阿难陀尊者说。
                          须跋陀两次三次地重复了他的请求,但阿难陀都以同样的方式一一拒绝。
                          佛陀听到了阿难陀和须跋陀的对话,对阿难陀说:
                           “阿难陀,不要阻挡须跋陀,让他看一眼圆觉者,无论他问什么,都是渴望得到知识,不是来麻烦我。而且,我所说的一切,他都会马上明白。”
              阿难陀尊者把须跋陀引到佛陀跟前,一阵友好问候之后,须跋陀在一旁坐下,说:“象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赊黎,删闍夜罗胝,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迎罗鸿驮迥荫延,尼健陀若提子等(12),这些苦行僧,或为一派之长,或为闻名于世的宗教导师,或为大众推祟的善德之人,他们是否真正完全彻底地掌握了真理?或是他们其中有人掌握了,还有人没有掌握?”“须跋陀,不要自寻烦恼地想知道他们全部,或一部分是否觉悟了真理,我将以正法告之,谛听,谨记所教。”
               “好吧,世尊。”须跋陀回答说。   ‘
               “任何一教法中,若无有八正道,此法则无有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若一法中有八正道之教,则此法中有一果(13),二果(14),三果(15),乃至四果(16)。须跋陀于我教法中,有八正道之教。于此,你确可找到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其它外道无此圣果。须跋陀,若众弟子以善德为住,则世界将不会没有阿罗汉。”
               “29岁那年,我出家追求至善,现已51年之久,在我的僧团之外,没有一个修道者,乃至部分地修习此可证之法。”
              须跋陀又说:
                           “妙哉,妙哉。世尊,如同一人摆正颠倒之事,揭开被覆盖之物,或给迷途者指点迷津,或于黑暗中点燃灯火,使有眼之人能见。同样的,世尊以各种方式阐述佛法。”
               “世尊,我皈依佛、法、僧,但愿我可以在佛陀面前得以出家(17)和受比丘大戒。”
               “须跋陀,”佛陀说,“任何一个已经接受外道思想的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弥和比丘大戒,都得经过四个月的体验期。四个月后,经众弟子作证.其人可受戒而为比丘。但是,我知道你,可另当别论。”
              须跋陀说:
                           “如果说,一个已经接受外道思想之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弥和比丘大戒,都得经过四个月的体验朗。我也将经过此体验期,四个月后(19),经众弟子作证,我可受戒而为比丘。”
              因此,佛陀对阿难陀说道:
                           “那么,阿难陀,你可给他授戒。”
               “是,世尊。”阿难陀答道。
                          云游僧须跋陀即对阿难陀尊者说:
                           “这是你的福报,阿难陀,这是你无量福报,佛陀己亲自给予你授戒的圣法。”
              就这样,须跋陀在佛陀面前出家。
                          受戒不久,须跋陀尊者远离人群,独自隐居,精进修习,由如实之智,即身证得出家众至上圣果,以此圣境而住。这是在家居士正确出家修行的目的。须跋陀知道自己已断生死轮回,圣行圆满,不受后生。
                          须跋陀罗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他是佛陀亲自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最后的嘱咐
                          阿难陀尊者希望知道怎样来安放如来的舍利。
                          佛陀说:“你不要过问供奉如来舍利之事,关心你自己的善业(阿罗汉)。全心为你的善业精进努力,作有益之事,追求自利。许多有智见的刹帝利、婆罗门和在家居士,他们对佛陀有虔诚的信仰,他们将来安置如来的舍利。”
              听到此意味深长的一席话后,阿难陀走到一边,站在那里,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他想:天哪:我仍然还是有学之人,但是,我的导师将离我而去,他是我的悲悯者。
                          佛陀见他不在身边,喊他过来,开导他说:“好了,阿难陀,不要悲伤,不要哭泣,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我们必定要同喜爱和怡人的一切分离?”
