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查看: 749|回復: 2

【聖喜長老】僧隨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2-11-2020 0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僧隨念(sanghanussati),是對僧伽的省思。我們思惟僧伽的素質、僧眾的品質。從字面上來講,僧伽具有九種功德(素質)。supatipanno(妥善行道者)、ujupaTipanno (修行中道者)、 JayapaTipanno(趣向涅盤者)、samicipatipanno(梵行清凈者)、ahuneyyo(值得布施、贈禮者)、pahuneyyo(值得款待、恭迎者)、dakkhineyyo(值得供養者)、anjalikaraNIyo(值得禮敬者)、anuttarampuJJakkhettam lokassa(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這九種功德,若任何人喜歡都可以一個一個地省思。不然,也可以思惟:「僧伽是世間最崇高的(團體)」、「僧伽是在培育戒、定、慧」、「僧伽是在護衛教法(sasana)」、「僧伽是在保護世間好的質量」。我們可以如此地省思。另外我們也可以修習這樣的省思:「僧伽是在培育智慧、他們在朝往涅盤的方向努力。」這樣的省思我們稱為「僧隨念」。

僧隨念的重要性
如同佛隨念,僧隨念對我們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佛隨念很重要是因為我們需要對佛陀有信心,否則你的信心不足夠,你將無法在這行道前進。同樣地,若沒有足夠的僧隨念,我們將會對僧伽加以毀謗、對僧伽具有負面的思惟,或許對僧伽生起瞋恚心,這些對我們而言都是很危險的。因此,僧隨念對我們是很有利益的。今天我們稍微討論這部分。

平等對待全部的僧伽
僧隨念的意思是省思僧伽的素質、功德。是哪一個僧伽?是對全部的僧伽。我們應以正面的態度對待所有的僧伽。好的僧伽、不好的僧伽;有很好戒法的僧伽、沒有很好戒法的僧伽;有好素質的僧伽、沒有好素質的僧伽,這些都囊括在僧伽里。因此,我們應該以等同的悲心對待每一位僧眾,以正面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僧眾。每一位僧眾都對世間有貢獻、每一位僧眾都在為教法(sasana)服務。所以,我們不應該區分,分別這個不好、那個好。若你思惟「這個好」,你將給僧伽力量,這即是「僧隨念」。然而,若你思惟「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會发生什麽事?你將對僧伽生起負面的思惟。這負面的思惟是有害的。

在教法里,所有的僧眾都在從事某些服務,即使是很弱的僧眾,犯波羅夷(pArAjika)罪的僧眾,在教法里他們還是有在從事某些工作,至少他們在保護他們的寺院、保護僧眾的某些職責。因此,他們也有好的素質。至於那些依循戒律的僧眾,他們所具有的好素質是更多的。而那些在修持的僧眾好的素質又更多,其中能很好理解「法」的僧眾則是更有素質的。因此,素質是有差異,可是一般上你們需要理解的是所有的僧伽都是好的,全部的僧伽都在保護教法。這部分是你必須要理解的。因為現在有很好的僧伽在世間,但也有某些原因,很難保有很好的僧伽。

你們也曾聽聞,斯里蘭卡在1000年前教法很興盛。當時的修持是很強的,到處都有阿羅漢,每一個鄉鎮都有阿羅漢。可是,大約在17世紀初,約公元1620年期間,在SitawakaRajasingha王的統治期,你們所知道的,全部的僧眾全被國王屠殺,所以那個時候沒有僧眾存在教法(sasana)里。那時代,教法里沒有僧眾,但有些在家眾則穿起黃袍,如我們欲出家的行者所穿的黃衣,他們不是正式的僧眾,可是他們穿上黃袍,他們沒有持守戒律,但他們在保護教法(sasana)、保護寺院,教導一些東西,因此,佛教的背景沒有被摧毀。他們保護寺院直到新的血脈到來,一直到好的下一代到來。

在完全沒有僧眾的狀態下,他們維護教法約有120年之久。你看這些人類似僧眾,但並非是真正的僧眾,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擁有好的素質,他們保護佛教的背景,保護佛法,保護許多信徒。因為這緣故,佛教背景沒有被摧毀。僧伽也是一樣,不管在哪里的僧伽,雖然他們很弱,他們還是在顯示他們的袈裟。縱使他們沒有依循戒法,沒有戒德,他們對教法還是有價值的。因此,我們每一位都要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惟僧伽。不僅是僧伽的素質,在佛陀的教導里,你們所知道的,佛陀教導我們要對所有的眾生散播相等的慈愛(metta)。

