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樓主: 大自然

轉貼:覺悟之路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複製鏈接]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6-12-2013 19:15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罗斯·戴维斯教授在《佛教的本生故事》中写道(xxxiv):“有一个宗教罗曼史,名叫巴拉姆(Barlaam)和乔斯福(Joasaph)”。一个印度王子接受巴拉姆的劝化而成为隐修者。读者将惊奇地发现,这一历史来自于佛教,乔斯福福就是称呼改了的佛陀。乔斯福一词就是菩提萨埵的滥用。乔斯福用阿拉伯写成则为扬达沙陀(Yudasatf),这是由于阿拉伯语字Y同B的混淆,它应是菩提萨埵。《宗教和伦理百科全书》,第七卷,第567页。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6-12-2013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四十一章 十波罗蜜

善修波罗蜜,自利又利他,
                 解脱道上人,涅槃城中生。
                                       ——那烂陀

                          出世善法有十,在巴利语中叫波罗蜜(parami)(1)。为了求证无上菩提,每一位菩萨都修习此十波罗蜜,它们是:布施(dana),善德(sila),出离(nekkhamma),智慧(panna),精进(viriya),忍辱(khanti),诚实(sacca),决意(adhitthana),慈爱(metta),平等(upekkha)。
                          根据《行赞》注疏,波罗蜜是善德,应以悲心修习,以理智为指导,不受自私动机的影响,不被邪见和一切我慢之心染污。
                          菩萨的行为完全受悲悯一切众生之心的驱使,绝对的无私。他的慈爱是如此的无限无量,他的悲悯是如此的博大宽广,以至在无数生死之中,不懈地为众生解除痛苦,给贫穷和低贱者带来殊胜尊荣,尽心尽力帮助需求者。
                          当他不幸的兄弟姐妹们仍然惨遭痛苦时,他从不希求自我享受。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他将毫不犹豫地放弃他最为珍惜的财富,乃至自己的生命。这在《虎本生故事》中得到充分的说明。
                          为了一切有情的幸福和安乐,菩萨总是在理智的指导,以满腔的悲悯精进行化。他丰富地具备了圆满成就一切身心行为的根本品质,并把这些品质用来服务整个世界。
                          菩萨度化他人不是基于贪求权力和世间财富。他知道,并且也这样做了,名利不用寻找,应得之人自然可得,为什么要追名逐利?
              他完全以利他为出发点,在其公正平等的度化活动中没有丝毫的自私之心。
                          《法句经》说:“僧与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无论大小,皆可由我作。愚人作此想,增长贪与慢。”这种狭溢和自私的追求从不进入菩萨之心。

                           布施
                          布施为第一波罗蜜,它给予布施者双重功德,去除自私不善之想,发展了纯洁无我之心。“这对布施者和被布施者都是一种祈福”。
                          菩萨不斤斤计较接受者是否真实,因为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修习布施。他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潜伏在自己内心的贪欲。度化的快乐,由此而获得的幸福,以及痛苦的解除是布施本具的另外一些功德。
                          他以无上的布施之心慈爱一切,平等无有分别。但是,在布施中,他以理智而加以审视。例如,如果一个醉汉要想得到他的帮助,而且他肯定这个醉汉将要滥用他的布施,菩萨将毫不犹豫地拒绝这样的要求,因为这种颠倒是非的布施不会构成波罗蜜。
                          如果有人出于正当的动机寻求他的帮助,他将会直接了当地对提供这样的机缘表示深沉的感激,并且自愿地,谦卑地给予各方面的帮助,而不是虚张声势地表示一下他的尊严,做一些虚假的自我标榜。出于对自己的信誉,他从不使这种帮助的要求落空,也不会把受到帮助的众生看成是他的负债者。他关心的只是善行,从不考虑此善行中可能产生的一切。他不奢望得到任何回报,甚至不指望由此而提高名声。
                          虽然说菩萨总是乐意帮助他人,但是很少,如果有的话,卑屈地自己要求他人的帮助。《梵授本生故事》中(323)讲述了菩萨曾在一国王的花园中修习梵行,国王每天都要到花园来看望他,照应他的一切生活所需。但是,他十二年如一日,从未请求国王布施一双草鞋,或一把树叶雨伞,尽管它们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当国王问及到他这种怪异,但又是谦谨的态度时,他回答说:
                           “大王,乞求之人易生悲,拒绝之人亦将生悲。”
              他慷慨布施,不分种姓、信仰和肤色,自己从不获取任何回报,究竞喜悦是他的心性,正如诗人爱德华一戴尔所想:“有人很富有,但仍然贪求,我一无所有,但也不求,他们虽有,但很贫穷,我虽无宝藏,但很富有。”
              在《堪诃本生故事》本生故事(440)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帝深深地被菩萨的完美善德感动,来到他的跟前,问他有何要求,并答应给予。由于天帝的友善要求,他表示了如下心愿:
                           1.愿我对我的亲邻没有恶意和嗔恨。
                           2.愿我不贪求他们财富。
                           3.愿我不对他人怀有情欲之情。
                           4.愿我具有离舍之平等。
                          这大大出于天帝的意料,虽然对如此表现出来的淡泊充满了赞赏,天帝又一次请求他选择另外一个愿望。他回答道:“无论我栖住森林,还是独居一处,没有病苦忧乱我的安祥,或分散我的禅悦。”
              一听到这些,天帝想:“聪明的堪诃在选择愿望之时,不计与食物有关之事,他所挑选的一切,都与梵行有关。”
              天帝又一次说:“再选一个。”
              菩萨回答道:
                           “天帝,世间之主,愿你答应:
                          无有任何众生,于任何地方因我而受伤害, 无论于身体,或是于心灵。   天帝,这就是我的祈愿。”
              菩萨如此修习布施功德,不仅愿意施舍财富和其它珍宝,即使是他的王国、手足,乃至他的妻儿都可以放弃,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这样的牺牲能给人类带来利益。
                          在《须大舒本生故事》中,当王子须大舒刚刚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时,他就真诚地想:“如果有人需要我的心,我将剖开我的胸膛,扯下我的心脏,交给他;如果有人想要我的眼睛,我会将它们掏出,交给他;如果有人要我的肉体,我将割下他们所需的那一块。”
              《虎本生故事》诩诩如生地描写了菩萨,为了他人的利益和快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本生鬘》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当菩萨在一弟子陪同下,穿过一座森林时,他看见一只母虎和三只小虎崽由于饥饿而频临死亡。在悲悯之心的驱使下,他让弟子四处寻找喂养它们的食物。这只不过是借故支走他,他自己默默想道:
                           “我为什么要从其它众生之身获取肉食,我的整个身体不是现成的吗?再说,是否能找到其它肉食也要靠运气,更何况我也失去了行菩萨道的机缘。”
               “这一肮脏的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智者乐于把它奉献给利益他人的事业。有两件事使人顾及不了他人的痛苦,即执著于自己的快乐和缺乏帮助他人的能力。但是,当别人受苦,而我又有力量帮助他时,我无法快乐。因此,我为什么要冷漠对待此事?”
               “从这个悬崖上跳下去,我将牺牲这一痛苦的身体,喂养母虎,以此来阻止它吃掉其幼子,从而把这些虎崽从它们母亲口中挽救出来。”
               “另外,我亦可如此为那些希望利益世界之人树立一个榜样,给弱者以勇气,使那些明白布施意义之人充满喜悦,启迪善德之人。再说,我曾经希望能有利益众生的机缘,奉献自己的手足。我现在获得了这样的因缘,愿我不久成就无上菩提。”
              这样想着,他纵身跳下悬崖,为了那些无助众生的福益,他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尼泊尔有这样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伤感的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虔诚而又强大的国王,名叫摩柯罗陀。他生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摩柯波罗尸多,摩柯提婆,摩柯萨埵,个个都十分善良、孝顺。
                          一天夜里,明月当空,国王在众王子以及随从的陪同下,来到森林花园里观赏风光。年轻的王子们被花草树木的迷人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惭惭地走向密林深处。
                          侍从们发现王子们不见了,随即回报国王。国王当下命令大臣们前往寻找,自己则回到宫殿。
                          三位王子在森林中漫游,来到一座山顶。这时,大王子发现了一只将要饿死的母虎和它的五只幼崽。母虎自生下虎崽后,七天没有吃到任何东西。幼虎爬到母亲身边,试图吃奶,但是它没有奶水可以给它们充饥。很明显,母虎饥饿难忍,眼看着就要本能地吞食自己的幼子。
                          大王子第一个看到了这一悲惨的场面。他指着老虎对大家:
                           “看着这可怜的景象,兄弟,那只饿慌了的母虎就要吃下它的幼崽。这是多么的不幸啊!”
               “大哥,他们通常吃些什么?”摩柯萨埵问道。
                           “血和肉是老虎和狮子的主要食物。”摩柯波罗奢陀作了回答。
                           “母虎看起来十分虚弱。很明显,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如果一个人为此而舍去自己的生命,这将是多么的高尚啊!”
               “但是谁又愿意作出如此伟大的牺牲呢?”摩柯提婆评论道。
                           “可以肯定,没有任何人心甘情愿地这样做。”摩柯波罗奢陀说。
                           “我智慧浅薄,象我们这种愚昧众生不可能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或许一些广大慈悲的无私者将会自愿这样做。”摩柯萨埵仁慈地说道。
                          他们如此讨论了一番,然后望了一眼绝望的母虎,走开了。
                          摩柯萨埵这样想:
                           “为了此将要饿死的母虎,我必须抛弃这无常之躯。此身肮脏不堪,深受老死之苦。人们可以在身上涂上香料,精心打扮,但不久它就会发臭而消失。”
              如此思惟,他让他的两个哥哥先走一步,借故有事要再次回到森林。
                          他按照原路,回到母虎躺着的地方。把身上的服装和首饰解下挂在树上,又一次想道:
                           “我必须利益一切众生,把悲悯施予一切众生,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之人,这是我们最神圣的责任。我要舍去这一不净之身,以此救度母虎和它的五个小崽,由此功德之举,愿我速证无上正等正觉,从生死之海中度化一切有情!愿每一众生快乐幸福!”
              在无限慈悲的驱使下,在无私奉献精神的启迪下,他无畏地跳下悬崖,掉在母虎身边。
                          但是,他掉下后,并没有立即死去。母虎虽然嗜肉成性,但是对菩萨深感同情,甚至不愿动一动他的身体。
                          菩萨却不是这样认为,他想:“很明显。这只可怜的动物以至没有任何力气把我吃下去了。”
              因此,他四处寻找工具,拣回一根尖尖的毛竹,割开自己的脖子,即刻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饿极了的母虎贪婪的吸吮着鲜血,吞下一块块鲜肉,只留下一根根骨头。
                          据说,在菩萨献出身命时,大地震动,海水翻滚,天日无光,世界一片黑暗,天人齐喊“善哉”,般罗贾陀花如天雨般洒下。
                          两位哥哥被突然的地震惊呆了,他们一下子猜到他们的小弟一定是舍身饲虎了。
                           “摩柯萨埵肯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曾以仁慈的口吻说谈起这件事。”摩柯提婆说。二人赶紧跑回来一看,他们完全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他们看到的不是他们心爱的弟弟,而是一堆沾满鲜血的白骨,旁边的一棵树上,挂着他的衣服。
                          他们痛哭得死去活来。稍微清醒一点后,他们带着沉重的心情,赶回皇宫。
                          就在菩萨舍身饲虎的当天,王后做了一个恶梦。她梦见自己死了,牙齿掉落,身体痛苦不堪,犹如被利器戳穿。另外,她梦见一只老鹰突然俯身冲下,叼走了栖息在屋顶上三只美丽鸽子中的一只。
                          王后被吓得胆颤心惊,醒来之后,她才想起她的三个王子到森林中游玩未归。她马上来见国王,告诉他这一不祥之梦。
                          听说三个王子不见了,她请求国王马上派出使者前往寻找。
                          早先被派遣去寻找的大臣们回来了,带来三王子己死的悲惨消息。一听说此事,每一个人都按捺不住痛哭流涕。国王尽力安慰着王后,然后跨上大象,带着侍随,朝森林急奔而去,带回其他两个悲伤的儿子。
                          他们悲痛欲绝,无法言语。过了好一会,他们鼓足了勇气,向他们痛不欲生的母亲讲述了他们高贵弟弟的英勇事迹。
                          大家依次来到那里。一看到他们心爱儿子的根根白骨,沾满了鲜血,零零碎碎地四处皆是,国王和王后再也忍受不住,昏死过去。一婆罗门赶紧在他们身上脸上泼一些香水,使他们苏醒过来。
                          国王立即命令大臣们收集所有的头发、骨头和衣服,堆在一起,以作礼拜,令他们建造一金塔供奉这些遗物,然后痛苦地回到自己的宫殿。
                          后来这座塔被叫做嗡南无佛陀。
                          这本生故事结束时说,这一座塔现在叫做那无罗。
                          虽然两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是其中心点就是菩萨的无私奉献,至于菩萨是以王子或以苦行僧的身份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这并不重要。
                          正如在其它本生故事中一样,事情的缘起(nidana)也在这一故事中出现。但是,在此本生故事的结尾,没有对故事出现的人物加以认同。
                          与梵文本相比,尼泊尔本生故事明显地叙述详细,而尼泊尔本生故事的来源还不大清楚。
                          谈到菩萨修习布施,在《行藏论疏》这部重要的经典中出现了一段很有意义的记载。
                          在布施食物的同时,菩萨希望接受者获得长寿,美丽,幸福,力量,智慧,乃至最高涅槃之果。他给予饥渴者饮料,以使熄灭情感的贪欲;给予他们衣服,以便获得道德上的惭和愧;给予他们方便,以使修习神通;给予他们名声,以便品味道德的芳香;给予他们鲜花和香油,以使得到佛陀善德的尊荣;给予他们座位,以使成就觉悟;给予他们住处,希望自己成为世界的皈依处;给予他们光明,以使得到五眼,即:肉眼,慧眼,天眼,佛眼和知一切眼;给予他们相貌,以便具有佛陀的庄严;给予他们声悦,以使修习美妙的梵音;给予他美味,以使深受大众喜爱;给予他们亲切,以使获得佛陀妙相;给予他们医药,以使成就涅槃;解放奴隶,以使人们不再受情感的奴役;舍离自己的孩子,以使对一切众生施以父母之情;舍离自己的妻子,以使成为世界的主人;抛弃自己的国家,以使继承真理王国。
                          菩萨这些高尚的追求,除了表现出利益众生的美德之外,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努力不懈、平等公正地解救人类的品质。

