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樓主: 大自然

轉貼:覺悟之路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複製鏈接]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5-12-2013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覺悟之路 第三十七章 五盖——五种精神障碍

心病有五,受其染污,心不柔和,无有慈爱和光明。此病不除,烦恼不灭。
                                          ——《相应部》

                          障碍(Nivarana—Ni+var,意为妨碍,阻止),意指阻止一个人的进步发展,以及阻隔解脱或升天之道,也可被解释为对忆念的覆盖、阻拦、束缚。
                          此障碍有五,即:贪欲(kamacchanda),嗔恚(vyapada),昏沉睡眠(thina—middha),掉举恶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1.欲爱是指对根尘如色,声,香,味,触等的贪求和执著。它被认为是一障碍,把人束缚于此娑婆世界。
                          一般众生被此诱惑之根尘困裹,由于缺少自制自律,故不可避免地生起情欲。此障被静虑五性中的一境性(ekaggata)制约,证第一圣果后而得以息服,证不还果时得以根除。贪著的微细形式,如对色界和无色界的贪爱(ruparaga,aruparaga),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时才能够被彻底断除。
                          如下六种方法可使贪欲得以消除:①对事物生起厌恶之想,②恒常观想厌离,③制约感官,④饭食适量,⑤广结善友,⑥有益言语。
                           2.嗔恚—恶意,厌恶。适意之物引起贪著、逆意之境导致厌离。这是两种燃烧世界的大火,在无明烦恼的助势下,它们在这个世界中制造痛苦。
                          静虑之一的喜(piti)能对治恶意。在证得一还果时,嗔恚得以随减,而在证阿罗汉果时才得以根除。
                          如下六种方法能断灭恶意:①对物境生起善意之想,②常作慈善观想,③生起业为自业之想,④坚持此种见解,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3.昏沉被解释为是一种心病,睡眠为一精神病态,麻木之心如同挂在树上的呆滞蝙蝠,或贴在竹杆上的糖蜜,或过份僵硬而无法铺开的奶酪。昏沉和睡眠不应被认为是身体上的懒惰,因为即使是断除了这两种烦恼的阿罗汉也感受到身体上的疲劳。它们使精神倦怠,正与精进(viriya)相对。它因静虑之一的伺而得以制服,在证阿罗汉果时被根除。
                          如下六种方法可断灭昏沉睡眼:①忆想饭食适量,②变化身体姿势,③观念光明之物,④位于开阔之地,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4.掉举—精神上的不安和心情的激奋,它是一种与所有不善意识相关联的心智之境。通常来说,不善之业总是与兴奋和不安为伍。
                          恶作—忧心忡忡,或是对所作恶业悔恨,或是因非行善业后悔。悔恨自己所作恶业并不能使人从不可回避的果报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悔悟就是发愿不再重复恶业。
                          这两种障碍因静虑之一的乐(sukha)支而得以息服。证得阿罗汉时,掉举得以根除而恶作在不还果时得以断除。
                          如下六种方法可断灭这两种烦恼:①博学多闻,②询问和讨论,③弄懂戒律的性质,④亲近资深长老,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5.疑—疑虑,犹豫。巴利语vicikiccha--疑意缺乏智慧之药者(vi=空,cikiccha=智慧)。它也被解释为复杂思惟而产生的烦恼(vici=寻找,kiccha=烦恼)。
                          这里不是指对佛陀等的怀疑,因为即使非佛教徒也可压服此疑而得禅那。作为一种束缚,疑就是对佛陀等的怀疑,但是作为一种障碍,它是指非持之以恒于某种事情。经典注疏中对此疑的解释是没有能力如是决定任何事。换句话说,就是疑惑不定。
                          寻思能制伏此种障碍,证得初果时即可断灭。
                          如下六种方法可断灭此疑:①精通法和律,②讨论和询问,③弄懂戒律的本质,④坚定的信心,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5-12-2013 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三十八章 涅槃之道——慧

诸行无常,诸受皆苦。
                    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法句经》

                           观
                          当一个人一时遏止住障碍,获得静虑时,其心澄清,如同明镜,事事物物皆能被清晰反现出真实面貌。但他仍然没有完全断除恶念,因为止心一境,不善之流只不过是暂时地得以制止,它们可能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时刻再次显现出来。
