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樓主: 大自然

轉貼:覺悟之路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複製鏈接]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0-11-2013 19: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三章 无上佛陀

    清净唯已得,烦恼任人掐;
                汝当自努力,如来唯说者。
                                    ——《法句经》

                          经过六年脱胎换骨般的苦修,35岁的苦行僧乔达摩,没有超人外物的帮助和指导,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除了一切烦恼,断绝了所有爱取,以如实智,如理如量地知见万法,而成为佛陀——觉悟者。此后,他被人们认知为乔达摩佛陀(1),他是过去未来无量诸佛之一。他不是天生的佛陀,而是通过自己的精进成就了佛果。
                          巴利语-Buddha是由动词性词根-Budh演变而成,意为明了、觉醒。因为他圆满地明了彻见四圣谛,从无知的迷妄中觉醒过来,所以被称为佛陀。因为他不仅理解了正法,而且演说了正法,觉悟他人,所以他被尊称为圆满觉者(samma-sambuddha),以此来区别只能自觉而不能觉他的独觉佛(paceka)。
                          在觉悟之前,他被尊称为菩萨(2),意为上求佛道之有情。
                          每一上求佛道之有情众生都得经历菩萨阶段,广行布施、持戒、舍离、智慧、精进、忍辱、诚实、决意、慈爱和圆满的平等。
                          在一特定的时期内,唯有一尊圆满觉者应世。如同某些植物和树木只开一朵鲜花,唯有一佛于一时应现于整个世界。
                          佛陀是无与伦比者,百千万劫难遭遇。他的应化世间是出于对众生的悲悯,为了人天的福祉和利益。佛陀被尊称为圣德之人(acchariya-manussa);不死法门的给予者(amatassa-data);被尊称为两足尊(varado),因为他是慈悲、如实智和究竟真理的给予者;他也被称为法,因为他就是法王(Dhammassami)。
                          正如佛陀自己所说,他是“如来(tathagata),应供者(araham),正偏知(samma-sambuddha);立未立之道,建未建之法,言未言之教,觉道者,观道者和识道者。”(3)
              佛陀的觉悟并不曾有老师的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无老师(na-me-acariyo-atthi)”(4)。他确实从世俗之师处获得世间的知识(5),但是对于出世之法来说,他没有老师,他自己通过如实知觉悟真谛。
                          如果说,他从其他宗教师,或其它宗教学说,或受过教育的印度教中获得了解脱知识,他就不可能说他自己是无上师(aham-sattha-anuttaro)(6)。在第一次说法中,他宣称闻所未闻之法光已经升起。
                          在早期出家阶段,他四处寻访当代著名宗教大师,寻求指导。但是,他没有在他们的教法中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这就迫使他自己悟证和向内探求真理。他至心思维最深处,悟证了他从来没有听说或知道的究竟真理,觉悟之光源自内心,照亮了未见之法。
                          知一切应知之法,获取了开启所有知识的钥匙,他被称作一切知者,此超人的知见来自于他无数生死以来,自我精进不息的勤修苦练。

                           何为佛陀?
                          有一次,一位名叫陀那的婆罗门,观察到佛陀脚印的特征,来到佛陀跟前,问道:
                           “尊者是天人吗?”
               “不,婆罗门,我不是天神(7)。”佛陀回答道。
                           “那么,尊者是乾达婆(8)?”
               “不,婆罗门,我实不是乾达婆。”
               “夜叉(9)?”
               “不,我实非夜叉。”
               “那么,尊者你是一个凡人?”
               “我亦非凡人。”
               “那么,请告诉我,你到底是谁?”
              佛陀告诉他说,他断除了缘生天人、乾达婆、夜叉和凡人的烦恼不净。又说道:
                           “秀莲生水中,不为水染污;我实为佛陀,不为世间玷。”(10)
              佛陀没有说他是印度神婆湿努的化身(avatara)。根据《薄伽梵歌》(11)美妙的赞歌,婆湿努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多次降生人间,维护正义,摧毁邪恶,建立正法。
                          根据佛陀所说,世间有无数天人。作为一道众生,他们也得受生死轮回,没有一个至高无上掌握人类命运,不定期应现人间,具有神力的上帝。(12)
              佛陀没有自诩为因自救而能自由拯救他人的救世者。因为净与不净完全靠自己。佛陀劝诫其弟子们要自己解脱,一个人不能直接纯洁或玷污他人(13)。为了澄清他和弟子们的关系,强调自己为自己的依怙和个人精进的重要性,佛陀明确指出:
                           “汝应自努力,如来唯导师。”(14)
              佛陀仅仅指明了道路和方法。通过这一道路和方法,人们可以从痛苦和死亡之中得到解脱,达到最终目标。虔诚信奉者希求从生命之苦中得以解脱,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依附他人而求解脱是为消极,依靠自己而得度者是为积极。依附他人就是放弃自我努力。“自为己洲屿,自为己依怙,无求他庇护。”(15)
              佛陀这些最后的言教,意义深远,引人省思而富有启示。它揭示了自我努力而来达到目的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贪求来世虚幻的幸福,人们依附仁慈的救世主而寻求赎罪。这些都是十分浅薄和无益的。他指出了祈祷的无效和祭祀的无用等。
                          佛陀是人,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作为佛陀,他结束了一生。但是,虽为人,他具有独特的个性,而成为非一般人。佛陀再三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他没有留下任何余地使人误认为他是永恒者。有人说,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佛陀这样“无神”,但是又没有一位象他如此神圣。(16)勿用置疑,在那个时代,佛陀倍受其信徒的尊敬。不过他从来没有宣说自己的神威性。

                           佛陀的伟大
                          佛陀生于人间,以有情而住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无上正觉——佛陀。他没有独自保留觉悟之理,而向世间宣说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和战无不胜的力量。他示现了人类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获得无上智慧和究竟觉悟,而不是把看不见的万能之神凌驾于人类之上,也没有把人类安置在顺从神祗之地。这样,他提高了人的价值。他说,无需依附外在的神或媒介作用的神职人员,人类完全可以从生命的病苦中得以解脱,达到涅槃的永久快乐。他用无私奉献的高尚理想教导这个以自我为中心,争权夺利的世界。他反对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罪恶的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他宣称,解脱之门向每一众生敞开,无论是贵族还是贱民,圣洁之人还是邪恶之徒,只要他们改过自新,上求圆满真理。他提高了被踩在社会低层妇女的地位,不仅使社会认识到她们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妇女建立了第一宗教团体(17)。在世界历史上,他第一个努力废除奴隶制,禁止屠杀无辜动物的祭祀活动。他认为这些牲畜应该得到慈悲。他没有迫使其个徒成为他教导和他本人的隶属,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思想,劝告他们不要仅仅因为善敬他而接受他的教导,而应彻底地加以检验。“就象智者在试金石上,用锻烧、敲打和摩擦的方式验证黄金。”他慈善祥和的话语,使般陀差罗和柯沙乔达弥这种失去亲人的母亲得以慰籍;他曾亲自照顾象菩提伽陀帝沙这种因生病而被抛弃之人;他帮助了象罗居玛塔和输般卡这样的贫穷弱小者,把他们从意想不到的悲惨中解救出来;他使象罪犯指蔓和妓女阿帕般利这样的人提高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他鼓舞了懦弱者,团结了分裂者,提高了低贱者,使圣者更加高尚。无论是富者还是穷人,圣人还是恶人都同样地爱戴他。他高尚的典范行为是一切众生灵感的源泉。他是所有宗教师中最为慈悲,最为能忍者。
                          佛陀的意志,智慧,慈悲,奉献,施舍,圆满清净,典范人生,以及说法时所采用的无可非议的法门,使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人赞美他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
                          罗达柯里湿努曾如此热情地歌颂佛陀:
                           “乔达摩具备了我们东方杰出思想家的素质。就人类的生活和思想而言,他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宗教创始人,对每一个人来说,他都是如此的纯洁,其教导的深度和广度一点也不逊色其它任何宗教。他属于世界思想历史,是全人类文化阶层的共同财富。从理智的完整性,道德的诚挚性,精神的智见性来加以衡量,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18)
              威尔斯在《历史三伟人》(19)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佛陀身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质朴、热忱、寂静,为光明而战之人;一个并非神秘,而是鲜明的人道个性。他教给人类宇宙这体性。许多我们现代最完善的观点与佛教紧密一致。他教导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和不快都是来源于自我。在人类还没有达到安乐之前,一个人必须不再为其感官和自我而生活,然后才能跨入伟人之行列。佛教以不同的语言使人们知晓早于基督500年前之事。但是,在某些方面,佛陀更接近我们和我们的需要。在宗教生活中,佛陀比基督更使们们明确了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但在个人永恒这个问题上,他并非模棱两可。”
              诗人沓歌罗把佛陀称为人类最伟大的人。
                          出于对佛陀的敬仰,丹表伏丝波说:“越了解他,我就越爱他。”
              他为一个谦恭的佛教徒,我们应该谨慎地说:“越了解他,我就越敬爱他;越是敬爱他,我就越了解他。”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0-11-2013 19:55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他的弟子们称他为佛陀,世尊,明行足等,而外道却称呼他为乔达摩尊者,沙门乔达摩等。佛陀称自己为如来意为“如是来”或“如是去。”
               (2)梵语-Bodhisattva。(此术语被后来的大乘佛教开展和专用)。
                           (3)《相应部》。第三品,第五十八经,第六十六页。英译《相应部》。第三品,第五十八页。
                           (4)《中部》。第一品,第二十六经,《罗摩经》,第171页。
                           (5)正如陈如,阿罗罗迦罗摩,优陀伽罗摩子等。
                           (6)《中部》。第一卷,第二十六经,《罗摩经》,第171页。
                           (7)一天界之有情。
                           (8)天人乐师。
                           (9)魔鬼。
                           (10)《增支部》。第二品第六经第39页;英译《增支部》。第三品第58页。
                           (11)偈子。第四部,第八偈。
                           (12)为了拉扰不断增多的佛教徒,印度教徒不公正地称佛陀为一神的化现(Avatara)。
                           (13)《法句经》。第165偈。
                           (14)《法句经》。第276偈。
                           (15)《长部》。第二品,第三经,《大涅盘经》,第100页。
                           (16)堤维一高达,《佛教经典》。第20页。
                           (17)耆那教也在很早就吸收妇女出家,见耆那教的Stri-mukti,p.s.jaini.在美国东方社会第188次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加拿大,多伦多。1978。
                           (18)《乔达摩佛陀》。英国学术议事录,第二十四卷。
                           (19)此书名没有出现在H.G.维尔斯的《综合传记》。第三版,伦敦。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0-11-2013 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四章 成道之后