                           善德
                          与菩萨这种不同凡俗的布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善德行为(sila)。巴利语sila意为戒。它是由人们应该奉行(caritta)或应该远离(varitta)之事构成。《善生童子经》详细地讲述了对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学生,老师,朋友,出家人,仆人等应尽的义务。
                          经中列举了一系列在家居士的义务,每一种有五:
                           1.子女应如此照顾好父母:①资助他们;②履行义务;③维护家系;④精进努力,堪受财产;⑤为去世亲人,广行供养。
                           2.得到子女如此照顾的父母应如此对待子女:①劝阻行恶;②奉劝行善;③授以技业;④婚配适当;⑤适时交予财产。
                           3.学生对老师应如此:①恭敬起立;②照顾起居;③注意听讲;④服侍左右;⑤恭敬受教。
                           4.得到学生如此照应的老师应如此对待学生:①以最善法训导;②授予自己已知善知识;③教以工艺和知识;④把他们介绍给朋友和同事;⑤确保他们的安全。
                           5.丈夫应如此对待妻子:①礼貌;②不轻视;③忠实;④给予权力;⑤赠以用品。
                           6.得到丈夫如此善待的妻子应如此对待丈夫:①井井有条地行使责任;②友好善待周围之人;③忠贞;④保护好丈夫的所得;⑤持家勤劳不懒惰。
                           7.年幼者应如此对待其朋友和相识:①慷慨;②言词善美;③促其行善;④平等;⑤真诚。
                           8.得到年幼者如此善待的朋友和相识应如是对待年幼者:①放逸时给予保护;②浪荡之时保护其财富;③害怕之时充当其避难所;④危险之时不予抛弃;⑤时时想到他是孩子。
                           9.主人应如此对待他的佣人和雇员:①量力给予工作;②给予饭食和工资;③生病时照顾他们;④给予佳肴;⑤适时予假。
                           10.得到主人如此善待的佣人和雇员应如此对待主人:①在主人之前早起;②在主人之后睡觉;③仅拿取给予之物;④尽心尽职;⑤传播主人之善名。
                           11.在家人应如此对待梵修者:①善行;②善语;③善意;④敞开大门迎接他们;⑤财物供养。
                           12.得到在家人如此善待的梵修者应如此对待在家人:①劝阻行恶;②奉告行善;③全心爱护;④讲授未闻之法,澄清已闻之法;⑤指出升天之道。
                          菩萨圆满所有这些家庭义务(carittasila),真正成为名副其实、品行兼优的谦谦君子。除了这些应做之事外,菩萨总是努力守持其它有关道德规范(varitta—sila),过着理想的佛教生活。
                          菩萨正确地知见事情的因果,自觉自愿地精进止恶行善。他总是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利益自己和他人,从不损害他人,无论是人还是其它动物。
                          所有众生皆珍惜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权力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菩萨慈悲一切众生,乃至爬在自己脚上的小虫,从不伤害或使人伤害任何一有情。人们内在的野兽本能驱使他残杀弱小的,并以它们的肉食为生。无论是为了满足食欲,还是作为一种消遣,不管是以残暴还是以文明手段杀害或使人杀害无助的动物,这些都是非正义的。如果说杀戮动物是错误的,那么屠杀人类生命更不必说了,不管这种杀人的出发点是多么的高尚。
                          另外,菩萨戒除一切形式的偷盗,无论是间接或直接的,修习诚实、可信和正直。菩萨戒除使高尚人格堕落的邪淫,在其性生活方面努力做到清净纯洁。远离妄语、恶语、两舌和绮语,菩萨只说真实语、甜蜜语、安祥之语,希望之语。他远离迷人心性、使人糊涂的酒类,精进不放逸,知见敏锐。
                          菩萨严格遵守这五项制约言行的原则,无论是顺应自己的兴趣,还是违逆自己的兴趣。在适当的情况下,为了其原则,他不仅会放弃自己的财富,而且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不应认为,菩萨轮回此娑婆世界时总是完美无缺的。作为一世间之人,他有其短缺和局限。有些本生故事,如《夹竹桃本生故事》把他描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强盗。但这并不多见,而是极个别的事例;
                          一个求证佛果之人极其重视持戒。这一点可以在《验德本生故事》中明显看出,其中,菩萨说:“离开持戒,智慧一文不值。”
              持戒为一切其它高尚道德的基础。在赞叹持戒时,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中写道:
                           “什么芳香与风共顺逆?
                          什么楼梯带她入天门?
              什么大门通往涅槃城?
              以善德修身之圣行者,
                          光耀远胜于衣着华丽,珠宝加身的君王。
                          行善者善德自会消除自责,获取喜悦和赞叹。
                          如此应知宣讲善德力,功德母,罪恶铲除的一切经典。

                           出离
                          菩萨修习出离(nekkhamma)的热情更为高涨,因为他自性喜好寂静。出离既指放弃世间之乐,以梵行为生,又指以静虑(jhana)暂时制服障碍(Nivarana)。
                          菩萨既非自私者,亦非自我占有者,而是一位忘我的弘化者。为了他人的利益,他时时乐意牺牲自己的快乐。
                          虽然他可能会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享受着世间的一切快乐,但是,他认识到世事无常,明了出离的价值。
                          如此认识到物欲快乐的短暂,菩萨自觉地放弃世间的拥有,披上简朴的架裟,努力以圆满清净的梵行为生。在这里,他的道德是如此的高尚,以至于在实践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没有自私之念,不受任何诱惑,无论是名利、财富、荣誉,还是世间的拥有,都无法引诱他做一件有违心愿之事。
                          在《玛诃提婆本生故事》中,第一根白发有时足以唤醒菩萨抛弃环境不宜的皇宫大院,追求独立寂静的出家生活。有些时侯,一滴露水,一片枯叶,也可以诱发他出家。
                          不过。菩萨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修习出离。
                          例如,在《俱奢本生故事》(531)中,由于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曾试图赢得美丽婆跋波提公主的欢心,但受到极大的污辱。
                          在《辟支佛本生故事》中(376),菩萨的好友,一辟支佛来到菩萨的跟前,说:
                           “五欲之乐就是沼泽和泥坑,
                          我叫它们三重恐惧,
                          我称它们为湮雾和灰尘,
                          你应离此而出家。”
              他当即回答说:
                           “我是多么的迷恋,执著,而甘受染污,
                           无论梵行者怎样认为可怕,
                          我热爱生活,无法告离,
                          于此而不断地行善。”
              在没有佛陀应世的时期内,菩萨将以梵行为生,在清静之处过着独身的生活。如果出生在佛陀应世之时,他将现比丘相,严守比丘的清规戒律。一位理想的比丘是道德的光辉典范,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以身教和言教度化众生。他内心清净,从而纯洁他人。
                          为了内在的精神修证,他不断地精进努力。与此同时,他又与那些修证不如自己的同道人共往。迎合他们的精神需要。他不是社会的负担,因为他不给任何一个人带来麻烦,如同一只采蜜的蜜蜂从不损坏花朵。他没有自己的财产,因为他放弃了世间的一切。他需要的很少,满足就是他的财富。他不悔恨过去,也不担心未来,而是以现在为住,自由自在于世间的所有责任和伤害之中。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快乐,他不执著于一地,而是任运游化四方,历尽生活沧桑,但总是保持冷静之心。等待别人的召唤,无偿地为他人服务。
                          戒律规定比丘不可从他人处乞讨任何一物。但他可接受别人的四种供养,即:架裟、饭食、住处和药物。如果他有任何需要,他可向他的父母、亲戚或斋主乞取,这是允许的。
                          比丘并不一定要一生出家。他自愿加入僧团,过着梵行生活,直到他选择还俗为止。一旦他披上了黄色架裟,阿罗汉的象徽,他必须遵守有关戒律。            为了以究竟清净、无私奉献之行为生,为了迅速把握和纯洁自己的心识,为了知见事物本性,为了有正确和深遂的见地,为了开发人的高尚品质,为了圆满地受用高贵的精神价值,没有一种生活方式象出家比丘这样更能提供如此的环境和殊胜的机缘。
                          比丘可以过着静虑的生活,也可以精进为生,而前者更加适应出家比丘的理想。因为披上黄色架裟,圣洁和谦卑的象徽,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断除情欲,证就涅槃。

                           智慧
                          出离之后就是般若(智慧或知识),即以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为标准,正确地知见世界的本质。菩萨观想此三种性质,但是还没有达到获证阿罗汉果的程度,因为果真如此的话,这将使他远离他的目标。            与此同时,他并不轻视世间智慧。他想方设法获取知识,甚至向他的仆人学习,但从不希望表现他的知识,也不会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无知,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他都不会不懂装懂。他所知道的一切总是供他人所用,并且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人。他想尽一切办法引导他人从黑暗走向光明。
                          智慧有三。第一由语言(sutamaya—panna)而获得。在古代,当印刷还不流行时,人们通过听闻而获取知识。因此博学之人被称做多闻者(bahusssuta)。第二种知识通过思惟(cintamaya—panna)而获得。西方实用科学知识直接来源于这种知识。第三种为通过禅定和观想而获得的出世知识(bhavanamaya—panna)。
                          通过这样的禅定,人们才能觉悟超越逻辑和思惟的如实真理。禅定不是消极的梦幻,而是勇猛精进的修证,导引自我提高、自我培训、自我约束、自我觉悟。它也是人心的滋补品。
                          智慧是佛教的终极,为八正道第一道(samma—ditthi),为七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nga)之一,为四种成就(vimansa--iddhipada)之一,五力(pannabala)之一,又为五根(pannindriya)之一。智慧引导人们达到清净和究竞解脱。

                           精进
                          与智慧紧密相关的是精进(viriya一精力或忍力)。在这里,viriya不是指身体上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也是一种财富,而是特指更为强大的心智之精力或力量。它被解释为在言行上不懈地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菩萨以这种善德为坚实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作为他主要品质之一。
                          用特哥里博土的话说,菩萨将依自己的力量,铸造他的心态:
                           “愿我不求危难的回避,而是无畏地面对它们。
                          愿我不求痛苦的静止,而是以心战胜它。
                          愿我不是紧张不安地渴望得到救度,而是以忍辱希求赢得自在。”
              《摩诃贾那诃本生故事》(539)一目了然地描述了菩萨的精进。当船只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淹没后,菩萨奋力挣扎了七天,从未丧失希望,直到最后获救为止。
                          在他看来,失败是获取成功的阶梯,失利使他加倍努力,危险增长了他的勇气。冲破伤害弱者热情的重重艰难困苦,战胜使凡夫灰心丧气的道道阻碍,他直取目标,直至达到目的,从不在半路停止不前。
                          魔王曾劝诫菩萨放弃他的追求,但是菩萨对他说:“对于我来说,与情欲战死要比失败而生更加光荣。”
              如同他的智慧,他的精力总是用来为他人服务。他把精力广泛地贯注于全体大众的幸福事业,而不是仅仅限制于使自己成就的狭隘范围。为了他人,他长期坚持不懈,从不期待回报和答谢,乐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利益他人。
                          在有些方面,为了取得成功,精进比智慧更为重要。对于修习八正道之人来说,正精进(samma—vayama)能使未生恶不生,己生恶熄灭,未生善生起,己生善圆满。精进是七觉支之一(viriya一sambojjhanga),四种成就之一(viriyddhipada)。正是由于精进,四正勤(sammappadhana)才得以产生作用。精进是五力之一(viriya一bala),又为五根之一(viriyindriya)。
                          因此,精进可以被认为是一具九种能力的官员。与智慧为伍的精进是取得成功的强大助力。

                           忍辱
                          忍辱同精进一样重要,克制忍受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容忍他人之过。
                          菩萨修习忍辱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有人支解其手足时,他仍不恼怒。在《忍辱仙人本生故事》中(313),一个喝得酪盯大醉的国王残忍地令人割下菩萨的手、脚、鼻子、耳朵,菩萨不但毫无怨言地承受这样的折磨,而且还以祝福来回报如此的伤害。
                          躺在自己的血泊之中,手足分开,菩萨说:
                           “愿国王长寿,即使他的手曾无情地伤害过我的身体。
                          心灵如我清净者,从不计较这样的行为。”
              由于忍辱,当他受到损害时,他会这样想:
                           “此人为我同类,我肯定或有意或无意惹怒了他,再不就是由于我过去的业障所致。这是我自己行为的结果,我为什么还要对他人怀恨在心呢?”
              这里也许应该提到的是,菩萨也不被他人不知羞耻的行为所激怒。
                          在《牟犁破群那经》中,佛陀劝导他的弟子们修习忍辱,他说:
                           “即使是一罪恶满盈的强盗用拉锯将你们的手脚锯断,如果你们由此而大发雷霆,心意不净,你们就不是我的弟子。
                           “你们应该如是修习:我们的心应保持平静。没有恶语从我们口中脱出,心地慈悲,无有恶心歹意,以慈心对待那些盗贼。由此更进一步,我们应以慈爱普照世间,并以此广大无碍、博大一同之爱为依住。”
              菩萨修习此忍耐和忍辱,不是专门寻找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而是努力不断地发现他人的善良和美好之处。