               “阿难陀,你功德无量,不久将从烦恼中解脱。”
              接着,佛陀赞美了阿难陀,对他圆满的善德给予高度的评价。
                          在对阿难陀大加赞褒一番后,佛陀叫他进拘尸那罗城,告诉摩拉人如来即将入证涅槃。他们得到达一消息后,马上携老扶幼,男女老少,一路大哭而来,向佛陀作最后拜别。

                           离别情景
                          佛陀接着说:
                           “阿难陀,你也许会说:无上圣法没有了导师,我们失去了导师。阿难陀,你不应如此想,我涅槃之后,我所教之法和所制之律将是你们的导师。”
               “阿难陀,如果希望的话,我圆寂后,小小戒可舍。”
              在此佛陀没有使用强制的口吻,而是用了虚设的口气。如果他希望小小戒应该被舍弃,那么他会用肯定的口吻讲出。佛陀预见到,主持第一次结集的迎叶尊者,在得到僧团的准许之后,不会去除任何戒律。因此一些论师说,这是因为佛陀用了假设语气。
                          因为佛陀没有具体的说哪些是小小戒,众阿罗汉也无法得出任何结论,所以,他们对戒律没有作任何改动,而是全部保留下来。
                          佛陀又一次对众弟子说:众弟子,如果你们对佛法僧三宝,修习之道,方式方法,还有什么疑问,现在就问吧。不要以后这么想:我们面对着老师,但我们还是没能当面询问世尊。因此而生懊悔。但是众弟子还是沉默不语。佛陀如是询问了三次,大众中还是无人做声。
                          然后,佛陀对大众说:“也许是由于你们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不愿提出问题。诸弟子,那么就让一个人转告另一个人。”
              大众仍然一声不吭。因此阿难陀对佛陀说:
                           “妙哉,妙哉,世尊,同这样的弟子们为伍真是高兴,没有一位弟子对佛法僧三宝修习之道,方式方法还有任何疑惑。”
               “阿难陀,你出于虔诚而如此说,如来明了此事,于此大众,没有一人对佛法僧三宝,修习之道,方式方法持有怀疑和迷惑。阿难陀,此五百弟子中,最低品仍是预流之果,永不退转,注定觉悟。
                          接着,佛陀给弟子作了最后教化:
                           “众弟子,谛听,我告诫大家,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精进努力(vayadhamma-samkhara-appamadena-sampadetha)。”
              这就是世尊最后的教诲。

               涅槃
                          佛陀入初禅静虑(jhana),从此起,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起,入空无边处地(akasananacayatana),从此地起,入识无边处地(vinnanancayatana),从此地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地(n’eva-sanna-n’asannayatana),从此起,入无受想地(sannave-dayitanirodha)。
                          阿难陀尊者,还没有证得天眼通,对阿那律陀尊者说:“阿那律陀尊者,世尊圆寂了。”
               “没有,阿难陀兄弟,世尊还没有圆寂,但己到了无受想地。”
              随即,佛陀从无受想地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地,由此地起,入无所有处,由此起,入识无边处地,由此地起,入空无边处地,由此地起,依次入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静虑。然后又从第一静虑起,依次入证第二,第三乃至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起,当下即证无余涅槃。佛陀圆寂于公元前543年的维塞节——月圆日。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7-11-2013 15:51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佛陀的教诲》,第二卷,第91页。
                           (2)后来阿帕般利加入僧团而证阿罗汉果。
                           (3)Anantaram-abahiram-karitva-此两种术语指的是个人和佛法。“我的这些佛法将不教授其他人”——这样的想法则意味著使佛法限制于内部阶层。“我的这些佛法将教授其他人,”——这样的想法是把一些人拒之门外。“我将对此人说法。”——这样的想法使内部阶层产生局限。“我将不对此人说法,”这种想法意味着个人岐视。佛陀对他的法和律都没有这样的分别,他没有内部弟子和外部弟子之分。
                           (4)这是四种念处-Satipatthana。在这里法(dhamma)的用法不同一般,它不可能用一个英语单词来表达,因为它指的是精神和物质对象,见《中部》,第一品,《念处经》。
                           (5)四神足-iddhipada。欲神足(chanda),勤神足(viriya),心神足(vitta),观神足(vimamsa)。
                           (6)在这里,劫波(kappa)指的是一般寿命,约100年;Kappavasesam指的是中一劫带零,约120年左右。
                           (7)这就是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
                           (8)Matika一般为列表之意,概要,或内容表,这些常常出现在印度书籍卷首,在《律藏》中,它被用来指可能由这种列表而来的《阿毗达磨》,上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被认为是最早的列表之一。(编者按)  (9)Sukaramaddava-根据注疏,这是一种不老不嫩猪肉,但不是为他而杀,有的人说这是一种磨菇,也有人认为此名称代表着一种美味的佳肴,或一种富有营养的化学食品,参照《那兰陀所问经》。第一卷,第244页;《佛陀的教诲》,第二卷,第137页。
                           (10)根据注疏,佛陀挑选了库尸那罗为涅槃之地,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讲说《大善见王经》,以此启迪人们的更高道德;第二,接受须跋陀为最后一个弟子,因为只有佛陀才能使他皈依;第三,使婆罗门陀那能够和平地向诸弟子分配他的舍利。
                           (11)此须跋陀应同另一个晚年出家的须跋陀区别开来,后者曾评论说不应因佛陀的圆寂而悲伤,因为比丘可以自由从事喜好之事,而不受老师的束缚,须跋陀的这一论调促使迦叶尊者马上采取行动,举行了第一次经律的结集。
                           (12)他们的教法在佛陀时代都比较流行。
                           (13)第一沙门果——须陀洹果(sotapanna)为入流果。
