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查看: 1250|回復: 4

[轉載] 舍波羅蜜-第一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1-12-2015 0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第十章:舍波羅蜜

舍的含意

在此舍的巴利原文是upekkha,意為避開苦樂兩端而保持中舍。若不深入省察的話,有些人會把它曲解為「不關心」或「漠視」。然而捨心並非不關心或漠視。舍心是對目標有關心的,只是它是以中捨與平穩的態度去面對苦樂而已。

培育舍心

培育舍心的方式與《無礙解道》中提及培育慈愛的方式是一樣的。由於修習慈愛有四種基本方式,所以一共有五百二十八個方式。反之,修習舍心只有一個基本方式,即「願一切眾生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所以只有一百三十二個方式,即五百二十八的四分之一。

跟修習慈愛一樣,眾生可分為十二組,即五無限及七有限。由於修習舍心只有一種基本方式,所以沒有分別方向的散播方式只有十二個,即:

一、「願一切有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二、「願一切有息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三、「願一切生物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四、「願一切人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五、「願一切有生命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六、「願一切女眾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七、「願一切男眾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八、「願一切聖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九、「願一切凡夫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十、「願一切天人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十一、「願一切人類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十二、「願一切惡道眾生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當把這十二個方式運用於十個方向時,即有一百二十個方式。所以加上十二個沒有分別方向的方式,一共有一百三十二個方式。任何一個適合的方式皆可以採用來修習舍心,然而不可把其它方式視為無效。

與修習慈愛一樣,若採用其它字眼來修習舍心也是可以的。我們可以把「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跟有相同涵義的字句相換,就有如《增支部‧五集‧蓋品‧常習經》裡提到的,即:

一、「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二、「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遺產。」

三、「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出處。」

四、「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朋友。」

五、「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依歸。」

由於它們都有相同的涵義,所以修習舍心者可用任何一個他喜歡或最明白的來替換。如把「願一切有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換成以下任何一個:

「願一切有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遺產。」

「願一切有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出處。」

「願一切有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朋友。」

「願一切有情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依歸。」

在此,有一點值得考慮的是:慈愛屬於波羅蜜是可以理解的,因它是為了促進眾生的幸福。反觀也是屬於波羅蜜之一的捨心,它持有「樂或苦是各自擁有的。若某人有獲得樂的善業,他就會快樂。若某人擁有的是獲得苦的惡業,他就會痛苦。我是無法改變他們的業力的」的態度,這不是很難說這種態度是聖潔的嗎?若說舍心是不理會他人的幸福,是一種無情的態度,難道會有錯嗎?因此我們應該思考為何舍心被列為崇高的波羅蜜。

在世俗與精神兩方面,自然地難得的東西是珍貴的,易得到的東西則只有低微的價值。因此世上易得的東西,譬如沙石都是便宜的。而難得的金、銀、寶石等都是珍貴的。

在精神方面也是如此。貪、瞋等不善心易於生起,所以它們是沒有價值的。我們不需要特別努力它們也會生起。事實上,難得的是如何防止它們變得不受控制。它們根本就像是無用的雜草。反之,若沒有正精進的話,布施、持戒等善業就不會產生,它們是不會自動發生的。在眾善業之中,修習慈愛是其中之一,它比布施和持戒更為崇高。事實上要培育慈愛是很難的。

人可分為三類,即敵人、中立之人(非敵人也非友人)和友人(親近之人)。散播慈愛給敵人來修慈是很難的,散播給中立之人比較不難,而散播慈愛給友人則最容易。若慈愛的對象並無敵人與中立之人,而只是友人,那麼無論修習多久,那慈愛依然是沒有很大價值的,因為這只是一件易辦之事。

若有人想正確地成就慈波羅蜜,他必須先散播慈愛給自己。由於每個人都樂於對自己慈愛,所以慈愛能夠很容易與透徹地生起。這對自己的透徹慈愛可作為一個榜樣或標準。由此他應先散播慈愛給自己。

當散播慈愛給敵人、中立之人與友人時,他應平等與無分別心(無喜惡之心)地散播慈愛給他們,就好像對待自己一樣。這是易辦到的嗎?不,這是不容易的。事實上,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地散播慈愛給友人也是很難的,更別說是散播給敵人或中立之人,因為我們最愛的人即是自己。只有在我們能夠有如對自己的慈愛一樣,平等與不分別地散播慈愛給友人、中立之人和敵人時,那才是真正屬於慈波羅蜜的標準。

