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會員登記
搜索
查看: 574|回復: 0

佛教弟子應具備的質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9-4-2014 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為學佛的人,第一種應該修習的質量是遠離偏執,內心開放,不為貪嗔所主宰。如果我們心裡充滿了貪嗔、傲慢、嫉妒,或自以為什麼都懂,那麼學修就起不了作用。所以我們應當試圖令心開放,讓新的東西進來。但是僅有開明的心是不夠的。

第二種應當修習的質量是辨別是非的智能。所以我們要認真地運用智慧來思考所聽到的法,看看是否有道理、是否符合邏輯以及自己的經歷,而不是純粹地盲自信仰。

第三種弟子應當修習的質量是對佛法的真誠的興趣,發自內心地想要理解和體驗佛道,並且誓願實修此道。

所有這些質量——遠離偏執、善能分辨以及投身於佛法與實修都是困難的。只要佛法使我們感到舒服,我們就覺得還可以。但是一旦佛法使我們感到不舒服,那麼我們的承諾就煙消雲散了。或者當佛法指出我們的過失,使我們看到自己需要改變,我們的承諾同樣也會消失。

自我總是想要舒舒服服的,自我想做主宰者,它把法當作小的裝飾品放在自己的周圍來修飾,卻不讓法觸及自己的利益。所以聽法時,如果一切都使自己感覺很好,那麼這里或許就有問題了。佛法必然會使自我轉輾不安。所以佛法像一面鏡子,我們總是覺得自己長得好,但是一旦照了鏡子,卻見到臉上滿是斑點污垢,由此轉而對鏡子發了脾氣。所以一旦佛法使自我感到不舒服,我們就容易對佛法發怒,而我們的承諾就完全蒸發掉了。

誓願是修法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我們需要有一個持久的承諾,而不是對佛法熱衷了一個月,隨後就把它忘了,或是修了一個星期的法就放棄了。我們應該真正地感到自己是一個病人,真的需要藥來治病,這才會產生承諾。對於承諾不管如何強調都不會過份。

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我們不是對於外在的東西作出承諾,而是對於尋求真理與真正的快樂的承諾。從佛法僧這邊講,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承諾,但是在我們這邊需要有一個承諾。所以,應當覺得如果沒有佛法自己會死,就好像除此之外生活中任何的事都沒有了意義。

我們在學本論的時候,自我會感到不舒服,我們在修的時候也會感到不舒服。但是那時應該記住:這是得到治癒的必然過程,而不要因為不舒服就把它放下。我們應該不斷地詢問,尋求幫助,保持學修,努力產生理解。通常我們在世間八法中打轉,為得到快樂而奮鬥,在此我們要為理解佛法以及面對內心的污垢而奮鬥。

故此,在看到自己的污垢時不要害怕,應該知道在清除時他們一定會冒出來,所以看到它是必然的。所以看到自己的污垢時應該高興,不要有負疚感,因為我們都有垃圾,並且我們的垃圾不見得比別人的更糟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會員登記

本版積分規則

QQ|小黑屋|手機版|網站地圖|聯絡我們|Privacy Policy|Unite Thai Amulet Forum (HK)

GMT+8, 26-4-2024 20:02 , Processed in 0.14767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