                          戒律规范人的言行;止息把握人的心意;但是,只有最后阶段的观(Panna--智慧),才能使求证圣果之人彻底根除三摩地压服的烦恼。
                          一开始,瑜伽行者修习清净智见(dittthi--visuddhi)(1),知见事物本质,以一境心分析、检验所谓的有情众生,这种寻思会使他明白:他所认为的我,或个体仅仅是心法色法的复杂和合而已,它们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如此获得了有情众生真实本质的正确观念后,抛弃了永恒灵魂的邪见,瑜伽行者寻找此我起源,从而认识到,在此世界中,无有一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是因缘所生,而他现在的存在是由于他过去的无明(avijja)、贪欲(tanha)、执著(upadana),业力、以及现在生的食物所生起。由于这五种原因,生起所谓的众生。如同过去因造作了现在果,现在因也将会生起未来果。如此观想,他超越了一切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疑虑。(2)
              由此,他观想一切有为法皆为无常(anicca),是苦(dukkha),无我(anatta)的真谛。无论他的眼睛转向何处,他只见到这三种特性鲜明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认识到生命只不过是由内因和外缘而生起的一种迁流现象,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发现真正的快乐,因为万物皆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行者如此观想生命本质,深入禅定,终有一天,大大出于他的意料,他会看到一道道圣气从身上发出,体验到从来未曾有过的快乐、喜悦和安隐。他的心境达到平稳,宗教热情更一步提高,心念更为清晰,观想更为敏锐。由于出现了圣气,他错误地把这一道德提高的发展之境看成是圣果,从而对此种心境产生了爱执,但不久他就会觉悟到这些新的进展对道德的进一步提高是一种阻碍,因此,他修习清净智观,区别何为道,何为非道。(3)
              忆念正道。他再次观想一切有为法的生灭。在这两种现象中,后者在他心中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因为变化终是比生起来得明显。因此,他集中精力观想事物的坏灭。他认识到构成有情众生的色法和心法总是在一种变化之中,从未刹那止留而相同。然后,他明白了一切坏灭皆是十分可怕之事,他看到整个世界如同一燃烧着的火坑,是痛苦的根源。然后,他又认识到此可怖和迷妄世界的可恶和虚假,生起厌恶,由此而产生强烈的出离之愿。
                          以此为动机,瑜伽行者再次观想无常,苦,无我三大特性,而后修习彻底的舍离。平等地看待一切有为法—不贪执不厌恶一切世间之物。(4)
              达到这一修证境界后,他选择三大特性中的一种,作为一特别精进求证目标,并朝着这一方向更加努力用功修习智观,直到辉煌的4天,他第一次获证最高果位—涅槃。(5)
              正如达卡博士所说:
                           “正如一个夜行者,在一道闪电中,看到他周围的风光、此后这种景象会在他眼花目眩之中延续很久。同样的,瑜伽行者,在一道智观的闪电之中。彻见涅槃、以至所存之影象再也不会在心中消失。”
              当瑜伽行者第一次见到涅槃后,他被称为须陀洹,意为第一次进入导向涅槃之流。
                          此流代表着八正道。
                          证预流果者不再是凡夫(puthujjana),而是圣者(ariya)。
                          初证第一圣果,即断如下束缚众生于生死的三种障碍(samyojana),它们是:
                          一、五蕴身见(sakkaya—ditthi=sati+kaya+ditthi)。在这里,Kaya意指五蕴—色,受,想,行,识。因有此色心之身,故以为有一实体,永恒灵魂的存在。《法集论》列举了二十多种这样的灵魂之说(6)。sakkaya—ditthi通常被解释为邪见、个体之说,或我见。
                          二、疑(vicikiccha)--这些是对,1.佛,2.法,3.僧,4.戒,5.过去,6.未来,7.过去未来,   8.缘起(paticcasamuppada)的怀疑。
                          三、执迷于错误的宗教祭祀(silabbataparamasa)。
                          《法集论》(第一千零五节)如此解释:“非佛法之外道和婆罗门持有这种学说:解脱由道德行为的规范,或祭祀,或道德规范和祭祀而获得。”
              为了断除剩余下来的七种障碍,初果圣者最多再生七次。他对佛法僧绝对信仰,毫无疑问,他将绝对不会因任何原因冒犯五戒,不再堕落恶道,决定证得觉悟。
                          初次遥见涅槃,再次鼓足新的勇气,圣修者更加勇猛精进圆满智观,成就一还果(sakadagami),逐渐熄灭两种烦恼,即:贪欲(kamaraga)和嗔恚(patigha),而证第二圣果。
                          这时,他被称为一还圣者,因为如果他不在当生证得阿罗汉果,只来此人间一回。有趣的是,证得第二圣果的圣者只能削弱无始以来束缚他于轮回之中的两大烦恼。有时侯,虽然十分的微弱,他也可能有一点点贪心和嗔心。