                           (14)一还果——斯陀含果(sakadagami)。
                           (15)不还果——阿那含果(anagami)。
                           (16)阿罗汉——应供者,圆满圣者。
                           (17)Pabbajja——出家。它指的是最初出家而为沙弥。剃除须发,身披黄色袈裟,受三皈五戒。他由此与世间脱离。这样,即使是他的父母,他也称他们为居士。
                           (18)比丘戒——Upasampada,这是指大戒,只在年满二十后授与。受了此戒后才成为僧团的正式成员,名为比丘。
                           (19)对于一个要求受戒者来说,不一定要经历一个观察期。
                           (20)这是指阿难陀尊者,这些话语大大地鼓舞了他,从而不久即证阿罗汉果。
回復 贊好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7-11-2013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十五章 什么是佛教

此法博大精深,难见难知,寂然高尚,不落逻辑,微妙甚深,唯有智者得见之。
                                     ——《中部》

                           《三藏》
                          虽然佛陀已经涅槃,但是他在漫长、成功的行化过程中所传教的崇高佛法,全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人类,现在仍然一尘不染地存在于世间。
                          世尊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记载的言教,但是他的弟子们博闻强记.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完整地把它们保存下来。
                          佛陀圆寂后三个月,也就是阿阇世王统治第八年,500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举行了一次结集,重颂佛陀的言教。以期捍卫佛法的纯洁性。阿难陀尊者,佛陀宠爱的侍者特具恩惠,常随佛陀左右,亲耳聆听佛陀教法。他同优婆离尊者一道,被大家推选出来分别回答有关法和律上面的问题。
                          第一次结集编缉整理了现存的巴利文《三藏》,它代表了整个佛教。
                           100年和236年后,分别举行了另外两次阿罗汉的结集(1),再次重颂佛陀的言教.因为曾有人试图篡解歪曲真正的佛法。
                          公元前83年,在僧伽罗国王瓦特甘弥尼无畏统治时期(2),众阿罗汉又进行了一次结集。这样在佛教历史上,《三藏》经典第一次在狮子国的阿芦寺(3)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由于这些具有卓识远见的高贵阿罗汉,以及他们不知疲倦的努力,无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使那些高超的评论家或激进学者们没有染污清净佛法的余地。
                          卷侄浩繁的《三藏》经典包涵了佛教精髓,它大概是圣经的11倍。
                          《三藏》(4),巴利语Tikitaka,即《经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阿毗达磨藏》,即最高对法藏(Abidhamma--pitaka)。

                           《律藏》
                          《律藏》被认为是僧伽的最终依怙,主要讲述了比丘和比丘尼僧团的清规戒律。几乎在佛陀成道后的最初20年内,没有制约和整肃僧团的明确戒规。后来,因缘成熟,佛陀颁布了未来僧团的戒条。《律藏》中全面讲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义,以及僧团内部的特别戒律仪规。记载了从佛教(5)创建之初逐渐发展的历史,佛陀的一生及简单的教化情况,以及三次结集的详情细节,这些成为《律藏》中后续补充的一些内容。它间接地提供了古代历史、印度风俗习惯、古老艺术和科学等有用资料。
                          僧伽的民主体制,大众议事程序,比丘们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佛陀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不可能不给每一个阅读过《律藏》的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佛陀甚至预计到当今的议会制度。查特伦德伯爵写道:“许多人也许会惊讶地获悉,2500年前的印度佛教僧团中,发现了我们当今议会制度的雏型。”(6)
              《律藏》包含以下五部经典。
                           1、《波罗夷》-Parajika   pali
               2、《波逸提》-Pacittiya pali
               3、《大品》-Mahavagga   pali
               4、《小品》-Cullavagga pali
               5、《附篇》-Parivara   Pali

               《经藏》
                          《经藏》主要囊括了佛陀在各种场合下对僧众或居士所说的指导性经典。有几部是由舍利弗、目键莲、阿难陀尊者等所讲,也被收列为经典,因为他们的言说得到佛陀的印证,所以也被恭敬为佛陀所说。绝大多数经典是佛陀为了众比丘的利益而说,主要涉及到圣洁的梵行和对佛法真卓的阐述。另外有好几部经典讲解了在家居士如何提高物质和道德生活,如《善生童子经》(7),着重讲了居士的职责和义务,也有一些针对儿童所说,有趣味的谈话。
                          《经藏》可以被比作是一部药典,因为这些经典是佛陀在各种场合下,为了契合各类众生的根机而阐说。表面看来,它们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是这些不应产生误解。因为佛陀所说是为了适合特殊的需要。例如,对于一个本质相同的问题,当提问者只不过是由于愚昧的好奇,他就保持沉默,但当他知道询问者是一诚实的追求真理之人,他就给予详尽的解答。
                          《经藏》包括以下五部:
                           1.《长部》--Digha   Nikaya.
                           2.《中部》--Majjhima Nikaya.
                           3.《相应部》--Samyutta   Nikaya.
                           4.《增支部》--Angutta Nikaya
               5.《小部》--Khuddaka   Nikaya,
                          《小部》又有十五部书组成:
                           1.《小诵》--Khuddaka   Patha.