                           诚实
                          诚实为第七波罗蜜。诚实(sacca)在这里意为对自己诺言的兑现。这是菩萨重要特性之一,因为他从不食言。他的所为如他所说,他的所说如他所为。
                          根据《卡利陀本生故事》,菩萨在此娑婆世界的轮回之中,从未说过不实谎话,虽然说,在有些时侯,他或许会违犯其它戒律。
                          即使是出于礼貌,他从来也不隐瞒真理。
                          他以真理为指南,把实践诺言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在作出诺言之前谨慎思考。但是,一旦作出了许诺,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诺言,即使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希利本生故事》中,菩萨劝告人们说:
                           “实实在在对待每一许诺,
                          拒绝承诺不能之事,
                          智者鄙视大言不惭之人。”
              另外,据《一善见王本生故事》(537)记载,为了实现其诺言,菩萨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
                           “犹如早晨高高的太阳,
                          恒常保持其稳定的行程,
                          一年四季,一年到头,
                          从不改变其航线。
                          菩萨智慧之语亦复如是,
                          从不离开真实之道。”
              菩萨应可信、真实、诚恳,所言即为所想。他的身口意三业圆融无碍。   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他持之以恒,坦诚相待,无虚伪不实,因为他严格遵守他的高尚原则。他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外在语言没有任何不同之处,他的私自生活与他的公共生活相一致。
                          菩萨不以花言巧语迎合他人,从不抬高自己以赢得他人的赞美,既不遮掩自己的缺点,也不虚荣地显示自己的善德。他赞叹值得赞美之事,不附带任何恶意,公正明智地谴责应受责备之事,没有任何轻视,而是出于慈悲本怀。
                          即使是真理,他也不总是信口而说。如果这样的言说不给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他会保持沉默。如果任何真理对他人有利,他会知无不言,即使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他如同尊重自己所说尊重他人所说。

                           决意
                          接下来的就是决意(adhitthana),其意为坚定的决心。没有这种坚强的决心,其它波罗蜜就无法实现。因此,他被比喻为高楼大厦的基础。这一意志的力量消除菩萨道上的一切障碍,而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病苦和天灾人祸,他从未迷失其目标。
                          例如,菩萨乔达摩决意抛弃王家的荣华富贵,进取觉悟。在此漫长的六年之中,他作出了非凡的努力。他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面对无数的不幸和灾难。在他特别需要帮助的紧要关头,他喜爱的五位弟子离他而去。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进取,而是热情更加高涨。独自一人精进不息,最后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
                           “犹如坚石之山巅,傲然挺立,
                          巍然不被狂风动,牢牢耸立于地。
                          汝亦如是不动,坚定确立信念。”   (2)
              菩萨具有钢铁般的毅志,他的高尚准则坚定不可动摇。乐意接受劝告,从事善德事业,没有任何人可以引诱他做任何违背这些准则之事。根据情况的需要,他可以象花朵一样温柔,也可以象磬石—样坚固。

                           慈
                          所有波罗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慈(巴利语:metta,梵语:Maitri)。在英文中没有一个象样的单词可以同其相比。它可以被翻译为仁慈、善意、友善、慈善,意为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和快乐。正是这一慈爱促使菩萨为了他人,放弃个人的解脱。无论他人的种姓、信仰、肤色或性别怎样,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一切众生的无限慈爱。他是博爱的化身,不害怕一切,也不使一切众生产生害怕。孤僻森林里的野兽是他可爱的朋友。由于他的存在,这些动物培养了它们相互间的友善。在内心深处,他对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怀有无限的慈爱。
                          在佛教中,慈爱应该同人与人之间的情爱和一般肉体之爱区别开来。情爱而不是慈爱产生恐惧和痛苦。
                          在实践此慈爱之时,一个人不应忽视本人,而应对自己和他人施以同等的慈爱。一个佛教徒的慈爱包容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
                          在《大法护本生故事》(385)中,年轻的菩萨以同等的方式对残酷折磨并狠心制他于死地的父亲、恶毒的屠夫、挚爱而痛哭的母亲、以及可怜的他自己施以同等慈爱。
                          慈爱具有一神奇的力量,它能轻易地影响附近和远方之人。荡漾着此无限慈爱,纯洁善良的心可以驯服凶残的野兽,可以变恶人为圣人。
                          每一个人都具有这一神奇的力量,只要稍加努力,则可使之成为自己的财富。
                           “居住在山坡之上,”佛陀说,“我以慈爱的威力使狮子老虎接近于我。在狮子、老虎、山豹、野牛、羚羊、牡鹿以及野猪拥簇下,我深居森林。没有一只动物害怕我,我也不害怕任何动物,慈爱的力量就是我的支柱。我如此寄居于山林之中。”
              正如一个人慈爱他人,他也被他人慈爱。任何对抗力量,敌对攻击,反面意识都无法影响受慈光照耀之人。内心安宁,他将居住在自己创建的天堂,即使那些与之亲近之人也将感受到那样的至乐。当一个人习惯性地感受到慈爱,并以言行表现出来,隔阂成见荡然无存,分别之心逐渐消失,小我在大我之中溶化。乃至没有任何我见。最后把自己和一切有情等同起来。这就是慈爱的终极。
                          菩萨慈爱一切众生,并与一切众生同体,没有任何种姓、信仰、肤色和性别之分。是佛教的这一慈爱试图消除一切分化自他之间的障碍。对菩萨来说,没有远近、敌人和外人,叛教者和不可触者,因为由智慧而成就的博爱建立了一切有情众生的兄弟情谊。菩萨是一名副其实的慈爱、友好、富有悲悯之心的世界公民。

                           舍
                          十波罗蜜之十就是舍(upekkha)。
                          巴利语舍--Upekkha是由Upa和IKKha组成,Upa,意指公正的、平等的、正确的,和ikkha,意指见、知识和观看。这一词源之意为正确的认识、公正的看待、或平等的对待,也就是没有贪欲和憎恨、喜爱和厌恶之分。
                          在这里,这一术语不是用来指漠然和中庸的感觉。
                          十波罗蜜中最不易做到,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一舍波罗蜜,特别是对在家人来说,他们不得不生活在此沉浮不定的命运、动荡不安的世界之中。
                          轻视和污辱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毁誉、利衰、苦乐亦复如是。菩萨经历了所有这些生活沧桑,坚定不移地实践圆满的舍波罗蜜,犹如岩石。
                          在顺境或逆境之时,在赞美或诽谤之中,他总是镇静自若,如同狮王不因任何响声而颤抖,不因恶毒的妄言而烦恼;如同微风不粘网孔,他不执著此无常世界的一切虚幻快乐;如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他生长于世间而不被世间诱惑,永远地保持寂静、安隐、祥和。
                           “犹如大海之底不被任何风浪所动,菩萨之心静如止水。”   (3)
              另外。修习十波罗蜜的菩萨平等公正地对待一切,不受贪欲(chanda),嗔恨(dosa),恐惧(bhaya)和无明(moha)所染污。
                          从以上十波罗蜜可以看出,菩萨之果位,就其整体而言,是一自我牺牲、持戒、舍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博爱,以及心智平静的过程。
                          除此十波罗蜜,菩萨还必须修习另外三种行为方式(cariya),即:不忽视自我发展,以智慧指导行善(buddhi—cariya);为亲近之人谋福利(natyattha—cariya);为整个世界的解脱而行化(lokattha—cariya)。
                          第二种方式并不是指裙带关系,而是说没有偏爱地为提高其亲戚的福祉兢兢业业地工作。
                          菩萨如此修习十波罗蜜至圆满究竞,同时又实践三种生活方式,在不可抗拒的业力牵引下,或此或彼。经历无量生生死死,因时而化现,渡过波涛汹涌的生死大海。
                          有时,他生为一威赫无比的帝释天,或为光耀天人。有时,他生为高贵或低残之人,或为畜牲等。直到最后究竟圆满了十波罗蜜,往生兜率天,他居住此天,等待适当之时应现世间,成就佛道。
                          有人认为,为了获得世间之经历,菩萨故意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一人可以逃脱业的定律,而此定律单独决定个人的未来生,除非是结束了轮回的阿罗汉和佛陀。(4)
              由于这些内在的功德,菩萨具有一些特别威力。比如说如果再生于生命长达无数大劫的梵天界,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力,终止其那里的生命,往生另外一个合适之地,在那里,他可以度化世间,修习波罗蜜。
                          本生故事注疏中说,除此自愿死亡之外,菩萨不为八类众生。这是由他在此娑婆世界中积聚的潜在业力所致。例如,不为盲人和聋子,不为彻底否认因果的邪信之人。他或许生于畜牲道,但他不会大于大象,或小于沙痫鸟。他也许会在一般恶道中受苦,但从不堕落最低层。同样的,菩萨不希求往生不还果圣人居住的清净天(suddhavasa),也不往生无缘利益众生的无色界。
                          有人也许要问:“在其生死之中,菩萨是否知道他在行菩萨道?”
              有时侯他明白,有时侯他并不清楚。
                          从有些本生故事来看,在一些情况下,菩萨乔达摩完全意识到他在精进求证佛果。《娑婆雅长者本生故事》(340)可以被用来说明这一点。在这一特定的故事中。帝释天问菩萨为什么能如此地广行布施。菩萨回答说,这不是为了世间的权力,只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在有些轮回中,比如当他有一生为玖堤婆(5),他不但忘失了他高尚的追求,而且当迦叶佛讲说清净佛法之时,他还大加诽谤。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从此迦叶佛,他获得了最后的启悟。
                          我们自己可能是为世间高尚事业奉献生命的菩萨。人们不应这么认为,菩萨理想只为超凡脱俗之人独有。一人能做之事,他人也可做到。只要给予了必要的努力和热情。愿我们树立起生活的高尚目标——奉献和成就,不断精进,平等公正地为我们自己相他人的善美服务。
                          为了成就而奉献;为了奉献而成就。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6-12-2013 19:20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Parami=Param,超越,彼岸(菩提或觉悟),+i,则意为去,原意为能使人趋向彼岸。巴语Paramita也具有同一种意思。
                           (2)沃伦,《佛教在传译中》,第27页。
                           (3)见查尔姆斯,《佛陀的教诲》,第221页。
                           (4)这是上座部佛教同大乘佛教主要教法的不同点,大乘佛教认为,菩萨为了服务众生,直到一切有情皆证涅槃,自愿地放弃圆证涅槃。(编者按)。
                           (5)《中部》。第二品,第81经,《鞞婆陵耆经》,第45页。
發表於 7-12-2013 14:07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7-12-2013 14:07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7-12-2013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7-12-2013 21:06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四十二章 四梵住

得生人道难,生得寿终难,
                  得闻正法难,遇佛出世难。
                                          ——《法句经》

                          人类是一不可思议的有情众生,具有无法想象的潜在能力,蕴藏在他内部,既有圣人的品格又有犯罪的可能性,所有这些都可以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之下以强大的力量表现出来。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但我们知道它们以不同的程度存在于每个人之中。
                          在人类复杂的物质载体之中,有一股巨大的心力。在此,我们既可以发现善德的储藏室,也可以发现罪恶的垃圾堆。通过培养各自的品性,一个人可以成为人类的祈福者或诅咒者。
                          有人希望自己伟大、高尚、利益众生;希望自己的人格升华;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规范利益人类;希望利用自己是人类这一殊胜因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除潜在的罪恶,培养储藏的善德。
                          为了挖取埋藏在地下的珍贵宝藏,人们花费了无数金钱,进行了艰辛的努力,有时候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开发储藏在人们内部的宝藏,只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忍耐。即使是贫困潦倒的男人和女人都能够完成这一工作,因为财富并不是积累出世圣法的根本条件。
                          奇怪的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罪恶几乎是极为自然和自发的。同样奇怪的是,每一罪恶具有其相对面的标准善德,而此善德看起来并不是怎么普遍和自发的,虽然它们包含了一切。
                          人生中最具破坏力的罪恶就是嗔恨(dosa)。去除这一罪恶力量,完善人生甜美的善德就是慈爱(metta)。
                          残忍(himsa)又是另外一种罪恶,它应对蔓延于世界之中的许多恐怖和残暴行为负责。悲悯(karuna)就是它的对治药。
                          嫉妒(issa)是另外一种罪恶。它毒害一个人自己,并且把人引向不健康的争斗和危险的竞争。这一毒物的最有效对治药品就是赞叹随喜(mudita)。
                          另外还有两种普遍的品性,扰乱人的心智平衡。它们是对乐法的执迷和不乐法的嫌恶,这两种相对的力量可以通过修习舍离(upekkha)来加以消除。
                          此四种标准的善德在巴利语被共同称为四梵住(brahmavihara),其意为完善的行为、完美的境界以及圣洁之处。
                          这些善德使人不断完善自我,使人在这一生中成为圣人,使人超凡入圣。如果每一个人都来修习这些善法,无论其信仰、肤色、种族以及性别如何,地球可以变成清净乐土。在这里,人们可以成为大同世界的理想公民,生活在绝对和平和安隐之中。
                          此四种高尚的品德也可以被称为四无量(appamanna),因为它们遇不到任何阻碍和限制,延及到一切众生,无一例外,它们总括了连动物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
                          无论其宗教信仰怎样,每个人都可以修习这些美好的善德,从而成为自己和他人的祈福者。