                          在证得第三圣果,即不还果(Anagami)时,圣行者完全根除了此两种烦恼,此后,他不再来生人间,也不往生天道,因为他彻底断除了贪欲和物欲享受,死后即得生于净居天(suddhavasa),唯不还果圣者居住。他将在那里证得阿罗汉果,并一直生存到生命结束。
                          当在家居士证得不还果时,他即以梵行为生。
                          其时,不还果圣者再作最后一次努力,消除余留下来的五种烦恼,即色界贪(ruparaga),无色界贪(aruparaga),我慢(mana),掉举(uddhacca),无明(avijja),获证究竟圣果—阿罗汉。
                          预流圣者,一还圣者和不还圣者皆称为有学(sekha),因为他们还要修学。阿罗汉名为无学者(asekha),因为,他们再也不须修学了。
                          阿罗汉,原意为应供者,不再受生,因为他不再造作新业,他再作新业的种子己被全部根除。
                          阿罗汉觉悟到所作皆办,最终放弃了沉重的痛苦负担。所有形色的贪和一切种类的无明皆被断除无遗。此时,快乐的行者位尊高于天人,去除了放纵情欲,熄灭了世间烦恼,体验了不可言状的涅槃至乐。
                          此人不再轮回,因为新的行为不再产生有再生能力的种子。
                          虽然成就了阿罗汉,但是他并不是完全脱离了身体上的痛苦,因为解脱的喜悦经历只不过是间隙性的,另外他仍然没有抛弃他的肉身。
                          阿罗汉叫做无学,不再修学,以梵行为生,圆满成就了理想。
                          在这个方面,也许应该指出的是,修习了色界和无色界禅定的不还果圣者和阿罗汉能够在现生不间断地享受涅槃之乐达七天之久。这在巴利语中叫做--Nirodhasamapatti,意为成就灭道(7)。在这一情况下的圣者没有任何痛苦,他的精神活动也停止了,他的意识之流也暂时终止。
                          有关入定者(Nirodhasamapatti)和死者之间的区别,《清净道论》说:“死者不仅身行息灭,语行息灭,意行息灭,而且寿尽,暖消,诸根破坏,而入于此定比丘虽然身行息灭,受想灭定,但生命持续,心依然存在,诸根不坏。”
              根据佛教,从通常情况来看,这是此生命中所能享受得到的最高乐趣。

                           为什么阿罗汉证得涅槃后还继续生存?
              这是因为产生其现在生的业力仍未竭尽。用叔本华的话说,就如陶工之手不再转动制器之轮,但轮仍会继续转下去。从我们自己的经典中举一个更好的例子,阿罗汉如同一棵从树上砍下来的树干,不再生长任何新鲜树叶、花朵和果实,因为它再也得不到树木提供的树液,而那些本已生长的树叶、花朵和果实,将会继续生存,直到那根树干枯死为止。
                          阿罗汉尽自己的寿命生存于世间,不再增添任何新业,故尔对生死没有任何影响。
                          如舍利弗尊者所说:            “不乐死,不执生,即刻放下此无常之身,心念警醒,意识一境,不游戏死念,亦不喜乐生存,如同所作已办者,等待着时刻到来。”(8)

               阿罗汉圆寂后怎样?
              如同火焰被风吹得摇曳不定,熄灭后不再燃烧,同样的,阿罗汉从色心二法中得以解脱,消失后不复生起。
                          这样的阿罗汉果真荡然消失,不复存在?
              《经集》说,对于寂灭之人来说,不存在任何一种可以说成是自己的形式。当一切因缘断除之后,一切可讨论的基础也随之消失。
                          《优陀那》如此解说这一复杂问题:
                           “如同跃出火炉的火星一一熄灭,
                          它们的去处无人知晓。
                          获证究竟解脱者,
                          穿越贪欲大海者,
                          享受寂静喜悦者,
                          无有痕迹可寻找。”(9)
              关于这一问题,《中部》也记载了佛陀与瓦车乔陀一段有意义的交谈。(10)
              外道行者瓦车乔陀,来到佛陀跟前,问道:“乔达摩,解脱了的比丘往生何处?”他这里指的是阿罗汉。
                          佛陀回答说:“瓦车乔陀,不可说其再生。”
               “乔达摩,则其不生。”
               “瓦车乔陀,不可说其不生。”
               “那么,乔达摩,其生又不生。”
               “瓦车乔陀,说其生又不生亦不可。”
               “乔达摩,其既非生又非不生。”
               “瓦车乔陀,说其既非生又非不生亦不可。”
              听了这些看起来不怎么连贯的回答,瓦车乔陀困惑不解,迷茫之余,他问道:
                           “乔达摩,我被这个问题弄得不知所措,我被它搞糊涂了。”
               “够了,瓦车乔陀。不要迷惑不悟,不要混淆不清,此法博大微妙,不易明了,精深善美,不可仅依逻辑而了悟,深奥富有理性,唯智者知。身为外道的你,有其它信仰,另外一种追求,另外一种律制,追随另外一种导师,你亦不易明白。因此,瓦车乔陀,我将问你,善思后回答。瓦车乔陀,假如一堆火在你面前燃烧,你会不会注意到火在你面前燃烧?”