                           2.《法句》--Dhammapada,
                           3.《自说》--Udana.
                           4.《如是语》--Itlvuttaka.
                           5.《经集》--Sutta   Nipata.
                           6.《天宫事》--Vimana Vatthu.
                           7.《饿鬼事》--Peta   Vatthu.
                           8.《长老偈》--Theragatha.
                           9.《长老尼偈》--Therigatha.   ’
               10.《本生》--Jataka,
                           11.《义释》--Niddesa.
                           12.《无碍解道》--Patisambhida.
                           13.《譬喻》--Apadana.
                           14.《佛种姓》--Buddhavamsa.
                           15.《行藏》--Cariya   Pitaka.

               《阿毗达磨藏》
                          与简单明了的《经藏》相比,《阿毗达磨藏》在《三藏》中最为重要,最有意义,包含了深奥的佛法哲理。《阿毗达磨藏》是佛陀的最高教法,阐述了奥妙无穷的佛法精华。(8)
              有些学者认为《阿毗达磨藏》不是佛陀的言教,而是后来僧侣学者的详细展开和阐述。但就传统而言,《阿毗达磨藏》的核心部分可追溯到佛陀自己。《阿毗达磨藏》中一些措词的模型(9),如六部书(10)(除Kathavatthu一界论)里解说的善法(Kusaladhamma),不善法(akusaladhamma),不定法(abyakatadhamma)都是佛陀讲说,舍利弗尊者有幸详尽地阐发了这些论题。
                          无论此伟大的作家或作家们是谁,我们必须承认,《阿毗达磨藏》是一部智慧天才的著作,这些智者能与佛陀媲美。这一点可以从描写各种因果关系繁琐而奥妙的真谛(Patthana)和俗谛(Pakarana)中一目了然。
                          对于一个探求真理的智者,《阿毗达磨藏》是一必不可少的指南和理性方法。对于启蒙思想家和希望开发智慧,以佛教理想为生的诚实学者来说,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思想食粮。《阿毗达磨藏》不是肤浅的读者走马看花式的有趣读物。
                          就意识、思惟和思惟程序以及精神财富而言。当代的心理学,一如自身有限的空间,都被包容在《阿毗达磨藏》的范畴之内。但是,《阿毗达磨藏》不承认灵性实体或灵魂的存在。它讲的是没有灵魂的心理学。
                          如果一个人把《阿毗达磨藏》当成一本现代心理学丛书来读,他可能会大失所望。它没有试图解决当代心理学家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阿毗达磨藏》给意识(citta)作了诠释,以道德为标准,分析和分类了思想,列举了所有心智方面(cetas5ka一心所)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每一意识的构成,精确地描绘了思想的生起。思维瞬间只有在《阿毗达磨藏》中得到解说,在当今心理学中没有与之相匹者。这对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深具特别的诱力。与个人解脱无关,但能引起学生们或学者们兴趣等旁枝末节的问题,都被有意识的搁置在一边。
                          《阿毗达磨藏》概括地讨论了物质存在,但不是针对物理学家而言。它解释了物质的基本单位、物质属性、起源,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但它又没有力图讲授物质与精神的系统性知识,对所谓有情的这两个相待的因素作了一番剖析,帮助人们认识物质的本来面目。因此哲学性在这些方面得到发展。以此哲学为基础,演发了一种道德体系,以期实现最终的目标--涅槃。正如罗斯戴维斯女士所说:“《阿毗达磨藏》论述了,一.我们所发现的,i.内在的,ii.外在的;二.我们希望发现的。”
              《经藏》包含了一般性的佛法,而《阿毗达磨藏》包括了最高佛法。
                          绝大多数佛法的弘扬者一般都承认,若要全面的弄懂弄通佛法,《阿毗达磨藏》的知识至为重要,它是打开实谛大门的钥匙。
                          《阿毗达磨藏》由如下七本书组成
                           1.《法聚论》--Dhammasangani
               2.《分别论》--Vibhanga.
                           3.《论事》--Dhatukatha.
                           4.《人施论》--Puggala   Pannatti.
                           5.《界论》--Kathavatthu.
                           6.《双论》--Yamaka.
                           7.《发趣论》--Patthana.

                           佛教是哲学吗?