     稽首天中天,慈悲化大千;
                 无著真俗谛,随机示出离。
                              ——那烂陀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早晨,菩萨即将觉悟,正身安坐在离菩提树(1)不远的跋耶树下,一位名叫输伽陀的好施女子出乎意料的向他供养了精心制作的可口奶油米饭。他食用了此至关重要的一餐,觉悟之后,斋戒七七四十九天,静默安坐于菩提树下或其附近,深入禅思。

                           第一个七天:
                          第一个七天之内,佛陀静坐菩提树下,享受解脱之乐(Vimut-tisukha)。(2)
              七天的时间过去后,佛陀从禅定中起,于第一夜第一时,深入思惟顺缘起之法(paticcasamuppada):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缘无明(avijja)而生善恶之行(samkhara),缘行而生识(vinnana),缘识而生名色(namarupa),缘名色而生六入(salayatana),缘六入而生触(phassa),缘触而生受(vedana),缘受而生爱(tanha),缘爱而生取(upadana),缘取而生有(bhava),缘有而有生(jati),缘生而有老(jara),死(marana),忧恼(soka),悲伤(parideva),痛苦(dukkha),绝望(domanassa)等诸苦,如此则众苦生起。
                          这样,世尊了了分明,即以偈诵颂之:
                          精进禅修婆罗门(4),彻见真理现于前;扫除一切疑和虑,了知缘起真理法。
                          中夜时分,世尊又细微地忆想起逆缘起法门: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如此则众苦皆灭。
                          这样,世尊了了分明,即以偈诵颂之:
                          精进禅修婆罗门,彻见真理现于前;扫除一切疑和虑,了知缘灭真理法。
                          后夜时分,世尊忆念起顺逆缘起法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依无明而生行,则众苦俱生。无明灭则行灭,故诸苦皆灭。世尊如此了了分明,即以偈诵颂之:
                          精进禅修梵志者,彻见真理现于前;平地击败诸魔众,如同日光照太空。

                           第二个七天:
                          第二周安然无事。佛陀寂默地向世间教授大善之法,站在菩提树旁,凝视着菩提树,以表示对它的深沉感谢。因为在他求证觉悟期间,菩提树给予他庇护。(5)
              以他这种高尚行为为榜样,佛弟子为了纪念他的觉悟,不但恭敬那一棵菩提树,同时也礼拜那棵菩提树的后代。(6)

               第三个七天:
                          佛陀一直没有离开菩提树,天人对其所证佛果产生了怀疑。佛陀明白了他们的想法后,为了消除他们的疑虑,化现神通,以珠宝铺成一长廊,行走其中达七天之久。

                           第四个七天:
                          第四周,他入定于玉石寮,思惟阿毗达磨深奥法门。据经典记载,当他的思惟《阿毗达磨》第七篇《发趣论》(patthana)时,他的色身变得如此的清净,全身发放出六色光彩。

                           第五个七天:
                          第五周,佛陀端坐于菩提树旁的著名榕树下,享受解脱之乐(vinatisukha)。当他出此圣定之时,一婆罗门来到他眼前。一番礼节性的寒暄后,他问道:“乔达摩尊者,一个人怎样成为婆罗门?成为婆罗门的条件是什么?”
              佛陀以欢乐颂回答道:
                           “抛弃诸恶行,非狂无烦恼,自律善多闻,如是以法住,即为婆罗门,娑婆世界中,亦无沾沾喜。”(8)
              根据本生故事经的注疏,在这一周间,魔王三女,染欲(tanha),悦人(arati)和爱乐(raga)(9)曾徒劳无益地试图以美貌引诱佛陀。

                           第六个七天:
                           佛陀从榕树旁来到摩车灵陀树,在此安度第六周,继续享受解脱三昧。此时,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一连数天乌云密布,天空一片昏暗。
                          蛇在摩车灵陀(10)从其住处游了出来,周身绕佛七匝,把巨大的头部遮盖住佛陀,以使不受外来的侵袭。如此七天过后,摩车灵陀见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收回盘绕佛陀的身子,隐其原形,现一年轻人相,站在佛前,双手合十。
                          佛陀即以喜悦颂说道:
                           “快乐安隐者,知足闻见谛,善念于世间,忍受诸众生,无著世俗事,超越贪与爱,一切至乐者,无恭高我慢。”(11)

               第七个七天:
                          第七个七天,佛陀安祥乐住于榕树下,享受解脱三昧之喜。
                          轮回无数生死中,追寻不见造屋者(12)。生生死死苦不堪,终见原来营造者。汝将不复造此屋(13)。折断椽木(14)碎脊梁(15),心梁无为达苦灭。(16)
              黎明觉悟之时,佛陀口诵此快乐偈(Udana)形象地描述了出世之德的辉煌以及内心世界的精神体验。
                          佛陀认可了在此充满痛苦的轮回之中,他曾经沉沦生死。此事有力地证实轮回之说。他被迫轮回而遭受痛苦,因为没有发现营造此屋之人。在此最后一生中,经历一番艰巨地探求,他修习了在此轮回中累积起来的高深寂静之禅定,通过如实智发现了营建此屋者住于心内而非心外,它就是潜伏于内心的贪爱,执著,自身不净。但此贪为何而生,何时而生,则无从知晓。自己可以消毁自己的创造,通过获得阿罗汉果,找到了此屋的建筑师,从而断除了贪欲。这在此偈之中就是爱的终结。
                          此自造之屋的椽子就是烦恼,即贪(loba),瞋(dosa),痴(moha),慢(mana),邪见(ditthi),疑(vicikiccha),懒散(thina),不安(uddhacca),无惭(aririka),无愧(anottopa)等。支撑椽子的脊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即无明。以智慧砸碎无明脊梁,使整座屋子彻底倒塌。椽子和脊梁是营造者建造此烦恼之屋的材料。随着它们的毁灭,营造者被剥夺了建造此不理想之屋的原材料。
                          以此类推,推倒房屋,心则无立身之地,从而进入无为之境,这就是涅槃。丢下一切有为之法,只有涅槃之圣境永存。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0-11-2013 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在南部印度菩提伽耶的著名毕波罗树,在他精进求证佛果时给予了荫凉。
                           (2)即阿罗汉果。
                           (3)见第二十五章。
                           (4)婆罗门指学习吠陀之人,它普通用于婆罗门种姓。佛陀有时把这一名称用来指去恶之圣人。
                           (5)在佛陀站立的地方阿育王曾建一塔。现仍可见。
                           (6)此菩提树右边的一棵树枝由僧伽蜜多罗带到斯里兰卡,提婆那皮工帝沙国王把此树种在古都阿努罗陀布拉。虽已两千二百多年,但此树仍很茂盛。
                           (7)即:蓝色(nila),黄色(pita),红色(lohita),白色(odata),橙色(manjettha)以及此五种颜色的混合色(pabhassara)。
                           (8)《优陀那》,第3页。
                           (9)因为此事发生在觉悟之后,所以此三不能被认为是人格化的情欲。
                           (10)此蛇王不可能是人类有情。《律藏》也引用一有趣的蛇王故事,她化现为人形,过了一段出家人的生活。
                           (11)《优陀那》,第10页。
                           (12)即:贪。
                           (13)色身。
                           (14)烦恼(kilesa)。
                           (15)无明(avijja)。
                           (16)涅槃。
                           (17)此一著名的喜悦偈只出现在《法句经》中,第153,154偈。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1-11-2013 19: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五章 请佛说法

吸饮法甘露,寂心于安乐;
                 智者常喜悦,圣者广说法。
                                       ——《法句经》