這顯示了要培育真正的慈愛是多麼的難,以及它的價值是多麼的高。由於培育了這種慈愛,黃金睒摩受到老虎、獅子等野獸喜愛。而修舍波羅蜜卻比修慈波羅蜜更為困難。

即使要對中立之人培育舍心也是不易的。有些人會說:「現在我對他保持舍心」,或在這件事裡,我要採取「自己的業是自己的資產」的態度等等。這種說法看起來像是沒有關心與熱忱,使到舍心看來是不重要的。事實上,舍心是對目標有關心與熱忱的,但它只是站在中舍的立場而已。

以友人為對象易於培育慈愛,以中立之人為對象則易於培育舍心。由於對中立之人不愛也不恨,我們比較容易保持中舍的態度,而沒有想要見到他快樂或痛苦之心。但對於敵人,要培育舍心就比較困難。由於恨他,當見到他失敗時,我們就會高興;見到他有成就時,我們就會妒嫉。要防止這兩種心生起是很難的。當其中任何一個只要生起了一點點,我們已經失去了舍心。

更困難的是對友人保持舍心。由於執著於朋友,當見到他有成就時,我們就會高興;當見到他遭遇不幸時,我們就會傷心。要防止兩種心生起是很難的。

只有在能不受到這些困難影響地對那三種人與自己保持中舍的心時,我們才能修習舍心。只要對這三種人還有分別心,我們的捨心就還離成功很遠。

如前所述,舍心並非不關心或漠視的態度,反之,它是對目標具有關心與熱忱的。在這麼修習舍心時,他心想:「我無法令到眾生與自己快樂或痛苦。有善業的人會快樂,有惡業的人則會痛苦。由於他們的苦樂是與過去業有關,我不能做什麼去改變他們由於過去業成熟而鬚麵對的果報。」只有以眾生為目標,作瞭如此清晰的省察才是真正的捨心。由於它不涉及憂慮與不安,它是聖潔、安詳與平靜的。當它超越慈愛愈遠時,它的精神層次就愈高。

跟慈一樣,舍也是四十種止禪之一,也是十波羅蜜之一。想要修舍心禪的人,只能在最高的禪那層次修它,而不能在較低的禪那層次修舍。那些鈍慧的人必須經過五個層次才能證得最高的禪那,對於這些人,佛陀教他們的色禪分為五個禪那,即第一次證得的禪那是初禪;第二次是第二禪;第三次是第三禪;第四次是第四禪;第五次是第五禪。

然而,利慧者只需要四次即可證得最高的禪那。對於這些人,佛陀教他們的色禪分為四個禪那,即第一次證得的禪那是初禪等。

至於那些未曾證得禪那的人則不應嘗試修舍以證得最高的禪那,因為捨心禪是屬於禪那五分法的第五禪及禪那四分法的第四禪。鈍慧者只可在通過其它止禪證得第四禪之後才修舍心禪,而利慧者只可在證得第三禪之後才可修舍心禪。其原因是捨心是非常微細、安詳與聖潔的,所以它只屬於最高的禪那,而不屬於較低的禪那。

反之,慈心則是屬於較低的四個禪那(禪那五分法)或三個禪那(禪那四分法)。這顯示了舍心比慈心更高級。若不是把舍心作為禪修,而是作為波羅蜜來修,那麼我們是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培育舍心的。


 樓主| 發表於 21-12-2015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舍波羅蜜,在此我們將舉出《行藏注疏》裡提到的「大身毛豎立行」。

有一次,菩薩出生於一個富有的貴族之家。長大後他去向一位聞名的老師求學。學成後他回家鄉照顧雙親。在雙親死後,親戚要他保護所獲得的遺產,以及賺取更多的財富。然而,由於看透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之法)的無常性,菩薩對所有三界都感到害怕。他也看透了身體的不淨,所以他也不想被世俗生活的煩惱纏住。事實上,長久以來他都一直想要脫離欲樂的世界。所以他想在捨棄自己的財富之後就出家。他又心想:「但人們稱頌我所做的捨棄將令我聞名。」由於他不喜歡出名與榮譽,所以他並沒有出家。為了考驗自己是否能夠毫不動搖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起起落落,譬如得失等,他穿著平時的衣服就離家而去。他這麼做是為了通過忍受他人的惡待來成就最高等的捨波羅蜜。他的艱苦修行與作為令到人們以為他只是一個懦夫,是不會向別人發怒的。當他漫遊於各大小村鎮時,人們都無禮地對待他,認為他是不值得尊敬的人。當某地的居民對他侮辱得更厲害時,他就在其地逗留更久。當衣服破損時,他嘗試以所剩的來遮蔽身體。當剩下的再破損時,他也不接受任何人給他的衣服,而只以可用之物來遮蔽身體,然後繼續漫遊。