                          这些圣典里所藏有的高尚佛法,向人们讲述了通过自身实践而能被检验和证实的真理。但它们不是今天可能被称为深奥的真理,明天却被抛弃的理论和猜测。佛陀没有宣说具有革命性质的哲学理论,也没有想要创造物质领域的新科学。简单地说,佛陀解释了如何从痛苦的人生中得到解脱的内外之法,揭示了解脱的唯一途径。
                          更进一步地说,佛陀没有全部教授他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天,佛陀住在一林中,抓起一把树叶,说:“诸比丘,我所教之法好比我手中的树叶,而未教之法却好比树林中的树叶。”(11)
              他传教了他认为对人生解脱绝对重要的法门。在与他的崇高使命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他保持了独特的沉默。偶尔有时,他超越了许多当今科学家和哲学家。
                          赫罗卡利突斯(Heraclitus,500--B.C)认为万物流逝,宇宙万有瞬息变化。他说,无恒久之事,一切皆在变化之中。他的名言是:人们不可能两次跳进同一溪流之中。皮持歌罗斯(Pythagoras,532--B.C),教授了灵魂轮回说以及其它学说。迪斯卡特(Descartes,1596-1650)宣称有必要在理智的怀疑下,检验一切现象。斯皮那兹(Spinoza,1632一1677)承认有一恒常存在的实体,同时认为一切存在皆是暂时的。在他看来,人们通过发现非暂时,非短暂,不变恒常,永存的知识体,战胜痛苦。伯克利(Berkely,1685-1776)认为,所谓的原子只不过是一种形而上的臆造。休姆(Hume,1711--1776)通过分析思惟,得出结论:意识包含了川流变化的心智阶段。黑格尔(Hegel,1770-1831)声称宇宙万有都在变化之中。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在他的《意志和观念世界》一书中,以西方形式展现了痛苦的真实以及原由。亨利伯格森(Henri.Bergson   l859--1941)倡导变化之学说,强调了悟透力的价值。威廉杰姆斯(Villiam’   James,1842-1910)谈论了意识之流,否认了灵魂的存在。
                          佛陀早在2500年之前就宣说了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真理。
                          佛陀的道德和哲学的教导是让人们来学习、实践,更为要紧的是让人们以自己的内在智慧而亲证。所以,佛法被比作是渡人穿过生命之海的木筏。(12)
              因此,严格讲来,佛教不能被称为哲学,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对智慧的爱,引发对智慧的追求。”(13)佛教也不是对未知因素(如形而上),或对其不明确知解(在伦理和政治哲学方面)的假设解答。(14)
              如果说,“哲学并不一定是对某些特殊事实的探求,而是探求我们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以及应有的生命方式。”(15)那么佛教也许接近一门哲学,但是它更具有全面综合性。(16)
              哲学主要涉足于知识,而不关心实践,但佛教特别强调了实践和悟证。

                           佛教是宗教吗?
                          在《佛教》一书中,罗斯戴维斯教授写道:
                           “何为Religion(宗教)?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样,这个名词不是在与我们无关语言中发现的,但它的出源还不肯定。西塞罗在一段文章里,把它混成是由re和1ego派生出来,认为它真实的意思应该是反复的祈祷和称念。另一种诠释则把它说成是从re和logo而来,它的原意就是执爱,或恒久的受缚(无疑就是上帝)。第三种则把它说成与1ex有关,解释为法的遵循,思想谨慎,良知的框架。”
              严格地说,佛教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宗教,因为,它不是对超人上帝的忠诚,以及信仰和礼拜系统。
                          佛教不要求信徒盲目的信仰。纯粹的信仰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于知识基础上的信心”。一个佛教徒可以存有偶尔的怀疑,直到他证得第一圣果。这时,所有对佛法僧的疑虑会彻底消除。只有在达到这一境地时,一个人才成为真正的佛教徒。(17)
              佛教徒对佛陀的信心就象一个病者对名医,或学生对老师的信赖。虽然佛教徒把佛陀当成至高无上,指导清净之路的导师,而皈依礼拜,但是他没有卑躬地放弃自由。一个佛教徒不认为仅仅皈依了佛陀,或凭借自己信仰就可得到清净纯洁。即使佛陀也没有办法清洗他人的不净。严格地说,一个人不能纯洁或玷污他人。作为导师,佛陀也许是一种工具,而我们的纯洁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在《法句经》中,佛陀说:
                          由己而行恶,由己而染污;由己不作恶,由己而清净,净不净依己,何能净他人。
                          佛教徒不是一本书或某个人的奴隶。他也不会因是一个佛教徒而牺牲自由思想。他绝对自由地实践自己的自由,开发知识,乃至自证佛果。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未来的佛陀。佛教很自然地把佛陀所说引述为权威,但佛陀本人却放弃了一切权威。
                          在佛教中,顿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关键是理性的悟解。佛陀告诫真理的追求者,不要仅仅以他人的权威而接受一切,但要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自我判断事情的正确或错误。
                          有一次,一群奇舍子的市民,属于迦摩罗种姓的人来到佛前说,许多来向他们传教的梵志和婆罗门,都抬高他们自己的教法,指责他人。这样,他们迷惑不解,到底谁说的正确。
                           “是的,迦摩罗人,你们的迷惑和怀疑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之事,怀疑就产生了。”佛陀评论道,并且给了他们如下的劝告。这样的劝告正如适应于古代多疑的婆罗门,对当代理性主义者也具有同等的感召力。