               “乔达摩,如果有火在我面前燃烧,我将会注意到火在我面前燃烧。”
               “但是,瓦车乔陀,假如有人问你:在你面前之火因何而燃烧?你将怎样回答?”
               “乔达摩,我将回答说,因草木的燃料,在我面前之火得以燃烧。”
               “但是,瓦车乔陀,如果你面前之火熄灭,你将会意识到它己熄灭了吗?”
               “乔达摩,如果在我面前之火熄灭了,我将会意识到它的熄灭。”
               “但是,瓦车乔陀,如果有人问你:火到哪个方向去了,东西南北?你将怎样回答?”
               “这个提问不适于此。乔达摩,因为有草木燃料。火得以燃烧,而当此燃料烧完后,不再续有。如果燃料烧完了,则说火的熄灭。”
               “正是如此,瓦车乔陀。抛弃,根除一切色,受,想,行,识,它们如同棕榈根桩,不复存在,亦不可能在未来重新生起。”
               “瓦车乔陀,圣者从五蕴中获得解脱,其法深不可测,如同大海,不应说其往生,亦不应说其非生非不生。”
              人们不可说阿罗汉再生,因为所有生起再生的因缘都己被根除;人们也不可以说阿罗汉断灭了,因为没有可断灭之物。
                          科学家罗佰特--奥本海姆写道:
                           “假如我们问,电子的位置是否保持一成不变,我们必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问,电子的位置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回答:不;如果我们问,电子是在一静止状态,我们必须回答:不;如果我们问,电子在运动中,我们必须回答:不。
                          当有人问到人死后的情形时,佛陀给予了同样的回答。但是,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科学领域中,也没有类似的回答。
                          涅槃是烦恼(kilesa)的彻底终结,但是语言却无法表达此最高境界的真实本性。这可能是最为妥当的结论。
                          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涅槃是痛苦的究竟解脱;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涅槃是对自我的去除;从道德观念来说,涅槃是贪嗔痴的熄灭。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5-12-2013 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清净之道第三个阶段。
                           (2)清净之道的第四个阶段。
                           (3)清净之道的第五个阶段。
                           (4)此九种观,统称为智慧提高之清净知见(patipadananadassanavisuddhi)。这是清净之道的第六个阶段。
                           (5)在此圣意识所发现的禅现被称之为清净智见。这是清净之道的第七阶段。
                           (6)见英译《法集论》。第259页。
                           (7)本意为获证断灭。参见那烂陀长老,《阿毗达摩手册》。第227,435页。
                           (8)《长老偈》。第346页。
                           (9)伍德·沃德,《道德升华之诗》。第114页。
                           (10)第一品,第72经,《见经》。第483页。
發表於 5-12-2013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5-12-2013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5-12-2013 20:24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於 5-12-2013 2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6-12-2013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三十九章 阿罗汉

虽少诵经典,但依法行事,去除贪嗔痴,如理真实知,明心得解脱,不著今后世,彼得沙门份。
                                        ——《法句经》

                          三藏经典中,比比皆是意味深长,启迪性地描绘阿罗汉的安乐嘉言。他们以身体力行和清规戒律给追寻真理者谋福利。
                          佛陀在《法句经》中说:
                          完成生死路(1),无忧(2)尽解脱(3),断除一切缚(4),无有情恼者。(5)
              正念自精进,无处使执著,如鹅弃池去,一处又一处。(6)
              彼等无积聚(7),于食善思见(8),解脱空无相(9),彼等物与行,如鸟游虚空,迹不可得寻。
                          彼等诸漏尽,于食善思见,解脱空无相,彼等物与行,如鸟游虚空,迹不可得寻。
                          彼诸根寂静,如御者调马,离我慢无漏,为天人所慕。
                          平隐(10)善律己,坚稳如大地,无嗔亦无恨,如因陀揭罗(11),如无垢淖池,是人轮回止。(12)身口意寂静,正智获解脱(13),圆满得安隐(14),不为众恼忧。
                          不轻信(15)他人(16),断系(17)知无为(18),弃(19)贪(20)断善恶(21),真实无上士。