過了一段很長的日子之後,他來到一個村子。那村子的小孩子們非常粗野。有些寡婦與皇族的孩子們非常自大、性格不定及愛說廢話。他們四處遊蕩、作弄他人。當見到老弱之人在走路時,他們跟在後面,把灰撒在老人們的背後。他們也把一些葉子放在老人的腋下,令老人們感到發癢。當老人轉回頭來看時,他們模仿老人走路的樣子,駝背彎腰、啞聲無言地,以作弄人為樂。

當菩薩見到這些粗野的孩子們時,他想:「現在我已找到很好的東西來幫助我成就舍波羅蜜。」所以他就留在那村子裡。看到他時,那些壞孩子就來作弄他。而他則裝作無法忍受與害怕他們地逃走。然而他走到那裡,那些孩子就跟到那裡。

當菩薩來到一座墳場時,他想:「在這裡沒有人會阻止這些壞孩子做壞事。現在我有機會成就高等的捨波羅蜜。」他就走進這墳場,以骷髏頭當枕地睡了。在獲得做壞事的良機之下,那些愚昧的孩子們就用盡各種方法來侮辱菩薩,向他吐痰等,然後離去。如此他們每天都來折磨菩薩。

看到這些壞孩子惡待他,有些智者就阻止他們。他們想:「這是一位有大神力的梵行沙門。」所以他們以最高的敬意向菩薩頂禮。

對於愚昧的孩子和這些智者,菩薩皆採取相同的態度。他沒有喜歡向他致敬的後者,也沒有討厭侮辱他的前者。反之,他對兩者皆採取不喜不怒的中舍態度。他如此修習舍波羅蜜。

(雖然故事名為《大身毛豎立行本生經》,但是大身毛豎立行並非菩薩的名字。它是指出對知道菩薩如何修行的人會有什麼效果。這恐怖的故事能令聽者毛髮豎立,因此它被名為大身毛豎立行。)

成就舍心

無愛無恨即是成就舍心。 (舍波羅蜜是指這兩種心的平息,否則是不會有捨波羅蜜的。)

對事物漠視與不關心則破壞了舍心。這種態度是不能稱為捨的,只是人們誤以為它是捨而已。事實上,它是不醒覺的心。真正的捨並非無動於衷或不醒覺,而是清楚地看到導致樂與苦的善惡。修習舍心的人這麼省察:「這些苦樂與我無關,這些是他們自己的惡業與善業的果報。」

註釋裡提到:「顯現為對各種好惡目標無動於衷的不醒覺(失念)是具有誤導性的。(偽裝為捨的痴是具有誤導性的。)不願意修善也是會欺騙人的;它會顯現為好像是捨心一般。懶於行善也會偽裝成舍心。因此我們應該小心,以免受到偽裝成舍心的愚癡或懈怠欺騙。

舍的要素

舍是一個究竟法,是中舍性心所。然而並非一切的中舍性心所都可稱為捨波羅蜜。中舍性是其中一個與一切美心相應的心所。屬於舍波羅蜜的中舍性心所以眾生為目標而省思:「眾生的苦樂是緣於他們自己的業,是無人能夠更改的。」若這中舍性心所並非省思眾生,而是省思三寶、布施與持戒,那麼它就不是捨波羅蜜。

當保持中捨地省思眾生的苦樂時,中舍性心所並非獨自生起的,而是與一切相應的心與心所同時生起。雖然它們都有同一個目標,然而對眾生的苦樂保持中舍則是最主要的作用。因此這中舍性心所被列為捨波羅蜜。與它相應的心及心所都被包括在舍波羅蜜之內。在此中舍性扮演了主導的角色;這即是它與相應的心及心所唯一差別之處。

十種舍

也有其它不屬於舍波羅蜜的捨,然而它們每一個都是究竟法。 《清淨道論》與《殊勝義注》列舉了以下十種舍:

一、六支舍;

二、梵住舍;

三、覺支舍;

四、精進舍;

五、行舍;

六、受舍;

七、觀舍;

八、中舍性舍;

九、禪舍;

十、遍淨舍。

(一)出現在六根門的有好與壞的六塵。當六塵是好的時候,阿羅漢不會因此而感到歡喜;當六塵是壞的時候,阿羅漢也不會排斥它們。時時刻刻皆持有正念與明覺的他們能保持中捨地去面對它們,而保持自然清淨的心。這種內心的平衡名為六支舍。 (六支是指六根門與六塵。)

(二)中捨地看待眾生因自業而遭遇到的樂與苦是為梵住舍。 (舍波羅蜜即是這種舍。)

(三)當精進修行以證悟道果時,若諸支有強弱,則必須增強弱支與壓制強支。然而當諸支達到覺支層次時,它們都有同等的力量。此時諸支之中的捨即是捨覺支。

(四)在精進修行以證悟道果時,注進不多不少,而是恰恰好的精進即是精進舍。

(五)在精進修行以證悟道果時,對五蓋等諸行(有為法)不執著是為行舍。 (當觀智成熟時行舍才會生起,即在行舍智時生起。)