                           “噢,迦摩罗人,不要轻信言传(我很早就这么听说过),不要轻信传统(认为这是历代相传),不要轻信传说(相信他人之说,而无调查),不要轻信与经典相符之事,不要轻信猜测,不要轻信推理,不要轻信事物的表面,不要轻信与先入为主一致的观点,不要轻信似是而非之事(好象应该被接受之事),不要因尊敬梵志而接受其法(认为接受他的教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你们自己明白这些事是不善,错误的,受到智者的谴责,做了这些事后,将导致毁灭和痛苦,然后你们要真正地拒绝它们。
                           “当你们自己知道,这些是善,无过,受到智者的赞美,做了这些事后,将导致利益和幸福,你们要以此为行住。”(18)
              佛陀在2500年前所说的这些富有智慧的格言,即使在开明的21世纪,仍然具有原始的动力和新鲜。
                          《法智论》运用通俗易懂的事例,以不同的语言,给予了同样的忠告:
                           “如智者在试金石上锻烧、敲打、磨擦以检验真金;同样的,你们在接受我的话语之前,要检验它们,不要仅仅因尊敬我而接受我的教法。”
              佛陀告诫他的弟子们追寻真理,不要理会权威者的说教。
                          大家承认,虽然在佛教中没有盲目的信仰,但是,也许有人会问,在佛教里佛教徒是否礼拜佛像,以及类似的偶像祟拜。
                          佛教徒礼拜偶像不是为了希求世间或精神的获取,而是恭敬它所代表的精神。一个佛教徒来到佛前,供花点香,不是献给佛像,而是献给佛陀。他这样做是一种感恩的表示,意念佛陀的善德,冥想鲜花的短暂。一个明了的佛教徒作意使自己感觉到高贵的佛陀就在身边;以此获得到追随他的启迪。
                          谈到偶像,伟大的哲学家康特一少林在《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中,我不知道什么能比佛陀像更加庄严的了。它是在可以视觉领域中最为圆满的精神体现。”
              另外,佛教徒并不礼拜菩提树,而是把它当成觉悟的象征,因此而值得恭敬。
                          虽然这些外在形式的礼敬流行于佛教徒中间,但是佛陀不象天人一样受到礼拜。
                          外表的礼拜物体并不是绝对的必要,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同小可,能帮助人制心一处。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加以利用,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佛陀身上,以此见佛。
                          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出于对佛陀的感激,我们如此礼拜。但是,佛陀希望从其弟子那里得到的不是顺服,而是对他教法确确实实地遵随。
                          佛陀涅槃前夕,许多弟子们来向佛陀行礼作别。但是,有一比丘却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室里,致心禅定。佛陀听说此事后,即把这位比丘招至跟前,询问他没有到场的原因。他说:“世尊,我明白尊者您将在三个月后圆寂。我想,恭敬老师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圆寂之前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表扬了此忠诚尽职比丘,赞叹了他值得嘉勉的事迹,说:“善哉,善哉,爱我之人应以此比丘为榜样。修习佛法最好之人即最尊敬我之人。”。(19)
              另外一次,佛陀说:“见法之人见我。”(20)
              这里必须提出的是,佛教中没有祈愿或替代祈愿的祷告者。无论一人如何哀求佛陀,他都无法因此而获解脱。对于祈祷之人,佛陀不赐予,也无法赐予世间的偏爱。一个佛教徒不应希冀从祈祷中得到解救,而应依靠自己,精进努力,赢得自己的解脱,获得清净。佛陀劝告他的弟子们不要依靠别人,而要依靠自己,信赖自己。他说:
                           “汝等须自力,如来唯导师。”(21)
              佛陀不仅阐述了祈祷的一无所获(22),也藐视了奴颜卑膝的心态。佛陀强调了提高自我训练,自我调伏,自我纯洁,自我觉悟之禅修的重要性,而非祈祷。这些对于意识和心智都有一种营养滋补作用。禅定是佛教的精髓。
                          不同于其它大多数宗教,在佛教中没有必须顺从和害怕的万能上帝。佛教否认所谓超人的神力,即万能之神,或第一因的存在,没有神启,没有神的使者或先知者。故尔,一个佛教徒不对任何一个控制其命运,武断地赐与或惩罚的神祇表示恭顺,因为佛教徒不相信神人的天启。佛教不声称自己是真理的独有者,不谴责其它任何宗教。一个宗教最大的敌人就是不能容纳异己。佛陀以其独特的忍辱之法,教导他的弟子们,即使有人恶语中伤佛陀本人,他的法以及他的僧团,都不要因不满和不快而大发雷霆。佛陀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们不但把自己带到精神失落的险境,而且也不能判断他们所说是否正确。”此乃最为开明的胸襟。佛陀在谴责其它宗教不公正的批评时说:“正如一人仰着脖子朝天吐痰,痰沫污染不了天,反堕其脸,玷污自身。”(23)
              佛教不讲一个人必须盲目信奉教条,没有因虔诚信仰而必须毫无理智接受的信条,没有因正式入教而应遵守举行的仪式典礼,也没有为了自我清净而进行的无意义的祭祀和自我惩罚。
                          因此,严格地来说,佛教不能称作为宗教。因为,它既不是一种信仰或礼拜的体系,也不同于《韦伯斯特词典》中所解释的那样:人们通过外在行为或形式表现出对有能力控制他们生命,应该表示顺从、服务和恭敬的一神或多神存在的认可。
                          不过,如果说宗教是:“一种不是表面生活观的教导,是一种悟透生活而不仅仅是只看到生活表层的教导,一种如理反省,指导行为,而使人们净化的教导,或能使人不屈不挠的地对待生活,冷静安祥的面对死亡。”(24)或者是一种从生活之苦中获取解脱的体系,那么,佛教是宗教之宗教,达黑卡博士在争论什么是佛教时写道:“由此,佛教被谴责判定为一种宗教。就指出今生和来世完全不同这一点而言,佛教不可能是宗教。”

               佛教是不是一道德体系?