                          于村落林间,平地或山陵(22),何处有罗汉,彼地即快乐。
                          林野甚可乐,世人所不喜,离欲者(23)乐之,不求诸欲乐。

                           比丘品
                          于憎无憎处,我等真快乐,于憎怨人中,我等无憎住。
                          于病无病住(24),我等真快乐,于患病人中,我等无病住。
                          于贪欲无贪,我等真快乐,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住。
                          我等无物障(25),我等真快乐,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乐品--
              非处此(26)彼岸(27),两岸悉皆无(28),离苦无系缚,是谓婆罗门。
                          无垢离诸尘(29),深入诸禅定(30),所作皆已办,无诸烦恼漏(31),证最高境界(32),是谓婆罗门。
                          不以身语意,行作诸恶业,制约此三者,是谓婆罗门。
                          断除一切结,无有恐怖者,无著离系缚,是谓婆罗门。
                          断除贪嗔缚(皮带),及断绳(邪见)所属(潜伏习性),舍障碍(无明)觉者(33),是谓婆罗门。
                          忍辱忍挨打,而无有嗔恨,具忍力强军,是谓婆罗门。
                          无嗔具德行(34),断贪自调御,达致最后生(35),是谓婆罗门。
                          如水洒莲叶,芥子于针锋,不染爱欲者,是谓婆罗门。
                          于此世界中,达证苦灭尽,弃荷(36)得解脱,是谓婆罗门。
                          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37),证无上境界,是谓婆罗门。
                          不亲热世人,亦不与憎聚,无家无欲者,是谓婆罗门。
                          强弱世人中(38),丢弃刀杖器,无害亦无杀,是谓婆罗门。
                          友好处仇敌,安隐于恐怖,无著于贪执(39),是谓婆罗门。
                          脱落贪嗔慢,亦非沾虚伪,如芥子于针,是谓婆罗门。
                          言语有礼貌,说益言实语,不触怒于人,是谓婆罗门。
                          于此世他世,均无有贪欲,无欲而解脱,是谓婆罗门。
                          于此世界中,不著善与恶(40),无忧而清净,是谓婆罗门。
                          如月净无理,澄静而清明(41),消灭再生欲,是谓婆罗门。
                          远离人间缚,超越天上缚,断除一切缚,是谓婆罗门。
                          弃舍喜(42)不喜(43),清凉无烦恼(44),勇者胜世间(45),是谓婆罗门。
                          前后与中间,无著诸有蕴,无有贪爱执,是谓婆罗门。
                          牛王(46)圣勇者(47),无欲贤胜者(48),除垢(49)觉悟者(50),是谓婆罗门。
                          牟尼知前生,天界(51)及恶趣(52),达至了无生(53),引以无上智,圆满其自身(54),成就诸梵行(55),获证情欲止,是谓婆罗门。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6-12-2013 19:13 | 顯示全部樓層

[注]
                           (1)生命在娑婆世界之中,即阿罗汉。
                           (2)抛弃痛苦,获证不还果、第三圣果,在此时,圣者彻底地断除贪嗔痴烦恼。
                           (3)Sabbadhi-五蕴。
                           (4)结(束缚)有四,即:一、贪求(abhijjha),二、恶意(vyapada),三、执迷于错误的祭祀(silabbataparamasa),四、把先入为主之见当作真理(idamsaccabhinivesa)。
                           (5)此偈说的是阿罗汉的道德境界。热恼既是物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阿罗汉只要色身还存在,就要经历身体上的热恼,但是他没有为此而担心。他不经历心理上的情感热恼。
                           (6)阿罗汉不着任何一地,随着而往,因为他们摒了我、我所之见。
                           (7)聚集有二,即:业行和生活四需。前者廷长在娑婆世界中的生存,后者虽然重要,可能会成为精神修证上的障碍。
                           (8)去除希求食物之贪。
                           (9)涅槃是从痛苦中的解脱(vimokkha)。它被叫做空,是因陋就简空了贪,嗔,痴,不是因为没有,或断灭。涅槃是一积极的圣境,不可以世俗之语阐述。它是无形的,因为去除了贪等标志。阿罗汉生存之时体受涅槃之乐。说阿罗汉圆寂后存在,不存在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涅槃即不是永恒,也不是断灭。在涅槃中,无一物得以永生,亦无一物,除烦恼之外,得以灭除。
                          阿罗汉在现在一生获证阿罗汉果,享受涅槃之乐。
                           (10)平隐-Tadi,既不贪执于理想之物,也不憎恶可恶之物,从不执著一物。在八种世间法中,即:称饥,苦乐,利衰,毁誉,阿罗汉寂静不受忧恼,不即不离,不喜不忧。