(六)對六塵的感受不苦不樂即是受舍。

(七)在修觀禪時,以中舍的心觀照五蘊的無常等相是為觀舍。

(八)無需刻意努力即能保持相應之法平衡地運作的捨即是中舍性舍。

(九)對第三禪裡的樂保持舍心即是禪舍。 (只有在最高的禪那裡才有這種舍。)

(十)在去除了相對因素之後,不必再致力於去除它們即是遍淨舍。

在以上十種之中,其中六種,即六支舍、梵住舍、覺支舍、中舍性舍、禪捨與遍淨舍在究竟上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中舍性心所。

那麼為何把它們分為六種?那是因為它們在不同的時候生起。上述注疏舉出一個比喻來解釋這一點。一個男人在孩兒時期被稱為「男孩」;較年長時被稱為「少男」;更年長時被稱為「成年男人」、「將軍」、「國王」等。如此,一個男人在不同的生活階段有不同的名稱。

 樓主| 發表於 21-12-2015 09:50 | 顯示全部樓層
更進一步的解釋:它們的分別是在於它們有不同的作用,即:

一、 中捨地觀察一切好壞的六塵是六支舍的作用。

二、 中捨地觀察眾生的苦樂是梵住舍的作用。

三、 在致力於證得禪那與道果時,中捨地觀察應受去除的五蓋是覺支舍的作用。

四、 不多不少地培育精進是精進舍的作用。

五、 平等地觀察諸行是行舍的作用。

六、 中捨地感受目標是受舍的作用。

七、 中捨地觀察(無常、苦、無我)三相是觀舍的作用。

八、 中捨地觀察平衡的諸相應法是中舍性舍的作用。

九、 中捨地觀察禪那之樂是禪舍的作用。

十、 中捨地觀察已被去除的相對因素是遍淨舍的作用。

因此不只它們的作用不同,它們的目標也是不同的。精進舍是精進心所;受舍是受心所。行捨與觀舍皆是慧心所,然而它們卻有不同的作用,即:

不需刻意努力即能觀照諸行的三相是觀舍;中捨與無畏地觀照諸行是行舍。

舍波羅蜜與十種舍

在論師們所舉出的上述十種舍之中,並沒有直接列出波羅蜜舍。因此有人可能會急著想知道:它們之中沒有波羅蜜舍是因為捨波羅蜜根本就跟這十種舍沒有關係,或是因為論師們的疏忽?論師們是不會疏忽到把它們遺漏的,事實上,波羅蜜舍是包含在梵住舍之內。

然而有些人認為梵住捨與波羅蜜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他們說平等地對待敵人、友人與自己是波羅蜜舍;平等地對待眾生的苦樂,視它們為眾生自己業力的果報是梵住舍。這即是說,(他們認為)省察眾生的苦樂的捨波羅蜜並非波羅蜜舍,而是梵住舍。

然而《佛種姓經》如此解釋舍波羅蜜的本質:

 Tath’eva tvam pi sukhadukkhe

 Tulabhuto sada bhava

 Upekkhaparamitam gantva

 Sambodhim papunissati.

在這首偈裡,“sukhadukkhe tulabhuto”的意思是「對於樂與苦,他有如一個平等的尺度。」

因此省察苦樂是捨波羅蜜的根基。 《行藏》的大身毛豎立行也說:

“Ye me dukkam upadahanti

 Ye ca denti sukham mama

 Sabbesam samako homi.”

「有些人傷害我,有些人幫助我。我對他們的態度都是同等的。」Sukhadukkhe tulabhuto yasesu ca,意即「無論苦樂與毀譽,我都有如一個平等的尺度。」這些生活的相對兩面也是捨波羅蜜的根基。

《殊勝義注》與《本生經註》也以苦樂兩種心境為根基而作解釋:「雖然村童的惡待(吐痰等)一般上會帶來苦,以及村民以花、香等來致敬一般上會帶來樂,然而菩薩對這兩者皆持有平等的心態。菩薩那不脫離平衡點的捨心是究竟舍波羅蜜。」

除此之外,《清淨道論》與《殊勝義注》在解釋梵住舍的相等時說道:sattesu majjhattakaralakkhana upekkha,意即「舍的相是平等地看待有情。」在此「有情」是一般用語,它是指侮辱與善待自己的人,或那些快樂與痛苦的人。因此對自己的敵人與朋友採取中舍的態度是梵住舍。所以它也很清楚地表示了波羅蜜舍是包括在梵住舍之內。

發表於 13-3-2016 23:2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8-11-2017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谢师兄分享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7-4-2024 09:40 , Processed in 0.17154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