                           以法为师
                          佛陀觉悟不久,住在泥连禅河边的榕树下,沉浸于寂默禅思,突然生起此念:“不与可敬可爱之人同住是为大苦。如果我亲近一苦行僧或梵志,尊敬礼拜他,那又将如何?”(1)
              然后,他又想:
                           “我是否应亲近任何一个苦行僧或梵志,恭敬礼拜他,以使达到戒德的完善?但是,于此天人、魔众,梵天世界中,以及一切行者、婆罗门、人天等,我不见戒德超越于我,值得与我共住,恭敬礼拜者。”
               “我是否应亲近任何一个苦行僧或梵志,恭敬礼拜他,以使我达到定德的完善?但是,我不见任何苦行僧或婆罗门在禅定方面超越于我,值得我与之共住,恭敬礼拜。”
               “我是否应亲近其他苦行僧或婆罗门,恭敬礼拜他,以达到智慧的圆满?但是,于此世界中,我不见智慧超越于我,可以结交,或可恭敬、礼拜的苦行僧和婆罗门。”
               “我是否应亲近其他苦行僧或婆罗门,恭敬礼拜他,以达到究竟解脱?但是,于此世界中,我不见在解脱上超越于我,可以结交,或可恭敬、尊重的苦行僧或婆罗门。”
              然后,我又想:“如果我以恭敬自己所觉悟之法为住,那又将如何?”
              就在此时,大梵天王意会到佛陀的思想,马上离开了梵天界。如同一名大力士伸展其弯曲的手臂,或弯曲其伸展的手臂,一下子来到佛前,用衣袍裹好肩膀,右膝点地,双手合十,礼拜佛陀,说道:
                           “确是如此,世尊,过去诸佛、世尊、应供者、无上觉等皆以恭敬礼拜法为住。”
               “伏请世尊,应供者、无上觉者亦以恭敬、礼拜此正法而住。”
              然后,大梵天王继续说道:
                           “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觉者,或已生,或未生,或正生,祛除众苦,都以恭敬礼拜圣法为住。这是成佛之本。”
               “一切希求自己的福益,期获大成者,皆应恭敬圣法,牢记诸佛之教。”
              大梵天王说完,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绕佛周身,来到右边,即刻隐身而去。
                          僧团同样具有如此的功德,所以梵天亦如此地恭敬僧伽。(2)

               请佛说法
                          佛陀从罗伽婆陀南树,来到镕树下,深入寂静禅定之中,如是思惟:
                           “我所悟之法实是博大精深,寂然高尚。超越逻辑。不易领悟、理解,唯圣人知。众生贪著物欲,实难理会此与缘起相关之法。有为法之灭--涅槃。情欲的断绝,贪爱的消灭,无著寂灭等都是甚深难解之法。我若对众生教说此法,他们将无法理解,这对我来说将是一件疲倦、劳累之事。”
              于此,下面这些不可思议,闻所未闻之偈跃入他的慧心:
                           “甚深不易法,无须宣于众,贪嗔束缚人,实难了此法。贪婪愚昧者,不见此正法,此法逆世法,深奥妙难识。”
              佛陀如是省思,无意宣讲佛法。
                          大梵天王又明白了佛陀的想法,担心世界因不闻佛法而随之消亡,立即来到佛前,请佛说法。
                           “世尊,唯愿世尊宣说正法!唯愿一切成就者宣说正法。有些众生眼里只有一点点尘染,如果听闻不到正法,他们将会堕落。有人会理解佛法。”
              他又进一步说道:
                           “在遥远的过去,邪恶者的不净之法曾在摩揭陀生起。开启不死之门,但愿有缘人能听到清净者解悟的正法。惟愿智者,一切见者升座法殿,如登山顶,观望一切众生。惟愿无忧者观见沉沦痛苦,被生死吞没的有情众生。”
               “恳请!大雄大力者,沉沦之旅的主人,无债者教化世间。唯愿世尊广开法筳。大有理解佛法之人存在。”
              世尊见如此请,说道:
                            “大梵天王,我有如下意念:我所悟之法.实是博大精深,寂然高尚,超越逻辑。不易领悟、理解,唯圣人知。众生贪著物欲,实难理会此与缘起相关之法,有为法之灭——涅槃。情欲的断绝,贪爱的消灭,无著寂灭等都是难以理解之法。如此想已,我心向无为,无意启教正法。”
              大梵天王二请佛陀,世尊亦如是回答。
                          当大梵天王第三次恳请佛陀时,世尊出于对世间的悲悯,以佛眼观世间,见一些众生眼里,或有染,或无染,或钝或利,或具善性或具恶性,或易教或难教,或有众生害怕邪恶和后世。
                           “犹如长满蓝莲、白莲和红莲的池塘,有些莲花生在水中,长在水中,淹没在水中,但在水下茁壮生长;有些莲花生在水中,长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有些莲花生在水中,长在水中,伸出水面,而不被水染污。”
              同样地,当世尊以佛眼观世间时,他看到有些众生眼里只有少许的不净,有的却染污深厚,有的智慧敏锐,有的愚钝,有的善良,有的邪恶,有的易教,有的难教,另外一些众生忐忑不安地看着邪恶和来生的轮回,随即以偈答梵天:
                          开启不死门,听闻与信者。意念疲倦故,不授善妙法。
                          大梵天王欢喜雀跃,心想,他已成功地请佛说法,恭恭敬敬地礼佛后,绕到佛陀的右边,随即隐身而去。(3)

               最初两位信奉者
                          永远值得纪念的第一个49天的斋戒期过去了。佛陀坐在罗伽婆陀南树下,两位从优诃罗来的商人,正好路过此地。当时,与他们前生有血缘关系的一位天人(4)过来对他们说:
                           “善良之人,世尊刚证菩提,正坐在罗伽婆陀南树下。快去以蜂蜜和面粉(5)供养他,这将给你们带来长久的利益和幸福。”
              两位商人欣闻此千载难逢的机缘,欣喜若狂,即刻来到佛前,恭敬礼佛后,请佛接受他们微薄的供养,以使他们获得利益和幸福。
                          世尊如此想:
                           “如来不以手受饭食。我将如何接受此面粉和蜂蜜呢?”
              四大天王(6)当即意会世尊心意,从四个方向同时拿来四只石钵,奉献给佛陀(7),说道:“世界之主,愿世尊以此钵接受面粉和蜂蜜。”
              佛陀仁慈地收下此应时的礼品,以此钵接受了商人简单供养,食用长期斋戒后的第一次饭食。
                          佛陀饭食已毕,两位商人拜倒在佛陀眼前,说道:
                           “世尊,我们希望永远皈依佛法。唯愿世尊待我等如弟子,我等将尽形寿皈依。”(8)
              他们是佛陀的最初在家弟子(9),信奉佛教,皈依佛法,称颂二皈依偈。
                          接受讲法邀请,佛陀开始了伟大的传教使命。当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我应向何人传授此法?谁能迅速理解此法?阿罗罗迦罗摩仙人(10)知识丰富,聪明,富有智慧,博学多闻,无多尘染,如果首先向他传授佛法,那将会怎样?他将马上理解佛法。”
              然而,一天人出现在佛前,说:“尊者,阿罗罗迦罗摩仙人已于一个星期前去世。”
              佛陀以天眼视之,亦复如此。
                          佛陀然后又想到优陀伽罗摩子(11)。突然,一天人来说,他已于前一晚去世。佛陀又以天眼视之,果真如此。
                          最后,佛陀想到五个精进修习的苦行僧。在他发奋求证觉悟期间,他们曾照顾过他。他即以天眼了知他们正住在离波罗那斯不远的鹿养苑。因此,佛陀在优楼婆罗尽兴住了一段时间后,即往波那罗斯城。
                          佛陀从他成道的菩提树一路前往伽耶。这时,一位名叫优婆诃的云游外道看见了他,即走了过来,说道:“同修道友,你的五官光彩照人,肤色纯洁。你是跟谁出的家?谁是你的老师?你信奉哪一种法?”
              佛陀回答道:
                           “战胜一切,觉悟一切,不著一切,去舍一切,致心一处,禅思贪灭,自觉一切,何人为师?我自无师(12),亦无等者,于此世间,乃至天人,无有诤者,实乃罗汉,为无上师,独证圆觉,清凉安隐。赴向柯尸,转动法轮。于此茫茫世界,擂起不死之鼓。”
               “同修道友,你认为你是阿罗汉?究意得道者?”优婆诃问道。
                           “我就是这样的灭尽烦恼者,战胜了一切恶境。因此,优婆诃,我叫征服者。”佛陀答道。
                           “也许如此,同修者。”优婆诃唐突地说道,一边点头,一边拐到路旁的一条小路,走远了。
                          没有因第一次的冷落而不安,佛陀从一个地方游化到另一个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波罗那斯的鹿养苑。