                           慈
                          慈(梵文maitri)为第一圣处,它的意思是柔和人心,或为真实友好之境。它被解释为对一切众生的福利和快乐的真诚祝愿,同时也被解释为友善的心态,因为一个真正的朋友总是真诚地祈愿他人幸福。
                          佛陀教诲我们说:“正如一个母亲,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她的独生子,同样地,一个人应该对一切有情众生施以无限的慈爱。”
              这里强调的是,这不是一般母亲对她孩子的情感之爱,而是她对孩子真正幸福的诚挚祝愿。
                          慈爱不是肉体之爱,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因为这两种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痛苦。
                          慈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因为她对邻居和其他人不加任何区别。
                          慈也不仅仅是普遍的同胞之爱。因为她包括了连动物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因为它们孤独无助。我们这些弱小的兄弟姐妹们需要广大的慈悲。
                          政治团体仅仅限制于那些具有相同政治思想的人,比如说民主党派,社会党等。
                          种族团体以及民族团体仅仅局限于那些相同的种姓和民族之间。有些民族主义者是如此热爱他们的种姓,乃至有时他们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儿童,仅仅因为这些人不是黄头发和蓝眼睛。白种人特别喜欢白色人种,黑色人喜欢黑色人种,黄种人喜欢黄色人种,棕色人喜欢棕色人种,苍白人喜欢苍白人,桐色人喜欢桐色人。有时候,人们以不信任和害怕的眼光看待其他不同肤色的人。经常有人凭借残酷的战争,以使维护本种姓的优越感。他们残忍地在空中乱投炸弹,屠杀百万民众。残无人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永远不能忘记、触目惊心的悲剧。
                          在一些思想狭隘的人当中,他们古老的民族大家庭中仍然存在着种姓和等级。在这里,所谓势力强大的剥削者联盟是如此的具有局限性,以至被压迫者不被允许享受起码的人权,仅仅因为他们的出身和阶级。这些剥削者应该得到同情,因为他们划地为牢,被限制在防守甚严的范围之内。
                          慈也不是宗教联盟。由于可悲的宗教联盟限制,有些人砍掉他人的头颅而没有—点点的良心上的不安,诚实而敢于发表议论的男人和女人被活活地烧死。许许多多充满于人世间的残暴真是罄竹难书,残酷的战争使世界历史蒙上了一层阴影。即使在当今被认为是开明的20世纪,一种宗教的狂热追随者还痛恨并残忍地迫害乃至杀害其他的宗教徒,仅仅因为他们无法强迫其他人与其有相同的信仰,或者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
                          就宗教观念而言,如果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不能象兄弟姐妹那样共处于世,那么慈悲宗教导师的使命就会可悲地无法付诸于行动。
                          甜美的慈爱超越了所有这些狭隘的同胞手足之爱,其纵横穿越一切时空限制。
                          它没有任何阻碍,没有任何歧视,慈爱能使人把整个世界看成是自己的家园,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正如太阳放射出光芒,毫无区别地照耀一切。同样地,高尚博大的慈爱对一切喜爱、厌恶、富裕、贫穷、高贵、低贱、罪恶、善良、男人、女人,以及人类和其他动物,同等地施予美好的祝福。
                          这就是佛陀的无限慈爱。为了使那些热爱,嗔恨以及试图加害于他的人得到幸福和快乐,佛陀辛勤地弘化了一生。
                          佛陀对他自己的儿子罗睺罗,敌人提婆达多,侍者阿难陀,赞叹者和反对者都给予以相等的慈爱。
                          慈爱应该以同等的方式延伸到个人、朋友、敌人、陌生人。假如一个人和他的要好的朋友,陌生人以及冤家对头,在一个树林中同行,并遇到一个强盗,其中一人必须献出生命,为无偿牺牲品。如果这个旅行者说他自己留下来,那么他就对自己没有慈爱;如果他让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人留下来,他也失去对他们的慈爱。
                          这就是真实慈爱的特性。在实践这一无限慈爱过程中,本人不应该被忽略,这一微妙之处不应被误解。因为自我牺牲是另外一种甜蜜的善德,而无私又是一种更高尚的道德。此慈爱的完美究竟是把自己同一切众生视为一体,对自己和他人不加分别,这样在整体上就抛弃了所谓的自我,分离也就消失了,获证同体。
                          在英语中,没有一个相应的单词能恰切地表达巴利语Metta的完美意境。善念、慈爱、仁慈、博爱被认为是最好的释义。
                          慈爱的对立面就是暴戾、恶意、嗔恨、厌恶。慈爱不能与嗔恨以及报复行为共存。
                          佛陀说:“嗔不止嗔,唯爱能止。”(1)
              慈爱不仅仅趋于战胜嗔恨,而且也不容忍对他人怀有嗔恨之心。具有慈爱之人从来不想伤害他人,也不藐视和谴责他人。这样的人既不害怕别人,也不给别人带来恐惧。隐蔽而间接的敌人以朋友之名为掩护攻击慈爱。这是一种自私狭隘之爱(pema),因为没有受到指导的慈爱有时可能受到贪欲的侵袭。这一间接的敌人如同一个暗藏在深山老林里的人,随时可能给人带来伤害。痛苦来源于情爱,而不是慈爱。
                          这一微妙之处不应该有任何误解。父母亲肯定不能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爱心,子女也不可能不爱他们的父母,丈夫不可能不爱他的妻子,妻子也不可能不爱他的丈夫。这种爱是很自然的。没有相互的爱,世界就不可能存在。在这里,必须澄清的一点是无私的慈爱并不同于一般的情爱。
                          仁义的态度是慈爱的主要特征。实践慈爱之人总是希望他人更加幸福。他在一切众生处发现的是善美而不是丑恶。

                           慈爱的随顺善益
                          一、实践慈爱之入能够安祥入睡,因为他没有嗔恨,以轻松美妙的心情入睡,自然而然地就能马上进入甜美梦乡。这一事实得到那些充满慈爱之人的亲身验证,他们一闭上眼睛就马上沉沉入睡。
                          二、因为以慈爱之心入睡,他亦以同样慈爱之心起床。仁慈和悲悯之人常常面带微笑,从容起床。
                          三、即使在沉睡时,慈爱之人不被恶梦惊吓。因为他们在苏醒时总是充满了慈爱,所以在睡眠时也很安祥。他们若非安祥沉睡,就会有香甜的美梦。
                          四、他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亲切。因为他爱一切有情众生,所以众生也爱他。当一个人照镜子时笑意盈盈,镜象中微笑的面容也将会回报于他。相反地,如果一个人以愤怒的脸色面对镜面,他将会看到同样的反映影像。人们怎样对外部世界发生作用,外部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其施以反作用。一个充满错误和缺点的人总是容易在他人身上发现过失和过错,从而无视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波尔顿--霍尔,一个英国诗人,曾意境优美地写道:
                          我在批评的显微镜中看着我的兄弟,
                          我说我的兄弟是多么的粗鲁!
              我再次在望远镜中看着他,
                          我说,他是多么地渺小!
              当我面对真理之镜时,
                          我说.我是多么象我的兄弟啊!
                          在我们最完美的人中也有罪恶的存在,在我们罪大恶极的人中也有善德的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看到他人的丑恶呢?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一切众生的善美,这将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五、实践慈爱之人也会受到其他类众生的爱戴。即使动物也被他吸引。苦行僧隐居在树林之中,同凶恶的野兽为伍,并向它们施以慈爱,如此而不受它们的伤害。
                          六、由于慈爱的力量,他万毒不侵,除非他要受到—些定业的报应。
                          因为慈爱是富有创建性的健康力量,它能抵御敌意的影响。正如在一个系统中,嗔念能产生不良的后果,同样地,慈爱之念能产生健康的生理效应。据说,一个热心慷慨而虔诚的女子名叫苏皮姬,她的大腿曾经受过重伤。但是当她一见佛陀。她的伤口就痊愈了。佛陀与这个女子的安祥意念融合交织在—起,从而产生有益的效应。
                          当佛陀第一次回到他的家乡时,他年仅七岁的儿子罗睺罗跑到他的跟前,情不自禁地说道:“大师,即使是您的声音也使我感到舒适。”这个孩子受到佛陀慈爱的如此感染,使他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吸引力。
                          七、因为慈爱的力量,看不见的天人也加倍衷爱此人。
                          八、慈爱迅速导致精神集中。因为当意识没有受到嗔恨意念的侵扰时,就很容易做到心无杂念。当意识安祥之时,此人将会安住于自己创造的天堂。即使那些与他相交之人也会体验到这种快乐。
                          九、慈爱能使一个人的面容柔和恬淡。人的脸部通常反应了他内心世界。当一个人生气时,心跳及血液循环的频率要比平常快三四倍。沸腾的热血涌向脸部,然后呈现红色和紫色。这个时候,他的脸部丑陋不堪。相反地.慈爱之念使人心情愉快,净化血液,人的脸部显现出一付可爱的表情。
                          据说,佛陀成道后,意念十二因缘,他的心境是如此的安详,血液是如此地澄清.一道道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这些颜色的交融之色,从他的身体发射出来。
                          十、富有慈爱之人,能安然死去。因为他对任何人没有嗔恨之念。即使在他死后,他安祥的脸部也反应了他死时的安乐。
                          十一、因为慈爱之人死时宁静安祥,他将会往生快乐之界,如果他得到禅悦;将往生梵天界。

                           慈爱的力量
                          在这些理所当然的世间善益之外,慈爱具有一种感召力。她能给远在异域他乡之入产生一种影响力,把远离故土之人吸引到自己周围。
                          有—次,佛陀来到—座城市,许多著名的贵族成员前来迎接佛陀,其中有一位叫若伽,他是阿难陀尊者的好友。阿难陀看见了他,说道:“若伽,你来欢迎佛陀,这真太好了!”
               “不,尊敬的先生,我来迎接佛陀,并不是出于尊敬他的缘故。我们曾共同商量好,不来迎接佛陀之人,将会受到五百金的惩罚。由于害怕被罚,我才到这里来迎接佛陀。”若伽回答道。
                          阿难陀尊者稍感不快。他来到佛陀跟前,请求佛陀开导若伽。
                          佛陀当即向若伽施以慈爱之念,然后回到他的寮房。
                          若伽的整个身体沐浴在佛陀的慈爱之中。由于佛陀不可抗拒的慈爱感召力,他好象触电一样,又如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牛崽,到处寻找它的母亲,若伽在寺院里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询问佛陀的住处。有人给他指出了佛陀所在的房间,他跑上前去敲门,佛陀把门打开,他一步跨了进去,纳头拜倒在佛陀跟前。听闻佛陀讲法之后,他成为一个皈依者。
                          这就是慈爱的感召力。每一个人都能尽自己之所能,实践这种慈爱。
                          又有一次,一头被灌醉了的大象,被人驱使直奔佛陀而来,试图加害佛陀。佛陀镇静安祥地向这头大象施以慈悲之念,当即使之驯服。
                          这里也许可以再举一个动人的传说,在过去生中,当菩萨的亲生父母要加害他时,作为一个孩子的他,又是怎样修习他无限慈爱的呢?他虽然年纪很小,但他暗想:“这是我实践慈爱的殊胜机缘。我的父亲站在我的面前,我善良的母亲痛哭流涕,而刽子手已经准备砍下我的头和脚,作为牺牲品,我在他们的中间。”
               “我必须以同等的方式,无有分别地对待我们这四人中每一个人。祈愿不要因为这一残忍的行为,而使我亲爱的父亲蒙受痛苦,愿我在不久的将来成就佛道!”
              在他的前生中,菩提萨埵曾在一座皇家公园里修习忍辱行。醉意熏熏的国王为了考验他的忍受力,命令刽子手对他加以酷刑,砍掉他的手脚,但他仍然能够忍耐。暴躁的国王在他的胸口猛踢几下。菩提萨埵躺在血泊之中,疼得死去活来,但他仍然向国王表示祝愿,希望他长寿。他说,象他这样的人,从来不会迁怒于他人。
                          一个比丘要如此实践慈爱,他被禁止挖地或叫人挖地,为唯恐伤及昆虫等一些微小动物。
                          佛陀以下的告诫,可以使我们明白,比丘要达到如此高尚的慈爱标准:“如果强盗用锯子割断你的手足,如果你因此而怀恨在心,你就不是佛法的信徒。”
              如此的难忍能忍真是极其困难,但是这正是佛陀希望其弟子们达到的高尚道德标准。佛陀自己为此树立了高尚的榜样。
                           “犹如战场上的大象,隐忍着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利箭。”佛陀如此说,“同样地,我将忍受毁谤,因为绝大多数人确实不能严于律己。”(2)
              当今世界混乱不堪.战争频繁,不得安宁。国与国之间军备竞赛激烈,相互恐吓。人类的生命随时有可能受到来自核武器的威胁。这个世界迫切需要广博的慈爱。因此,大家应象兄弟姐妹那样,在无上和平安乐的环境下,共同生存于同一个世界。
                          当一个人受到毁灭性原子弹和其它破坏性的武器威胁时,是否真有可能实践这些慈爱?是啊。不过当炮弹如雨般地从空中抛下来时,那些无能为力的人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他们能改变这样的悲剧吗?
              当一个人面对这一不可回避的死亡时,佛教的慈爱就是对这些毁灭性炸弹的唯一回答。如果所有穷兵黩武的民族都能以此慈爱精神取代物欲主义的毁灭性武器,并且以正义和慈爱而不是以武力和军队来统治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和幸福。
                          暂且不谈所有几乎行不通的大问题,就自己和其他人类而言,尽每一个人的最大力量来实践这一慈爱和美好善德,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怎样实践慈爱
                          为了修习慈爱观,以下几点可以作为一些提示。
                          一个人应该首先向他自己施以慈爱。这个时候,一个人应该使他的身心充满安逸快乐、富有助益的意念。他应该思想怎样才能安祥快乐,远离痛苦、忧伤和嗔恨,这样成为慈爱的化身。在慈爱的加被下,他断除了一切歹毒的意念和消极的意念,以善报恶,以爱报恨,永远地安忍一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迁怒于任何人,自己沐浴在快乐之中。他也把这种快乐分享给他人,不仅心理上这样想,行动上也应这样做。在日常生活中,他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慈爱。
                          当他内心充满慈爱,没有嗔恨,他就能顺利地以慈爱对待他人。他无法给予他人他自己没有的东西。因此,在他努力使其他人幸福快乐之前,他自己首先应该快乐。他应该知道使自己快乐的方式方法。
                          他对一切亲近和爱戴之人,或个人或集体,施以慈爱,祈愿他们安乐、幸福、远离痛苦、疾病、忧恼和嗔怒。
                          他慈爱他的亲人和朋友,然后再以慈心施及非喜非厌之人。正如希望亲爱之人安乐幸福一样,他真诚地希望他非喜非厌之人安乐幸福,祝愿他们远离痛苦、疾病、忧恼和嗔怒。最后,他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那些不友善之人施以慈爱,虽然这比较困难。如果通过修习慈爱,他能够采取友好的态度看待对自己不友善之人,那么,他的成功就更了不起,更值得赞美。正如佛陀劝告一样,“愿恼怒自己之人无恼怒。”
              他从自己做起,应逐渐把此慈爱施及一切有情众生.无论他们属于哪一信仰、种姓、民族或性别,包括不知言语的动物界,直到他把自己同所有众生看为一体,不再加以任何分别,把自己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视自己同大众为一人。他再也不受自我感受的左右,超越一切形式的分别之心,再也不把自己局限于封闭之中,没有种姓、阶级、民族、种族以及宗教之偏见。他能把整个世界看成自己的祖国,把一切众生看成是生命大海中的同道人。