                           (11)因陀揭罗-Indakhila,意为如同帝释坚稳和高大的石柱,或树立在城门中的大石柱。
                          注疏者者说,因陀揭罗是作为装饰品,树立在城里或城外的柱子。它们一般由砖块或耐久的木头做成,呈八面形。柱子的一半埋在泥土中。因此有坚固和稳定得如同因陀揭罗这样的比喻。
                           (12)不再受生死。
                           (13)所有烦恼。
                           (14)因为他的意识绝对的清净。
                           (15)在翻译过程中,巴利语中的双层意思丢失了。
                           (16)Assaddho-原意为不真实。因为他自己从亲身体验中知道,他不是仅仅接受他人的东西。
                           (17)生存与再生之联系。Sandhicchedo也有偷盗者之意。
                           (18)Akata-涅槃。之所以如此称,是因为非任何人造作。Akatannu也可译成忘恩。
                           (19)巴利语-Vanta+aso:另外一种意思为食呕吐者。
                           (20)通过四种圣道。贪的粗烦恼被消除在第一三圣道,细烦恼被断除在最后圣果。
                           (21)巴利语-Hata+avakaso:意为断除因缘者。
                           (22)Ninna和thala原意为低下的躺着和高地。
                           (23)无有情欲的阿罗汉快乐地居住在世人不感兴趣的与世隔绝的森林中。
                           (24)解脱了情欲之苦。
                           (25)Kincana,阻碍精神修证的贪,嗔,痴等。
                           (26)Param,六种个人感官之境。
                           (27)Aparam,六种外在的感官之境。
                           (28)不执任何为我或我所。
                           (29)Asinam-独居于森林之中。
                           (30)修习禅(samatha)观(vipassana)者。
                           (31)通过了悟四谛,断除束缚。
                           (32)即涅槃。
                           (33)明了四谛之人。
                           (34)专注于苦修。
                           (35)因为断除了情欲,他将不再受生。
                           (36)五蕴之累。
                           (37)知道通往恶趣,乐趣,以及涅槃之道者。
                           (38)原意为面向有情。
                           (39)执著于五蕴者。
                           (40)贪,嗔,痴,我慢,邪见。
                           (41)不被烦恼忧乱。
                           (42)执著于色欲。
                           (43)Arati-厌恶森林生活者。
                           (44)Upadhi-有 四:五蕴(khandha),烦恼(kilesa),行(abhisamkhara),和贪(kama)。
                           (45)即五蕴世界。
                           (46)Usabham-如公牛一样无畏。
                           (47)Mahesim-追求高尚道德,禅定和智慧之人。
                           (48)Vijitavinam,战胜烦恼者。
                           (49)Nahatakam-清洗了不净之人。
                           (50)Buddham-明了四谛者。
                           (51)Sagga-六天道。十六色界天,四无色界天。
                           (52)Apaya-四恶趣。
                           (53)Jatikkhayam-阿罗汉果。
                           (54)Abhinnavosito-即知见应该知见之理,抛弃应该抛弃之物,觉悟应该了悟之理,修证应该修证之道,从而达到无上圆满。
                           (55)Sabbavositavosanam-即圆满觉悟阿罗汉之道,以及烦恼的终结,以此梵行为住。
頭像被屏蔽
 樓主| 發表於 6-12-2013 1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覺悟之路 第四十章 菩萨思想

菩萨慈悲觉有情,菩提心切行愿深,
                   愿在大千世界中,广种福田不惜身。
                                    ——那烂陀

                          在佛法中,有三种觉悟(bodhi)方法可达最高果位。修行者可根据自己根性,采用其中之一。它们是:声闻(savakabdhi),独觉(paccekabhi)和正等正觉(sammasambodhi)。