                           初见五比丘
                          五位苦行僧老远看见佛陀朝他们走了过来,商量决定不要向他行应行之礼。他们以为,他在精进求证佛法时,放弃了被证明是徒劳无益的苦行。他们因此而对他产生了误解。他们说:
                           “同修们,苦行僧乔达摩来了,他真奢侈,放弃了苦修,过起富裕的生活。我们不应和他打招呼,也不应伺候他,用不着接过他的衣钵。不过,座位还是要为他准备的,如果他想坐,就让他坐好了。”
              佛陀越走越近,他令人敬畏的禀性气质,迫使他们以礼相待。其中一个走上前去,接过佛陀手中的衣和钵,一个人备好座位,另外一个端来一盆水,替他洗了脚。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直呼其名,喊他为同修者(avuso)。这种称呼通用于晚辈或同辈之间。
                          为此,佛陀对他们说:
                           “众比丘,不要直呼如来姓名或称他为同修者。诸比丘,世尊即如来,圆满觉者。谛听,众比丘,我已获不死之道(amata),我将指导教授不死之法。你们若能如法修习,不久将会自证如实智,当下获得梵行的至高圆满,并能以此为住。为此,善男子正确舍离家庭而出家。”
              五苦行僧答道:
                           “乔达摩朋友,你谨慎行为,严持戒律,修习苦行,尚不能得圣者的任何知见。那么,当你生活奢侈,放弃精进的苦行,重新过着富裕的生活,你又怎能获得圣者之见?”
              佛陀解释道:
                           “诸比丘,如来非以奢侈为生,也未放逸,更没有转向富裕的生活。世尊即如来,圆满觉者。谛听,诸比丘,我已证不死之法,我将指导、传授圣法。如果你们以我所指导,如法修习行事,不久将通过内在的如实智,现前得梵行的至上圆满,并能以此为住。为此,善男子正确地离世俗而出家。”
              偏见深重的苦行僧们第二次以同样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失望。佛陀又一次想使他们信服他已经觉悟。
                          当顽固不化的苦行僧们第三次表明了他们的观点,拒绝相信时,佛陀这样问道:
                           “诸比丘,你们可知道,我以前什么时候曾对你们这样说过?”
               “确实没有,尊者。”
              佛陀第三次重复说,他已觉悟,并说如果他们依照他的指导如法行事,他们也会认识真理。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坦率交谈,流淌于佛陀的圣心。虽然他们观点固执,但是,这些富有根机的苦行僧当下完全信服了佛陀的伟大成就,相信他堪为他们的道德之师。
                          他们相信了他的言说,默默地坐在那里,聆听他高尚的教导。
                          这样,当三个人出去乞食时,佛陀就指导两个人,六个人共同食用此三人乞讨回来的饭食,以此维持生活;当两个苦行僧出去乞食时,佛陀就指导三个,六人又一齐食用由两人要回来的食物,以此为生。
                          五位苦行僧受到佛陀的如此教诲和指导,从自身的生老病死忧伤苦恼之中,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追求无生老病死,无忧悲苦恼贪欲的至高乐——涅槃,从而证得免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贪欲的绝对安隐。永不退转的解脱知见在他们心中升起,此生乃是最后生,更无他生。
                          阐诠四圣谛法的《转法轮经》(13)是佛陀所讲第一经。年纪最大的陈如听罢此经,即证斯陀含果(14),在受到进一步指导后,其余四位也获证入流果。当大家听了阐述无我思想的《无我经》(15)后,五位都成就了圣人的最终理想——阿罗汉。

                           最初五弟子
                          五位知识渊博的出家弟子就这样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为佛陀的第一批弟子。他们分别是婆罗门种姓的憍陈如、跋堤、跋波、摩诃男和阿示说。
                          憍陈如就是净饭王曾召集来为太子命名的八婆罗门中最为年轻、最聪明者。其他四位是那些年大婆罗门的儿子。当佛陀努力求证佛道时,此五位循入森林,修习苦行,等待菩萨的到来。当他放弃了无益的自我折磨和严厉的苦行,谨慎地调养身体,以期重新获得失去的精力时,这五位讨他喜爱的苦行者,对他修行方法的改变大为失望,离他而去,来到鹿养苑。在他们离去不久,菩萨就成就了佛果。
                          憍陈如尊者成为第一个阿罗汉,在僧众中资格最老。五比丘中的阿示说劝化了大德舍利弗,佛陀大弟子之一。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1-11-2013 19:05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增支部》。第二品,第20页;英译《增支部》。第二品,第20页。
                           (2)此经是在伽团成立很长时后,由佛陀在沙瓦提城的祗陀园所讲。他要求跋闍跋提乔达弥把为他特别准备的袈裟供养僧团,以示对僧团的尊敬。
                           (3)《中部》。第一品,第二十六经,《罗摩经》。
                           (4)提婆陀是肉眼看不见的天人或地神。此一特别女性天人在前一生中与此商人世间亲属。有趣的是,佛陀的一生经常与非人类因素联系在一起。
                           (5)Sattu是一种烧烤的面粉,Madhu为蜜。这是古代印度长途旅行者的饭食。
                           (6)Catummaharajika-护法四天王。
                           (7)经文注疏说,佛陀把此四个钵合为一。
                           (8)皈依佛(Buddham   saranam gacchami),皈依法(Dhammam saranam   gac-chami),为二皈依。因为当时僧团还没有建立,他们没有礼颂皈依僧(Sangham saranam   gacchami)。一个人在理智上颂念此三皈依而成为佛教徒。
                           (9)《本生故事》注疏说,当这两位最初皈依者请求佛陀给予礼拜之物时,佛陀把一些头发赐给了他们。
                          有人认为,这些舍利被供养在仰光的斯维达纲塔中,这是缅甸佛教徒的骄傲和光荣。从远处看,此巨大的钟式塔好象一座金山。
                           (10)第一位教授菩萨无所有处禅法的宗教老师。
                           (11)第一位教授菩萨世间最高修证,即非想非非想处禅法的宗教老师。
                           (12)佛陀口诵此言,是因为他没有依靠他人觉悟。他在觉悟之前跟人学习过,但是没有人教授他觉悟之法。因此,说佛教是印度的自然产物是不正确的。
                           (13)《中部》。第一品,第二十六经,《罗摩经》,第171页。
                           (14)见第六章。
                           (15)意为入流。
                           (16)见第六章。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1-11-2013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六章 初转法轮

本帖最後由 亞特蘭提斯 於 21-11-2013 19:52 編輯

八支道中胜,四句谛中胜;
                    离欲法中胜,具眼人中胜。
                                       ——《法句经》

