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查看: 1772|回復: 3

四念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2-12-2015 19: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四念住巴利文satipaṭṭhāna梵文smṛtyupasthāna),亦稱四念處四念處觀身受心法,為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無常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目錄 [隱藏]



音義[編輯]
satipaṭṭhāna 有兩種解讀:sati-paṭṭhāna,念之出發點,念之基礎,即念處[1];sati-upaṭṭhāna,念之現起,念之建立,即念住[2];傳統南傳論師多傾向前者,當代的菩提比丘等則傾向後者。
念即是八正道中正念[3]七覺支中的念覺支[4]等的那個[5];念能遍行,如守門者一樣,防護一切,捨不善法,修習善法[6]
簡介[編輯]
部派佛教經藏中,四念住,是一乘道、善法聚和一切法[7],身、受、心和法,分別以名色憶念為所緣[8];修習三妙行[9]安那般那念[10]能令四念住滿足,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11]原始佛教研究者,將四念住視為佛教修行的核心,將四念住和修行視為同義詞。
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這四種觀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四共相是:非常、苦、空、非我[12]。北傳小乘修行者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修行者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修行者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
內容[編輯]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經藏中有巴利長部·大念住經》和漢傳中阿含經·念處經[13],論藏中有上座部法蘊論·念住品》[14]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15]。下面介紹以南傳大念住經》為主幹。
身念住[編輯]
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16]。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17]
  • 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18]
  • 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19]
  • 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20],以摒除我執[21]
  • 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22]
  • 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23]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受念住[編輯]
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24]
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25][26]
心念住[編輯]
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27]
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28][29]
法念住[編輯]
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41]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解說法念住中的法為二十種法[42]
四念處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脫方法,修行此道,能夠達到清淨有情,並超越愁、悲,消除苦和憂,並能得道驗證涅槃[43]
註釋與引用[編輯]
  • ^ 巴利語 paṭṭhāna(發趣)對應梵語 prasthāna,即《發智論》中的「發」。
    大毘婆沙論》:「從此發此為初基。……此為根本依此而立。……安足處。」
  • ^法蘊論·念住品》:「現行、隨行、遍行、遍隨行、動轉解行,說名為住。」
  • ^雜阿含經·一〇二八經》:「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 ^雜阿含經·七三三經》:「若比丘,內身身觀住,彼內身身觀住時,攝心繫念不忘,彼當爾時,念覺分方便修習。」
    雜阿含經·七一一經》:「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
  • ^法蘊論·覺支品》:「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總名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覺支,亦名正念。」
  • ^中阿含經·城喻經》:「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恆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雜阿含經·一一七五經》:「四守門者,謂四念處。」
    大毘婆沙論》:「又說:『念能遍行,防護一切,我聖弟子,具念防護,捨不善法,修習善法。』」
  • ^雜阿含經·六〇七經》:「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經·六一一經》:「云何善法聚?所謂四念處,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滿淨聚者,所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雜阿含經·六三三經》:「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大毘婆沙論》:「然佛說有三種念住,一、自性念住,二、相雜念住,三、所緣念住。
    • 於何處說自性念住耶?答:如契經說:『有一趣道,能令有情清淨,超滅憂苦,謂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念住,乃至,於法循法觀念住。』
    • 復何處說相雜念住耶?答:如契經說:『若有說,善法聚者,即四念住,是為正說。所以者何?淳具圓滿善法聚者,唯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乃至廣說。』
    • 復何處說所緣念住耶?答:如契經說:『若有說,一切法,即四念住,是為正說。所以者何?具足攝受一切法者,唯四念住。何等為四?謂:於身循身觀念住,乃至廣說。』……

    由佛於契經中,說此三種念住故,阿毘達磨者,亦於處處,依三種念住,而作論。云何知然?