                          声闻菩提是为佛弟子的觉悟,原意为闻声者,也就是阿罗汉(意为应供者或无欲者)。求证阿罗汉果之人通常寻找一大觉导师的指导。只要经觉悟导师的稍微指点,有道德修证的求法者就能在觉悟之道上奋发上进。例如,舍利弗尊者仅仅听了阿示说尊者的半个偈子,当下即证初果。悲惨地失去所有亲人的的般陀车罗,遭受痛苦的折磨,因注视冲洗自己双脚的河水而证得阿罗汉果,幼稚的乔达弥曾哀求佛陀救治她已经死去的儿子,她因观想被吹熄的灯烛而证圣果。小般陀卡四个月背诵不了一个偈子,后来,他在手中放了一块干净白布,在日光下,双眼紧紧注视其上,因此而得阿罗汉果。
                          证得圣果之后,阿罗汉即以自己的言传和身教,奉献自己的余生,服务其他追求安隐之人。他首先自己清净,然后努力向他人讲授自己已经求证的佛法,使他人清净。一位阿罗汉要比一个没有觉悟真理的世间凡夫更有能力讲解佛法,因为他所讲说之法源自于自己的体证。在崇高的阿罗汉理想中,没有一点自私,因为只有断除了一切形式的自私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要想成就阿罗汉果,自我愚痴和自私等是一些必须被抛弃的障碍。佛陀时代以及以后的所有富有智慧的善男信女都获益了此殊胜因缘,今生就证达觉悟。
                          独觉是在没有任何外来助缘的情况下,具有高深证见者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证得的觉悟。这样的圣者被称为独觉。因为他没有能力讲授自己发现的佛法,净化和服务他人。尽管如此,他以道德感召众生。
                          独觉只在佛法不复存在时应世。在一特定时期,不同于圆满觉者。独觉者数目不限。虽然说现在劫乔达摩佛陀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仍在佛劫之中,因为佛陀的教导还清净无染地存在。因此,没有独觉者在这个时期出现。在《经集》中的《犀牛角经》中保藏一些辟支佛的嘉言。下面收集了一些智慧妙语。
                           1.放下杀生屠刀,不伤害一切众生,不惜儿子朋友,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2.由爱生起亲密,痛苦也由此而起。认清情爱之恶,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3.应赞叹友爱,应与上等之人和同等之人为伍,以无过为生,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4.物欲享受五花八门,甜蜜醉心,以多种形式引诱人心,认识它们危险,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5.战胜一切冷热,饥渴、风日,蚊虫和毒蛇,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6.如同狮子一般,不因任何声音而颤抖,如同风一样不执著于网孔,如同莲花不被污泥染污,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7.应时修习慈悲喜舍和解脱,不被世间所阻碍,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圆满正觉者为了修证究竟,最为慈悲,是晓知一切,至高无上的觉者。证得此种菩提者被叫做三藐三菩提觉者,意为圆满自我觉者。他不仅通过自己努力和智慧觉悟了真理,而且向追求真理者讲授佛法,使其清净,把他们从这轮回不停的生死中救度出来。与辟支佛不同,唯有一尊圆满觉者在一特定时期出现于世,如同有些树只开一朵花。
                          求证三藐三菩提觉者名为菩提萨埵。在此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这种菩萨理想是人们可以想象得出的最为崇高、最为美好的精神境界。又有什么能够比奉献和清净一生更为高尚的呢?
              在此娑婆世界轮回的有情希望度化他人,达到最终圆满,人们可自由追随菩萨道。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求证佛果,这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批评家们认为菩萨理想是为了对抗闭塞、平静和冷漠的憎伽生活。这仅仅暴露了他们对真正佛法的无知。
                          后期的梵文经典《出世现观庄严论》,是对《般若波罗蜜经》的再注疏,其中写道:
                           “诸大声闻弟子(sravaka)获证两种菩提,或有余,或无余,内心恐惧,因为他们没有大悲和大智(uru—karuna—prajna—vaika—lyena)。因前生命力的终结,才有可能进入涅槃。事实上,(小乘圣者)仅见到相似火灭之涅槃,不再轮回三界。但是,当他们世间生命结束时,阿罗汉往生到不动界(anasravadhatu),佛法最为清净之地,恒常深入三昧,依莲花为生(padmaphutesu—jayante)。此后,阿弥陀佛及其他佛陀如同日升中天,唤醒了他们,令其祛除余下的无明。因此,诸阿罗汉再创精进,求证无上菩提,虽然他们身住解脱,但他们应现(于有为世界),甚至行化地狱。如此积聚成佛之功德,他们成为众生之导师(佛陀)。”
              这绝对是一荒谬的论调,彻底地背离了佛陀本怀。
                          阿罗汉是否自私,一切众生有无必要求证佛果。度化其他众生,这些问题一直被争论着。有人或许会问:“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使他人成就阿罗汉,达到度化他人的目的?”若果真如此,则逻辑结论就是佛果本身培育成全了自私。这是十分荒诞的。
                          不容置疑,佛果为三种理想中最高最贵,但是并不是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这一最高理想。肯定地,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能象爱因斯坦和牛顿那样,必须有些普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世界。