                           前绪
                          古印度因其著名的哲学家和宗教师而闻名于世。他们对人生以及人生目的有着各种不同观点和见解。《长部》中的《梵动经》讨论了佛陀时代流行的六十二派哲学思想。
                          与当时宗教信仰大相径庭的是顺世派的断灭论,叫做车婆克,以其创始人命名。
                          根据古印度的顺世派(1)(巴利语和梵语称之为--lokayata),人死之后,丢下他产生的一切能量,不再有任何存在。在他们看来,死亡是一切存在的终结,只有现在才是真实。“尽情地吃喝玩乐,死亡将降临每一个人身上。”这好象就是他们的思想体系。他们主张“宗教是愚昧的背,精神方面的病态。”“道德是一种欺骗,只有及时行乐才是真实。”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不相信一切善良、高贵、纯净和悲悯的东西。纵欲主义,自私自利,对庸俗意念的断然肯定等被认为是一种荣耀。人们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情欲和本能,因为这些全是人类的自然产物。”(2)
              另一种极端思想认为,解脱只能由严酷的苦修而达到。这完全是一种宗教思想,被当时享有盛名的宗教团体的苦行僧所信奉。在菩萨精进求证佛道时,侍奉他的五位行僧就曾紧紧地追随这一信仰。
                          由于这些思想理论,佛陀在觉悟之前,也曾修习过各种各样的苦行,以此来摧残折磨自己。经过六年的非凡拚搏,他终于认识到自我摧残的徒劳无益。后来,他改变了无法实现解脱的痛苦法门,修习中道。这样,他所喜好的弟子们对他失去了信心,离他而去。他们以为:苦行僧乔达摩不再修习苦行,变得奢侈起来了,重新过起舒服生活。
                          他们意想不到的突然离去对他来说是极为不利。因为他们曾照顾他的日常所需。但是,菩萨并没有气馁,他意志如铁,或许会因独处而感到高兴。他有一腔永不消退的高涨热情。他恢复精力后,坚持不懈,精进修习,直到觉悟,达到生命的目的。
                          在他得道两个月后的月圆日(Asalha--七月间),佛陀向早期曾侍奉过他的五比丘讲说了第一经。
                          《转法轮经》是佛陀所说第一经。此经常被引说为真理王国,正道王国,真话之轮等。根据其注疏,这里的法--Dhamma,指的是智慧和知识,cakka意为建造或建立,那么Dhammacakka就是建立和创建智慧。Dhanuna也可以被译成真理。cakka译为轮,那么Dhammacakkappavattana就是转动真理之轮,或创建真理之轮。
                          在这部极为重要的经典中,佛陀阐述了他的亲证,构思了他新思想精髓的中道法门。在此经的开始,他就劝告以苦行为生的五位僧众远离物欲享受和肉体折磨,因为此二边极端不能导致至乐和觉悟。前者阻碍了心智的发展,而后者则削弱了个人的智能。他批判了这两种思想,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认识到它们的无益。与此同时,他宣布了最为可行、理智、有益的法门,此法门独引众生走向圆满的清净和彻底的解脱。
                          佛陀在波那罗斯的鹿养苑讲说此经。
                          此五比丘曾紧随佛陀,深具慧根,静心聆听了此经。在此法会上,只有他们是人类众生。‘经典记载,无数天人梵天众等无形众生也利用此千载难逢的机缘,聆听了佛法。佛教徒相信,除此世界以外,存在着许许多多凡夫肉眼看不到,微妙众生居住的世界。所以,无数天人,梵天等很有可能参与了这一伟大盛事。但是,佛陀直接是对五比丘说法,此经主要是对他们讲的,这一点很清楚。
                          一开始,佛陀提醒他们注意避免两个极端,用佛陀自己的话说,就是“隐者(Pabbajitena)不应依据两个极端(Anta)”这句话的重点在于终极或极端(Anta)和出世者(Pabbajita)这两个概念上。
                          用佛陀自己的话说,一个极端就是长久地贪爱于感官物欲享受。此一极端低贱、粗鄙、庸俗、可耻无益。这不应被误解为佛陀希望他的弟子们不要享受生活的快乐,遁入森林。佛陀的思想远非如此狭隘。
                          无论沉溺于声色之人怎样感受,对于断除了情欲的思想家来说,任何肉体快乐都是短暂的,从来不会十全十美,其结果都会产生不愉快的反应。谈到世俗的快乐。佛陀说,财富的获取和财产的占有是在家居士的两大快乐源泉。但是,对于具有慧力的隐修者们来说,他们不会欣求这些瞬息流逝的快乐。.他们也许会把这些拒之门外。这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不可思议。普通人的快乐对隐修者来说是一种警觉,因为舍离才是他们的快乐。
                          另一个极端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折磨。非普通人可修习。佛陀说,这是一种无益的痛苦,谈不上高尚。不象第一种极端,这一极端没有被说成是低贱、庸俗、粗鄙。这里没有用这三个形容词来形容,这应该引起注意。。从传统习惯上讲,诚实的隐修者抛弃了色声快乐和执著,以苦修为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从生活疾苦中得到解脱。佛陀曾经实践过这种痛苦无益的修习i他指出这种修行毫无价值。因为,这只能徒增痛苦,而不是减少痛苦。
                          佛陀首先澄清了这些问题,排除了闻法者的邪见。当他们烦恼不安的头脑准备好接受新思想时,佛陀才给他们讲述了他对这两个极端的亲身体验。
                          如来认识到这两个极端的错误,故随行中道。此道是他新发现的。佛陀把这一新体系称之为中道。为了开导他的弟子,使他们领会他的教诲,佛陀讲说了此道的善益之处。不象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中道所产生的心智力量和般若智慧,使人如实知见事物。当观见了了分明,智力敏锐之时,人们看清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另外,与第一个刺激情欲的极端不同,此中道导引众生达到抑制贪欲,产生安隐,更能获证四圣果,了知四圣谙,最终达到涅槃。
                          何为中道?佛陀回答道:“中道即八圣道。”然后佛陀在此经中列出了八个组成部分。
                          正见是佛教的关键所在。为了清除众人的疑虑,指导他们行走正道,佛陀以正见为第一。正见即如实地知道自我,生起对无著、舍离、慈悲和无害的正确见解。这种思想分别对治自私、恶意、残忍。正确思惟引道正语、正业、正命。此三种圆满人生的道德,第六种是正精进,它涉及到内在恶业的消除和善道的发展。这种自我纯净最好由谨慎细微的反省来完成。为此,第七正念犹为重要。精进不息,再加上念念分明,产生第八正定或一心不乱,制于一处的心好似一面撩得光亮的镜子,一切事物清清楚楚,完整无缺地映现出来。
                          以此两个极端和他新发现的中道为本经的导言,佛陀详细地阐述了四圣谛。
                          谛(巴利语Sacca,梵语satya)意为如是,佛陀宣说了其教导的根本要旨——四谛。它与一切众生息息相关。因此,佛法是以众生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向内而非趋外。无论佛陀应世于否,此真话永存。佛陀向这个世界揭示了这些真理。它们不会也不可能因时而改变,因为他们是永恒的真理。佛陀没有依靠任何人来认识它们,正如他在经中所说:“对于这些以前从未听闻的法,我的知见、智慧、觉见和光明升起了。”这句话意义深远,它证实了佛陀新教导独树一帜。有人曾说,佛教是印度教的自然产物,这种说法是不公正的,虽然有些基本理论各自相通。
                          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ni,之所以称之为圣(3),这是因为它们是由远离情欲最为殊胜伟大的圣者发现的。
                          第一圣谛说的是苦(Dukkha),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巴利相应词而被译为苦和忧。作为一种感受,苦的意思为难以忍受。作为一种抽象的真理,苦(Duddha)意为可悲(du)和空(kha)(4)。整个世界以苦为根本,故为可恶,无实体,从而是空非有。所以,Dukkha为可恶的非有。
                          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圣者如实知见事物的本质。
                          就圣者而言,一切生命皆是痛苦。他发现,在此虚妄快乐欺骗人类的世界中,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物质上的快乐仅仅是一些贪欲的满足罢了。
                          万物皆有生,因而有老病,终至死亡,没有一人逃得出这四种苦因。意愿得不到满足也是苦。作为一种定规,一个人总不愿意同自己讨厌之人相处,也不愿意和自己喜欢之人分离。但是,个人的希望不总是能如愿以偿。偶尔有时,一个人不希望,或不贪爱之物会突然降临在他的身上。遇到意想不到的不愉快事件是一种痛苦,难以忍受,以致使软弱无知之人被迫自杀,好象这种行为就能解决问题似的。
                          真正的快乐是向内求,而不是由财富、权力、荣耀和征服来衡量的。如果说对这些世俗之物的占有是以暴力,或非正义的手段得到,或被错误地加以利用,或以执著的方式对待,它们将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一般来说,色声方面的享受是普通人最大而且仅有的快乐。毋庸置疑,人们在期待、渴望和回味这些变化无常的物质享受中得到快乐。但是,这些都是幻现、暂时的。根据佛陀的思想,不执著或超越物质快乐才是更大的喜乐。
                          简而言之,色身的组合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
                          贪(Tanha本意为渴)有三种,第一种是贪的最粗浅的形式,此乃对一切显而易见的色身的执著(Kamahnka),第二种是对有的执著(Bhavatanka),第三种是对无色界的执著(vjbhavatanka)。根据经典注疏,最后两种贪是色身常见论和断见论。第二种人被解释为对色界的执著,第三种是对无色界的执著。对色界或无色界的贪著被认为是一种束缚。
                          这种贪是潜伏在一切众生内部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是绝大多数众生痛苦的根源。无论是大贪还是小贪,都会引导众生再生于此娑婆世界,使人们执著于一切存在形式。
                          贪的粗形式在证得第二圣果时得以减弱,得第三果时被彻底根除。贪的细微形式在获得阿罗汉时被断除。  正确理解第一圣谛将导致贪的除灭。第二圣谛说的是一般人对外部根境的精神态度。
                          第三圣谛涉及到佛教信徒的最终目的——涅槃,即苦的终结。涅槃可望在此生中通过断除一切形式的贪欲而获得。放弃对外部世界的所有执著,人们可以由心智之慧眼理解涅槃。
                          苦谛依所谓的众生或其生命的各个方面而建立。我们必须谨慎的加以认识、分析和检验。这种检验过程会引导人们如实地了知自己。
                          此痛苦的因就是贪爱和执著,此为第二圣谛。
                          法句经说:从贪生忧,从爱生怖,离欲无忧,更无恐怖。(216)
              佛说贪爱引发再生(Ponobhvika)。此巴利语非常值得注意,因为有些学者宣称佛陀没有讲授轮回之法。此第二圣谛间接地谈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存在。
                          第三圣谛必须通过修习八正道而获得。此乃无上正道,是通往涅槃的唯一捷径。这就是第四圣谛。
                          佛陀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四圣谛,以强劲,富有力量的语言结束了本经。
                           “诸比丘。在此三个方面,我以十二种形式如理知见此四圣谛绝对真实。在我未曾真正明了之前,我没有认为我已获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a--sammasambodhi)。”
               “当我对此四圣谛绝对真实如理如量真正明了之后,我知道我已获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a--sammasambodhi)。”
               “当知识和觉悟生起后,我的解脱无可动摇,此生乃是最后生,今后更无他生。”
              佛陀刚讲完此经,五比丘中最年长的憍陈如当下了悟佛法,获得了第一圣果,觉悟到有生必有死(Yam   kinvi samudaya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dhammam.)。
                          当佛陀演说此《转法轮经》时,众地神欢呼道:佛陀世尊在波罗捺斯城附近的鹿养苑宣说了无上妙法,此世间一切苦行僧、出家人、天人、魔王或梵天都无能讲说。
                          一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其他天界的天人和梵天大众都同时随喜欢呼。
                          突然.一束豪光、远胜于天人的灵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众生带来了无限的安乐和幸福。