                           悲
                          使人格升华的第二种品德就是悲悯(Karuna)。看到他人受苦,悲悯能使善良人的心为之颤抖,从而解脱他人的痛苦。它的主要特性就是希望拔除他人的苦难。
                          悲悯之人的心肠比鲜花还要悦人。在没有解救他人痛苦之前,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心满意足。为了解除他人的痛苦,他们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虎本生故事》中,菩萨为了救活濒临死亡的母虎和它的幼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光辉榜样。
                          悲悯促使人以利他之心服务众生。一个真正悲悯之人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他人。他寻找利益他人的机会,不图报答,甚至感谢。

                           谁需要悲悯?
              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应该得到我们的悲悯。无论他们属于哪一宗教,何种种姓、贫穷者、需求者、病者、无助者、孤独者、贫乏者、无知者、歹恶者、不净者、胆大妄为者都需要思想高尚的善男信女的慈心悲悯。
                          有些国家物质方面富裕,但精神方面贫瘠,而有些国家精神文明丰富,但物质文明贫困。这两种悲哀的局面应该得到物质文明发展国家和精神文明发展国家的高度重视。
                          富裕者最神圣的义务就是解救缺乏日常所需的不幸贫苦者。财富丰厚之人肯定可以把剩余之物给予贫穷者和需要者。这样做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不便。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学生把家中的门帘取下送给一个穷人,并对他善良的妈妈说,门不会感觉到冷,但是贫穷之人一定感到很冷。这些年轻男女的善良之心应该得到高度的随喜赞叹。
                          很高兴地看到,一些富裕国家组织了许多慈善团体,在各个方面帮助不发达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男女老少也在各国成立了慈善机构,给予贫穷者和需要者尽可能的资助。在这个方面,宗教团体也各以其微薄之力履行自己的义务。众多不发达国家需要养老院、孤儿院以及其它相似的机构。
                          在一些乞讨成为职业的国家里,乞丐问题有待解决。出于对不幸乞丐的悲悯,这一问题应得到各自政府的妥善处理,因为乞丐的存在是对一个自尊民族的侮辱。
                          富有物质财富之人应该悲悯物质贫困之人,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悲悯那些物质富有,但精神贫穷之人,使他们的品德升华,这是富有精神财富之人的义务。财富独自不能给予人们快乐。只有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可以给予人们心灵的安祥。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极需大宗难以得到的精神食粮。因为在数量上,精神财富贫瘠者远远超过物质财富贫困者,因为在富人和穷人中间都有这种现象。
                          有甚于贫穷,疾病遍布整个世界。许多人有身体的疾病,许多人有心灵上的疾病。科学给前者提供了有效的药物,但是没有给在精神病院倍受折磨的病者带来任何福音。
                          这两种病都有原因。悲悯之人必须努力消除这种原因,如果他们希望给予有效的治疗。
                          许许多多的国家采取了富有成效的措施,不但阻止和医治好了人的疾病,而且动物之病也得以治疗。
                          佛陀亲自照看病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意味深远地告诫他的弟子们:
                           “侍病者侍我。”
              为了解除他人的痛苦,一些无私的医生免费为人服务。有些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医治贫苦病人身上。
                          医院和义诊所成为人类的恩惠。但是,穷人需要更多的利益。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穷人由于缺乏医疗设施而倍受痛苦。为了治病,患者不得不被送到数里之外的医院或诊所,极为不便。有时他们就死在路上。怀孕的母亲受到的痛苦最深。落后的乡村极需医院、诊所以及母亲之家等。
                          低下贫困之人应该得到富男富女的悲悯。有些时候,仆人和工人得不到满意的工资,吃不饱,穿不暖,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没有人为他们主持正义。他们分享不到公正而受到忽视,软弱可欺。在有些特别的案件中,一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家喻户晓,但更多这样的案件都不被人所知。那些不幸之人没有其它的选择,只好温顺地忍受,如同大地母亲默默地承受一切。当悲惨得忍无可忍时,他们彻底绝望而自杀。
                          邪恶不法之人,以及无知之辈比那些肉体遭受折磨之人更应得到悲悯,因为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有病。他们不应受到诅咒和蔑视,人们应同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虽然母亲对她所有孩子们具有同样的悲悯之心,但是她可能更加同情生病的孩子。同样的,人们应以无限大悲对待精神上有病之人,因为他们的疾病毁坏了他们的品性。
                          佛陀曾对妓女阿帕般利和杀手指蔓示以悲悯和同情。他们二人后来都成为佛弟子,脱胎换骨,彻底改变了他们自己。
                          我们必须明白,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伟大之处,无论他有多大的罪恶,说不定在某一时机里,一句恰如其份的话语会转变一个人的整个世界观。
                          阿育王做了许多恶事,因此,他被称为黑阿输陀。后来,一位小沙弥的一句话:“精进为不死之道。”使他番然省悟,从而成为正义阿输陀(Dharmasoka)。
                          佛陀告诫我们要远离与愚人为伍,这并不是说为了改造他们,善良之人不应接近他们。人们避开传染病患者。但是悲悯的医生为了医治他们,却精心照顾他们。不然他们就会死去。同样的,歹恶之人或许会在精神方面死去,善良之人应该忍受、同情和帮助他们。
                          作为一条惯例,佛陀前往寻找贫困者、无知者和邪恶之人,而善良和仁义之人自己前往寻找佛陀。
                          同慈爱一样,悲悯也应该被施及一切痛苦和无助之人,包括不懂言语的动物和能生长生命的精卵。
                          以种姓、肤色、种族为借口,否认人类的权利和利益是不人道和残忍的。自己杀或叫人杀害动物,并以享受动物之肉为乐,这不是人道的悲悯。从天空如雨般地抛下炸弹,无情剥夺百万男人女人和孩子们的生命,这是愚昧无知之人犯下的最为残忍的滔天罪行。
                          当今,这个毫无同情心,充满复仇的世界在残酷武力的祭祀台上,抛弃了地球上最为珍贵的东西——生命。悲悯之心哪里去了?
              当今世界需要富有悲悯之心的男男女女在地球上全面禁止暴力和残酷。
                          应该注意的是,佛教的悲悯不仅仅是流淌几滴眼泪而已,因为悲悯的间接敌人就是情感的悲伤(domanassa)。
                          悲悯包容了一切痛苦煎熬的众生,而慈爱照遍所有快乐和苦难有情。

                           喜
                          第三种圣洁的品德就是随喜(mudita)。它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之喜或赞美之喜,趋于消除其直接敌人嫉妒。
                          嫉妒是一危袭我们整个人类的巨大毁灭性力量。有人常常无法看到或听到他人的成就,而对他们的失败却幸灾乐祸,但就是不能承受其他人的成功。他们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谴责和辱骂。一方面,随喜更是对自己而言,因为它旨在消除毁灭自己的嫉妒。另一方面,它又能帮助他人,因为修习喜德之人不会试图阻碍他人利益的发展。
                          对自己亲近之人的成功表示高兴,这很容易做到,但是,困难的是随喜冤家对头的成功。是的,绝大多数人不仅感到很困难,而且不会也不能随喜。他们尽可能制造困难,并以此为乐趣,从而达到消灭他们敌人的目的。他们甚至对善德之人加以毒害、谋杀,把这些人钉在十字架上绞刑。
                          苏格拉底被毒死,耶苏被钉在十字架上,甘地被枪杀。这就是此邪恶和愚昧世界的本质。
                          修习慈悲要比修习随喜来得容易。因为随喜需要巨大的个人努力和坚强毅志。
                          西方国家随喜东方国家的繁荣,或东方国家随喜西方国家的繁荣吗?一个国家会随喜另外一个国家的利益吗?一个种族会因为另外一个种族的昌盛而快乐吗?一个自诩为代表道德培训的宗教会对另一个宗教的精神影响感到高兴吗?
               —个宗教嫉妒另一宗教。地球这一方嫉妒另一方,一个团体嫉妒另一个团体,一个生意公司嫉妒另一个公司,一个家庭嫉妒另一个家庭,学习不好的学生嫉妒学习好的学生,有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也互相嫉妒。
                          这正说明了每一个人和团体都要实践喜德,如果他们希望使自己的道德升华,使内心充满快乐。
                          随喜的主要特性就是怀着喜悦之情承认他人的财富和成功。哄然大笑等不属于随喜,因为兴奋(pahasa)被认为是随喜的间接敌人。
                          随喜包容了所有众生,对他人持有祝贺的态度,旨在消除对成功之人的不快。

                           舍
                          第四舍(Upekkha)圣住最难修习,意义重要。其词源原意为理解正确,如是见地,无偏知见,即无爱无憎、无喜好或厌恶。
                          对不得不生活在此颠倒不平的世界,经历沉浮的世人来说,此中道平常心非常必要。轻视和侮辱是人类共有的命运。世界就是这样,善良和高尚之人常常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思想的平衡才不愧大雄行为。
                          得失、毁誉、称讥和苦乐是影响整个人类的八种世间法。当受到此顺逆之境的影响时,许多世人不知所措。受到赞美时洋洋得意;受到责怪或辱骂时则沮丧抑郁。佛陀说智慧之人于此沉浮人生中稳如坚石,修习圆满平等。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导师象佛陀那样受到批评、打击、侮辱和咒骂。但是,也没有一人象佛陀那样受到人们的如此崇高的赞美、荣耀和恭敬。
                          有一次,一个人邀请佛陀到家里应供,但他却以当时流行的肮脏话语辱骂佛陀,叫他猪、屠夫、骡等。但是,佛陀没有为此而生气,也没有反驳。他平静地问那位房主人,当客人应邀到家时,主人应该怎样做,他回答说他将准备佳肴招待他们。
                           “那么,如果他们没有食用这些佳肴。你将怎么处理这些饭菜?”佛陀问道。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自己将享用佳肴。”
               “既如此,好兄弟,你请我到你家应供,以这些肮脏之语招待了我。但是我不接受,你还是收回去吧。”佛陀心平气和地说。
                          冒犯者的性格至此被彻底的改造。
                           “无报复,被他人伤害时,你应静默如破锣。若如此,虽然你还未证涅槃,但是我认为你已在涅槃之中。”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当今这一无法无天的世界应该多多聆听这些金玉良言。
                          有一次,一位皇家妃子唆使一些醉汉前去咒骂佛陀。佛陀侍者阿难陀请求佛陀离开那座城市,到其它地方去。但是佛陀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扰乱。
                          另一位妇女假装怀孕,公开地控告佛陀应对此事负责。一个女人被她的仇人杀死后,佛陀被指控为凶手。佛陀的堂弟和弟子提婆达多用石块从悬崖上向他砸下,但谋害阴谋未遂。他的有些弟子们指责佛陀嫉妒、不公平和偏袒。
                          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人高歌赞美佛陀。国王拜倒在他的跟前,向他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如同大地母亲,佛陀以一切平等之心默默地忍受了一切。
                          如同狮子不因任何声音而颤抖,一个人应不被恶言恶语忧恼;如同微风不粘网孔,一个人应不被这个无常世界的虚妄快乐所迷惑;如同出污泥不染之莲花,一个人应不被世间的诱惑所左右,而应永远的镇静、清醒、安详。
                          同最初三种品德一样,此舍离也有其直接敌人,即贪著(raga),它的间接敌人为无情和无知的冷漠。
                          平等的舍离能抛弃贪欲和嗔恚,平等公正为其主要特点。修习平等舍离之入既不执着于顺境,也不憎恶逆境。
                          他对邪恶者和圣洁者持有同一种态度,没有分别之心。
                          慈爱包容了一切众生,悲悯包容了痛苦之人,随喜包容了富者,而平等离舍却包容了善和恶,爱和非爱,乐和非乐。
                          希望今生就能超凡脱俗之人可以每天修习此四种潜伏在一切有情心中的圣洁品德。
                          若有人希望在此娑婆世界的无数轮回中圆满自我,慈悲度化众生,他可以精进不息地修习十波罗蜜(parami),最终成就无上佛果。
                          若有人希望尽早了证涅槃,断除情欲,终止痛苦,他可以努力追随独一无二,仍然清净无染的八正道。
                          佛陀告诫说:
                           “诸比丘,假若此大地为一片汪洋,一人把一只穿有小孔的横木扔在其中。狂风从东南西北刮起,波浪四起,横木随波流荡起伏。一只眼瞎了的海龟一百年把脖子浮伸到水面一次。诸比丘,当它在一百年伸到水面之时,这只眼瞎了的海龟将会把脖子套进这个小孔中去吗?”
               “这只海龟将很难做到这样,世尊。”
               “诸比丘,得生人道也是如此的困难;如来、应供、正觉遍知者应世也是如此的难得;如来所说之圣法和圣律在此世间出现也是如此的稀有。
                           “但是,诸比丘,现在人生已得,如来应世,如来之圣律已遍行世间。”
               “因此,诸比丘,汝等必须精进了证:此是苦,此是苦因,此是苦灭,此是灭苦之道。”   (3)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7-12-2013 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法句经》,第五偈。
                           (2)《法句经》,第320偈。
                           (3)英译《相应部》,第五品,第384页。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7-12-2013 21:09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四十三章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出跃经》