                          佛教具备崇高的在家出家二众的道德准则,这些都大大超越了一般的道德教导。
                          戒(sila)仅仅是一基础阶段,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它虽然极为重要,但是它单独不能引导人们趋至解脱或圆满清净。它仅是纯洁之路上的第一步。超越道德之上的是智慧(panna)。佛教的基础是戒律,智慧是其终究,这两种互相补充的功德如同鸟的两只翅膀。智慧好比一个人的眼睛。戒律好比其人的双脚。佛陀的称号之一就是两足尊一具足智慧和善德(Vijjacaranasampanna)。
                          四圣谛构造了佛教的基础,其中最初三谛代表了佛法的哲学,第四谛,即佛教的道德,它以此哲学为基准。
                          佛教的道德观不是建立在任何可疑的神启之上,它也不是特殊人物的天才发明,它建筑于可验事实和个人经历基础之上。是一理性的,可行的法典。在马科摩罗教授看来,佛教的道德准则是世界上仅见的最为完善的法典之一。
                          罗斯——戴维斯教授说:“无论从佛教或非佛教的角度.我对每一个伟大的世界宗教体系都作了一次检验,其中我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在完美程度,或综合理解方面可以超过佛陀八正道的东西。我愿以此来规范我的生活。”
              有趣的是,根据佛教,行为有善恶,非善非恶,以及趋于断灭一切行为之行为。善业是一个人解脱的关键,但是,一旦梵行的最终目的达到之后,一个人超越于善恶之上。
                          佛道:“善法(dhamma)你尚要舍弃,更何况非善法(adhamma)。”(25)
              以贪(lobha)   、嗔(dosa) 、痴(moha)为伍之法即为恶业;与无贪(alobha) 、无嗔(adosa)   、无痴(panna)为伍之法即为善业。
                          清净无染阿罗汉之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因为他超越了善恶。但这不意味着阿罗汉是消极的,他是积极向上的,只不过他的行为是无我的,以此来帮助指导他人走自己已经走过的道路。以世间之法来说,他的行为是善,但就其自身而言,缺少再生力。不同于世俗人的行为,他的行为不会作为业报对自己产生反作用。
                          在巴利语中,阿罗汉的行为被称之为kiriya(功用)。纯金不可能再被纯洁。
                          四圣果道的心境,即预流果(sotapatti),一还果(sakadagami).不还果(anagami)和阿罗汉果(arahatta),是善(kusala),不趋于积聚新业,反而趋于逐渐终止个人业流的再生。以此次第消除善恶之业。在此种圣意识中,趋于断除业根的智慧(panna)占有主导优势,而在世俗的意识中,造作业力的行(cetana)占主导地位。

                           何为道德准则?