                           《转法轮经》(5)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捺斯城(6)近郊的鹿养苑,世尊白五比丘言:
                          诸比丘,出家人应避两边(anta):
                           1.沉缅于色声享受,此为卑贱,低下,庸俗,无益。
                           2.执迷于自我折磨,此为痛苦,荒唐无益。
                          抛弃此两个极端,如来(7)了悟中道(Majjiapatipada),增长知见(cakkhu),趋向安乐(8)(vupasamaya),智慧(9)(abhinnaya),菩提(10)(sambodhaya)和涅槃。
                          诸比丘,何为如来所悟增长知见,趋向安乐,觉悟,菩提和涅槃之中道?
                          如来所悟中道为八正道,即正见(sammaditthi),正思维(sam-masamkappa),正语(sammavaca),正业(sammakammanta),正命(sammaajiva),正精进(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正定(sammasamadhi)。(佛陀继续说道)
                          诸比丘,此是苦谛(dukkha-ariya-sacca)。
                          生为苦,老为苦,病为苦,死为苦,怨憎会为苦,爱别离为苦,求不得为苦,总之,此五蕴之聚(11)即是苦。
                          诸比丘,此是集谛(dukkha-samudaya-ariya-sacca)。
                          轮回(ponobhavika)之因即是贪,以情欲执著彼此,贪执感官享受(kamatanha),贪执有生(bhavatanha),贪执无生(vibhavatanha)。
                          诸比丘,此是灭谛(dukkha-nirodha-ariya-sacca)。
                          彻底远离断除贪欲,舍离,由此得到解脱,无有任何执著。
                          诸比丘,此是道谛(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ariya-sacca)。
                          此乃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此是苦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我应知。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我已知。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2.此是集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此是苦之因,我应断。
                          此是苦之因,我应断。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此是苦之因,我已断。
                          此是苦之因,我已断。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3.此是灭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灭,我应证。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灭,我已证。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4.此是道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道,我应修。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道,我已修。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佛陀在结束此经时说:)
               “诸比丘,于此三个方面(13),在我没有真正以此十二种形式(14),明了四圣谛绝对真实如理之智之前,我没有于此世间,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中,宣称我已证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   (Anuttara   sammasambodhi)。
                           “诸比丘,于此三个方面,我以十二种形式,真正明了四圣谛绝对真实如理智慧之后,我即向世间,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等,宣称我已证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a   sammasambodhi)。
                           “我生起知见和智观(nanaddassana),得不可退转的解脱(15)。这是我最后一生,今后更无他生。”
              世尊如是讲说了此经,欢喜雀跃的比丘们欢呼赞叹世尊之语。
                          听着如此精辟阐述的佛法,憍陈如尊者即得清净无染的法眼(Dhammacakkhu)(16),觉悟了缘生缘灭之理。(17)
              当佛陀讲说此《转法轮经》时,众地神高声欢呼:“此微妙甚深之法非梵志、天人、魔王、乃至梵天所能说,今由世尊于波罗捺斯的鹿养苑开说。”
              听到这一消息,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以及色究竟天,一切天人同时发出了喜悦的赞叹之声。
                          此时此刻,欢呼声即时传遍了整个梵天世界,于此同时,三千大千世界震动不止。
                          一道豪光,远胜于天人之光照亮了大千世界。世尊说道:“朋友,憍陈如,你确实明白了,朋友,憍陈如,你真正明白了。”
              因此,憍陈如尊者被称为阿若憍陈如。
                          《转法轮经》的一点醒思:
                           1,佛教建筑于自我体验,因此是理智的,而非玄学。
                           2,佛陀抛弃了一切权威,开发了自己的中道学说。
                           3,佛教是生活之道,是生活方式。
                           4,佛教的关键在于理性的悟解。
                           5.盲目的信仰被丢在一边。
                           6,强调了修证的重要性,而非信仰和教条。只有信仰和教条不能使众生得以解脱。
                           7.在《吠陀》经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祭祀与佛教毫无关系。
                           8.没有授予恩典的神祗。
                           9.没有联系人神的僧侣阶层。
                           10.戒定慧是达到涅槃的必经途径。
                           11.佛教的基础是可以被实践证实的四圣谛。
                           12.四谛与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佛教与人具共同轴心,且是以内心为主。
                           13.佛陀独自觉悟了四谛,以他自己的话,就是:此法闻所未闻。
                           14.作为真理,四谛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15.第一苦谛涉及了自我,或自体的构成,以及生命中不同阶段。人们应对此加以分析检验和考证,这种实践将给人带来对自己的正确理解。
                           16.对第一谛理性的认识将铲除苦因。此第二谛谈到一般众生对感官外部事物的心理态度。
                           17.第二苦谛所关心的是潜伏在我们众生内心的强大能量。
                           18.这种看不见的强大,不可抗拒的精神能量--贪是生命之苦的根源。
                           19.第二谛间接地谈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20.佛陀承认了生死轮回的存在。
                           21.业力学说,逻辑推理因此而得以暗示。
                           22.虽然第三灭谛以个人为基础,但是,不同于第一二俗谛(lokiya),它是超越逻辑、世间的如实谛(lokattara)。
                           23.第三谛则完全是自己觉悟,它是由精神之眼观见之法。
                           24.此谛由彻底的舍离而得。不但放弃外部世界,也无著于内心世界。
                           25.完全断除了执著就是第三谛的获证。但应注意,第三谛不是仅仅消灭了这种力量。不然的话,这将和断灭无异。涅槃必须由断除束缚众生于此世间的力量而获得。
                           26.应该明白,涅槃非可造,而是获证,可以在此一生中证得。这样,虽然轮回之说为佛教一主要教法。但是,佛教的目的不依盼来世。
                           27.第三谛须修习第四谛而获得。
                           28.要消除这一强大的力量,八种具有威力的法门必须得到充分的开发。
                           29.所有此八法皆为心法。
                           30.八种强大的善心法集中起来击破一个人潜在的恶法。
                           31.究竟清净,从轮回中得到彻底的解脱,远离一切情欲和非死(amata)等,都是此无上涅槃的随喜功用。
                           32.这种解脱为圆满或为绝对纯净?后者更为确切。
                           33.在此每一种情形之下,有人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得以圆满?谁得以净化?在佛教中,无有众生,亦无恒久实体,但有意识的川流不息。
                          更准确地说,由消除烦恼不净,此迁流不息的意识得以纯净。

                           第二经
                          《无我经》(18):
                          一时世尊于波罗捺斯城近郊鹿养苑。其时世尊语五比丘言:诸比丘。
                           “世尊。”众比丘答道。
                          故世尊如是说:
                           “诸比丘,此身(rupa)无我(anatta),若此身为我(19),则此身不应受苦。‘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此种可能亦应存在。但是由于此身非我、故受苦,无有‘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这种可能的存在。(20)
               “同样的,受(vedana),想(sanna),行(samkhara),识(vinnana)亦无我。”(21)
               “诸比丘,此身常或非常?”
               “非常(anlcca),世尊。”
               “无常为乐为苦?”
               “是苦(dukkha),世尊。”
               “以此无常,痛苦,短暂之法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之说正确否?”(22)
               “当然不正确,世尊。”
               “同样的,诸比丘,受,想,行,识亦为无常和痛苦。以此无常,痛苦,短暂之法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恰当否?”
               “当然不恰当,世尊。”
               “那么,诸比丘,汝应正智了知一切身之本性,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内外,粗细,高低,远近:此非我所(m’   etam-mama),此非我(n’eso’ham-asmi),此非神我(na me so   atta)。“汝应正智了知一切受想行识之本质,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内外,粗细,高低,远近:此非我所(n’ etam mama),此非我(n’ eso’ham   asmi),此非神我(na me so   atta)。”
               “一切多闻圣弟子如是厌离色受想行识,远离恶业,以无著而获解脱,尔后知见生起:我证解脱,明了轮回终止,以梵行为住,所作皆办,更无此界。”
              世尊说此经己,众比丘欢喜雀跃,赞叹佛说。
                          佛陀说此法已,五比丘业从烦恼中获得自在,无有执著。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1-11-2013 19:09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我们应该澄清对顺世派(Lokayata)这一术语的普遍错误理解。此词在巴利语中(《长部》,第一品,第二经;《增支部》,第一品,第163,166;《律藏》。第二品,139;《经集》。第105页等),它是正统婆罗门的学科。这一词肯定被用来指与宇宙有关的理论学习。只不过在很晚之后出现的注疏中,它被用来指哲学唯物主义。K.N.贾雅堤拉克的《早期佛教的知识理论》(伦敦.1963,第46—57页),对此词提出了许多论证和辩论。
                           (2)s.罗达诃里湿努,《印度哲学》.(第二版,1929,纽约1941)。第一卷,第281—282。(罗达库湿努此文的所有资料没有一个早于公元八世纪。编者按)二、后一种翻译是从词源学上讲,此经名的原意。佛教徒所说的‘法’,即指佛陀的教导和说教(当自然是指真理而言),或指事相,或为经历因素。
                           (3)阿利雅(Ariya,梵语Arya),是公元两千年前中期移居到印度次大陆之人的自称。由于词语外延的扩大,后来,此词具有高尚、正直之意,从而失去族成员的原始意思。
                           (4)这是对此概念形象化诠译的典型。它被注疏家用来作为一种有用的教育方法。这种解释没有原始词源的基础。
                           (5)《大品》,10页;《相应部》,第五品,第420页。
                           (6)现在的萨那。佛陀前生在此地以身喂养母鹿及其未生下来的小鹿。此地的现在名字是以菩萨前生名字,萨那迦那陀命名,意为保鹿者。
                           (7)原意“如是来”,或“如是去”当佛陀称呼他自己时,应用这一称号。
                           (8)战胜了情欲。
                           (9)即悟证四谛。
                           (10)即获证圣人的四道四果。
                           (11)Pancupadanakkhandha。根据佛教,每一个人由五蕴构成,即:色受想行识。这是组成个人的五种心理和物理蕴体。色法为力量和质量。意识是由心所行行构成,共有五十二种。其中受和想被单独分开讲,余下的五十皆统称为行。
                           (12)巴利语应是:应断集谛。不过,当然要断除是痛苦之因,而不是相此相关的真理。这些事实证明,这些经典是由再也不在日常生活中讲说同样语言之人保存下来的。
                           (13)它们是:对四圣谛的知见(saccanana);对四圣谛各个方面的知见(kic-canana);对每一真谛圆满成就的知见(katanana)。
                           (14)每一谛有三个方面。这样四谛就有十二种。
                           (15)这里指阿罗汉果(arahattaphala)。
                           (16)Dhammacakkhu-法眼意指三种未圆满圣道者,即入流果,一还果和不还果。憍陈如获证第一圣果,其他人在后来得第一圣果。
                           (17)Yam   kinci samudaya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dhammam。
                           (18)《大品》,第13页;《相应部》,第三品,第66页。
                           (19)由上帝创造,或从神我中派生出来的恒常不变实体。
                           (20)所谓的有情是由此五蕴构成。于此五蕴之外,再无有情可言。如果一人去除五蕴,不复有任何存在。灵魂既不存在其中任何一蕴,也不存在于五蕴共体,更不存在于五蕴之外。
                           (21)同上面一样,佛陀说明了每一有情的其它四蕴。佛陀对其他情每一构成有情之蕴体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里的翻译省略。
                           (22)由于贪欲(tanha),一个人错误地认为:此是我所。由于我慢(mana),有人认为:此是我。由于邪见,一有人认为:此是灵魂。这是三种错误的概念(mannana)。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1-11-2013 19: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7章 宣说佛法