    • 如說:『云何身念住?謂緣身慧,乃至,云何法念住?謂緣法慧。』是謂說自性念住處。此即契經所說:『有一趣道,乃至廣說。』
    • 如說:『云何身念住?謂身增上道所生有漏無漏善,乃至,云何法念住?謂法增上道所生有漏無漏善。』是謂說相雜念住處。此即契經所說:『善法聚者,即四念住,乃至廣說。』
    • 如說:『云何身念住?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云何受念住?謂六受身;云何心念住?謂六識身;云何法念住?謂受蘊所不攝非色法處。』是謂說所緣念住處。此即契經所說:『一切法者,即四念住。』」
  • ^雜阿含經·六〇九經》:「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身集觀住,隨身滅觀住,隨身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如是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隨集法觀法住,隨滅法觀法住,隨集滅法觀法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是名四念處集,四念處沒。」
    阿毘達磨俱舍論》:「然有經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由何故滅?食、觸、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身、受、心、法集;食、觸、名色、作意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滅。』應知彼說所緣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
  • ^雜阿含經·二八一經》:「有三妙行,修習多修習,能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三妙行滿足四念處?多聞聖弟子,於空閑處、林中、樹下,作如是學,如是思惟:此身惡行,現世、後世必得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必當自生厭悔,他亦嫌薄,大師亦責;諸梵行者,亦復以法而嫌我,惡名流布,遍於諸方;身壞命終,當墮地獄。於身惡行,見現世、後世如是果報,是故除身惡行,修身妙行。口、意惡行,亦復如是。是名修習三妙行已,得四念處清淨滿足。」
  • ^雜阿含經·八一〇經》:「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雜阿含經·八〇三經》:「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 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 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 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大毘婆沙論》:「問:結加趺坐義何謂耶?答:是相周圓,而安坐義。聲論者曰:以兩足趺,加致兩髀,如龍盤結,端坐思惟,是故名為結加趺坐。脇尊者言:重壘兩足,左右交盤,正觀境界,名結加坐,唯此威儀順修定故。大德說曰:此是賢聖吉祥坐故,名結加坐。問:端身者是何義?答:是身正直,而安坐義。……問:何緣繫念在眉間耶?答:修觀行者,先依此處,生賢聖樂,後漸遍身,是故彼於眉間繫念;如受欲者,男女根處,先生欲樂,後漸遍身,此亦如是。亦有本說:繫念明闇明者謂眼,即說繫念在鼻按中。復有本說:繫念髮際。或有本說:繫念鼻端。……」
    「問:此觀息風,從鼻而入,還從鼻出,何故乃說『我覺遍身入出息』耶?答:息念未成,觀入出息,從鼻入出;息念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息風周遍,於中入出。……止身行者,謂:令息風漸漸微細,乃至不生。……覺心行者,觀想及思。止心行者,謂:令心行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問:何故契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答:此能引起四念住故,作如是說。問:不淨觀亦能引起四念住,何故不說四念住耶?答:亦有經說:此不淨觀通四念住。」
    阿毘曇毘婆沙論》:「若此阿那般那念未成時,繫念在鼻端;後若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風從中入出。……復有說者:覺心行者,觀意業思。」
    增一阿含經·安般品·一經》:「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繫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 ^雜阿含經·八一〇經》:「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佛告阿難:
    • 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
    • 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
    • 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
    • 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
    • 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
    • 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
    • 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
    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 ^阿毘達磨俱舍論》:「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身自性者,大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三餘法。……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
  • ^中阿含經·念處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若有未來諸如來,……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中阿含經·多界經》:「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終無是處。」
    中阿含經·聖道經》:「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法蘊論·證淨品》:「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諸有情,皆得清淨,超諸愁歎,滅諸憂苦,證如理法。謂:聖正定,並資並具七聖道支,名聖正定資之與具。何等為七?謂初正見,乃至正念。』」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一趣道,能令有情清淨,超滅憂苦,乃至能證隨正理法。謂:聖正三摩地,及彼因緣、彼眾具。』」
    雜阿含經·一一八九經》:「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佛心念已,……作是歎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一乘道,能淨眾生,謂四念處;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時,梵天王復說偈言:『謂有一乘道,見生諸有邊,演說於正法,安慰苦眾生。過去諸世尊,以乘斯道度,當來諸世尊,亦度乘斯道。現在尊正覺,乘此度海流,究竟生死際,調伏心清淨。……』」
  • ^雜阿含經·六一〇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修四念處,諦聽!善思!云何修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外身、內外身觀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如是受、心、法,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是名比丘修四念處。……過去、未來修四念處,亦如是說。」
    法蘊論·念住品》:「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略說脩習四念住法,謂:有苾芻,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彼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是現脩習四念住法。過去、未來苾芻脩習四念住法,應知亦爾。」
  • ^增一阿含經·壹入道品·一經》:「有一入道,淨眾生行,除去愁憂,無有諸惱,得大智慧,成泥洹證,所謂當滅五蓋,思惟四意止。」
    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行一道,眾生清淨,遠離憂悲,滅盡苦惱,得證涅槃,斷除五蓋,修四念處。」
  • ^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經》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是故比丘修行,以內身(即己身)為驗,觀察其身;或以外身為驗,觀察其身。或其念住,業已成就9,不間思惟,余身在茲。是故,諸比丘眾,比丘修行,應如是以身為念,觀察其身。」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庫,比庫在行走時,了知『: 我行走。』或站立時,了知『: 我站立。』或坐著時,了知:『我坐著。』或躺臥時,了知:『我躺臥。』無論身體所處如何,只是如實地了知。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庫,比庫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持桑喀帝、缽與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嚐時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