                           八世间法
                          此是非颠倒的世间并非到处都是玫瑰,也非尽是荆棘。玫瑰花柔软、美丽、芳香,但是,使其得以生长的茎却布满了毛刺。玫瑰就是玫瑰,毛刺就是毛刺。因为玫瑰.人们就不多管毛刺,也没有人因为毛刺而轻视玫瑰。
                          就乐观主义者而言,这个世界是绝对是美好。就悲观主义者而言.这个世界完全是痛苦。但是,对于一个真实主义者来说,既不是绝对的美好,也不是完全的痛苦。从现实出发,这个世界充满了美丽的玫瑰和尖尖的毛刺。
                          聪明之人不会陶醉于玫瑰花的美丽,而是如实地认识它。明白了荆棘的本性,他将正确对待它,从而谨慎小心,不受其伤害。
                          如同钟摆不停地左右摇晃,四对顺逆之法充满了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在此生命之流中都不得不面对它们。
                          它们是利(labha)衰(alabha),称(pasamsa)讥(ninda),誉(yasa)毁(ayasa),乐(sukha)苦(dukkha)。

                           利和衰
                          作为一惯例,商人总有得有失。获得了利益或利润则心情舒畅,这是人之常情。就其本身而言,这并不错。这些正当的或非正当的利益给予一般人追求的快乐。如果没有这些快乐的时刻,即使是短暂的,生命将失去生存的价值。在这个竞争激烈,秩序混乱的世界中,人们很少享受得到真正使其心情快乐的幸福了。不过,这样的幸福,虽然是物质方面的,也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长寿。
                          问题就出现在亏损时。一个人能微笑地接受盈利,但不是损失。当有些人难以承受亏损时,常常导致精神崩溃,有时甚至自杀。正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人们应该表现出道德勇气,保持心态平衡。在与生活相抗争中,每一个人都有曲折的起伏。一个人应特别准备好吃亏,这样,失望就会随之减少。
                          当东西被偷,一个人很自然地会感到伤心。但是,伤心不能使人找回丢失的东西。他应这么想,有人由此而获得了利益。虽然说是非正当的,希望他幸福快乐!
              或者,一个人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只不过是一点点损失。”他或者可以以更高的哲学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叫做我或我所。”
              在佛陀时代,曾有一位女士以饭食布施舍利弗尊者和其他僧人。当她正在供养僧众时,有人给她送来一张纸条,上面说,她的丈夫和她儿子在前往解决纷争的途中遭到袭击而被杀害。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平静地把纸条放进腰间的口袋里,继续为僧人添菜加饭,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另有一位妇女,拿着一瓶酥油来供养僧众,不小心跌倒在地,摔破了油瓶。舍利弗尊者想,这位妇女肯定会因酥油的丢失而伤心,便安慰她说,一切可能损坏的东西终究会损坏。这位富有智慧的妇女平心静气地说:“智者,这样的丢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刚才收到消息说,我的丈夫和孩子被人谋害了。我把写着这消息的纸条放在口袋里,抑制住自已的悲伤。虽然我失去了亲人,但我还是前来供养诸位尊者。”
              这些妇女表现出来的勇敢气概,应该得到高度赞赏。
                          有一次,佛陀在一个村庄里乞食。由于魔王的作祟,佛陀没有讨到一口饭食。当魔王带着讥讽的口吻问佛陀是否饥饿时,佛陀安祥地解释了从烦恼中解脱之人的精神状态,回答道:“噢,我们没有烦恼,我们幸福快乐。我们将是喜悦的享用者,犹如光音天之天人。”
              另外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应一婆罗门邀请,在一个村庄里安居(vassa)。但是,这个婆罗门彻底地忘记了照应佛陀和僧团所需的义务。在这三个月中,虽然舍利弗曾自愿以神通化缘食物,但是佛陀从未抱怨,心满意足地食用马贩子布施的喂马饲料。
                          维莎诃是佛陀主要在家女弟子。她常常穿着一件十分昂贵的外套,礼访寺院,解决佛陀和僧众的生活所需。一进寺院,她就脱掉外套,交给女仆保管。有一次女仆回家时没注意,把衣服丢在寺院。阿难陀尊者看到了,就把它收起放在一个安全地方,等维莎诃下次来寺院时还给她。当维婆诃发现丢失了衣服,就让女仆回去寻找,但告诫她说,如果任何一个比丘摸了衣服,就不要拿回了。来到寺院一问,女仆才知道,阿难陀尊者已经把它保管起来。回家后,她把这件事报告了维莎诃。维莎诃来到寺院,询问佛陀她应怎样把出买这件衣服的钱用来做功德。佛陀示意她为僧团建造一座寺院。因为衣服的价值太昂贵,没有一个人买得起,她自己就出钱买下,建造一座寺院赠送给僧团。供养结束后,她对女仆表示感激之情,说:“如果不是你无意丢失了我的衣服,我就没有机缘完成这件功德。请共同分享这种功德。”
              她没有因暂时的丢失而不开心,也没有责怪女仆的粗心大意,而是感谢她给自己提供了奉献的机缘。
                          对那些因仆人的缺点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人来说,修养高雅的维莎诃的这种典型态度应永记在心。
                          一个人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遭遇损失,这种损失通常是接二连三的,而不是偶尔发生。他必须以男子汉的勇气努力忍受。他必须以舍离的心态面对它,把这看成是修习此高尚品德的殊胜因缘。

                           誉和毁
                          称颂和诽谤是另外一双不可回避的世间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经常与我们相遇。
                          我们喜欢颂扬,讨厌中伤。称颂使我们欢心喜悦,中伤使我们沮丧。我们希望成名,期待着看到自己的名字照片出现在报纸上。当我们的事迹,无论多么微小,公布于众时,我们就高兴万分。有时,我们还要寻找不应有的宣传。
                          为了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杂志上,有些人乐意花费任何代价。为了获取名誉,有些人甘心行贿,或捐赠丰厚的钱财给当政者。为了出风头,有些人通过供养数百名僧人,乃至更多,以显示他们的慷慨,但是却对贫困潦倒,需要帮助的痛苦乡邻熟视无睹。有人或许会控告和惩罚一个因饥饿难忍、到花园偷吃椰子之人,但为了得到一个好名声,他会毫不犹豫地捐赠一百个椰子。
                          这些是人类的缺憾。大多数人做好事甚至带有不可告人的动机。在这个世界,行为公正,无私之人很少了。即使行善之人的动机不怎么纯洁,但是他们的善行有益之事也应得到祝贺。大多数世俗之人都有一些秘密。不过,有谁能百分之百的完美呢?有多少人行善的动机是绝对的纯洁?又有多少人是彻底的利他主义者?
              我们无需追寻名声。如果我们应该得到名誉,用不着寻找,它自己会来到我们面前。蜜蜂被鲜花所引而酿蜜,但是花朵却从未邀请蜜蜂。
                          当我们名闻遐尔之时,我们确实自然感到快乐,会特别的高兴。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名声、荣誉和辉煌统统归至坟墓。它们消失在虚空之中。它们虽然十分动听,但尽是一些空洞的言语。
                          诽谤又怎样呢?它既不动听,也不会使人开心。当有些恶意中伤传到我们耳朵时,我们无疑会气恼。当这些所谓的传说不符事实,完全是误传时,我们心灵上的创伤会更大。
                          一般来说,建造一壮观的大楼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一两分钟之内,它就会轻易地被现代化毁灭性武器摧毁。有时,一个人需要几年,乃至一生的时间树立自己的名声,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来之不易的名声就会毁于一旦。没有一人能逃脱由邪恶的“但是”起句的破坏性评论。是的,他很好,做这又做那,但是……。他的所有完美的记载全因所谓的“但是”而黯然失色。你或许可以过着觉者的生活,但是,你将无法不受批评、打击和侮辱。
                          在佛陀时代,佛陀是最为闻名,而受到的诬蔑又是最多的宗教导师。
                          伟人常常不被人所知;即使被人所知,那也是误知。
                          佛陀的一些反对者传出谣言说,有一个女人经常在寺院过夜。但这一肮脏的阴谋失败后,他们又在公众中散布谎言,说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谋害了那个女人,并且把她的尸体埋在寺院内一块残花垃圾堆里。当他赋有历史性的使命获得成功,许许多多善男信女在他的僧团受戒出家时,他遭到敌手的大肆诬蔑,说他抢走了母亲的儿子,使妻子失去丈夫,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所有这些损坏他高贵品质的诡计都落空后,他自己的堂弟,深藏嫉妒的弟子从山上用石块向他砸来,试图加害于他。
                          作为佛陀,他不可能被杀害。
                          如果说,清净无染的佛陀也有如此这般的悲伤命运,那么凡夫俗子又该怎样呢?
              你爬山爬得越高,你就越显得突出,而在别人看来就显得更小,你的背影也就暴露无遗,而你的正面却不被人所见。这个吹毛求疵的世界展露出你的缺点和错误,掩盖了你优良品质。扬谷机吹走了糠皮,保留了稻谷,相反的,过滤器留下来的是粗糙的沉淀,流走的是甜蜜的果汁。富有修养之人取其精华,去除糟粕,而没有修养之人保留糟粕,拒绝精华。
                          当你被人错误地看待,有意或无意,或不公正地报道后,正如爱泼卡迪道斯所说,聪明之人应这样说:“由于他与我只不过是一般相识,且知我甚少,我受到轻微地批评。如果我让人了解得更多,对我的控告将会更为严重,更加巨大。”
              人们无需浪费时间,纠正不实之言,除非环境逼迫你澄清事实。当你的敌人看到你受到伤害时,他会得到一种满足。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如果你无动于衷,这样的瞎说乱编将无人理睬。
                          看到他人的错误,我们应视而不见。听到不公正的批评,我们应听而不闻。说别人坏话之时,我们应如聋若哑。
                          要想制止虚假的非难和流言蜚语的传播是不可能的。
                          世间之路充满了艰难曲折和不平,消除它们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有这些障碍,而我们又不得不在其上行走,我们应该穿上一双拖鞋,无害地行走,而不要试想去除它们,这是不可能的。
                          佛法教导说:
                          如狮子不因响声而颤抖。
                          如微风不粘网孔。
                          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如犀牛独来独往。
                          作为森林之王,狮子无恐无惧。它们的本性就决定了它们不会因其它动物的吼叫而害怕。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能会听到恶劣的传说,不实的非难,无遮之口鄙视的评头论足,同狮子一样,我们连理都不要理。同飞标一样,它们将会被反弹回去。
                          无论看家之狗如何吠叫,商旅之队仍是一往向前。
                          我们生活在这一浑浊的世界之中。无数莲花由此而生起。没有被污水染污,它们美化着这个世界。如同莲花一样,我们应努力过着无过的高尚生活,不管那些可能洒在我们身上的污泥浊水。
                          我们应该想到是污泥,而不是玫瑰可能会向我们飞来。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失望之感。
                          我你应不断修习无著,虽然这很不容易做到。
                          我们独个生来,独自死去。
                          在这个世间,无著就是幸福。
                          不要理睬无遮之口的恶毒之箭。我们自己将以尽最大的能力行化众生。
                          相当奇怪的是,伟人们纷纷受到诽谤、侮辱、毒害、绞刑、枪杀。
                          伟人苏格拉底被毒死。高贵的耶苏被残忍的绞刑,仁慈的圣雄甘地被枪杀。
                          那么,太善太美是不是很危险?
              是的。在他们有生之年,他们受到了批评、攻击,乃至被杀害。他们死后被奉若神明,而大加歌颂。
                          伟人们从不计较名誉和中伤。当他们受到批评和诬蔑时,他们不燥不恼。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名声而服务,也从来不管他人承不承认他们的服务。“服务是他们的正当权益,而不是由此而生的结果。”