诸佛应世乐,演说圣法乐;
                僧伽和合乐,共修持戒乐。
                                 ——《法句经》

                           耶舍及其朋友的出家
                          在波罗捺斯城,有一富家子弟,名叫耶舍,家财万贯,生活富裕。一天早上,他起床后看见侍女和舞女们丑态毕露,深觉世俗生活荒唐不净,厌恶之感油然而生。厌恶之极,整座宫殿式的房屋好似一座阴森可怕的停尸场,他意识到世俗生活的空洞,偷偷离家出走。他一边喊:“好苦恼,真压抑。”一边朝佛度五比丘后临时居住的鹿养苑走去。此事发生在佛陀讲说第一经,五比丘获得阿罗汉果后的第五天。
                          此时此刻,佛陀和平常一样,在一空旷之地来回踱步,看见他从远处跑了过来,就离开大道,坐在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座位上。耶舍走近止步不前,口中不住的喊着:我真苦恼,我真压抑。
                          佛陀随即说道:“耶舍,这里没有苦恼,这里没有压抑,过来吧,耶舍,坐下,我有清净解脱之法,你可领受。”
              被烦恼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耶舍听到佛陀如此鼓舞人心的妙语,欢喜无比,即刻脱掉金色拖鞋,来到佛前,恭敬行礼后,端坐一边。
                          佛陀开始为他说法,耶舍即时得第一圣果(sotapatti)。
                          首先,佛陀向他讲说了布施(dana),道德(sila),天道(sagga),五欲之过(kamadinava),舍离之乐(nekkhammanisamsa)等法。当佛陀了知他的意识已被净化,乐意接受更高圣法之时,即以四谛之法教授与他。
                          耶舍的母亲第一个发现儿子不见了,马上把此事告诉了她丈夫。富翁长者立刻派人骑马四出寻找。他自己则沿着鞋印,一路来到鹿养苑。佛陀看见他从远处跑来,便显示神通,以愿力不使他看见他的儿子。
                          富翁走近佛陀,躬身施礼,恭敬地询问佛陀是否看见了他儿子耶舍。
                           “请到这边来稍坐片刻,你将看到你儿子。”佛陀说道。
                          这一喜讯给他带来了无比的快乐。他过来坐下。佛陀即给他讲说佛法。他听闻之后,高兴万分,欢呼道:
                           “妙哉!妙哉!世尊,如同一人摆正了被颠倒之物,揭示了被隐藏之物,给迷途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灯,使有眼之人能见。同样的,世尊以方便权巧演说佛法。”
               “世尊,我今皈依佛法僧(1),愿世尊接受我为终身弟子。”
              耶舍在一边聆听了佛陀给他父亲所讲之经,当下得阿罗汉果。随后,佛陀隐去法力,使父子相见。富翁望着他的儿子,邀请佛陀及其弟子第二天到家受斋,佛陀默然无语地接受了他的邀请。
                          富翁走后,耶舍请求佛陀准许他出家(2)。
                           “善来比丘,善讲佛法,梵行为生,终结苦痛。”佛陀以此语,给他授了大戒(3)。
                          连耶舍在内,阿罗汉增至六位。
                          佛陀应邀,同六名弟子一道,前来富翁家应供。
                          耶舍尊者的母亲和他的前妻聆听佛法后,即得初果,成为最初两个女弟子。(4)
              耶舍尊者有四个名高望重的朋友。他们分别是维摩罗,普那说,须跋获,歌瓦婆提。当他们听说好友耶舍剃除了须发,披上黄色袈裟,过着出家人的生活,他们也来到耶舍住处,希望同他一样出家。耶舍把他们引见给佛陀。听讲佛法后,他们即证阿罗汉果。
                          耶舍尊者另有50名要好朋友,分别出生于各地的贵族家庭。他们也都接受了佛法,加入僧团,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大彻大悟之后,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阿罗汉的数目就增加到60名,他们都来自有钱有势的名门望族。

                           真理的最初传播者
                          在很短的时间内,佛陀就使60名弟子觉悟佛法。因此,他决定把他们作为真理的使者,平等无碍地向一切众生宣讲他的教法。在派送他们到四面八方弘法时,佛陀这样告诫他们:(5)
               “诸比丘,我已从世间或出世间的桎梏中得到了解脱,你们也从世间或出世间的束缚中得到了解脱。诸比丘,去吧,为了大众的善益和福祉,出于对世界的慈悲,为了人天(6)的善益和福祉。诸比丘,不要两人同去,在事理方面,传授善于始、善于中,善于末的佛法,宣扬梵行。(7)”
               “有一些众生,眼中只有一点点尘土,他们闻法后,灰尘将散落。明了佛法。”
               “诸比丘,为了宣说佛法,我也将前往优楼频螺。”
               “高举圣者大旗!你们这些所作已办者,为了其他大众的利益,宣说无上佛法。”
              作为一位宗教导师,佛陀第一个派送其出家并觉悟了的弟子们,悲悯众生,传播教法。这些最初的弘法者们没有固定的住处,独行独往,身无分文。他们被期待着云游各地,讲说无上圣法,除了遮身的袈裟和乞食的饭钵之外,他们一无所有。因为地区广阔,而弘法者相对很少,佛陀劝告他们单独从事弘法事业。因为他们都是已从色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阿罗汉,其主要而且是唯一的目的就是教授佛法,宣扬梵行。他们已是达到生命目的的阿罗汉,他们的神圣职责就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提高人类的道德修养。物质生活虽很重要,但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

                           僧团的建立
                          当时,世上只有60位阿罗汉。以这些清修梵修者为核心,佛陀以“民主为体制,共和为分配原则”建立了出家僧团。在僧团成立之初,其成员来自社会最上层,都是博学多闻,大富大贵之人。但是,僧团大门对一切有缘人敞开,不管其种姓、等级和地位如何。四种姓中的年轻人或老人自由地加入僧团,就象兄弟一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没有任何岐视和分别。这种一直持续到现在的高贵比丘僧团,是世界上最大古老,具有历史意义的独身组织。(8)
              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出家,以梵行生。作为在家居士,他们也能如法生活,而证圣果。耶舍尊者的父母和他的前妻是佛陀在家弟子中最为著名者,他们三人在精神修证上都有很高深的造诣,足以证得第一圣果。
                          在此作为真理使者的60位大阿罗汉帮助之下,佛陀决定弘扬无上圣法,向那些乐闻佛法之人宣说。

                           三十位年轻人的皈依
                          佛陀随自己所愿,在波罗捺斯的鹿养苑住了一段时间后,起身前往优楼频螺。途中,他在树林的一棵树下休息。
                          就在这时,三十位快乐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妻子,来到这座小树林里游玩。他们中间有一个人没有妻子,他就找来一个妓女。当大家寻欢作乐之时,这位妓女拿着他们的贵重东西,悄悄的溜走了。年轻人在树林里四处追寻。当他们看见佛陀时,就过来问他是否看见一个女人路过此地。
                           “年轻人,你们以为哪一个更好,是寻找女人,还是寻找自己(9)?”佛陀问道。
                           “世尊,寻找自己更好。”年青人答道。
                           “那么,你们坐下,我有圣法,你等可聆听。”佛陀说。
                           “世尊,太好了!”他们一边答应着,一边恭敬地向佛陀行礼,满怀期望地坐在一旁。
                          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佛法,便得法眼通(dhammacakkhu)。此后,他们加入了僧团,接受大戒。