所以,對待僧伽,肯定地我們更應該如此做,對所有的僧伽,好的僧伽、弱的僧伽;具有好戒法的、不具好戒法的;對全部的僧眾都必須修習慈愛,對每一位僧眾都要持有正面的心態。這對於身為僧眾的我們是很重要的,否則我們有時會說:「啊!這個非常好,那個非常好。」對於相反的則會說:「啊!這個非常不好,那個非常不好。」我們會透過說不好的東西而培育不好的素質,這部分是我們必須要避免的。然而,在某些因緣或某些很重要的情況下,你是可以說的,只是在說的時候,你必須要很有正念(要很謹慎)。因此,對僧伽素質的思惟、言談至關重要。

僧伽的重責
從佛陀時代至今,所有的僧伽、所有的僧眾對教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佛陀時代的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他們擔負很重大的任務。那時代也有很弱的僧眾,如你們所知的六群比丘(chabaggi)中的Ven.Channa、Ven. Udai 等,他們具有剛強的個性、叛逆的個性,喜歡做一些出格的事。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對教法有些貢獻,他們還是具有一些好的素質。因為他們的緣故,制定了寺院的規矩。所以他們也是在從事很大的任務。因此,我們可以說,全部的僧伽都負有很重大的職責。

你們所知現今的斯里蘭卡,有些寺院派系的僧眾,沒有時間禪修,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如何禪修,因為他們不曾學習禪修,他們也不曾學習寺院規矩(指戒法)。即使如此,他們保護他們的寺院、保護他們所學的,所以他們也是在從事很重大的工作。或許他們沒有跟隨戒律,他們有持金銀,但他們還是在從事很大的任務,他們在護衛佛教背景,例如:有些事情來到佛教里,他們試著前往處理以避免佛教受到損害;他們也從事一些佛教活動,對佛教作出很大的貢獻。他們身為僧伽的一份子,他們從事他們那一類的工作;我們身為僧伽的一份子,我們也在從事我們的工作,我們試著護衛佛陀深奧的教法及戒、定、慧,這些是我們試著保護的,這兩類都是教法需要的。因此,我們應該平等的對待所有的僧伽。
正確地培育僧隨念
從佛陀時代至今,所有的僧伽都在為教法(sasana)作出很大的貢獻,都很努力地在護衛佛法。因此,對全部的僧伽,都應持有平等心、正面的心。若有些事发生了,或許我們認為有一些錯誤,我們可以有一些的議論,但過後我們需要理解,雖然那位僧眾犯了「波羅夷」(parajika),可是他還是有好的素質,至少他沒有還俗。他沒有還俗表示他還是具有一些好的素質。類似如此,負面的事都要轉為正面的思惟。若我們沒有轉為正面的思惟,只是持有負面的思惟,那麼我們的心理將會逐漸地趨弱。因此對僧伽,我們僧眾要有正面的思惟,這稱為「僧隨念」。否則我們只是念誦supatipanno…,心理上卻沒有在培育增長僧隨念。假使在心理上有真正地在培育增長僧隨念,當你面對僧眾時,你會很尊敬、很謙虛,會感覺每一位僧眾都很好,都在保護教法,這才是真正的僧隨念。