               称和讥
                          称和讥是影响人类社会两种更为常见的现象。当受到赞美时,一个人自然会心花怒放,而当受到责怪之时,一定会很愁眉不展。
                          受到称扬和批评,佛陀说智者既不得意也不沮丧,如同坚石稳固不变,不被风所摇动。
                          如果说是应得的话,赞美是非常顺耳的;非应得之赞美,比如迎奉拍马,虽然动听,却是一种欺骗。不过,如果我们听不到这些言词,这些声音就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
                          从世俗的观点看来,赞美之言能够长久。美言几句,则能轻易获得好处。开始讲话之前,一句夸奖就足以吸引观众。如果一开始,发言人赞美观众几句,观众将会全神贯注听讲。如果他一开始就批评观众,则反应将不会令人满意。
                          有修养之人既不依附阿臾奉承,也不希望别人拍马迎合。对值得赞美之事,他们毫无嫉妒地尽情赞美。对应该批评的,他们以悲悯之心,而不是蔑视的态度加以批评,以期改造他们。伟人们受到了解他们的伟人和平民的高度颂扬,虽然说,他们本人对这些颂扬完全不放在心上。
                          许多深知佛陀之人以自己的方式歌颂佛陀的品德。优波离,一个刚刚皈依佛陀的百万富翁虔诚地赞美佛陀,当场列举了佛陀的百种不可思议功德。现在,佛教徒仍然一面观想佛陀的圣像,一面称颂佛陀的九大功德。对一个虔诚的信徒来说,这些是禅观方法。这些美好的品德对其信徒来说仍具巨大的启迪性。
                          什么是责难?
                          佛陀说:“话多之人受责难。话少之人受责难。沉默之人亦受责难。在这个世界,无一不受责难者。”
              责难好象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佛陀评论道,在这个世界,大多数人缺乏纪律。佛陀又说,正如在战场上的战象忍受着四面八方射来的利箭,同样地.我受到许许多多的侮辱。
                          愚昧、邪恶之人专门喜欢寻找他人的不足缺点,而不是善良和美好优点。
                          除了佛陀,没有一人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也没有一人是百分之百的恶劣。我们最好之人身上有邪恶之处,最坏之人身上有善德。佛陀教诫说:“当受到打击、辱骂和诽谤时,有人默默地忍受,我说此人虽未得涅槃,即在涅槃之中。”
              一个人行善的出发点可能是最好的。但是,外部世界往往错误地理解了他,猜测归纳他行善的动机,而这些猜测又往往是他想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人可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服务帮助他人,有时甚至自己负债累累,变买自己的财产,解救困难中的朋友。但是,在这迷妄的世界中,得到他帮助之人将罗集他的缺点,敲诈勒索,损害他的高尚品质,得意地看着他的毁灭。
                          在本生故事中,记叙了这样一个传说,音乐家古谛罗把他所知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全都教会了他的学生。但是这一忘恩负义的学生却妄图与他的老师相争,试图损坏他老师的名誉。但是他终究没能成功。
                          提婆达多,佛陀的弟子和堂弟,具足神通,不仅试图玷污佛陀,也曾妄想谋害佛陀,把一块石头扔向在下面来回散步的佛陀。但这些都以失败而告终。
                          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佛陀那样受到如此高度的称颂,如此尖锐的批评、辱骂和非难。这就是伟人的命运。
                          在一次公共集会中,一个名叫婆伽的卑鄙女人假装怀孕,诬陷佛陀。佛陀面带微笑地忍受着这样的侮辱。最后佛陀的清白得以澄清。
                          有人控告佛陀在弟子们的合谋之下杀害一妇女。非佛教徒猛烈地批评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阿难陀尊者忍受不了,请求佛陀离开到另外一个村庄。
                           “阿难陀,如果那些村庄的人也辱骂我们,我们应怎么办?”
               “那么,世尊,我们将再前往另一个村庄。”
               “这样的话,阿难陀,整个印度将没有我们容身之地。忍耐一些,这些辱骂将会自然终止。”
              摩登伽耶是—位王记。由于无知,她的父亲曾希望把她嫁给佛陀。佛陀讲说了美貌外表的空洞和虚幻,为此她怀恨在心。后来,她雇佣了一些醉汉在公共场所辱骂佛陀。佛陀以圆满的平等之心,忍受了这些侮辱。最后摩登伽耶不得不受到她恶行的痛苦报应。
                          受侮辱是人类的共同命运。你奉献的越多,越伟大,你越有可能受到侮辱和怠慢。
                          耶苏受到侮辱、漫骂和绞刑。
                          苏格拉底受到他妻子的侮辱。每当他外出帮助他人,他那易怒的妻子总是对他大加辱骂。有一天,她身体不佳,没有例行无法无天的谩骂,苏格拉底满脸不高兴地离开家门。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开心。他回答说,因为他妻子身体不佳,那天没有骂他。
                           “你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你没有受到令人讨厌的辱骂。”他的朋友评论道。
                           “噢,不,当她骂我之时,我得到实践忍辱的机缘。今天,我失去了这一机会。这就是我不高兴的原因。”哲学家回答说。
                          这是所有人应该牢记的一课。
                          当受到侮唇,我们应该这么想,我们获得了修习忍辱行的大好机缘。我们应对我们的对方表示感谢,而不是感觉受到冒犯。

                           乐与苦
                          乐与苦是最后一相对世法。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力最为强大。
                          人们能够接受的是快乐(sukha),而难以忍受的是痛苦(dukkha)。一般的快乐就是欲望的满足。贪求之事得到之后,我们马上希求另一种类型的快乐。我们自私的欲望就是如此的不知满足。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大而且是仅有的快乐就是物欲享受。勿庸置疑,希求、获取、以及忆想这些物质主义者高度珍惜的物质享受,确实能给予人短暂的快乐。但是,它们是一种幻影,是无常变化的。
                          财富的拥有能否给人真正的快乐?如果是这样的话,百万富翁就不会想到要自杀了。在一个物质发展到极点的国家中,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人精神不健康。如果说财富的占有就能提供真正的快乐,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
              世界的主宰者们创造真实的幸福?亚历山大曾不可一世地侵略印度,一路势如破竹,占领全国,最后因没有更多可占据的领土而叹息不已。
                          头戴皇冠的皇帝和国王们总是很快乐吗?
              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家领导人的生命常常是朝不保夕。圣雄甘地和肯尼迪的惨死就是很鲜明的例证。
                          真正的幸福来自心内,它不可以财富、权力、荣誉和征服来衡量。
                          如果这样的世间之物是通过强迫或不公正手段获取的话,或滥导误用,乃至以执著的眼光看待,对于它们的拥有者来说,它们就是痛苦和灾难的根源。一个人的快乐也许是另一个人的痛苦。对一个人来说是佳肴和饮料,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
                          佛陀为在家居士例举了四种快乐。他们是拥有的快乐,即:健康、财富、长寿、相貌、享受、财产、精力、孩子等。
                          第二种就是从这些拥有中获取的快乐。平常之人希望从中得到享受。佛陀没有劝诫所有的人潜心寂静,放弃他们的世间之乐。
                          财富的享受,不仅在于把它们用在自己身上,而且为了他人的福利,要把它们布施给他人。我们的所有享受只不过是暂时的。我们丢下我们的一切拥有而死去,而我们所带走的就是我们所给予的。我们用世间之财富广行善业会使人们永远怀念我们。
                          不欠他人之债是另外一种快乐。如果我们满足于我们既有的,勤俭持家,我们不需成为任何人的负债者。负债之人总是生活在精神的痛苦之中,并要对他们的借债人表示感恩戴德。虽然穷一点,但是一身无债,一个人将会感到一种解脱。精神上获得一种快乐。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以无过为生是最大幸福之一。无可责备的生活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福益。他受到众人的推祟,得到他人安祥气氛的影响,他自己会感觉到更为快乐。但是。应该说明的是,要想得到众人的好评是极为困难的。品德高尚之人关心的只是没有过失的生活,而不在乎外界的认可与否。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以享受为快乐,而另外一些人以追求舍离为快乐。没有执著,或超越物质享受是精神享受者的快乐。从痛苦中获得解脱的涅槃之乐是一切快乐之最。
                          我们喜欢普普通通的快乐,但对于难以忍受的相对之苦却厌恶不已。
                          痛苦和不幸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当我们面对自然的年老之时,我们就痛苦。我们不得不以平等之心忍受年老之苦。
                          比忍受老苦更为痛苦的就是对疾病的忍受。如果是长久之病,我们会感觉到不如死了的好。
                          甚至轻微的牙疼或头疼有时也使人难受。
                          当生病之时,我们应以一切代价加以忍受,不必担心害怕。我们必须如此地安慰自己,我们没有患上更为严重的大病。
                          我们经常同我们的亲近之人分离。这样的分离在我们心灵上造成创伤。我们必须明白,一切聚合终究离散。这个时候是我们修习舍离的最好机缘。
                          我们有时不得不与我们厌恶的不快之人之物相会。我们必须忍受他们。这也许是我们在承受我们过去或现在之业的果报。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环境,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既使是圆满觉悟、去除一切烦恼的佛陀也不得不忍受因疾病或事故而引起的身体痛苦。
                          佛陀经常头疼。他最后一场大病给他的身体上带来极大的痛苦。提婆达多曾想用石块砸死佛陀,因此,佛陀的脚也被一块石片砸伤,不得不进行手术。有些时侯,他被迫忍受饥饿,有时他只好以喂马的饲料为食。由于那些无法无天的弟子们,他被迫退居森林达三个月之久。在森林之中,他睡在树叶铺成的地上,面对刺骨的寒风,但他以圆满的平等之心入睡。在痛苦和快乐之中,他的精神总是保持镇静平衡。
                          在此娑婆世界的轮回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死亡是一最大的悲伤。有时死亡不是一次性,而是连续出现,它们可能使人们精神失常。
                          般陀伽罗失去了她的亲人,父母,丈夫,兄弟和两个孩子,她由此而失去理智。佛陀劝化了她。
                          迦沙乔达弥失去了她的独生孩子。她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一路寻找救死之药。她来到佛陀跟前,索取这种圣药。
                           “不过,大姐,你能给我找来一些芥茉籽吗?”
               “当然可以,世尊。”
               “但是,它必须来自死亡没有出现之地。”
              她找到了芥茉籽,但是找不到一块死亡之神没有出没的地方。
                          她明白了生命的本质。
                          当一位母亲被人问道,她为什么不因悲惨的失去独生孩子而痛哭时,她回答说:“没有叫来,他来了;没有告诉一声,他走了。他怎么来的,也怎么走了。我们为什么要为他而痛哭呢?而痛哭又有什么用呢?”
              正如果实从树上掉下一样,或娇嫩,或成熟,乃至熟透,同样地,我们在我们幼年、青年、老年死去。
                          太阳在东方升起,只在西方沉没。
                          鲜花在早晨盛开,要在傍晚凋谢。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无一人例外。我们必须以圆融的平等无碍的心态面对它。
                           “无论何物洒向大地,香甜或肮脏,
                          大地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永远保持心灵的镇静和平衡,
                          对一切善恶不示憎恶和喜好。”
              佛陀如是说。
                          当与世间之法相会之时,阿罗汉的心从未波动。
                          在利与衰,誉与毁,称与讥,乐与苦中,愿我们永葆平常镇静之心。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7-12-2013 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四十四章 生命之谜[完]