                           迦叶三兄弟的皈依
                          佛陀一路行化,来到优楼频螺。这里居住着三位从事祭火的苦修兄弟,他们是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兄弟三人分处三地,各有500、300和200名弟子。年纪最长者顽固执迷自己的精神修证,错误地以为自己是阿罗汉,以此来教化众人。佛陀来到他居住之地,征得他的许可后,便在毒蛇栖息的事火房里过夜。佛陀显示神通,征服了蛇王。此事使优楼频螺大为高兴,邀请佛陀作为自己的客人住下。在以后的几次事件中,佛陀迫不得已,曾多次化现神通,劝化此苦修者,但是,他仍然执著于他的信条,认为自己是阿罗汉,不承认佛陀是阿罗汉。直到最后,佛陀才使他信服。随即,他同其弟子们一道,加入僧团,得以受戒。他的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弟子也跟着他一同出家。这样,在迦叶三兄弟及其一千弟子的陪同下,佛陀来到离优楼频螺不远的伽耶舍闍,在那里,他讲了《一切燃烧经》(Adittapariyaya   Sutta)。听完此经后,他们全都得阿罗汉果。
                          《一切燃烧经》(10):
                          诸比丘,一切在燃烧。诸比丘,何为一切在燃烧? 
                          眼在燃烧,色在燃烧,眼识在燃烧,触在燃烧,从眼而生起的苦乐,或非苦非乐的感受亦在燃烧。因何而燃烧?我说此由贪、嗔、痴、生、老、死、忧悲、苦恼,点着而燃烧。
                           “诸比丘,如此意想:多闻圣弟子厌恶色、眼、眼识、触,一切由眼而生的苦乐,或非苦非乐等感受;厌离耳或声,鼻或香,舌或味,身或触,意或法,意识,意,以及从心而生的一切苦乐,非苦非乐之受,由厌恶而远离,由远离而解脱,因此而悟轮回已尽,梵行为住,所作皆办,更无此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断除一切烦恼,共证阿罗汉果。 

                           大弟子舍利弗和目键莲的皈依
                          离王舍城不远处,有一村寨叫优婆提(Upatissa),也叫那律柯(Nalaka)。村里住着一绝顶聪明的年轻人,名叫舍利弗。
                          因为他属于村里的统治家族,所以有人也叫他优婆提。
                          虽然他从小就受到婆罗门的薰陶,但是他广阔的人生观和成熟的智慧迫使他放弃了世传的宗教,从而接受了更具忍让和科学哲理的佛法。他的兄弟姐妹们都以他的善行为榜样。但是,他的父亲瓦干陀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婆罗门教信徒,他的母亲曾因他信奉佛教而大为不快。但在舍利弗临圆寂前,他劝说其母皈依了佛教。
                          优婆提从小在荣华富贵中长大。他与诃利陀,又名目键莲结为生死之交。他俩在遥远的过去世就是亲密好友。有一天,当他们游乐于山顶庙会时,他们意识到五欲之乐是何等的虚幻和短暂,当时他们就决定离开世俗生活,寻求解脱之道,远行各地,寻找安隐。
                          这两位探求者首先找到娑贾耶。并跟他出家。他有众多的追随者。不久获得了老师传授的一点点知识,但此种教理不能使他们满足,因为他们无法发现解除危害人类病苦的全能药方,因此就离他而去,往返于各地寻找安乐。最后,他们回到自己的村庄。两人约好,无论其中哪一位先发现了真道,都要告知对方。
                          当时,佛陀派送了最初60位弟子,向世界宣说圣法,而他自己来到优频螺。阿示说,最初五比丘之一,也朝王舍城走来。
                          这时,求法者的善业发生了功用。如同长了悲悯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精神修证,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优婆提漫游于王舍城大街时,他遇到了阿示说。他高贵的相貌,神圣的威仪一下子把优婆提吸引住了。只见他双眼低垂,目视前方一掣之地,安祥的脸,勾划出他内在深沉的寂静,举止泰然,整洁的袈裟井然于身,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他迈着快慢得体的步子,挨家逐户接受慈善之人放在钵里的简单饭菜。优婆提想:“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象他这样的修行僧,他一定是阿罗汉,或是一位正在修习阿罗汉之道的圣人。我现在就前去问一问:是因为谁的缘故而使你出家?谁是你的老师?你随何人之法修行?”
              但是优婆提还是克制住自己,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想,这样做将会打扰他安祥无声的乞食之行。
                          阿罗汉阿示说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一点饭食后,正在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吃饭。优婆提高兴地利用这一机缘,把自己的凳子让给他坐下,又从自己的水瓶里倒出水供养他,如同学生对老师履行应尽的义务。然后,他愉快地向他打了招呼,恭恭敬敬地问:
                           “尊敬的先生,你的五官如此的安祥寂静,肤色是如此的纯洁光亮,是因为谁的缘故而使你出家?谁是你的老师?你在何人的法教之下修行?”
              象所有伟人一样,谦虚的阿罗汉阿示说谨慎地回答说:“我才刚刚出家不久,兄弟,我不能详细地向你讲述佛法。”
               “尊敬的先生,我是优婆提。你可根据你的能力,说多少都行以各种形式来理解就是我的事了。”
               “多少说一点,”优婆提继续说道,“只要告诉我主要精神,我只要精要部分,一大堆陈词烂调无多大用处。”
              阿示说尊者即说四偈,圆融地总结了佛陀的奥妙哲理,即因果之律: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ye   dhamma hetuppabhava,tesam hetum tathagato aha.
               tesam ca yo nirodho evam   vadi   mahasammano.
              虽然阿示说只是简单地解说了如此高深的佛法,但是,优婆提足以从此觉悟,而彻底理解佛法。他只需要一点点提示就能悟道。阿示说尊者对他所行之道给予了善巧指导。所以当他听到第一二偈时,即得了第一圣果。
                          毫无疑问,刚刚皈依的优婆提肯定会感到,他无法用语音来对尊贵老师传授佛法表示由衷的感激,只好对其圆融讲解真理的能力表达了深厚的谢意。随后,了解到有关佛陀之事,便告别而去。
                          因为他是从阿示说处听闻佛法,后来,优婆提对他的老师极为恭敬,只要一听说其老师在那个方向,他就会朝那个方向双手合十,以示尊敬。当他躺下来休息时,他也会把头朝着那个方向。
                          根据他们所约,优婆提回来后,即把这一喜讯告诉了他的伙伴诃利陀。和他朋友一样,诃利陀听完全部偈子后,也豁然觉悟,得第一圣果。成功地寻找到安乐后的喜悦,使他们非常兴奋。出于应尽的义务,他们前去见了婆贾那老师,希望他也能接受奉行新的教法。他们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但是,婆贾那的一大批弟子都愿意参加他们的行列。因此,在众人的陪同下,优婆提和柯贾那来到优楼频螺的寺院,拜见他们的伟大的导师。
                          佛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接受他们加入僧团,说:“善来比丘”(Etha-Bhikkhave)。
                          半个月之后,舍利弗尊者聆听了佛陀给苦行僧底歌那克讲解《受覆经》,当下证阿罗汉果。当天晚上,佛陀召集弟子们来到自己身边,宣布舍利弗和在一个星期之前证阿罗汉果的目键莲尊者为僧团中两大弟子。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21-11-2013 19:26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僧伽,原意为聚合,或众多。是为佛教比丘组织。(编者)
                           (2)跋般迦(Pabbajja),意为出家,或舍弃。这是仅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加入僧团。
                           (3)在早期,佛陀口诵此语而授以比丘戒(Upasampada-意为增补更高道德)。见第十四章。
                           (4)近事男(优婆塞),近事女(优婆夷),护持三宝者。它们是佛陀的在家里的男女弟子。一旦皈依三宝后,即刻成为近事男,或近事女。皈依三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5)《大品》。第19,20页。
                           (6)Deva-提婆,意指天人。
                           (7)巴利语Brahmacariya-梵行与天人或梵天无关。它被用来指高尚,或圣洁,(梵文-Brahmacarya一般意为独生生活之人)。
                           (8)耆那教声称自己也同样古老,但在孔雀王朝时因分裂为二,现仍然存在于印度。因为他们的经典依然存在,他们把这一事件的日期推迟。(编者按)
                           (9)寻找自己。此短句非常有意义。Attanam是Atta(我)的受格。在这里,佛陀说的并不是一些学者试图说明的任何灵魂或精灵。佛陀在他的第二经典中明确否认了灵魂的存在,又怎么会在这里承认它的存在呢?佛陀在这句话中的真实意思为:寻找你们自己,或向内寻求。
                           (10)《大品》,第34页。对以前曾经从事火祭祈的大众来说,这种比喻十分恰如其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7-4-2024 10:02 , Processed in 0.14792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