                          巴利语菩提萨埵(bodhisatta)是由般若或觉悟(bodhi)和致力于或旨在于(satta)这两个词构成的。因此,菩提萨埵意为致力于,或旨在智慧或觉悟之人。梵语应为bodhisakta,但比较流行的用法是Bodhisattva,意为智者,或求证成佛之人。
                          这一名词一般用来形容求证菩提之人,但是按照意思,严格来讲,它只应该用来指那些决定成就无上佛果之人。(1)
              从一个方面来讲,每个众生皆是未来佛,因为求证佛果不是特别受到恩惠之人的特权。
                          应该注意的是,佛教徒不承认在有情内部有一需要开发的神圣火花,因为他们否认了创世者的存在。但是,他们注意到一个人的内在能动性和创造力。
                          佛教也否认了聚结一切经历,永恒转世灵魂的存在。佛教假定在过程中有一具相似性的强大生命流的存在,而不是什么所谓人之根本的不变灵魂。
                          作为人,悉达多太子以自己的意力、智慧和慈爱证得佛果。每一有情都能证得这一圆满最高境。任何一个人只要作了一番必要的精进努力,都可以希求导师的修证,这是佛教的一个特性。佛陀从未把成佛看成是自己的独有权。这不是一种进化程序。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无需他人的帮助。佛陀没有诅咒人类,没有把他们说成是罪恶之人,相反地,而是给予他们希望,指出他们的本性是纯洁的。他鼓励和启迪人们仿效自己,而不是挫伤他们,制造卑贱的情结,独自保留佛陀的尊贵。
                          菩萨不一定是佛教徒。我们或许可以在今天的佛教徒中发现慈爱的菩萨,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崇高追求,也可以在其它宗教徒中找到菩萨。

                           三种菩萨
                          根据佛教,菩萨种类有三,即:智慧类(pannadhika),信仰类(saddhadhika),精进类(viriyadhika)。此三种类型的菩萨与印度的静虑瑜伽,般地瑜伽和业瑜伽相应。
                          智慧型菩萨少信仰而多精进;信仰型菩萨少精进而多智慧;精进型菩萨少智慧而多信仰。这三种品质很少圆融和谐地结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乔达摩佛陀被认为属于智慧型者。根据经典,智慧型者在短时间内成佛,信仰型需要的时间较长,而精进型所需时间更长。
                          于礼敬偶像相比,智慧型菩萨更注重于智慧的修证,多修习禅定。他们总是在理智地指导之下,从不接受盲目的信仰,从不自己降服,不为经典和个人的奴隶。他们喜好寂静禅修,默默地在其清静之处施放强大的意念,以道德度化痛苦中的人类。
                          虔敬或信赖之信心在信仰型菩提萨埵中具有绝对优势。把信仰作为助缘,他们取证佛果。这些菩萨对礼敬偶像很感兴趣。佛像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启迪性和感召力。
                          应该明白的是,佛教徒不是礼拜佛像,他们礼敬佛像所代表的佛陀,意想佛陀的功德。他们越是如此观想沸陀,越是敬爱他。这就是佛教为什么没有谴责这些外在的礼拜形式。但是,切身修证应受到真正的赞叹,并且是绝对的殊胜。枯燥的理性必须加上信仰之味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即使如此,它也必须是在智慧的光照之下,因为过份的信仰有时也许会带来不利因素。
                          精进型菩萨总是寻找一切机缘为众生服务,没有再比积极的奉献更能让他们快乐之事。“对他们来说,度化就是快乐,快乐就是度化。”他们将不会感受到快乐,除非不停地行化。正如斯里兰卡国王僧伽菩提所说:“他们的血肉之身就是为了世界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生命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一切众生。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切菩萨的主要特点。
                          菩萨坚持不懈地精进努力,但不是象奴隶而是象主人,不希求名利,一切兴趣爱好只在服务度化。别人是否知道他们的忘我事迹,这并不重要,也毫无关系。他们对赞扬和毁谤不加任何计较。
                          在这些公正无私地为他人服务中,他们忘记了自我,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这种行为能救度其他有情众生。
                          在度化他人中忘记自我的菩萨应该修习慈和悲(metta—karuna),从而达到非同一般的高深境界。
                          菩萨祝愿世界美好和幸福,爱一切众生,如母爱其独子,把自己看成是与大众一体。对于他来说,最为幸福的事就是把一切有情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对众生来说,他好似一个母亲,父亲,朋友,老师。
                           “自他平等,代其受苦的精神构成了菩萨的悲悯”。当他如此知见之时,他抛弃了我见,明了自他不二,以善报恶,不经要求,帮助那些曾经亏待过自己的人,因为他知道“宗教导师的力量就在于忍辱”。
                           “受人辱骂,他不辱骂他人;受人攻击,他不攻击他人;受人恼怒,他不恼怒他人。他的宽忍永不退缩,如同大地母亲默默地承受一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9-4-2024 19:47 , Processed in 0.1492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