生命的意义在于圆满觉悟,即如理了知自己的本来面目。
                                        —那烂陀

                           “什么叫人?”,“从哪里来?”,“是哪一个?”,“为什么?”,“是什么?”,这类问题是影响整个人类的重大问题。
                           “什么叫人?”,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从本来就一目了然,可以就想象得出的事进行深入探讨。
                          人有其躯体,或借助仪器可以看到的感官。此有形的身体是由一种瞬息迁流的力量和物质构成。
                          科学家们发现他们很难对物质下定义。一些哲学家把物质诠释为:“于变化相行,即变化,变化与物质相行。”(1)
              色法在巴利语为rupa,它被诠解为变化或分散解化,另外一种解释为自现之法。
                          根据佛教,色法有四大种,即地(pathavi)、水(apo)、火(tejo)、风(vayo)。
                           Pathavi意为外涨力之原素,为物质的再分层。缺少这种原素,事物将不可能占据空间。互为相应统一的软硬二性为地大的两种状态。这种具有外涨力的原素存在于地水火风之中。比如,在下面的水支持着上面的水。正是这种外涨性和动性(vayo)相互结合作用才产生了压力。冷热为湿性(tejo),液体为流动性(apo)。
                           Apo意为紧缩性。于外涨力不同,这种因素能使相离物质的基本原素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有了一种身体的概念。
                           Tejo意为热性。冷也是一种表现形式。Tejo既包含了热,又容纳了冷,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成熟身体的功能。换句话说,它们有活跃精力的作用。由于这一因素,事物才得以持续和变化。
                           vayo。意为动性。变化运动是由这一因素造成的。运动被认为是一动力,或是热能发动者。在物质领域中,动和热分别与精神范畴的意识相业力相对应。
                          此四大种的巨大力量是不可分割,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但也许对待定的事物而言,某一大种的成份要多一些,占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外涨性在地大中占有优势,内聚力于水大中,热性于火大中,以及动性于风大中。
                          由此可见,物质是由时时刻刻都在持续变化的力量和因素组成的。根据佛教,物质只能连续存在十七个刹那。(2)
              根据生物学,人在出生时,他因遗传而得到父母直径为三千万分之一英寸的无限微小细胞。“在九个月的怀胎中,这一微粒成长为当初一百五十亿倍大的块体”。这一微小甚微的细胞就是人的色身基础。   (3)
              根据佛教,性别也是在怀孕之时确定的。
                          在这人体的繁杂机器中,有一种更为重要,与物质相关联的因素,那就是意识。博学多闻的作家们也许会高兴地说不是精神加物质,而是精神和物质。科学家们宣称,生命来源于物质,而心识由生命而生。但是,对于心识的发展,他们没有给予一个满意的解答。
                          与物质的身体不同,非物质的心识是无形的,但可以被直接的感受到。一则古老的谚语说:
                           “何为心?非物质。何为物质?从未想。”
              我们清醒明了我们的思惟和感觉,由此直接感受,我们以类比推理它们也存在于他人之中。识在巴利语中有好几种说法,其中mana,citta,vinnana,最为常见。巴利语词根man,意为想。英语单词man意为人,巴利语manussa,意为开发了意识之人,我们可以对此作一比较。
                          在佛教中,心与识没有什么区别,它们被当成同义词来使用。心可被简单的诠译为对事物的感知力,因为没有一个指导一切行为的主宰或灵魂。它是由变化无常,瞬息生灭的心态组成。“以生为起源,以死为出口.意识持续不断地向内迁流,如同河流接引附属小溪,连连增加而成大水。”每一个短暂的意识,在迁流不息的生命之流中,一旦消失,即把全部力量,和深深烙印于自身的所有感受统统地传送给它的替接者。因此,每一个新意识是由其前一个意识的所有潜力和另外其它所组成。正因为一切感受毫无丢失地烙印到这个无常变化、不断更新的意识之中,那么,即使肉体短暂的分散,对过去生世的忆念将成为可能。如果记忆完全依附于脑细胞.那么,这就不可能了。
                          意识如同电流一样,既有创造能力又有毁灭性力量。它又好象双面锋利的武器既可用来行善,也可用来作恶。一个小小的意念从无形的意识中生起,甚至可以拯救或毁灭整个世界。一个念头既能使一个国家人口充盈,也能使一个国家人烟稀少。意识创造个人的天堂,意识建立自己的地狱。
                          奥斯本斯卡写道:“有关在意识现象中存在的潜力,即思想、感受、欲望,我们发现它的潜在能力是无法估计的,无有限度的。从个人的经历观察历史,我们得以知道观点、感觉、欲望的自我显现。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创造无数连续不断的现象。一个意念能够在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产生一种功效,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精深,引发更新的现象,释放出更新的能量。我们知道,思想依然存留并起着作用,即使发明这种思想之人的名字已经变成了神话之谜,例如古老宗教的创造者、不朽古诗的创作者、英雄、领袖、预言家等,他们的名言佳句被无数人口口相诵,他们的观点被人们反复研究而加以注解……。
                           “毫无疑问,如同一块石碳或一个有生命的细胞都包含有能量,一首诗中的每一个思想都具有一种巨大的潜力。这种力量无限奥妙、不可思议,更有启迪性。”   (4)
              观想下面一段佛陀意味深远之语:
                           “诸法以心为先导,以心为主,由心所造。”
              根据佛教,心或识在怀孕之瞬间,与色法同时生起。因此,意识存在于胎中。此最初意识,用佛教专有名词说,流转意识,或再生意识,就是此人依过去之业为缘而生。人类之间存有的微妙心智,精神和道德的差异就是由此因业而起的意识,即人的第二因素决定。
                          给予精神和物质以生命力,即生命现象,是构造人的三要素之三。由于生命的存在,再生才能成为可能。生命在物质和精神在两个方面自己表现出来。在巴利语中,生命的两种形式称之为namajivitindriya和rupajivitindriya,即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
                          因此,色法、心法和生命是构成一个人的三大独特因素。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强大的力量——人,他带有难以想象的蕴藏力诞生了。他成为自己的创造者和毁灭者。在他内部即可发现罪恶的垃圾堆,也可发现善美的藏室。在他内部可以找到卵生动物、凶残者、普通人、超人、天人和梵天。罪恶的秉性和圣洁的道德同时潜伏于中。他既可以成为自己和他人的祈福者,又可能成为一个诅咒者。事实上,就自我而言,人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人从哪里来?”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问题。
                          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或有始,或无始。说有始者假设了第一因,或者是宇宙之力,或者为万能者。说无始者否认了第—因。因为,作为一般经历而言,因不断生果,果不停的变因。在因果流转之中,第一因是不可能想象的。根据第一种说法,生命是有起始,而根据第二种说法,生命没有起始。在一些人看来,第一因之说就如圆形三角形一样荒谬可笑。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是其父母的精卵细胞的直接产物。当科学家们主张一切生命皆来自生命时,他们就保持一种说法,即意识相生命来自于非生命之物质。
                          根据佛教,人是由业力而生(kammayoni),父母只不过给他提供了一个物质基础。因此有情众生相续。在怀孕瞬间,业力对最初意识发生作用,从而使胚胎有了生命。正是这种无形的、由过去生引发的业力在已经存在的物质现象上产生了心智和生命现象,从而完善了构成人的三要素。
                          在谈到有情最初形成胚胎时,佛陀说:
                           “哪里有此三种的结合,哪里就种下了生命的种子。如果父母同床,但不是母亲的怀孕期,没有待生有情(gandhabba)的参与。则没有种下生命的种子;如果父母同床,时为母亲的怀孕期,但是待生有情不存在,则没有种下生命种子;如果父母同床,又是母亲的怀孕期,同时又有待生有情的存在,由于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则播种下生命种子。”
              在这里,ghandhabba(=gantabba),指的是准备好由此特别母亲而生的合适有情。这专用名词只能用在此特有的情况下,我们千万不可把它错误地认为是恒常的灵魂。
                          一个有情众生出生于此,必有一有情众生在某一个地方离世而去。一个有情的出生相关相续于一个过去生有情的死亡。用一般的话说,太阳从一个地方升起也就意味着太阳从另外一个地方降落。
                          佛说:“受无明和贪欲纠缠和束缚,无法想象徘徊游荡的第一有情。”
              只要不断地受到无明和贪欲污水的供给,此生命之流将无休止地流转下去。只有当贪欲和无明被连根铲除后,生命之流才终止迁流,就象佛陀和众阿罗汉一样,结束了轮回。生命之流的绝对起始是不可能确定的,正如生命之流不再伴随无明和贪欲,那种境界也是不可以用思惟构想。
                          在此,佛陀只不过涉及了一点有情众生的生命之源。猜测世界之初和进化就是科学家们的事了。
                           “到哪里去?”这是我们的第三个问题。
                          人到哪里去?
              根据顺世派(巴利语和梵语为lokayata),人死之后一无所存,只留下他生前所创造的一切能量。“人由四大组成。人死之后,坚固性回归地大;湿性回归水大;暖性回归火大;动性则回归风大,人的心识则漂游到空间。当四大分散之时,无论智愚,皆被断灭。不复存在,更无其它世界。死亡是一切一切的终结,唯此现实世界为真实。所谓的永恒天堂和无间地狱皆是行骗者的臆造之物。”   (5)
              唯物者只相信感官能够认识的事物,因此,唯物质是真实,最基本的原素是地水火风四大种。自我意识的生命由此神秘莫测而生,好象当阿拉廷摩擦他的油灯时,基因就自己出现了似的。大脑衍生思惟就象肝藏分泌出胆汁一样。
                          正如罗达诃里湿努所说,在唯物论者的眼里,相信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是一种虚假的、懦弱的、女人气的、胆怯的、害怕和虚伪的表现。
                          根据基督教,人是没有过去世,唯有现在一生给人准备到永恒的天堂或地狱。无论它们被认为是实在之地,还是一种境界,人的未来或是在天堂里享受无尽的快乐,或是在地狱里遭受无际的痛苦。因此,人死后没有灭尽,他的归处是灵魂永恒。
                          叔本华说:“任何一个认为自己从无而生之人,一定会认为他再次回归虚无。永恒的存在在他存在之前消失,第二永恒开始,由此他将不停的诞生。这是一种魔鬼般的观点。”
              相信过去和现在的印度教信徒们不说人死之后一切不复存在,他们也不说人死后就得以永恒,但认为过去和未来是一无休无止的循环系列。在他们看来,只要生命中受到业力的牵引,生命之流就会永不停留地生存下去。到了一定程度后,人的本灵会重新回归到派生出灵魂的绝对实体(paramatma)之中。
                          佛教相信当下的存在,并以现在为基础,论辩过去和未来。正如一盏电灯是无形电流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样的,人只不过是无影无迹业力的外部显现。灯炮说不定会损坏,灯光也许会消失。但是电流却仍然存在,灯光可以由另外一只灯炮而重新生起。同样的,业力不因有形肉体的分散而受任何扰乱,它从现前的意识中延展出来,导引后一生新意识的生起。在这里,电流就如同业力,灯炮可以比作是父母产生的最初胚形。
                          过去的业引发现在的生;现在的业,伙同过去的业,成就未来。现在是过去的产物,又转过来成为未来的父母。
                          因此,死亡并不是一个人的最终完结。虽然这一特殊的生命阶段结束了,但是,驱使它继续生存的业力并没有被消灭。
                          人死后,只要有无明和贪欲之水的生养,生命之流将无限的持续下去。一般来说,人死后不一定再得人生,因为人类不是唯一的有情众生。另外,地球,几乎是宇宙中的一微粒,也不是有情众生仅能得以再生的地方。有情众生可以把其它界趣作为栖息之地。   (6)
              如果一个人希望终结此无常生死轮回,他可以达到目的,从根本上断除形形色色的贪欲,获证涅槃,正如佛陀和众阿罗汉一样。
                          人将到哪里去?他可以到任何一个他希望和喜好之地,如果他胜任适应的话。如果他没有什么别的期望,他就由事物本身的规律来决定他的道路,他将依据自己的业力到达一个他应得之地。
                           “为什么”是我们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成为人?生命有何目的?
              这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
                          唯物论者的观点是什么?
              科学家们回答:
                           “生命有目的吗?是什么,在哪里,
                          又在何时?
              衍生于太空,而有宇宙,太阳,地球,生命,人类,以及其它。
                          但是,至于目的而言,谁的?何时?为什么?一无所有。”
              因为唯物论者把他们自己完全框限于感官数据和眼前的物质利益,忽视了精神价值。他们持有一种与道德论者针锋相对的思想。在他们看来,没有追求目的之人可言,因为本来就不可能有什么目的。非有神论者,佛教也在此范畴之内,不认为有一开天辟地的决意者。
                           “谁使孔雀如此五彩缤纷?谁使杜鹃鸟鸣叫得如此美妙动听?”这是唯物论者把万事万物归结为自然规律所致的一个主要论点。
                           “吃喝玩乐,众生皆以死亡来结束生命。”这好象就是他们学说的道德理想。他们认为,正如罗达诃里湿努所写:“道德是一种迷惑,唯有享受才是真实。死亡是生命的终了。宗教是愚昧的心智失常,精神病毒。一切善美、高贵、清净和慈悲皆会消亡。这种理论代表了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是对他们强烈欲望的粗糙证实。人们没有必要控制情欲和本能,因为这些是人类的自然财产。   (7)
              《摄一切见论》云:
                           “尽情地享乐,当生命属于你时,
                          没有谁能逃脱死神追寻的眼睛;
                          一旦他们烧毁了我们的形体,
                          怎样才能重新获得?”
               “当生命存在时,生活快乐,即使欠债累累,也要以酥油为生。”
              现在,让我们再从科学中挖掘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
                          应该注意的是:“科学是对事物的研究,是对‘是什么’的研究,宗教是对理想的研究,是对‘应该怎样’的研究。”
              京阿特一汤母森主张科学是不完善的,因为它不能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
                          涉及到终极目的时,贝特俄西弥谈到了三种观点,即有神论、
                          泛神论和化现论。“第一种,”他写道,“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颁布了一切自然规律,因为他预见到有时善美之事将要被变革。在这种论点中,目的清清晰晰地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上帝在他所创造的一切之外。
                           “在泛神论的形式中,上帝不在宇宙之外,只不过从整体来讲。它就是宇宙,因此就不可能有创造的行为。但在宇宙里却有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它促使宇宙根据可以说是整个过程中就存有的计划发展。
                           “在化现论中,目的就更加盲目。宇宙中的前一阶段预示不到后一阶段的任何事物,只不过有一种毫无目的导至变化的冲动,这种变化带来了更加完善形式的存在。所以,相当晦涩模糊地说,目的就隐存于起始之中。   (8)
              我们不对此作任何评论,这些仅仅是不同宗教或伟大思想家持有的观点而已。
                          不管有没有终极目的,但有一个问题,就是灯蕊虫、蛇、蚊虫等是否有价值,或狂犬病是否有存在的意义。人们怎样解释邪恶问题?地震、洪水、瘟疫和战争是不是被预先设计好了的?
              俄西弥阐述了自己对终极目的的看法后,大胆地宣称:“无论怎么说,为什么要荣耀人类?狮子和老虎又怎样呢?它们没有象我们这么多地伤害动物,它们又比我们美丽得多。蚂蚁又怎样?它们比任何一个法西斯更有能力管理好一个联合体。难道说一个夜莺,或云雀,或鹿的世界不比我们这个充满残酷、非正义和战争的世界更美好?信仰终极目的者绞尽假有的理智,但是他们的著作使人们又产生怀疑。如果我被授有万能的神力,或者有一百万年的时间进行实验,那么,作为我努力的最终结果,我将不会认为人有许多妄自尊大之处。(9)
              根据不同的宗教,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印度教认为,生命的目的在于“同梵天合一”或“重新回到衍生其灵魂的神我之中。”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说:“生命是为了荣耀上帝,永远使上帝快乐。”
              作为某一宗教的普通信徒,为了获得他们至高安乐,永恒不死的天堂,他会不会准备放弃地球上他紧紧执著不放的生命?
              实在是值得怀疑!
                          那么,佛教怎样来回答这个“为什么”的问题?
              佛教不承认造物者的存在。因此,从佛教的观念来看,不可能有强迫注定的目的。佛教也不倡导左右人们未来,毫无自由行为的宿命论、决定论或预先注定论等。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由意志变得彻头彻尾的滑稽可笑,生命则成为一名副其实的机器。
                          受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生长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多多少少是很机械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人是可以利用他的自由意志。一个人从悬崖上跌落下来,将会掉到地上,就如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法施展他的自由意志,虽然他有思想而不同于石块。如果他在悬崖上向上攀登,他当然可以行使他的自由意志,依照他的希望行事。反过来说,一块石头就没有自行其事的自由。一个人有能力选择正确和错误,善良和邪恶。他既可以仇视,也可以友好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这完全取决于他的思想及其发展状况。
                          虽然人生没有一个特别的目的,但是人可能自由地树立生命的目的。
                          然而,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奥斯本茨基写道:“有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在于放弃自我,在于自我牺牲,在于抛弃一切,乃至生命本身。其他人宣称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命,在于从最终死亡的恐怖感中获得解脱。有些人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完美,在于创造超越坟墓以外的美好未来,或者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另外一些人则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走向不存在。更有另一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人类的尽善尽美,在于地球生命的组织化。不过也有一些人断然否决知晓生命意义的任何可能性。”
              一位博学的作家批判了所有这些观点,说:“所有这些解释的错误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竭尽试图在生命之外发现生命的意义,无论是在人类未来,或者是超越坟墓以外,或者是疑惑不解的存在,或者是贯穿持续转世自我的演变,总是在当下人生之外的某一物上寻找。但是,如果人们稍微向自身看一看,那么,他们将会看到,实际上生命的意义并不怎么迷糊不清。生命的意义在于知识。”   (10)
              在一个佛教徒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圆满觉悟,即如理了知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完美的行为,心智的培训,深刻的智观来实现,或换句话说,通过奉献和完美。
                          奉献包含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彻底无我的精神,它促使一个人为其他众生服务;完善包括了绝对的纯洁和无上的智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9-4-2024 23:00 , Processed in 0.15486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