  • ^清淨道論》等義注,通常在此三十一基礎上再加上「腦」而成三十二身分。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庫,比庫對此從腳底以上、從髮頂以下、為皮膚所包的身體,觀察充滿種種之不淨:於此身中有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膏、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庫,比庫如其住立,如其所處,以界觀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諸比庫,猶如熟練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學徒,殺了牛並切成肉片之後,坐在四衢大道。同樣地,諸比庫,比庫如其住立,如其所處,以界觀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庫,如同比庫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死後經一日,經兩日或三日,已經腫脹、青瘀、膿爛。他比較於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無法避免如此。」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感到樂受時,了知:『我感到樂受。』感到苦受時,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感到不苦不樂受。』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 我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 ^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經》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就此言之,諸比丘眾,今者比丘感覺樂受,自知正感樂受,感覺苦受,自知正感苦受,感覺非苦非樂受,自知正感非苦非樂受。或感覺肉體樂受……或非肉體樂受……或其念住業已成就,不間思惟,余受如是,乃得自在無惑,不執著於世間一切。」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外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內外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受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受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受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受』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於有貪心,了知:『有貪心』;離貪心了知:『離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離瞋心,了知:『離瞋心』。有癡心,了知:『有癡心』;離癡心,了知:『離癡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亂心,了知:『散亂心』。廣大心,了知:『廣大心』;不廣大心,了知:『不廣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無上心,了知:『無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無定心,了知:『無定心』。解脫心,了知:『解脫心』;未解脫心,了知:『未解脫心』
  • ^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經》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就此言之,比丘應了知情慾之思之為情慾之思。」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外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內外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心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心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心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心』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對五蓋而於法隨觀法而住。諸比庫,比庫又如何對五蓋而於法隨觀法而住呢?諸比庫,於此,比庫內〔心〕存在欲貪,了知:『我內〔心〕有欲貪。』內〔心〕不存在欲貪,了知:『我內〔心〕沒有欲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貪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欲貪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內〔心〕有瞋恚。』內〔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內〔心〕沒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瞋恚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內〔心〕有昏沉、睡眠。內〔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內〔心〕沒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昏沉、睡眠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掉舉、追悔,了知:『我內〔心〕有掉舉、追悔。』內〔心〕不存在掉舉、追悔,了知:『我內〔心〕沒有掉舉、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舉、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舉、追悔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的掉舉、追悔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內〔心〕存在疑,了知:『我內〔心〕有疑。』內〔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內〔心〕沒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之疑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 ^ 世親俱舍論》卷第二十一:諸煩惱等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智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蓋。
  • ^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問曰:「不善法廣,塵數無量,何故但棄五法?」答曰:「此五蓋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為根本,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一、貪欲蓋,即貪毒。二、瞋恚蓋,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癡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一中有二萬一千,四中合為八萬四千。是故,除此五蓋,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滅;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滅;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滅;如是諸行,如是諸行之集,如是諸行之滅;如是識,如是識之集,如是識之滅。』」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之結;他了知未生起之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結如何捨斷,也了知已捨斷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如此,或於內法隨觀法而住,或於外法隨觀法而住,或於內外法隨觀法而住。或於法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法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法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法』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內〔心〕存在念覺支,了知:『我內〔心〕有念覺支。』內〔心〕不存在念覺支,了知:『我內〔心〕沒有念覺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修習至圓滿。」(其他六覺支依此理。)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再者,諸比庫,比庫對四聖諦而於法隨觀法而住。諸比庫,比庫又如何對四聖諦而於法隨觀法而住呢?諸比庫,於此,比庫如實了知:『此是苦。』如實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實了知:『此是苦之滅。』如實了知:『此是導至苦滅之道。』」
  • ^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經》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經》:「然則云何,諸比丘眾,比丘修行,以法為驗,觀察諸法?就此而言,諸比丘眾,比丘修行,以法為驗,當就五蓋,觀察諸法。如何……?就此而言,諸比丘眾,當比丘內心貪慾意向生起,知有內心貪慾意向。彼亦明了,貪慾意向,原所未有,如何生起。已生起者,如何棄除。已棄除者,如何未來不復生起。」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云何為法?謂:若貪、貪毘奈耶法,若瞋、瞋毘奈耶法,若癡、癡毘奈耶法,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法,若寂靜、不寂靜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如是當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為法念住體。」
  • ^巴利大藏經·長部》(第22卷《大念住經》):「正如所說的:『諸比庫,此一行道,能清淨有情,超越愁、悲,滅除苦、憂,得達如理,現證涅槃,此即是四念處。』乃因此而說。」

發表於 15-4-2021 10:3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19-4-2021 05:51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 隨喜贊嘆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4-2021 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回復 贊好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9-3-2024 23:21 , Processed in 0.16586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