不然,我們爭論「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這並非好現象,對我們是很危險的。你必須理解,對弱的僧眾起爭執是很危險的,而對好的僧眾起爭執是更危險的。有些時候,有些僧眾在不知的狀況下或沒經過思惟而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這是很危險的。他們或許有很多很好的素質,也許只有百分之十是弱的素質,其他百分之九十是好的素質。我們只是看百分之十的弱素質,而忽略了百分之九十的好素質。然而,身為僧眾,我們不應只看弱點,我們應思惟好的面向。「啊!這是好的素質,這僧眾是如此、如此地好…」對僧伽我們應持有好的思惟,這樣我們才能培育增長僧隨念。不僅對年長的或年幼的,對所有的僧眾,我們都會很慈悲、很尊敬的對待。有的僧眾可能是今天才出家的,他們是僧伽;年長的也是僧伽,所以我們需要平等地尊敬的對待每一位。我們的心中需要深植這樣的思惟,培育這樣的思惟稱為僧隨念。如果只是使用詞句supatipanno…,並非在培育僧隨念,不是真實地培育僧隨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2-11-2020 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讓自己的心正確
我們已解說了僧隨念的價值,我們必須思惟從佛陀時代到現在的僧伽,思惟他們是很有價值的。有些遵循戒律、有些沒有遵循戒律;有些培育禪定、有些沒有培育禪定;有些在培育智慧、有些則沒有培育,然而這些全部都是與僧伽相關的,都是僧伽的一份子。因此,全部我們都應給予尊敬。在我們出家的初期階段,在前面的一、二年,我們看到有些僧眾有很好的素質,有些則沒有什麼好素質,或許還有一些缺失。對於戒律,你無法看到他們完全地在遵循,他們會有一些索求的行為,類似這樣的缺失存在。因此,對於這類僧眾,自己內心生起了一些不愉快。「為什麼這僧眾做這樣的事?」心中很不滿,於是內心產生了不平衡。過後我理解這樣的思惟是錯誤的,那些缺失是屬於他的,而若我在心里對每一位都持有正面的思惟,那是屬於我自己的。(這些缺失是他需要負責的,而我在心里以正面的思惟對待每一位,這才是我自己需要負責的。)所以,我需要讓自己的心正確。我要如何糾正自己的心呢?我需要尊敬所有的僧伽。那麼,我應該如何做呢?就是每天思惟從古至今的僧伽,然後禮敬他們。在心行和身行上都如此做,禮敬所有的僧伽:「從佛陀時代至今的僧伽,我對全部的僧伽禮敬。」
當我們如此做時,我們會感覺全部的僧伽都是相等的,年長、年幼;好與不好的,全部的僧伽,我們會覺得對他們都有相等的悲心。因為他們全部對教法(sasana)都有很大的貢獻,因此,我們應該以平等心對待所有的僧伽,以保護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維持在正面的方向。基於如此,在這方面我們需要一些訓練。然後,全部的僧伽就會給予我們好的反應,沒有任何人對我們生氣、給我們麻煩,每一位都喜歡我們,因為我們持有平等心。有些僧眾來到這里, 我們會詢問他們的戒臘(vassa),雖然我們知道他們肯定沒什麼戒法(sila),然而我們還是詢問戒臘,若戒臘比我們高的,我們都給予禮敬。因為他們是僧伽的一份子,我們是對僧伽禮敬。他們的缺失是他個人的事,在他死後,他肯定會因他的缺失受到懲罰,但我們的責任是對他要恭敬、要禮敬。因此,需要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僧伽,不管是好的,抑或是不好素質的僧伽,我們都得給予幫助。這樣對待僧伽的能力,我們必須訓練。這稱為僧隨念。當你念誦:「supatipanno…」時,你在培育僧隨念,可是當有些缺失在僧伽里发生了,你生氣、不愉快,這不是真實地培育僧隨念。若你真實地培育僧隨念,你會以平等心對待全部的僧伽,無論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好與不好的僧伽,全部的僧伽你都會平等地對待,因為他們也都試著在修持,至少他們都在做好事。或許他們在護衛袈裟,沒有還俗,保護寺院、保護信眾,他們在從事這類事,所以我們應以好的心(善心)對待全部的僧伽。我們的心擁有好與不好的素質兩者,假使我們對僧伽是培育正面的心,我們在心理上即是在培育增長僧隨念,這部分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因此,對每一位僧眾,我們都應該維持正面的心態。

「法」的延續
我們的佛陀在印度出現,在2600 年前誕生及證悟成為圓滿自覺者。他去世後,距今已有2500 年了。從那時候到現在,誰在延續這「法」呢?是僧伽。「法」的傳承是由僧伽在維持著。從佛陀般涅盤至今,若生命期以一百年為計算,則已經過了二十五個生命期了。在這二十五代里,「法」尚延續著,而這「法」是如何持續的呢?是透過僧眾的學習、閱讀、書寫等把「法」延續至今。現今我們有很多媒體在介紹「法」,有網絡、書寫工具等,然而古代,沒有這些條件。有時僧眾甚至無法持續他們的僧侶生涯,他們被屠殺。他們是如何保護藏經(tipitaka)的呢?當時的藏經都是以棕櫚葉書寫的。你知道棕櫚葉嗎?他們把藏經書寫在棕櫚葉上,然後把這些有書寫經文的棕櫚葉收藏在竹筒里,過後以這些竹筒築成竹籬笆。他們是透過如此的方式來保護藏經的。我們可想象他們是如何困難地在極艱難期保護藏經。現今,我們是如此地容易、舒服,猶如梵天一般,因為所有需要的設備都與我們一起,所有的舒適、保護都與我們一起。可是在古代是沒有這些的,而且國王也在屠殺僧眾,許多的困難到來。即使如此,他們還是試著護衛「法」,把「法」延續到今天。所以,全部的僧眾都是在從事很偉大的工作,我們應該尊敬所有的僧眾。我們必須對從古至今的所有僧眾禮敬。我們想今天的開示已經足夠了,我們祝福每一位都能培育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及培育正面的力量(正能量)。透過這正面的能量,能進一步地培育戒、定、慧。我們再祝願大家都有能力去除貪、瞋、癡,體證所有的道果及涅盤。
sadhu! sadhu! sadhu!


轉自 https://ar-ar.facebook.com/myzenspaces/posts/2131131903873076/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1-12-2020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19-4-2024 00:51 , Processed in 0.15887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