                          我们在佛陀给小沙弥罗睺罗的告诫中找到答案。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有害,于他人有害,或于自他有害,然此事即为生苦之恶业,你定要远离之。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无害,于他人无害,或于自他无害,然此事即为生乐之善业,你定要多事之。(26)
              在衡量道德价值时,一个佛教徒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牲畜也不排除在外。
                          佛陀在《慈经》中开示道:“如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独生儿子,愿每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培养无碍慈念。(27)
              《法句经》第一百二十九偈:
                          一切惧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无害亦无杀。
                          为了明白佛陀希望其理想弟子们遵循的高尚道德标准,一个人必须仔细阅读《法句经》,《善生经》,《吉祥经》,《慈经》,《虎路住者经》,《出家经》,《贱民经》,《昙弥迦经》。
                          作为一种道德教导,佛教超越了其它所有伦理体系。但是道德只不过是佛教的起点而非终究。
                          一方面,佛教不是哲学,另一方面,佛教是哲学之哲学。
                          一方面,佛教不是宗教,另一方面,佛教是宗教之宗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既非一种形而上学之道,亦非一种宗教仪式。
                          佛教既非怀疑主义,亦非教条主义。
                          佛教既非常见,亦非断见。
                          佛教既非自我折磨苦修,亦非自我物欲堕落。
                          佛教既非悲观主义,亦非乐观主义,而是实在主义。
                          佛教既非绝对的现实世界,亦非绝对的其它世界。
                          佛教非外向寻,而是内向反省。
                          佛教非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
                          佛教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途径。
                          佛教,原巴利语为法,意为执持或保持如法行事,预防堕落恶道。在英语中,没有一个等同词语能确切地表达此巴利语。
                          法即如实所是,真实之理。它是解脱痛苦的方法,也就是解脱本身。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法恒存不变。佛陀觉悟此法。无知之人视而不见,直到觉悟圣者出现于世间,慈悲向世人宣说为止。
                           “诸比丘,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既立之法,自然之道--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anicca),是苦(dukkha),诸法无我(anatta)。此乃事实。佛陀认识,觉悟此事实。既知且悟此法,如来即宣扬、传授、示现、建立、弘化、讲解,使人明白之:一切有为法皆无常,苦,诸法无我。”
              在《中部》中,佛陀说:“佛陀只教一法,即苦和苦灭。”
              这就是真实之说。
                          《优陀那》云:“诸比丘,如大海一味,即咸昧,此法亦一味,即解脱之味。”
              这就是解脱方法。
                          此高尚之法不与人相隔离,而是完全以人而立,由人而觉悟。为此,佛陀说:
                           “自为自岛屿,自为自皈依-Attadipa   viharatha attapatisarana.
              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外求依止-Dhammadipa vi-haratha,dhamma   patisarana,nanna   patisarana.(31)”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7-11-2013 17:09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英译《大史》,第14-50页。
                           (2)同上,第19-50页。
                           (3)锡兰内地的一个小村,离康堤约24英里,此地仍是锡兰佛教徒朝拜圣地,《觉音法师传》(Buddhaghosuppatti)说,写着经文的贝叶堆积起来有六只大象那么高。
                           (4)梵语-Tripitaka。
                           (5)佛教-佛法(Sasana),此巴利词指整个佛教。
                           (6)见G.T.迦罗,《印度遗产》,第X,Xi。
                           (7)T.W.罗斯一戴维斯对此经评论说:“恒河岸边上的村庄和民族是多么的快乐,在那里,这些纯洁简朴的言说教导著仁慈的友好精神和高尚的公正精神,人们沉浸其中。”《佛教》。第148页。经文出现在《长部》中,第三品,第180页。
                           (8)《阿毗达磨手册》,那兰陀长老。
                           (9)参看《涅槃经》中的纲要,见第十四章,注解8。
                           (10)《矛盾之点》,由目键莲帝沙著,在阿育王时代,他主持了第三次结集。
                           (11)《相应部》,第五品,第437-438页;英译《相应部》,第五品,第370页。
                           (12)《中部》,第一品,第二十二经,第135页。
                           (13)《维伯斯特词典》。
                           (14)《哲学的历史》,W.杜罗,第2页。
                           (15)《哲学历史》,维伯,第2页。
                           (16)“哲学,是圆满回答什么,或生命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论系统,而这却不是《佛教》。”达哈克博士,第25页。
                           (17)一般人可能是名副其实的信徒,但是,他不是佛法成就的享受者。
                           (18)《增支部》,第一品,第189页;英译《增支部》,第一品,第171-172页,前面翻译的括号解释部分是来自于注疏和补充注疏的翻译。
                           (19)《佛教传说》,第三卷,第249-250页。
                           (20)《相应部》,第三品,第120页。
                           (21)《法句经》,第276偈。
                           (22)“在祈祷这一活动中,我坦白表露我的肤浅。”c.b.h.斯特罗德,《现代宗教信仰者》,1924,第347页。
                           “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不厌其烦地祈祷,除非他们相信有一倾听的耳朵。”c.皮尔特。《变革》。第419页。
                          罗达诃里湿努说:“祷告者具有密秘联络,私下地与上帝讨价还价,它寻求世间的野心,膨胀自私意识,观想其它方面则是一种自我改造。”
               (23)见罗达诃里湿努,《乔达摩佛陀》。
                           (24)见锡兰《每日新闻》,其作者曾是一比丘,名叫闍拉车罗.维塞节.五月,1939。     (25)《中部》,第一品,第二十二经,第135页。
                           (26)《中部》,第一品,第六十一经,《罗侯罗所问经》,第416页。
                           (27)《经集》,第一品,第26页。
                           (28)《增支部》,第一品,第286页。
                           (29)《中部》,第一品,第二十二经,第140页。
                           (30)第五品,第56页(巴利圣典出版社,1948);《律藏》,第二品。
                           (31)《涅槃经》,见第十四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4-4-2024 14:00 , Processed in 0.195050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